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诡异世界当音乐家 第七章 考题
作者:胆小橙的小说      更新:2022-04-20

  “大家安静!”

  一位个子高瘦,身穿黑色燕尾服,戴白手套的男子从队伍前面站出来。

  虽然声音冷而低沉,但一下就打断了大家对范宁的议论。

  这是音乐学院年级一组的组长默里奇,钢琴专业。

  音乐学院在管理上把学生分为三个大组:

  第一组是钢琴、声乐、弦乐等人数占比较多的大众专业。

  第二组是管乐与打击乐,每门人少但类别多: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大号、小号、长号、定音鼓、三角铁......数都数不清楚。

  前两个组都是演奏类专业,第三组则包括音乐学、作曲、指挥、艺术管理等。

  和范宁打过照面的拉姆·塞西尔,是年级三组的组长,作曲系的佼佼者。

  而一组组长默里奇,则是学院公认的钢琴天才,在作曲领域也颇有建树,大二时就在新年音乐会上首演了自己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虽然只是稚嫩的学生风格,但能做到这点的人十年难得一遇。

  “不就报了个大型作品的名,你们至于失态成这样,每年来碰运气的人少了吗?”

  默里奇冷冷地环视众人:“教授们马上就要来了,注意好你们的绅士和淑女礼节。”

  钢琴天才的组长威信很有用,大家一下子住口了。

  “卡洛恩·范·宁,你也想写大型管弦乐作品吗?”范宁背后突然传来一道醇厚温和的声音。

  “院长好!”

  “古尔德教授好!”

  “院长您提前过来啦。”

  包括范宁,众人纷纷行礼。

  眼前个子不高的老人,正是圣莱尼亚音乐学院院长贝伦·古尔德,他头发黑亮、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时常微笑。

  “是的,院长,我想在毕业时,写一首交响曲。”范宁答道。

  “哈?我没听错吧?”塞西尔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滑稽的笑话,“你也要写交响曲?”

  “这么年轻就想写交响曲?他知道那有多难么?四个乐章起步,至少四十多分钟的时长,需要熟悉所有乐器的机能和特色,他以为他有吉尔列斯大师的天赋?”

  “就算有这个天赋,跟着科纳尔教授都会学废吧?”

  饶是院长在场,背后照样传来窃窃私语。

  “其他领完黑色信封的人先坐在评委席后排等待。”古尔德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议论。

  随即对范宁说:“交响曲可没那么简单,不过我很期待,待会的即兴演奏先看看你的表现。”

  “谢谢。”范宁躬身。

  马上,自己就能再次印证那个短信内容了。

  而且他们最终会明白,安东·科纳尔教授是一名伟大的作曲大师。

  登记排队很快到了范宁,他拿起叠放信封中最上面的一张,外面灰黑色的手感细腻又厚实,写有编号为6的浅色字体,拆卸口由白蜡封住。

  在登记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信息,随后坐于第二排,安静地闭目养神。

  由于两边排队的人数实在严重不对等,过了超半个小时,舞台上才恢复平静。

  最后的结果是,182人将参与到小型独奏或室内乐作品的征集比赛,22人将角逐大型作品。

  礼堂四周墙壁上的煤气灯尽数打开,天花板上的三组枝形吊灯一并亮起——后者用上了最新的电灯技术,上百个复杂的水晶阵列交相辉映,让整个大厅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而舞台上那台九尺的黑色波埃修斯钢琴则处在光线的最中央。

  几位穿着精致黑礼服的年长绅士们缓步走进礼堂。

  全体学生起身致礼,直到老师们在第一排主席位落座。

  古尔德院长走向前沿一侧的发言台。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

  醇厚的声音响起,碳精电极麦克风的拾音效果不甚理想,但分贝够大。

  “我想,在每年6月的毕业季,最令我感到振奋,又备受期待的就是毕业音乐会了。”

  “圣莱尼亚大学的历史不算最悠久,迄今不过140余年。但音乐学院走出过好几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以及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音乐家。”

  “让我想想,本格主义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除了吉尔列斯大师,另外两位都是从这里走出。迈耶尔大师在学院791年的毕业音乐会上首演了《第一交响曲》,卡拉塔尼大师在814年的毕业音乐会上首演了《第五号钢琴奏鸣曲》。再往后,尼曼大师898年首演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第一个浪漫主义的高峰...在圣莱尼亚大学的毕业音乐会上留下作品,我相信会是诸位一生的荣耀!…”

  “那么,角逐大型作品选拔的22同学,上台开始即兴演奏吧,接受各位教授们最公正的评价!”

  ......

