我只想当奸臣 第三百零七章 救治之道!
作者:乙骨的小说      更新:2022-05-30

  县兵夜袭敌军大营,然后受挫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昌平县。

  这正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唐重一夜没睡,同样一夜没睡的有很多人。

  比如柳老道,唐重这一晚上就跟柳老道呆在一块,救治伤员。

  或许柳老道在治疗各种疾病的方面,十分内行,但他在治疗外伤这方面,就唐重来看,实在是不怎么样。

  刚打起来的那段时间,唐重就来过一次。

  当时柳老道的伤兵营,说白了就是腾出一间宅子来,屋子里地上躺满了人。

  然后吕尚和药堂的那个小学徒,俩人负责照顾伤兵们。

  当时的卫生环境极差无比,许多受伤的士兵,伤口处理完毕后,就留他们自己在屋里养伤。

  吕尚和小学徒两个人,也照顾不了那么多的伤员,拉屎撒尿的,俩人根本忙活不过来。

  这就导致了很多伤员在相互照顾,有的没被照顾到,又没法自由活动的,只能就地方便。

  几天下来,整个伤兵营就变得苍蝇乱飞,满地是垃圾。

  唐重到了地方一看,心说这不行啊。

  这种环境之下呆久了,那伤口哪有不发炎的?

  一发炎就会引起发热,发热治不好,这条命就没了。

  于是唐重找到柳老道,跟柳老道阐明利害。

  柳老道也清楚,奈何他是实在腾不出手来帮忙。

  唐重倒是想了个办法,柳老道家附近住着许多的老百姓,唐重把他们动员起来,让他们帮忙照顾伤兵。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愿意干这件事,但唐重有钱啊。

  他自己也有钱,县衙的库房里也有一部分钱财,唐重就以每天一百五十文钱的待遇,请这些老百姓来帮忙。

  有钱拿,老百姓们自然有了工作的热情。

  按照唐重的要求,每天定时清理一次院子,然后再用石灰水洒在屋里屋外的地面上。

  并且保证了每位伤员每天都能擦洗一遍身子,拿了钱来干活的老百姓,白天黑夜两班倒,为的就是晚上,行动不便的伤员需要解手时,能够在一旁帮忙。

  上一次出招到今天为止,唐重还没去过,不过听人说反响不错,至少屋里屋外的干净整洁,看着都舒坦。

  不然这本身就是夏天,天气闷热,院里还都是臭哄哄的味道,自己又躺在床上不能动。

  看着苍蝇从自己的头顶飞来飞去,就像是飞过一坨大粪一般,这帮伤员心里也不好受啊。

  另外还有一点,唐重发现柳老道给人治外伤的时候,直接就上手。

  这怎么能行?这在后世,哪个医生要这么干了,肯定是会被吊销行医执照的。

  没有后世的消毒水,至少也得用干净水把手好好的洗一洗,才能够上手操作啊。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嘴,古人在外伤这方面,着实是不怎么关注。

  一般的大夫从来都是不洗手,就直接掰开伤口,金疮药往里面怼。

  但是有那种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外伤大夫,他的独门绝技,就是治伤之前洗个手。

  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他们这种行为很愚蠢,让人忍不住发笑。

  但别笑,给病人看病之前先洗手,这是在十九世纪才得到的共识。

  在这之前,哪怕是给妇人接生的接生婆,都是不洗手的。

  言归正传,柳老道医术精湛,但外科却不是他的强项。

  虽然不知道唐重说的有什么道理,但先前他看到唐重用针线给人缝合伤口之后,他就对唐重颇有些佩服。

  在他看来,这是个天才的想法,但唐重却说他也是从别人那学的。

  柳老道因此对唐重的这位老师生出向往之情,期待能够见上一面。

  唐重越说越觉得自己会露馅,反正到了这儿就找了个借口蒙混过关。

  柳老道不知内情,也没追问。

  这些天,这些伤兵就把他忙活坏了。

  昨夜唐重派人送了凌飞过来,见凌飞身上受了大大小小十几处伤,柳老道就意识到,肯定是唐大少爷又派人出去跟乱军作战了。

  果不其然,柳老道刚给凌飞处理完伤口,就又运过来一堆伤员。

  缺胳膊短腿的倒是没有,这样的根本就没法从乱军的围困之中逃出来。

  但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处,却有不少。

  柳老道挨个诊治,吕尚也在边上打下手。

  这一下子直接来了将近一百号人,柳老道处理了二三十个的时候,唐重也来了。

  没废话,唐重洗过手,让吕尚给自己找了身干净的衣服穿上之后,就也帮忙给伤兵的伤口消毒,缝合伤处。

  县兵们早听说,自家大人有一手救命的本事,喜欢拿针线给人的伤口缝缝补补,结果伤处愈合的还比平日更快。

  今天有不少人是头一回看到唐重在这儿忙活,一个个都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说什么呢?

