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七十三章 等待“开奖”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村里的小学—白河小学,边上有一棵大榕树。

  蒋非上小学时,村里人就说这棵榕树已经有百年了。

  这棵榕树根大须密,树身粗壮,需要五六人合抱环住树身,树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它粗壮的树身一半在学校内,一半在学校外。

  学校的一扇围墙刚好要在榕树上穿过,为了不破坏它,便让它的树身成了围墙的一部分。

  在学校里的那侧榕树,发展受到了限制。

  为了不让它的枝干伸进教室,看到有“越线”的树枝,便会进行一番修剪,不能尽情生长,有些可惜了。

  蒋非带着星星走了过去,还没走到,小朋友们的嬉笑声已经传了过来。

  他们在榕树下的阴凉处打弹珠。

  “星星,快过来玩。”眼尖的白露朝她挥了两下手,大声喊道。

  “爸爸,我玩去了。”

  星星说完,迫不及待跑了过去,摇得兜里的玻璃弹珠叮当叮当响。

  星星一过去,马上加入了战局。

  蒋非站在边上看了一会,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子们打弹珠的玩法还是他小时候玩过的那套。

  他们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参加者每人出几粒弹珠放到圈内。

  另外,每个人还各自拿出一个容易分辨的弹珠当作母弹。

  然后在距离圆圈二三十厘米的地方画一条直线。

  他们要站在直线后方,将自己的母弹向圆圈中的弹珠弹去。

  弹珠弹出之后的规则就有些复杂了。

  具体可分为母弹没有进到圆圈内。

  母弹进到圆圈内而没有打出弹珠,母弹进到圆圈内且打出了弹珠。

  母弹进到圆圈内打中了别人的母弹。

  母弹在圆圈外打中了别人的母弹……

  每一种情况,都有对应的奖励或者惩罚。

  运气好的话,不只可以吃下对方的母弹,还可以赢得对方在这局里获得的所有弹珠。

  星星对后面的一串规则有些懵,她就记住了用自己的母弹打出圈内的弹珠,那弹珠就是自己的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母弹不能留在圈内让别人打中。

  星星匍匐式地趴在地上,打弹珠的手势非常标准。

  白露在一旁鸭子坐,一开心就哈哈哈地大笑。

  阿晓被淘汰出局了,输掉了几颗弹珠,正从兜里掏出一把来,有普通的玻璃弹珠,也有瓷珠,还有全透明的。

  普通的玻璃弹珠,里面会有一些小气泡。

  有的里面则是嵌入各种图案,有类似树叶花瓣的,也有如弯月般的,也有数条彩线的,往往在阳光照射下就折射出缤纷的光泽。

  瓷珠,陶瓷做的球,球体是白色的,不透明,外面画着彩色的小花纹,看上去要高档一些,也叫做“奶油弹珠”。

  瓷珠相对贵一点,蒋非上小学那会,一毛钱能买三颗普通的玻璃弹珠,买瓷珠,一毛钱只有一颗。

  还有一种全透明的,弹珠里什么图案都没有,他们并不太喜欢,更爱那种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

  那时拥有十个以上玻璃弹珠就算富了,能呼朋引伴玩上一天,直到各自的老妈隔着大老远传话喊他们回家吃饭。

  蒋非三四年级写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

  他写的是:我的梦想是拥有一大盒五颜六色的玻璃弹珠......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他第一次觉得作文可以写得这么流畅。

  不用绞尽脑汁凑数字了,甚至写完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语文老师怎么说的,他忘了,只记得老师回家时顺路家访了一下,把作文拿给他爸妈看了。

  反正当天晚上,他就享受了一顿爸妈“爱的教育”,印象深刻到多年过去都还记得。

  ......

  菜园子里的菜多到吃都吃不完,陈小梅摘了一大把长豆角回来,准备晒成豇豆干,可以保存一年都不会坏。

  蒋非回到家时,她正坐在门前挑选,去掉有虫眼的、颜色发黄的、摸上去软的,再折掉豆角的两头。

  豆角直接晒是很难晒干的,一定要先焯水,不用完全煮熟,一般六成熟就差不多了,捞出来放到冷水中过凉。

  焯水煮过的豆角表面变软,水分容易渗透出来,晒干会快很多,基本三四天能晒好。

  “小非,你在山上有空割一些鸡屎藤回来煲汤啊,还有五指毛桃,看到也挖一些回来。”陈小梅抬头对儿子说道。

  鸡屎藤,因为闻起来有一股鸡屎的臭味而叫这个名字,但用来煲汤很好喝。

  不仅不臭,还很香。

  学名叫做鸡矢藤,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

  “行啊,我知道哪里有,等会上山去割。”蒋非说道。

  到了山上,蒋非进小木屋拿了把镰刀,扛了把锄头出门。

  之前搭建鹌鹑舍和小木屋时,为了清理周边的荆棘、杂草等,这些工具都拿了上来。

  他径直朝长着鸡矢藤的地方走去。

  鸡矢藤攀援着大树生长,藤蔓密密地交织在一起。

  蒋非扯着它的藤蔓,拉出一大截,拿着镰刀一砍,随便往塑料袋里一塞,七拱八拱地,撑得满袋子都是。

  一只老母鸡在不远处的草丛里觅食,蒋非初看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等拿了镰刀准备离开,他又回头看了它一眼。

  不对啊,这只老母鸡是孵出第一窝小鸡的那只,它已经不带崽了。

  他昨天才把它拎下山,放回家里养的。

  怎么又上来了?

  晚上再把它带下去试一次,不行就在家里关它几天。

  总是跑上山来,到了下蛋的时候,不知道会把蛋下到哪里去。

  五指毛桃用来煲汤的部分是它的根,所以每次挖五指毛桃都是连根拔起。

  这种挖掘方式,导致山上的野生五指毛桃越来越少了,一些地方有好些年头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野生的五指毛桃根,多数是种植的冒充的。

  蒋非挖了三棵五指毛桃,看着天色不早了,装袋回去捡蛋喂鹌鹑了。

  山上有很多野花,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但都开得极好,随着清风摇晃,在太阳下漾着轻盈的光。

  蒋非一路看树、看花、看鸟、看云,慢悠悠地回到小木屋。

  【熟悉虎山的动植物,进度50%,获得积分+3】

  养殖系统的页面上跳出了新的信息,蒋非一看,赶紧调出之前的任务页面。

  【任务名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任务要求:探索人与自然,获得10积分。】

  【任务奖励:???】

  【温馨提示:你暂时不能查看任务奖励哦,请尽快获取10积分,加油吧!】

  +1、+4、+2、+3,蒋非数了一下,他终于获得10积分了。

  虽说这个任务奖励很大概率跟养殖没什么关系,但到了“开奖”的时刻,他还是很激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