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替身行 第二十章:天启大爆炸
作者:王子凝渊的小说      更新:2023-01-31

  有自己的介入,剧情可能会产生变化。

  为了避免意外,江帆当即派人暗中盯着郭真、凌云凯与北斋先生。

  锦衣卫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整。

  宝船案牵连甚广,郭真和北斋都是人证,尤其是北斋,可以直接锁定信王。

  陆文昭必然会想办法杀人灭口。

  至于凌云凯,就是陆文昭用来对付北斋的刀。

  毕竟北斋是信王的红颜知己,如果陆文昭让亲信动手,必然会触怒信王,让一个阉党的人出手最为合适。

  事后再把凌云凯灭口,陆文昭不仅可以抽身事外,还能获得一波信王的好感。

  不得不说陆文昭很精明能干,做事也狠辣果断,是个做大事的人。

  可惜他算错了人心,把别人当成棋子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也不过是信王手中可以随手舍弃的棋子。

  从一开始,陆文昭就注定悲剧。

  无论是信王成功,还是失败,陆文昭都难逃一死。

  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了!

  信王朱由检的疑心病极重,绝不可能让知道自己想杀兄继位的人存在于世。

  将放下,闲来无事,江帆看起沈炼带来的。

  有二十四卷,详细地记述了由明万历朝至天启七年的宫廷事迹。

  其中包括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以及饮食,服饰等等。

  沈炼带了的只是其中一卷。

  不过引起江帆注意的,是上面记录的惊天奇案——“王恭厂大爆炸”!

  异变倏忽起,猝然落京师。

  至今谈天启,奇诡王恭厂。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巳时。

  一声巨响,震动寰宇,让整个京城都陷入了灾难般的混乱当中。

  经过调查,爆炸源于京城西南区域的王恭火药厂库附近。

  此次爆炸的范围直径约有七百五十米,面积达到了三平方公里,数万间屋,以及两万多人化为碎骨。

  受难者的尸体层层堆叠,残碎的肢体自天空如雨般落下,刺眼的鲜血和腥臭的气味,仿佛地狱降临世间。

  此次事件对京城,乃至整个大明都带来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其中存在的疑点颇多。

  在民间也有许多奇幻色彩的传闻。

  传闻爆炸当天,京城天色皎洁,突然位于京城西南角的王恭厂发生一声巨响,与此同时整个大地开始剧烈震动,雾蒙蒙的土灰蒸腾而起,遮天蔽日。

  硕大的蘑菇升起,紧接着天崩地裂。

  霎时间晦暗如夜,万室沉平!

  东至阜成门,西到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的房屋、居民、家畜尽为齑粉。

  更诡异的是,死者皆一丝不挂。

  许多人集体失踪。

  死者之中有名有姓的几千人,姓名不详者不知几千人,而在皇宫中施工的工匠,因为巨震从高处掉落,死亡两千多人。

  长安街一带不时有残肢断臂,伴随石块、木头、家禽从空中落下,场面惨不忍睹!

  死者之中,也包括了许多官员。

  御史何迁枢、潘云翼在乾清宫被活活震死,侍奉天启帝进早膳的太监全部遇难,无人存活。

  天启帝朱由校虽然幸免于难,但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却在爆炸之中,受惊而死……

  京城中,许多人现在谈到王恭厂大爆炸,依旧心有余悸。

  看完记载的“王恭厂大爆炸”。

  江帆心血来潮,进入内景之中,打算看看能否解开这个未解之谜。

  心念一动,江帆眼前出现了一个直径两米的金色火球,顿时就让江帆感到一股炙热感。

  溜了溜了!

  没想到天启大爆炸其中牵扯的因果如此之大,江帆当即放弃探索答案的想法,退出内景。

  从刚才的情况来看,他想要通过内景知道答案,起码得减寿十年以上。

  “不划算啊,还好溜得快!”

  退出内景,江帆收起,喝了杯茶压惊。

  就在此时,又有几批人登门送请柬,想要邀请江帆赴宴。

  因为朱由校的看重,江帆一跃成为了朝中新贵,自然就成为了许多官员拉拢的目标。

  不管这些官员是真心还是假意,应酬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规矩,江帆升官后,得去拜访一下上司,相当于拜码头,然后设宴请一些亲近之人。

  官场有很多潜规则,江帆对此不厌其烦,要不是为了完成主线任务,他是真的想让这些人有多远滚多远。

  就在江帆想着该去赴谁的宴时。

  皇宫之中。

  朱由校正在听魏忠贤对江帆的调查汇报。

  “这么说,江帆的身份没有问题。”

  听完魏忠贤的情报,朱由校知道江帆不是东林党的人后,觉得江帆可堪重用。

  接着朱由校面色一沉,问道:“宝船沉湖的事,调查得怎么样了?”

  此时的朱由校看上去颇为威严,魏忠贤直接跪在地上:“回禀陛下,奴才尚未调查到有用线索。”

  朱由校闻言,冷然道:“那你觉得,这次沉船,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魏忠贤考虑了一下,回道:“奴才不敢妄言。”

  “给我盯紧东林党,这些人最近越来越不安分了。”朱由校眼中带着一抹杀意。

  他自继位以来,遇险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上次差点遇害,还是王恭厂大爆炸的时候。

  他虽然侥幸活了下来,可是太子却没能活下来,每每想起了都心如刀绞。

  这次心血来潮游西苑,又险些溺水身亡,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真当他这个皇帝不会杀人不成。

  其实朱由校并不蠢,反而相当精明,江帆和很多人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中,认为朱由校是一个不学无术,只爱木工的昏君。

  实则不然。

  在权谋、帝王之术与城府方面,朱由校远在朱由检之上。

  平时看上去只爱木工,不理朝政,让魏忠贤把持朝廷,都是假象。

  没有朱由校的支持,魏忠贤一个阉人,怎么可能力压群臣,让东林党抬不起头?

  当初朱由校年少继位,朝中大权被东林党、楚党等党派把持,以天启帝年少为由,不让其亲政。

  朱由校有什么利国的决策,也被这些倚老卖老的大臣驳回。

  面对如此局面,朱由校只得把魏忠贤推到了前面,培植阉党与其相争。

  如今楚党已经彻底消失。

  东林党被打压。

  可以说阉党能够发展到如此地步,都是朱由校暗中授意,一手促成。

  帝王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之道。

  可如今阉党确实有些尾大不掉之势,就连直属皇帝管辖的锦衣卫也依附了东厂,所以朱由校才想培养一个亲信,用来制衡东厂与西厂。

  这与信不信任魏忠贤无关,而是身为帝王的常规操作。

  反观朱由校,上位之后,大力铲除阉党,所杀官员数百,使得朝廷当中,东林党一家独大。

  东林党这个团队,自成立以来,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停的内斗。

  干啥啥不行,内斗第一名,简直就是官场中的平头哥,和阉党斗,和其他派系的大臣斗,和皇帝斗。

  内斗内行,外斗白给!

  其实最初东林党成立之初,立意是好的。

  那时东林的官员确实刚正不阿,不拍马屁,不贪污,大部分都很有文人风骨,算得上是忠臣贤良。

  可随着时间推移,东林官员逐渐腐败堕落。

  屠龙少年,终究变成了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