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 第二章 上方古寺
作者:海王波士顿的小说      更新:2022-05-24

  湖边的风微冷,但空气中自然清新的味道又让人觉得这风冷的并非无法忍受。

  “决定出来真是太好了。”

  碧君庆幸着说道,若非如此,也看不到这2006年最后的秋景。

  石湖周边的环境改造的不错,到处是绿植,若是到了春天定然是一片郁郁葱葱。此刻的景色也不错,秋意下的行道树,更显得天空的高远。哪怕还没进景区,沿着路边走走也让心心情舒畅。

  不过路上的行人近半都是拿着香烛去了上方山,或许是改造工程刚刚结束,很多游客还不知道石湖的开放,路人依然多是上方山的香客。隔着越来溪望向园内,越发显得有些空旷。

  这些阿婆们三三两两的,有人拿着红色的布袋,有人拿着塑料袋,也有人索性就拎了个竹筐。或是愁苦或是虔诚的向着山上走去。

  “我听奶奶说过,上方山的香不太好烧,能不去就不去。”

  “嗯,是有这个说法。”孙若涵回答道,不过他对这些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毕竟神啊、佛啊,他都不太感冒。

  姑苏城自古富裕,佛道两家都比较昌盛,就佛教而言,灵岩山寺、西园寺、寒山寺都比较有名,平日里香火不断。只这上方山比较另类,它的香火同样不少,可姑苏人都知道,这座山上的楞伽塔寺是不太适合拜的。

  “好像听说有‘借阴债’的说法。”

  “对,我奶奶也是这么说的。其他地方的寺庙拜拜都没关系,求个心安,可这上方山的五通庙不能拜,虽然很灵,但却是借阴债,借到的运气是无法还愿的,而且一辈子也还不清。”

  所谓阴债当然是民间迷信的说法,传闻一旦借了就是利滚利,今日的运气不但要用余生,甚至要来世的福德来偿还。

  “这佛教还挺新潮的,求菩萨保佑还有借债的说法。”

  这话题阴森森的,碧君说着也有点怕了,赶紧止住了话。

  两人都不知道,上方山原名楞伽山,于隋大业四年建了楞伽塔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山上的楞伽塔更有仅次于虎丘塔的“姑苏第二塔”的名声。算是很有历史价值的名胜了,却因为五通庙的存在而少有人去。

  楞伽塔寺本是寻常禅寺,也是因为寺旁的‘五通庙’才有了‘借阴债’的传言。

  这‘五通庙’非佛非道,它源于佛教的故事,又被道教反向格义,可真正建成庙的却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而是巫祝,它属于神教——在历史上这是淫巫邪祝的代名词。

  所谓的五通神本是佛经中一个受诱惑而败了修行的负面形象,传言佛祖以此来警示信徒不可犯戒,却在传到中土的过程中与财运、桃花运、福运纠葛在一起,成了所谓的“五路财神”、“五通仙人”。这是名副其实的邪神恶鬼,自宋以来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一些民间巫觋借此敛财、***女,曾在长久的年代里为祸一方,多次被官府伐山破庙。上方山的五通庙历朝历代都有清剿,仅清一代,在明确的文献记载中就有弘治年间和康熙四十三年两次拆庙逐巫的记录。

  此后百余年,五通神为了能够被接受而改头换面,唤作‘五路神’,再不行淫邪之事,而是强化了招财的功能。甚至将元末抗击倭寇而英勇牺牲的何五路释为其来历,才又渐渐兴盛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也在特定时期被禁止过,可恢复信仰自由后,这个来历于佛教、借用于道教,有着千年历史文物建筑的五通庙终是又开放了。

  这五通神毕竟是个邪神,所谓“借阴债”虽然是迷信,但烧香拜佛的人本就信这个,所以去祭拜的哪怕在香客中也是禁忌。可即便如此,每天依然有许多人来求愿。

  人间本就很多难过的坎,一句‘放下’说的容易,可若是什么都能看开,又何来痴男怨女?只要今日能过得去,哪还管得了将来呢?

  这时前面传来一阵嘈杂声。路边围了一圈人,有些吵闹。或许围观都是人的本能,碧君也好奇的望去。

  “诶,那边好像有人摔倒了。”

  一群围着的香客中间有个女子正跌坐在地上,和周围多是五六十岁、甚至有七八十岁的阿婆们相比,她的年纪明显年轻了许多。但她手边的地上掉落的塑料袋,袋里同样包着一些香烛凌乱的洒落了出来,这些无不显示着她也是来这上方山敬香求愿的香客。

  碧君走近了才听明白,原来是有人身体不好倒在路边了。

  “我只是低血糖而已,坐坐就好了。”面对周围人的关心,坐在地上的女子摇着手表示没事。

  “地上凉,坐我的包上吧,包里没什么东西,不怕压。”

  有人拿出了包垫在地上,也有人从自带的水壶里倒了些热水。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只是对神灵心有所求而聚在了这里。她们或许都没读过什么书,却大多相信着‘好心有好报’这个朴素的道理。

