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二十九章 芳姐盐焗店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有了“鹌鹑产蛋专用窝”,鹌鹑们要下蛋都会飞回鹌鹑舍,把蛋下在笼子里。

  这些笼具加接了蛋架子,蒋非只要简单地动动手,倾斜一下铁丝网,鹌鹑蛋便会滚下来。

  他提着个小桶,按顺序从头捡到尾,轻松得很。

  星星只能捡到下面一层的蛋。

  “爸爸,我来捡,让我来!”

  看到鹌鹑蛋滚了过来,星星两眼放光,伸手捡了起来,放到手心里看了又看,很是稀罕。

  鹌鹑才开始下蛋,第一天下的蛋并不多,上午二十来个,下午捡了五十来个。

  蒋非答应了女儿晚上还吃鹌鹑蛋,便做了一盘五香味的。

  一家人依旧吃的意犹未尽。

  剩下的三十来个鹌鹑蛋,蒋非拿了个袋子装好,放到摩托车的尾箱。

  明天带去镇上,找芳姐盐焗店的老板谈谈。

  ......

  蒋非起了个大早,摸过床头的手机一看,才五点半。

  伸了个懒腰,他从床上爬了起来。

  拉开窗帘,东方有一片亮眼的霞光,太阳才露出半个头。

  醒都醒了,不如去看看早晨的山林吧。

  说走就走,蒋非刷牙洗脸完,揣上手机,走出了小木屋。

  青蛙还在叫“呱呱”,早起的蝉已经“知了知了”了。

  山上的树木都枝繁叶茂,如同一把把撑开的绿伞。

  绿影婆娑中,一片蓝紫色的牵牛花随风摆动。

  它们早早开花了。

  牵牛花在清晨四五点就会缓慢开花,迎接朝阳。

  它的花朵大且薄,而且富含水分,太阳一照射,水分很快会蒸发掉,一般到中午就败了。

  除了在阴凉的地方,牵牛花凋谢得慢些,我们很少在下午见到盛开着的它们。

  随着一串清脆响亮的“吱吱吱吱”声,一只羽色艳丽的鸟儿在枝头停了一下又飞走。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太阳越升越高了,跟晚霞相比,朝霞更加耀眼,火红的圆球把整片天都染红了。

  在山上转了一圈,蒋非回来喂了鹌鹑,放它们出来活动,顺便也喂了母鸡和小鸡。

  母鸡和小鸡住在鸡舍里,小鸡才出生几天,蒋非在鸡舍的角落放了纸箱给它们睡觉。

  小鸡一出来,立马撒欢地在草地上跑了起来。

  母鸡咯咯咯地一叫唤,一只只又迈着小短腿快步跑回去,像一个个圆墩墩的黄绒球。

  搞定鹌鹑和小鸡,蒋非回家吃了个早餐,骑上摩托车去镇上。

  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镇上的人不多,街边也没有五花八门的摊位。

  芳姐盐焗店已经开门了,老板娘刘月芳坐在门前的红色塑料凳上。

  看到蒋非走了过去,她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道:“细哥,来点什么?”

  细哥,就是小伙子的意思。

  “要一只盐焗鸡,我妈妈很喜欢,我们是白河村的,赶集经常过来买。”

  蒋非笑着说道:“你们的盐焗鸡做的很好吃。”

  “谢谢喜欢,不是我黄婆卖瓜啊,我们二十几年的盐焗手艺了,吃过的都说好。”

  刘月芳自信地拍着胸口说道:“品质有保证,你要哪只?”

  蒋非选了一只小点的。

  “还要不要点其它的,鸡爪、鸡翅、鸡肾都好吃,来点试试?”刘月芳又问道。

  蒋非摇了摇头,说道:“你们一直只卖盐焗鸡、鸡爪、鸡翅和鸡肾,可以考虑一下别的食材,增加品种。”

  “除了鸡,其它的都做不起来的,以前搞过盐焗鸭掌、盐焗鸭脖子,很难卖出去。”

  刘月芳拿过盐焗鸡放到电子秤上:“65元,要斩吗?”

  “不用。”蒋非说着,拿出手机扫码支付。

  蒋非接过刘月芳递过来的袋子,说道:“之前的其它盐焗食品没有做起来,可能是因为食材一般,不够优质。”

  “要是食材足够好,加上你们出色的盐焗手艺,肯定畅销的。”

  “老板娘,我家里是养鹌鹑的,我带了些鹌鹑蛋过来,你可以盐焗试一下,它的味道……”

  刘月芳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不了,我们不需要鹌鹑蛋。”

  一听到蒋非推销鹌鹑蛋,想到之前他让自己增加新食材。

  刘月芳一下子明白过来,连忙拒绝了。

  蒋非把装着鹌鹑蛋的袋子放到桌上:“老板娘,不如这样,我把鹌鹑蛋留下,你们吃过了再谈。”

  “别,我们真的不需要鹌鹑蛋,你把它们拿走吧。”

  刘月芳连连摇头,收起了和善的笑容,有些警惕。

  该不会遇到骗子了吧?

  因为女儿总是给她讲骗子的各种手段,给她上防骗课,所以她对这些很敏感。

  很多骗子一开始就是用免费的东西引人上钩的。

  她可不敢留下这些鹌鹑蛋!

  蒋非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老板娘警惕性很高。

  现在他要是说自家鹌鹑蛋怎么怎么好,恐怕老板娘一个字都不会相信。

  反而更加认为他是一个骗子。

  气氛有些僵,正在这时,老板严信带着女儿严红过来了。

  “阿芳,我打包了肠粉,你进去吃早餐吧,我来看店。”

  严信挪了挪塑料凳,转头问蒋非:“细哥,要买什么?”

  蒋非侧身站着,严信并没有注意到他手上提了印着店里logo的袋子,只看到他一直等着。

  刘月芳抢在蒋非前面开口了,把推销的事情向丈夫和女儿说了一遍,并再次向蒋非表示他们不需要鹌鹑蛋。

  蒋非看向严信:“这是我们自己养的鹌鹑下的蛋,味道非常好。”

  “当然,这个由我说了不算,但我可以把鹌鹑蛋留下,你们吃过了自然知道。”

  “你们可以做镇上第一家卖盐焗鹌鹑蛋的……”

  “你在家搞养殖?你们也是梅水镇的人?”严信没有接他的话,转而问道。

  “对,白河村的。”蒋非点点头。

  刘月芳拍了拍严信的手臂。

  “没事,你去吃早餐吧。”

  “小红,你看店,我们进去里面聊。”最后一句,严信是对着蒋非说的。

  蒋非跟着他进了里面。

  严信又简单问了下养殖的情况。

  其实严信让蒋非进来聊,并没有打算弄盐焗鹌鹑蛋的意思。

  只是想着现在回家来创业的年轻小伙子不多,严信了解创业的不易。

  他刚好认识几个饭店老板,他店里不需要鹌鹑蛋,但说不定可以帮忙搭搭线,帮蒋非的鹌鹑蛋找下销路。

  当然,他要先知道蒋非值不值得他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