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丫鬟竟然是长孙皇后 第0119章根本就停不下来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的小说      更新:2022-06-13

  “公子,事不宜迟,老夫就不继续叨扰公子了。”

  房玄龄如今得到云墨出山的承诺,而且还得到了治理江南水患之法。

  恨不得立即展开双臂,直接飞到长安城去。

  “好,既然如此,云墨也就不挽留房相,杜相和长孙尚书了。”

  “福伯,取三罐最好的茶叶,对了再拿三面镜子。”

  福伯闻言,转身往屏风后面走去。

  很快,三罐茶叶和三面镜子,放到了桌子上。

  “房相,杜相,长孙尚书,云墨也看出来了,三位酷爱喝茶。”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难掩欣喜之色,齐齐开口说道。

  “让公子破费了!”

  “三位客气了,都是云家庄的特产而已,喝完了,派人来取就行。”

  云墨的爽快,出乎所有人预料。

  就连云雀,也是一副疑惑不解的表情。

  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来云家庄住了几日时间,也未见公子赠送茶叶给他们三人。

  “这三面镜子,是送与三位夫人的,想必她们一定会非常喜欢。”

  长乐公主闻言,从火炉旁站起身来,伸手小手就拿起一面镜子。

  瞬间,长乐张大了嘴巴。

  镜子里的长乐也张大了嘴巴。

  长乐再次眨眨眼睛,镜子里的小丫头,也调皮的眨眨眼睛。

  原来自己竟然如此可爱,长乐开心的咯咯笑了起来。

  “公子,乐乐也要一面镜子。”

  小丫头昂起头来,嘟嘟起嘴巴。

  “好,这么小就知道爱美了,福伯取一面镜子给乐乐,算了,她们几个人手一面镜子吧,免得说我偏心。”

  长孙皇后,云雀以及小青和小红,都抿嘴偷笑起来。

  众人一直送到了庄外。

  长孙无忌看着自己妹妹的身材,眼里尽是疑惑之色。

  可是,众人面前,他也不能询问。

  “房相,杜相,长孙尚书,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云墨就不远送了!”

  “公子请留步,日后公子到了长安城,老夫再与公子把酒言欢!”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微笑着抱拳说道。

  “好,云墨一旦踏足长安城,少不了要麻烦三位,届时你们不要厌烦便好。”

  听了云墨的话,三人爽郎的大笑起来。

  “公子真会说笑,天大的麻烦,在公子眼中都算不上麻烦,吾等若是真能为公子解决麻烦,那还真是一大幸事。”

  三人翻身上马,联袂而去。

  看着渐渐远去的三匹骏马,云墨嘴角弯起一抹弧度。

  不怕麻烦最好。

  这可是你们应允下来的。

  有了他们三人,踏足长安城,又多了几分安全系数。

  “乐乐,走吧,咱们进山!”

  此时刚过午后,正是一日之中,最暖和的时候。

  二人手牵手往后山走去。

  长孙皇后看着长乐一蹦一跳的模样,嘴角也尽是笑意。

  …………

  太极宫。

  御书房里。

  李世民刚刚从城外返回。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他们,已经将猪舍和暖棚建好了。

  李世民心情愉悦的查看了一番。

  属实了得啊!

  给猪盖房屋,蔬菜瓜果种在暖棚里。

  而暖棚的温度,让李世民舒服的都不想出来。

  若不是惦记后宫的妃嫔们,以及还要一大早主持朝政,李世民真想住在暖棚里过夜。

  不过他即便想住,也住不了几日时间,因为处默和处亮已经带着人,前往云家庄了。

  不但要带回种猪,而且还要带回蔬菜和瓜果种子。

  很有可能,云公子会派人跟随而来。

  李世民多么希望,观音婢能够跟随而来啊。

  虽然自己身边妃嫔众多,随时可以解决生理问题。

  可是,观音婢只有一个啊!

  最近好消息不断!

  挖渠引水的工程进展越发顺利。

  开春以后,气温回升,工人们干活的劲头也高涨。

  秦叔宝带来的药方,经过太医署反复验证。

  这是一个通络活血的极佳药方,而且还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实在是让太医署,众医师难掩欣喜之色。

  突然,御书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房相,杜相和长孙尚书,凯旋归来!大军以到明德门五里处!”

  “哦!”

  李世民闻言站起身来,热切的开口说道。

  “可知战果如何?”

  “回陛下的话,斩杀突厥首级八百有余,战马和武器尽数缴获。”

  听了传信兵的话,李世民高兴的猛拍大腿。

  “好。朕亲自去迎接他们!”

  让李世民更加关心的,不仅仅是凯旋归来的事情,还有他们云家庄一行,结果如何!

  “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三人可在军中?”