  不外乎就是说,唐重这个县令真不错,虽然还没见他有出.台过什么政令举措,但是从他断案审案上来看,这应该是为民做主的好官。

  不但如此,这位县令还会打仗,虽说今天是打输了一次,但胜败,乃兵家常事啊。

  天底下哪个将军敢保证自己不打败仗的?没有啊!

  唐县令年纪又小,吃个亏,受个挫,那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这位小县令,还懂得医术,这是全才啊。

  古人都好迷信,有那些个曾经听说过唐重名号的,就说什么唐重当年也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叫做云霄真君。

  说什么唐重能凭空发烟,能做法。

  大家伙一听更加惊讶,传来传去,这唐重在县兵们的口中,竟然成了下凡的天神,就是为了拯救昌平县于水深火热之中的。

  县兵们如此评价,但其他老百姓可就有不同意见了。

  前文书提到,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唐重这次吃了亏的消息,也不知道是从谁口中泄露的,反正很快就传遍了昌平县的大街小巷。

  别看这帮老百姓白天晚上都躲在家里不出来,可这传闲话的速度可快着呢。

  本身昌平县里,对唐重不满的人,也有不少。

  通过这一次的事情,这群人可找到话头了。

  说什么唐重不值得大家信任,讲什么唐重不值得众人来托付,总之那把唐重贬的是一文不值。

  老百姓里头也有明白事的,便反驳那些说唐重不行的人。

  但实际上,这两拨人都没搞清楚一个情况。

  不管他们对唐重满意还是不满意,信任又或是不信任。

  他们除了唐重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唐重是昌平县目前唯一的主官人选,想要换人,除非等唐重死了。

  消息传到家里,家中老少,自然也是十分担忧。

  阿秋去了趟东门没找到人,就有些抓狂了。

  后来还是有个军官,带着阿秋去伤兵营这边,才找到的唐重。

  阿秋见了唐重安然无恙,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此时的唐重,却是满脸的疲惫。

  一夜未睡的他,那黑眼圈真都好像拿墨画上去的一样黑。

  “谢天谢地,大少爷您没事,可把奴婢担心坏了。”

  唐重忙活了一晚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利的消息已经传扬出去了。

  闻言便是一愣,然后道:“怎么了?你担心个什么劲?”

  阿秋眼圈还有些发红,回答道:“奴婢听说了您昨夜去夜袭敌营,反而中了人家的埋伏,战败的事情……今日听说后就去东门找您,结果找您不见,奴婢还以为……”

  唐重眉头一皱道:“你这是听谁说的?”

  “街坊邻居啊。”

  阿秋回答道:“早上去取粮食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路上这么议论。

  奴婢连粮都没去领,就来找您了。”

  唐重无奈的苦笑一声,摇摇头道:“想不到消息竟然传的这么快……也罢,打了败仗就得认。

  家里情况如何?我师娘没什么事吧?”

  “没事没事,奴婢没敢告诉老夫人有这回事,就是怕老夫人焦急上火,再病倒了。

  您前天回家跟老夫人说什么了?效果好像还挺不错的,她这两天饭量比以前多得多呢。”

  唐重摆摆手道:“说来话长,日后有机会再跟你讲。

  你来的正好,回去路上顺便帮我跑个腿,去找曹猛的师父,周桐周老爷子,我就在这里等他。

  你帮我跑这一趟,我就省得自己去了。”

  阿秋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点点头,跟唐重又说了几句话,转身就离开了。

  这姑娘走的时候还颇有些不舍,一步三回头的。

  说是不舍,其实说担心更合适一点。

  毕竟唐重现在这个模样,谁看了都替他捏一把汗。

  那脸上的憔悴之色,根本就不是能掩盖得住的。

  阿秋打心眼里希望唐重赶紧去好好的休息一番。

  但她也清楚,自己劝不动大少爷,休息什么的……这种事只有大少爷自己想去,才会去,不然自己怎么劝说都是没用的。

  一转眼,到了下午,唐重正坐在一张椅子上,闭着眼睛小憩片刻。

  吕尚为了不让曹猛打扰到唐重休息,便把曹猛拉出去,给曹猛一顿忽悠。

  唾沫横飞的给曹猛讲故事,把曹猛听的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