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 第六章 香馆庭院
作者:海王波士顿的小说      更新:2022-05-24

  随着春节临近,苏城已经被年味所包围。

  街边随处可见喜庆的红色,不少小区门口也挂上了大红灯笼。

  时间往往在人的漫不经心间流逝,一日与一日衔接的太过于流畅,以至于让人感觉不到,唯有在特定的时节,就想梦中惊醒一样,忽然意识到,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生命永远失去了一年的光阴,明明应该是伤心的事情,人们却会当作喜庆来庆祝,有时想想人类真的是有趣的生物。

  幸运的是对于孙若涵来说,这一年也不算荒度光阴。

  这几天趁着太阳花园歇业,白天有足够空闲的时间,他应约跟着房产中介前后参观了几处待售的私宅,终于选定了一套乡间的庭院。

  那是香山度假区的一套私人别墅,房屋主体面积不大,楼上楼下两层加起来还不到两百平米,却带着一片一亩多的花园。主人定居了国外已经好些年,将房产委托中介处理。

  总价不高,一百七十多万,不过放在这个园区房价还在五千上下徘徊的年代也已经是巨款。

  花园有些杂乱,因为荒废许久常年没人打理,杂草已经有半人高,枯黄枯黄的显得有些破败。庭院中间有一片水洼,原本连着外面的小河,却已经堵塞了。黑漆漆的早已成了死水,漂浮着各种藻类和水生植物的残骸,模样有些吓人。

  破败的景色实在没什么好夸耀,就连往日里口若悬河的房产中介也想不出什么赞美的话。

  不过孙若涵并不太在意。他的视线望着水塘,却并没有停留在这个时间,仿佛看见了未来的某个时刻,清淤疏渠之后这片水塘会泛起粼粼波光,片片荷花丛间游弋一些锦鲤。

  庭院中央在一片杂草中耸立着一棵粗壮的合欢树,看着树龄应当颇有些年代,让孙若涵不禁想起了过去山塘街古宅旁的那一丛丛老合欢,现如今却都不见了踪迹,就仿佛随着遗失的时光一同被遗失了。粗壮的树干向上延伸,支撑着亭盖般的树冠。枝叶向着四周伸展,甚至遮盖了一部分的水塘。

  树下的池塘边有一方石桌,走近了,石桌上刻着纵横十九路的棋盘,这是一张颇有些年代的棋台。

  向着更远处望去,院墙上爬着一丛丛的凌霄藤,绿油油的,花季时想必会很漂亮。

  孙若涵闭目在这荒芜的庭院中间,寒冬时节,却仿佛能闻到合欢特有的清香,让这庭院也带上了几分幽静。

  “就这里吧,挺好。”或许是那棵合欢树让孙若涵生出些亲近的感觉,让他下定决心。

  被庭院的风吹得有些冷,正躲在一旁角落的中介闻言愣了片刻,半晌才回味过来客户的意思。

  “您的眼光真好!那就定了呀。”中介经理止不住笑地灿烂。

  这庭院在中介挂了挺久了,被宽阔的院子吸引来看的人不少,但没有配套的学区和商场,靠近渔洋山的郊外环境也有些荒凉,庭院本身因为久置有些破败,所以一直没能出手。一百七十多万,在这个年代足以买一套新房的品牌大别墅,为了一片一亩多的破败花园并不值得。中介本以为这次又是白忙一场,没想到意外惊喜。

  怕夜长梦多的他,急忙着起草协议。房主已经委托中介全权代办了,这一进一出,中介费的提成可不少。

  孙若涵本就有积蓄,哪怕有稍许的短缺,家里那为了生意全国跑、一年也见不了几面的父母也能支援一些,不到两百万的资金没什么压力,也不需要贷款。

  但房款只是小额,以他的设想,接下来的装修和庭院的设计才是个无底洞。

  回想起曾经的他和碧君两人在金鸡湖畔的别墅,一景一物都是匠人精心设计,却没有丝毫的温度。

  他不会像王献臣那样用半生去修建园林,以筑园成全自己的‘拙者之政’,但也不愿马虎敷衍。没关系,一步步的慢慢来,他还有足够的时间。三年五年不嫌短,十年八年不嫌长。

  或许还应该给这个庭院起个名字。想起之前文徵明写给自己的‘燧人香馆’四个字,这是个饭店的名字,那就只取后面两个字,就叫“香馆”吧。

  拓印文徵明的字来做一块匾额,想必也不算辱没了这个庭院。

  说起来,拙政园里也有文徵明的一匾题字,写了“香洲”二字。一个香洲,一个香馆,不得不说挺有缘。

  不知不觉,迎来了2007年的春节。

  春节的第一天,没什么亲戚朋友需要拜年,孙若涵本想睡个懒觉,却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从上床坐起来,他闭眼在半梦半醒间徘徊了片刻,待手机铃声响了七、八声才接了起来。

  “懒虫,还没醒呢?新年好啊!”

  是碧君的声音。孙若涵将手机从耳旁移开,看了一眼时间,才七点二十。

  “新年好,这么早?”

  “想要做第一个给你拜年的人啊。”

  啊,这么说了,孙若涵没了困意。碧君有时就会这样,不经意说出一些撒娇的话,让人不好意思去接话。

  【禁止说让人害羞的话!】——心里不知怎么蹦出了一句也不记得哪里听过的口头禅。不过他当然没有煞风景的说出口。

  “早饭吃了吗?要不你过来,我来做一份糖年糕?”