  得到传信兵,肯定的答复后。

  李世民坐上天子座驾,李君羡驾驶马车。

  沿着皇宫大道,一路往南,出承安门,朱雀门,直奔朱雀大道而去。

  而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率领的三千精锐骑兵,此时距离明德门,不过还有二里地的距离。

  天子座驾赶到明德门的时候,凯旋大军刚好抵达明德门外。

  房玄龄,看到天子座驾。

  立即一抬手,大军立即停止了前行的脚步。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刚刚在城外和他们汇合的,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

  六人翻身下马。

  恭敬的施礼参拜。

  “臣等不负陛下所托,今日凯旋归来!”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从天子座驾上走了下来。

  “好,众将士一路辛苦,守护了大唐边塞,尽歼来犯之敌,属实痛快!”

  “玄龄,克明,辅机,回宫以后,尔等将军功奏上,朕会论功行赏!”

  李世民的话,让出征的三千精锐骑兵,纷纷高举手中的长矛。

  “陛下,陛下,陛下!”

  三千士兵,喊声震天。

  响彻云霄,震动整个长安城。

  很快,大军尽歼突厥来犯首级的消息,风一样的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而魏征得知,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竟然是领兵将军。

  原本快好的伤口之上,又被狠狠撒了一把盐。

  半个时辰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出现在御书房里。

  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三人,则被李世民打发各自回府了。

  “玄龄,克明,辅机,云家庄一行如何?”

  李世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自己最关心的结果。

  “陛下,臣等不负圣望,云公子他亲口答应了。”

  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瞬间龙颜大悦起来。

  “好,真是太好了。朕就知道,你们三人出马,此事必成。”

  李世民的欣喜,也感染了房玄龄三人,御书房里是笑声一片。

  “陛下,云公子真乃神人也,他竟然知道我们三人会去云家庄,我们赶到云家庄山下的时候,他和公主殿下,正在等待我們三人。”

  李世民闻言,瞬间惊愕的张大了嘴巴。

  良久过后,方才长出一口气,缓缓的开口说道。

  “如此说来,云公子也认出了房相,杜相和长孙尚书?”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齐齐使劲的点点头。

  当时的一幕,至今想起来,三人还头皮发麻,难以置信。

  “快点,给朕仔细将当时的细节逐一道来。”

  李世民按压住心中的震惊,开口说道。

  毕竟这样的震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震来震去,李世民多少有了点防震免疫功能。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分别描述了一次当时的情景。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不要太激动。

  “玄龄,接着往下说!”

  于是房玄龄将,进入云墨房间后的谈话,逐一道来。

  自然不忘描述一下,云家庄的茶水和葱油饼的味道。

  至今说起来,依然是口齿生津,满嘴留香。

  “陛下,云公子答应出山,不是没有要求的,云公子说,待学院建好以后,再去云家庄商议其它事宜。”

  房玄龄说完,李世民激动的点点头,说道。

  “玄龄,别说是一座学院,即便是十座学院,朕也答应下来。”

  “可是,学院要建在何处?建成何等模样?云公子可有要求?”

  李世民话音落地,长孙无忌便郑重的将图纸,从袖筒里拿了出来。

  “陛下,这是学院的图纸,工部的工匠肯定有能看懂的。”

  长孙无忌将珍藏的图纸奉上,李世民也当宝贝一样,双眼火热的观看。

  自然,他也是看不出来个一二三。

  不过,不懂也得装懂,毕竟自己可是这天下之主,必须要有天下之主该有的模样才行。

  “陛下,公子要求,学院建在长安城外,不可距离长安城太近,也不要距离长安城太远,重点是要有山有水还有田!”

  李世民闻言站起身来,说道。

  “长安城外好啊,若是建在长安城内,朕还真伤脑筋。”

  长安城两市一百零八坊,已经全部规划完毕。

  若是在城里建设学院,毫无疑问,要打乱现有布局。

  “有山有水还有田,这也不难,距离长安城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云公子,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啊!”

  李世民摇头笑了起来。

  “来人,立即传诏工部尚书,侍郎一干人等。”

  内侍总管高明亮,立即领命而去。

  李世民则再次坐下,说道。

  “玄龄,继续往下说,可有去学堂听课?”

  房玄龄闻言点点头,继续将学堂的一幕,娓娓道来。

  房玄龄讲的仔细,李世民听的认真。

  当讲到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身体明显一震。

  因为在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面前,云公子都没有提及玄武门之变一事。

  可是,在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面前,却将玄武门之变仔细道来。

  房玄龄说到玄武门之变,也是非常激动。

  因为云墨对此事评价甚高,对他和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更是多有赞美。

  房玄龄自然不是贪图虚名之人,不过被人称赞,特别是被云公子这样的神人称赞,是一件非常让人激动的事情。

  “陛下,当年我等追随陛下左右,秦王府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坐以待毙也是死,破釜沉舟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说道。

  “玄龄,这也是云公子所言?”

  “非也,非也!这是云家庄学堂里的孩子所言。”

  “什么?这话出自学堂孩子之口?”

  李世民万万不敢相信啊!

  云家庄学堂里的孩子,竟然能有如此见地!

