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一百章 芳姐盐焗店的现状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恋上你看书网,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晚上,皓月当空,繁星点点。

  蒋非刚吃完饭,坐在沙发上休息,收到芳姐盐焗店老板严信发来的微信,说等下过来载鹌鹑蛋。

  芳姐盐焗店开卖盐焗鹌鹑蛋已有两个半月了,销量慢慢稳定了下来。

  盐焗鹌鹑蛋刚上架时,曾经在镇上和周边的二十几个村子造成了一阵轰动。

  连着一个多月,盐焗鹌鹑蛋都供不应求,甚至有人为了能买到盐焗鹌鹑蛋,早早在店门口排队,唯恐迟了排不上。

  到了第二个月,盐焗店门口排长队的现象消失了,争抢着购买的人少了,销量呈下降的趋势。

  这个变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来,镇上的消费水平不高,19块钱一斤的盐焗鹌鹑蛋,在大家看来是很高的价格了。

  而且镇上和周边村子住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小孩。

  父母辈、爷爷奶奶辈,都是苦过来的,平日里过得节俭,不舍得花钱。

  听着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说芳姐盐焗店的盐焗鹌鹑蛋好吃,买上一两次尝尝鲜还行,经常买多半是舍不得的。

  二来,芳姐盐焗店没有弄真空包装做网上销售,要购买必须到店里来,限制了消费人群的范围。

  来来回回大部分都是镇上及周边村子的人,购买力有限。

  三来,盐焗鹌鹑蛋美味的原因,芳姐的手艺占小头,鹌鹑蛋自身味道好占大头。

  所以有很多人直接到蒋非这购买鹌鹑蛋生蛋,买回去自己做各种口味的,一样很好吃。

  真要算起来,蒋非这边卖生蛋的销量更高。

  发展到今天,盐焗店的生意趋于稳定,平时特意到镇上买盐焗鹌鹑蛋的人少了,大多趁着赶集顺便来买。

  赶集日卖出去得多,平均下来一天能卖出去七十来斤鹌鹑蛋。

  自有了盐焗鹌鹑蛋,连带着店里的其它盐焗食品也好卖了些,相比以前,每天的销量能提高个一两成。

  严信一家对这成绩已经很满意了。

  蒋非隔三差五要去镇上买东西、寄快递、拿快递,每次过去会顺便把鹌鹑蛋送到店里。

  有时严信会晚上过来他家载鹌鹑蛋。

  蒋非放下手机,到洗手间提了一桶水出来,哗啦啦全部泼在院子里。

  水泥地面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天气太热,地面都晒得快要冒烟了。

  水分蒸发带走了一股热气,蒋非搬了茶桌出来。

  过了十几分钟,严信到了,摩托车停在院子外靠墙的位置。

  严信走进院子,看到院子里摆着茶桌和茶具,没有人在,他朝屋里喊了一声:“小非。”

  “严叔到了,你先坐会儿,我马上出来。”蒋非在屋里应道。

  “行,不急啊。”

  严信把提来的一袋葡萄放到桌子上,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他抬头看向天空,夜空很纯净,不是纯黑色的,而是幽蓝幽蓝的,像一块无比宽大的天鹅绒毯子,镶嵌着一颗颗闪闪亮亮的星星。

  昆虫和着风声唱起了小夜曲。

  桃树的枝叶随风摆动,月光把它们的剪影投在地上。

  蒋非端了一盘腌李子出来。

  腌李子是他晚饭前做的,洗干净李子后,放到案板上轻轻拍一下,拍到裂开即可。

  然后把拍完的李子装到盆里,倒入一勺生抽、半勺盐、一勺白糖和一些辣椒粉,搅拌均匀,腌上半小时入味就可以吃了。

  蒋非刚刚把盆里的腌李子一分为二,装到盘里,一盘端出来吃,一盘放到冰箱里冰着,留给他妈妈和星星。

  冰过的腌李子,味道会更好一些。

  蒋非和严信寒暄了几句,收下了他带来的葡萄,泡了一壶茶过来。

  “来,严叔,尝尝腌的李子,我记得上次你说过喜欢这种吃法的。”蒋非招呼道。

  加盐加糖又加辣椒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吃。

  不喜欢的人看了,会直呼他这是“黑暗料理”。

  蒋非知道严信喜欢,才端出来待客的。

  “是,我喜欢吃李子,各种吃法都喜欢。”

