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笋粄、地皮菜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竹林里,一棵棵毛竹修直挺拔,郁郁葱葱,竹叶的清香气息弥漫在每个角落。

  齐春花、蒋非等人在竹林里挥着锄头挖竹笋,一个一个堆成一堆,又一堆……

  蒋非几锄头下去,锄掉了竹笋周边的泥土,看准了位置挥下锄头,把竹笋完整地斩了下来。

  他捡起挖出的竹笋,直起腰,往回看了一眼,身后都是一小堆一小堆的笋子。

  蒋非放下锄头,打开蛇皮袋,捡起大大小小的笋子,一一装了进去。

  竹笋带着外壳,七拱八翘地装在袋子里,装了大半蛇皮袋。

  蒋非提起掂了掂重量,左右看了下,拿起锄头朝有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开始挖时,他和齐婶的距离本来不太远的,彼此还能看到对方,说上两句话。

  可挖着挖着,两人朝不同的方向走,渐渐走远了。

  “齐婶,挖了多少了?”蒋非走过去问道。

  齐春花抬头看了下蒋非拎着的袋子,回头看了下笋堆,说道:“比你挖的少一点,你们年轻人力气大,挖起来快。”

  “你这是准备回去了?”她又问道。

  “嗯,十一点半了,齐婶还不回去吗?”

  蒋非抬头看了下天上的太阳,竹子高大,竹叶茂密,遮挡住了阳光,站在竹林里,不时有风吹来,阴凉阴凉的,感觉很舒适。

  “你先回去吧,我再挖会儿,等你白叔做好了饭,给我打了电话再回去。”

  齐春花摇了摇头,她是要挖来卖的,要趁着冬笋刚上市这段时间多挖一些。

  “那我先回去咯。”

  蒋非说了声,拎上蛇皮袋,扛上锄头,往山下走去。

  走到山脚,蒋非看到地里长着的蕉芋还开着花,经过时,他伸手摘了一朵,放到嘴里吸了一下,有一点点的甜味。

  要想吸蕉芋花的花蜜,早上来摘才是最好的,味道甜甜的,就像喝果汁一样。

  蕉芋的生命力顽强,小时候,村里很多人在荒地、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蕉芋。

  每次它们开花了,他和小伙伴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摘蕉芋花来吸,吸一朵扔一朵。.xXbiQuGe.c0m

  要是哪天起床晚了,去到一看,花保准早被别的小朋友摘完了。

  现在地里的蕉芋也是别人家种的,蕉芋的地下根块淀粉含量很高,种来加工成蕉芋粉的。

  用蕉芋粉可以制作多种美食,可以用它来做成手抓饼、蒸糕等。

  或者是在油炸其他的食物的时候,把蕉芋粉调成面糊状,裹上面糊再油炸,不仅非常的脆,而且香味浓郁,好看又好吃。

  但蕉芋粉的制作很繁琐、累人,现在种蕉芋的人不多了。

  他家以前也种过,挖回来的蕉芋要一遍一遍地清洗。

  因为它的表面有很多的泥土,非常难以清洗,清洗不干净吃起来影响口感。

  然后要把它磨成汁液,再用纱布把它层层过滤、沉淀下来,最后还要晒干,才能得到蕉芋粉。

  而且产量也不高。

  以前大家喜欢种植,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可以用来充饥。

  蕉芋像芋头一样,洗干净放锅里蒸熟,吃完之后有很强的饱腹感,口感粉糯细腻,吃起来甜甜的。

  生活条件好了之后,村里种植蕉芋的人越来越少了。

  蒋非拎着竹笋回到家,朝厨房里喊了一句:“妈,我挖了笋子回来。”

  “我瞧瞧。”

  陈小梅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锅铲,出来一看,笑道:“这挖了不少哩,今晚搞个油焖笋,再来了笋汤怎么样?”

  “可以啊。”

  “对了,妈,家里有木薯粉吗?我下午想做笋粄。”

  蒋非把袋里的笋子倒了出来,搬了一张矮凳子过来,准备处理它们。

  “木薯粉啊?”陈小梅想了一下,答道,“还有,做笋粄也不错,今年还没有做过笋粄来吃。”

  清脆鲜嫩的笋子,没有让它难吃的做法,只要下了锅,它就是好吃的。

  陈小梅进厨房继续炒菜,蒋非拿了刀来剥笋子的外壳。

  在笋的根部切一刀,再将笋子从上到下划一刀,接着从划开处把壳往左右两边分开,剥下外壳,一层又一层。

  一片一片剥掉外壳后,笋子一下子缩水了,少了大半。

  剥完笋子的外壳,吃饭前,蒋非把做笋粄要用到的香菇和木耳先用温水泡上。

  笋子则切成厚片,放到水里煮上两分钟捞起,倒进清水里漂浸着,可以去除多余的碱性,让它吃起来没有涩味。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下,蒋非拿木薯粉进了厨房。

  蒋非先做笋粄的皮。

  把木薯粉倒入盆里,边加入温水边用筷子慢慢搅拌,加的差不多了,就可以上手搓揉了。

  木薯粉不像面粉和糯米粉,它是揉不到很光滑的,揉的稍微光滑、成有韧性的面团状就行了。

  揉好了粉团,盖上盖子让它“醒”一下。

  醒好粉团,把它们全部擀成与饺子皮差不多大小的粄皮。

  粄皮可以比饺子皮稍厚一点点,太薄的话容易漏馅。

  但也不要太厚,太厚的粄皮缺乏通透性和美观性,吃起来也容易腻。

  搞定粄皮,蒋非一一把制作馅料的各种食材洗好、切好。

  清水里漂浸了两个多小时的笋片,捞起来沥干水分,切成笋丁。

  五花肉、香菇切成丁,木耳切成小块小块的,干鱿鱼切成丝,还准备了一些虾米。

  馅料下油锅一翻炒,顿时香气四溢。

  “好香啊。”