  “克明,辅机。这真是云家庄学堂的孩子们说的?”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使劲的点点头,说道。

  “陛下,不止如此,那些少年,个个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虽然有些略显幼稚,可是假以时日,这些少年成长起来以后,必定是大唐的栋梁之材啊!”

  “哦!”

  李世民瞬间来了精神。

  人才啊!

  栋梁之才,李世民现在太需要了。

  “玄龄,接着往下说。云公子如何评价玄武门之变一事。”

  “陛下,最后云公子总结了一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李世民闻言瞬间沉默思索起来。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李世民喃喃自语起来,随即仰头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原来朕也是真命天子,虽然这七分是打拼而来的,可是三分也早已注定了!”

  李世民对自己的解释,简直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看到陛下如此高兴,自然也是微笑着不断附和。

  “玄龄,接着往下说,午膳你们吃的什么?可是牛肉宴?”

  李世民使劲吞咽一下口水,说道。

  房玄龄闻言,也是使劲吞咽一下口水,开口说道。

  “陛下,午膳公子款待我们三人,吃的是全猪宴。臣以为,云家庄的猪和长安城的猪不同也,味道太过鲜美,浓香,让臣等大快朵颐,根本就停不下来。”

  房玄龄说起云家庄的午膳,那真是神采风扬,口吐芬芳。

  将每一道的滋味,都仔细点评一番,颇有品菜师的风范!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也微笑着点头附和道。

  “对,根本就停不下来!”

  李世民闻言满脸黑线,你们是停不下来了,朕都快馋死了。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房玄龄说完,让人口水横流的猪肉宴之后,神色立即郑重起来。

  “哦,玄龄有何事要奏?”

  李世民看房玄龄神色郑重,便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房玄龄郑重的,将云墨画的两张图纸呈上。

  “咦,这笔墨,这字迹,为何如此之小而细?”

  李世民必须瞪大眼睛来看。

  “陛下,这图纸出自公子之手,而那鹅毛笔,则是被公主殿下珍藏起来的。”

  李世民闻言一愣,瞬间便龙颜大悦起来。

  既然是公子送与长乐的,那自然不是凡物,待长乐回宫以后,自己一看便知了。

  于是,李世民将目光放在了两张图纸之上。

  “玄龄,这是大唐南部的江河湖泊水系?”

  “这张可是江南道水系?”

  房玄龄点点头,说道。

  “陛下圣明,两张皆是江河湖泊水系图,上面更有江南水患治理之法。”

  李世民闻言,不淡定了,他如何还能淡定下来。

  原本,李世民已经对江南水患已经不抱希望了。

  毕竟,江南距离长安城甚远,而且那里水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只从有资料记载以来,历朝历代,几乎是三年一大水,每年都有水患发生。

  如今云公子竟然给出了治理江南水患之法,这太让李世民喜出望外了。

  于是他仔细的,往那些小蝌蚪一样的,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去。

  突然,李世民一拍大腿。

  啪的一声。

  清脆而响亮。

  “玄龄,这是云公子主动送上的?”

  李世民激动的开口询问道。

  “陛下,这是房相当面恳请公子献策。”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同时开口说道。

  “哦,玄龄果然最体谅朕的心意,朕心甚慰啊。”

  “朕以为,此法可行,若是按照修围,浚河,置闸。三种方法,三管齐下,江南水患治理,不再是异想天开之事,实乃江南百姓之福也!”

  李世民手持图纸,站起身来,激动的来回踱步。

  “陛下圣明,我们三人一路研究此法,越探讨,越觉得此法妙不可言,还请陛下立即下诏,让江南各地官员都立即行动起来。”

  “修围,浚河,置闸,无论那一样,都是很大的工程,好在江南粮食富足,必要时,臣以为可派将士们,前去江南帮助百姓一起修围,浚河和置闸。”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房玄龄的建议,确实非常有道理。

  如今关中水渠已经渐渐成型,对于抗旱,李世民现在充满了信心。

  若是,江南水患也能彻底治理,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来人,立即传诏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告诉他们立刻马上,赶到御书房。”

  李世民一声令下,内侍总管高明亮,立即再次安排人去传诏了。

  “玄龄,这张南方水系图,云公子所谓何意?”

  李世民看着密密麻麻的细线和圆圈,双眼都有些模糊。

  “陛下,若想彻底治理整个南方水系,公子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许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时间,水是江南之福,也是江南之患,所谓的福祸相依就是这个道理。”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陛下若是能一直治理下去,必将深得民心,千古留名!”

  呼!

  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长出一口气,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御书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工部尚书和两位侍郎来了。

  内侍总管高明亮,在门口启奏道。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让他们三人进来。

  李世民将云墨的学院图纸,让工部尚书和侍郎观看。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

  两位工部侍郎,看到图纸,瞬间眼睛闪闪发光起来!

  “陛下,莫非要在城北,修建宫殿?”

  侍郎张达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