  古尔德院长的讲话很快结束,但目的已达到,既让众人心驰神往,又拭目以待。

  “黑色信封1号,罗伯塔·毛姆,四年级作曲系。”工作人员声音响起。

  瘦瘦高高的黑礼服男子上台,行礼后拆开信封,拿出里面的谱纸,愣着看了一会。

  “向我们弹奏展示你眼前的素材,毛姆,然后就可以开始了。”

  古尔德院长坐回主评委席,温和提醒道。

  毛姆终于缓过了神,点点头,向评委们表达谢意,然后走向九尺的黑色波埃修斯钢琴,摘下手套。

  他有些紧张地伸出左手,在中低音区奏出只有4个小节的一条旋律,C大调,全为白键,听感明朗平静,落落大方,带有2个装饰音。

  “鲜明的卡休尼契风格主题。”范宁在心中默默评价。

  卡休尼契,新历621-685年人,生于西大陆神圣雅努斯王国,属于中古音乐(430-约700年)晚期的代表性音乐大师。

  这个时期类似于范宁前世的巴洛克时期,音乐或如同教堂般庄严神圣,或如同宫廷般华丽优雅,带有纷繁华丽的装饰音,多成复调音乐。

  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概念相对,前者可大致将音乐构成视为旋律+伴奏,而后者是两条或以上独立的旋律声部交织错落发展,造成和谐的运动之美。

  在小型作品中,两者有相对清晰的界限,但大型作品通常是两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这第一题就很难啊。”有人小声说话。

  “主调音乐多少更好即兴一些,这个怎么即兴?”年级三组的塞西尔组长思索道。

  “如果我拿到这道题,我会强行把它用主调音乐方法即兴,但那样风格可能会不太对。”钢琴系的默里奇组长也沉默了...

  旋律经毛姆的左手往前发展,在第5小节,他的右手加入了一条新的创作旋律,在维持原主题明朗大方的歌唱性基础上,带来一丝节奏的动力感,形成对比。

  甚至中途出现了两次离调模进,变化音带来了乐曲色彩的差异。

  范宁有些震惊,这个世界上的音乐生比自己想的要厉害。

  他们为什么拥有如此高的灵感和天赋?

  毛姆演绎风格较为纯正,符合中古晚期音乐的特征,有一些错音和节奏对位的失误。

  音乐演奏到24小节停止,毛姆掏出手帕擦完汗,致礼退台,看得出他很紧张。

  时间的确不长,40多秒,而且没有结束在完整的乐句或乐段上(16或32小节),但已经很难得了。

  台下很多观众,包括几位教授,眼里都流露着赞许。

  打分的平均统计结果很快公布,16.5分,第一轮测试满分20。

  “这些教授蛮喜欢压分,这个分数应该挺高了,具体还要看后面的对比。”范宁心中暗道。

  可能是第1号毛姆的表现很亮眼,接下来几位的表现发挥平平,15.0分、15.4分、15.6分。

  “第5位,爱德华·默里奇,四年级钢琴系。下一位6号卡洛恩·范·宁准备。”

  默里奇坐于钢琴凳,不疾不徐拆着信封。

  然后微微一笑,右手在高音区敲出6个明亮又温暖的音符。

  “三个三个一组,应该是三拍子一类的节奏吧?”范宁虽然看不到谱面,但也心中暗自思索,“素材是一组方正的回旋性音型,如果想要发展地动听,取决于即兴者接下来的和声走向...唔,旋律也需要做一些调整,不然过于死板。”

  展示完素材后,这个钢琴天才双手离开键盘,调整了一下钢琴凳的距离,试了试踏板的回馈力度,然后左手在低音区带起了有力的三拍子伴奏。

  右手随即加入,均匀的六个音被做了长短不一的修正,并形成跨越小节的切分节奏,发展成了一条洋溢着热情与优雅的圆舞曲旋律。

  “让我想起了昨晚我们参加的那场美妙舞会。”

  “旋律太好听了,我没想到一个简单的D大调主和弦可以转变得如此迷人。”听众席上,两位淑女由衷惊叹。

  包括那些身负作曲任务的听众,虽已拆开题目,但也不急一时,因为看天才表演的机会实在难得。

  他们一边参照台上表演者的音乐灵感,一边整理自己的创作思路。

  情绪稍作缓和,乐曲进行到中间的插部,转至平行小调,情绪多了一丝阴郁,后面明显又再有几次转调,形成意味悠长的对比。

  “天呐,他的转调竟然如此自然又迷人,还是即兴的,我连写都要想半天。先是转平行调了吧?后面是什么?他好像变了几次调性。”后面有音乐系的女同学小声问范宁。

  “b小调后,从降b小调到a小调再到A大调,下行半音化和声即兴,为主题再现做属功能准备,这很浪漫主义,完全不同于市井音乐那些妖艳贱货。”范宁未回头,随口作出评价。

  “你的耳朵是怎么长的?这么厉害。”

  “以前的卡洛恩就能听出,地球上的范宁也能听出,现在我是卡洛恩·范·宁,更强了好不好。”范宁双手抱胸,暗自思忖。

  考题的主旋律在默里奇手下重现,音乐回归优雅华丽,最后情绪逐渐高涨,在华丽明亮的大和弦强奏中结束。

  教授们和听众手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表示对这次即兴演奏的充分肯定。

  分数给出:17.9分!

  很高,但也名至实归,超过2分钟的即兴,默里奇形成了结构规整的二部曲式,论完整性超出之前几人太多,旋律的发展手法,中间的转调技巧,无一不令人惊叹。

  “第6位,卡洛恩·范·宁,音乐学系!”

  人群突然变得诡异的安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第二排的范宁。

  包括...回过头的前排教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