  严信拿起一个李子放进嘴里,李子咬起来清脆爽口,酸酸甜甜的,又带着股辣味,吃起来特别过瘾。

  严信吃得津津有味,蒋非也是,特别酸爽。

  夏天气温比较高,容易出现胃口欠佳的状况。

  吃酸辣的生腌李子能解腻,开胃。

  吃着李子,喝着茶,两人聊了下最近鹌鹑蛋的销售问题。

  聊完正事,严信喝了一口茶,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小非,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你们村的高伟,你认识吗,他人怎么样?”

  “高伟啊,认识是认识,但不怎么熟。”

  蒋非看了严信一眼:“不知道严叔想要了解他哪一方面?”

  “各方面的。”

  严信想了一下,说道:“实不相瞒,高伟在追求我的女儿小红,小红也不小了,这个年纪谈恋爱都是奔着结婚去的。”

  在高伟的猛烈攻势下,他觉得女儿快要被打动了,忍不住担心起来。

  严红从小就因为腿脚不利索,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这个问题而自卑,初中时更是因为同学的嘲笑而不愿意去上学。

  她从小到大没有什么朋友,也不怎么敢跟同龄的男孩子说话。

  四五年前吧,出现了第一个追求她的男孩子,叫做周俊平,在严红和严信夫妻俩面前表现得特别好。

  看着两人感情很好且稳定,严信夫妻俩也想打听一下周俊平的人品。

  但周俊平是住在市里的,而且刚从大城市搬回来半年,跟周围邻居都不熟,他们打听不到什么。

  他们快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有人发了个录音给严信。

  是周俊平喝醉后跟他的一帮狐朋狗友吹牛,说自己多么多么厉害,骗得一个女孩们对他死心塌地的。

  重点在后面,周俊平说,严红是独生女,等他跟严红结了婚,严信的房子、铺子、存款都是他的。

  他把这些拿到手了,再跟严红离婚,娶个貌美小娇妻,走上人生巅峰,至少可以少奋斗二十年。

  那个发录音的好心人还告诉严信,周俊平在市里的住房是近期才租的,一切都是营造的假象。

  他家实际上在隔壁镇的转源村,随便去村里一打听,都知道周俊平是个怎样的人。

  严信揭穿周俊平后,周俊平恼羞成怒,砸坏了盐焗店里的玻璃,还差点跟严信一家动手。

  好在那时是大白天,周围店铺的人闻声赶来,他才不敢动手。

  严信一直想感谢那个发录音的人,但没有找到,可能怕周俊平报复,不敢露面吧。

  严红伤心了很久,在那之后,她更加不敢谈感情了。

  现在出现一个高伟,严信感觉自己有点疑神疑鬼了。

  但对女儿的终身大事,他不得不谨慎点,特别是有前车之鉴的前提下。

  “高伟我真不怎么熟,虽是一个村的,但平时没什么交集。”

  蒋非说道:“听我妈说,高伟一年到头在村里待的时间还挺长的,经常年初出去工作几个月,就回来村里,偶尔跟着建筑队做小工。”

  蒋非说的委婉,严信还是从话里抓到了重点。

  村里的年轻人不多,要是能聊得来,蒋非和高伟是很容易成为好朋友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蒋非的朋友圈子里没有高伟,而蒋非是怎么样的人,严信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高伟每次出去工作,都干不了几个月就回家来了。

  回家来也没个正经的活,只偶尔没钱会去做小工。

  其它的,蒋非也没有多说,他是真跟高伟不熟。

  他回来家里几个月了,跟高伟说的话都没有超过十句。

  不过,他对严信讲的是事实,大家都看得到的。

  至于那些流言,都不知道添油加醋转了几手,蒋非也不知道可信度有几分,自然不会拿来说。

  反正严信在镇上开了这么多年盐焗店,肯定可以找到村里的其他人打听。

  跟高伟熟悉一些的,可能了解多一些。

  严信听了,心里更加忧愁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严信载着鹌鹑蛋回镇上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