  孙若涵做的糖年糕啊,不用说,一定是极品!被诱惑的碧君差点答应,但总算理智依然在线,“早上要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呢,出不来,中午才能出来。”

  “那行吧,中午见。”

  挂了电话,孙若涵才想起自己买房的事还没告诉碧君。不过也没关系,不用急于一时。就那破房子现在的样子,他还真不好意思带碧君去看。

  手机屏幕亮着,他发现自己手机信箱里99+的未读短信,点开,一排排都是拜年的话。大多都是除夕零点刚过时的来信。

  没有守岁习惯的他昨晚早早就睡了,拜年的短信刚刚才收到,这个数量倒是让人有些惊讶。原来不经意间他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联系人,这其中大多都是这半年中咖啡厅的客人。

  曾经的他作为国宝级烹饪大师,全身心都扑在厨艺上,整天鼓捣他的‘美食秘境’,总是嫌麻烦刻意避免与他人接触。手机号码只有家人和烹饪协会极少的几个高层才知道。

  但现在感觉,这样也挺有意思。一封封短信的道贺,就是新年的气氛。

  嗯,就是回信有些麻烦,算了,群发吧。

  太阳花园初一的清晨有些安静,但另一边,大运河畔的美食街上却热闹非凡。

  九点刚过,大街上就传来了敲锣打鼓声,一支红红火火的舞狮队伍沿着步行街敲打着鱼贯而过。蹦着、跳着,很是热闹。

  姑苏城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舞龙舞狮的习俗,年味毕竟不如北方。过去或许有,追溯起来在清末民初时山塘街、玄妙观的庙会都有花灯、舞狮的记载。但毕竟是几十年、近百年前的习俗了,足足三四代人的差距,没能流传下来,这么多年早就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反倒是日本,在唐朝时积极接收了中国的‘舞狮’习俗,千年之中完整融合进了自己的文化,舞狮反而成了日本新年时的传统保留节目而一直保存到现在。新年时,日本国内各大神社都会组织这样的表演。源自中国的文化,却成了他国的传统。

  美食街上的这动静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旁观。

  舞狮的两旁拉着一些写着日文的长幡,因为夹杂着不少汉字,不难理解都是些庆贺新年的吉祥话。一旁伴乐的和国内的节庆音乐有些不同,但毕竟差别不大,本就是相近的习俗,很容易让人接受。看热闹的不少,原本安静的长街渐渐拥堵起来。

  与此同时,在一些日料店的街边上摆了一些摊位。有抽“御神签”,也有出售“御守”。

  “嘿,这些小日本,还真把中国的春节当成自己的新年过了。”站在店门口看着舞狮队伍从眼前过去,谢卫国抱着肩膀有些意外道。他们的糕点屋也开业了,不过目前为止客流量不多。

  虽然这些日料店早就说要搞新年活动,没想到搞这么隆重。舞狮、抽签、护身符,那分明是日本如今的新年习俗。但因为这些本就是传自中国,又让人觉得风俗相差不大,很容易接受。反而不会有所谓‘文化入侵’的警惕感。

  “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新鲜的东西,被这些日本人这么搞,说不定过两年这一片真的会成为日本的‘唐人街’。”

  听到旁边有人说话,谢卫国转过头去,却意外地发现是熟人。

  “肖助理?”

  站在他边上的正是烹饪协会的肖助理,之前代表协会组织了烹饪大师赛。原以为他已经离开姑苏城了,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

  “新年好啊,谢老板。今天真是辛苦你们了。”肖助理意有所指道。

  “辛不辛苦无所谓,只是看样子干不过他们啊。”谢卫国也顾不得多考虑肖助理为何会出现了,有些愁眉不展道。因为舞狮、抽御神签活动的原因,日料店已经聚了不少人,胥楼糕点屋相比之下就冷清多了。这让他有些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

  “原以为是针对我们糕点屋,但看这个架势,这些日料店已经准备许久了吧?”

  “嗯,确实不仅仅针对你们。事实上几个月前我们协会就收到过日本的商会关于举办庆典活动的申请。因为这里日企很多,有消费群体基础,这几年来这些日料店一直想要打造一片他们自己的文化街区,就像国外的唐人街那样。”

  “你们烹饪协会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干?”

  中国人在国外打造唐人街,让人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但让别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这么干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协会没法插手。毕竟是正规的商业手段,靠压是压不住的。说是‘文化侵略’有些重了,但其实也就是这样。”

  打仗靠人,靠枪炮。文化侵略同样如此,想要抵抗只有靠人和武器,这武器不是来自官方的行政手段,而是属于本国自己的文化。

  “市场就在这里,我们弱了,别人自然会抢。衣食住行,自古民以食为天,餐饮文化一直是各国文化之争的桥头堡之一,我们也希望江南餐饮的品牌能做的更好。我从不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逊色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只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去发展而已。这也是几个月前,协会举办那场‘烹饪大师赛’的初衷。”

  日本商会的节庆活动申请了不止一次,从盂兰盆节、中秋,到这次的新年。他们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开展本国的风俗活动,最初就惊动了烹饪协会会长。这是无法单纯靠官方打压的,可一可二不可三。

  于是受会长所托,几个月前举办了那场大赛。说是比赛也好,说是综艺节目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江南饮食文化让更多人所知。

  目前看来确实有一些影响,当时收视率不低,但影响有多大一时间也看不出,不太好说。长久以来的文化底蕴本就不是一场比赛、一场活动就能够显著提升的。

  作为整条街上唯一还开着的糕点屋,在一家家日料店之间,和周围气氛格格不入。孤零零的,在一片喜庆的锣鼓中竟有几分萧瑟。

  但毕竟它开业着。

  “呵,也没事,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肖助理吐了口气,不再关注街上的动静,“我现在真的觉得,当时的烹饪大师赛获胜的是你们‘故胥十二楼’,这是我们协会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