  女子没有接别人递来的热水,也没有去坐在别人的包上。她挣扎着站了起来,一阵头晕的劲过去了,已经可以站稳,只脸色依然有些苍白。

  见她倔强,递热水的老奶奶也没坚持,将杯子里的水倒回水壶里,盖上盖子收起来。

  “丫头啊,听奶奶一声劝,这上方山的香烧不得。我们这些半个脚踏进棺材的,借了阴债,眼睛一闭就到下面去还了,大不了下辈子再多受些苦。你这还年轻着,没有过不去的坎,真要烧香,就去西园拜拜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菩萨会保佑你的。”

  但是女子依然不说话。见劝不动,老奶奶也是无奈,只能念了句阿弥陀佛。

  女子想要走,但有点虚弱又走不动。

  “低血糖的话,吃点甜食会比较好。”碧君走到她面前,从野餐的篮子里取了一盒甜点递过去。“而且,吃了甜的东西心情会比较好一些。”

  但女子没有伸手的意思。

  “收下吧,自己做的小点心,不值什么钱。”一旁的孙若涵接话道。

  孙若涵的声音不大,语气也挺平和,但不知为何,原本想要拒绝的女子竟像是被慑住了,没能说出推脱的话。下意识的接过了碧君手里的甜点盒。下一刻她回过神,心情有些烦躁的想要将点心推回去,却听远处传来个声音。

  “孙老师?那是孙老师吗?”

  因为距离比较远,声音混杂在嘈杂环境很难听清,但女子却仿佛被针刺了一下,也顾不得其它,随意将点心盒放进了袋子里,自顾自三两下跑开了。

  “孙老师?哪个孙老师?”

  “就是我们班的数学孙老师啊。”说话的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她回答着自己妈妈的话,两人正从后面的停车场走出来。只是她的语气也有些不确定,“是看错了吗?孙老师可凶了。”

  “就是那个罚你们全班抄考卷的那个孙老师?”女孩的妈妈带着笑意点头说着,“该,做错了就要受点教训。多抄几遍,下次就会了。明年就上初中了,魂灵头都不在身上。”

  “哪有这样的。一张考卷好几千字呢,我手都要抄断了。”女孩显然不满意妈妈的落井下石,但等她转过头再想找,却发现那个像是学校老师的背影已经不见了。“啊,走掉了。”

  有些失落,虽然挺怕孙老师的,可是在校外见到了又觉得有些新奇。

  所以那到底是不是孙老师呢?但很快,她就没有闲暇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快走吧,爸爸在草坪上搭帐篷等我们了。”

  妈妈的催促让女孩只能抛下了疑惑,拉着妈妈的手跨过行春桥和越城桥,蹦跳着进了石湖公园。一家忙着享受严冬前最后残余一些温暖的假日。

  环山路的一侧是悠闲的石湖自然公园,另一侧是楞伽塔寺所在的上方山,仅隔着一条双向单车道窄窄的马路,这条路却仿佛分隔了两个世界。

  幸运的是,碧君也没有什么执念需要拼着‘借阴债’去许愿。

  她跟着孙若涵进了石湖公园,湖里,夏日里开得茂盛的片片荷叶已经凋零的只剩残枝败叶,但这光景并不会让人觉得颓废。

  高高的天空之中几只禽鸟飞过,以碧君浅薄的知识分辨不出种类,但没关系,就把它当成是云雀吧。

  因为突然想起了夏目漱石写的那几句话——

  【诗人也许常有忧愁缠绕心头,然而听到云雀的叫声,则不会感到有丝毫的痛苦。即使看见菜花,胸中也只是高兴地扑扑跳动。蒲公英也是一样。】

  压抑嘈杂的生活让人困顿,柴米油盐也好,功名利禄也罢,或是日复一如的工作,或是永远刷不完的题海,长久的困顿于是就成了麻木。

  但只有在望着这片空空旷旷的天空时才会一下子忘了所有。才猛然回想起,活着原本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已。喜怒哀乐都是人世间必不可少的东西,但若是一味于沉浸在里面,那也和身陷囹圄无异了。

  两人随步走在河堤上,也没有目的地,只等走累了就随处找个草坪野餐。碧君提着餐篮走在前面,孙若涵背着折叠的帐篷包在后面慢慢跟着。两人随意聊着天,话题有些不着边际。但没关系,只要和对方说话,这件事本身就是挺让人愉快的。

  人不能总是放空大脑,什么也不要想。但也需要在某些时候让自己从人世间脱离出去,让已经习惯了精打细算的大脑去思考一些愚蠢的问题,哪怕只是片刻也好。

  于是有了诗。

  诗都是愚蠢的,不切实际的,无法让人节节高升,也无法让人财运亨通,甚至解决不了任何生活中的麻烦。

  但生活中总是需要一些诗的。那不是奢侈的东西,而是生活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