  陈小梅午睡起来,闻着香味进了厨房:“这份量好多啊,一锅都蒸不下。”

  “笋粄做起来忒费功夫,做都做了,就多做一点,晚上给齐婶送一些过去,她忙着挖笋,肯定没时间整这些。”

  蒋非看了下自己准备好的粄皮和馅料,估摸了一下,接着说道:“给伯娘和四叔四婶也送一些过去,剩下的自家吃就差不多了。”

  “行。”陈小梅朝儿子竖了个大拇指,“蕉叶还没割吧,你去割蕉叶,我来包。”

  因为木薯粉粘性很强,笋粄蒸熟后容易与蒸架粘连在一起,不好分离。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他们一般会在蒸架上放一块蕉叶。

  笋粄蒸熟后,可以轻松从蕉叶上揭下来。

  “嗯。”

  蒋非点了点头,把位置让了出来:“妈,你上吧,你包的好看。”

  包笋粄就像包饺子一样,用粄皮把馅料包起来,捏稳封口成半月形。

  陈小梅洗干净手,包了几个便找回了手感,越包越熟练,越包越快。

  蒋非则拿了镰刀,割了几片蕉叶回来。

  洗干净蒸架,铺上蕉叶,水煮开后,包好的笋粄蒸五六分钟就好了。

  蒸好的笋粄,粄皮晶莹剔透,再在笋粄上面撒上香菜、淋上香油,滋味就完全出来了。

  冒着热气的笋粄,蒋非夹了一个装进碗里,对着吹了几口气,咬了一小口,吃起来又香又滑,既有韧性又弹牙,里面的馅料鲜香爽脆,超级美味!

  “看你这猴急的样,就不能等它凉了再吃嘛。”陈小梅看儿子一边吃一边吹气的样子,忍不住笑道。

  “等不及了,好好吃!”

  蒋非吃完一个笋粄,勉强停了下来,等着它凉下来。

  蒸好第二锅,蒋非又吃了几个,肚子饱着,实在吃不下了,才停了下来。

  蒋非装了一些笋粄给他伯娘和四叔四婶送了过去。

  回来时拎了两大袋子的生菜和白菜,他伯娘和四婶摘的,种多了吃不完的青菜,摘给鱼儿吃。

  蒋非把青菜随便切了切,撒进鱼塘里,很快被鱼儿们争抢着吃完。

  “爸爸,我回来了。”

  蒋非一回头,看到女儿背着书包站在菜园子门口朝这边挥手,身后是白露。

  “星星,你带白露姐姐进屋里坐,奶奶和爸爸下午做了笋粄,等下拿给你们吃。”蒋非喊道。

  “好咧。”

  星星转身牵上白露的手,打开院子的门,跑进屋里:“白露姐姐,我们看个电影吧,《千与千寻》看不看?”

  “好啊,我们看电影。”白露点点头,放下书包,和星星并排坐在沙发上。

  过了一会,蒋非端了笋粄过来。

  “爸爸,这是什么来着?”星星一下子想不起来刚刚爸爸说的名字了。

  “笋粄。”蒋非答道。

  星星咬了一口,惊喜地说道:“好吃,爸爸,里面除了肉、香菇和木耳,还有什么?”

  “笋子,爸爸上午到山上挖的新鲜冬笋,还有虾米和鱿鱼丝。”

  “到山上挖笋?这个周末带我一块行不行?”星星的关注点全在挖笋上面。

  “行。”蒋非点头应下。

  蒋非另外拿饭盒装了笋粄,让白露看完电影回家时带上,给她爷爷奶奶的。

  ……

  蒋非本来答应了星星,周末带她去山上挖冬笋的。

  可惜天公不作美,连着下了两天的雨,星期六早上一醒来,外面还是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吃完早饭,星星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看着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在地上,眼巴巴地等着雨停。

  “星星,就算雨停了,咱们也上山挖不了竹笋的。”

  蒋非在旁边坐了下来:“山上到处湿漉漉的,踩到地上的竹叶容易打滑,而且叶子上都是水,一碰就落身上了。”

  “可是,我好想去挖笋啊。”星星听了,失望地说道。

  “等以后天晴了带你去。”

  蒋非想了一下,说道:“要不,我们今天去捡地皮菜吧。”

  “地皮菜?”星星重复了一遍,语带疑惑。

  “嗯,穿上雨衣,一起去找找看。”蒋非说道。

  星星穿上了她的小雨衣和雨鞋,蒋非撑了把伞,拎了个小桶,带女儿出门了。

  “爸爸,地皮菜长什么样?我们去哪里找?”星星边走边好奇地问道。

  “地皮菜长得有点像木耳,看起来半透明的。”

  “它喜欢长在潮湿的地方,背阴的草地、腐烂的树根、长了青苔的石头,它尤其喜欢。”蒋非说道。

  一般春秋季节下雨之后的地皮菜最为新鲜好吃,数量也多。

  只有在下过雨之后,他们才能采挖到地皮菜。

  因为它主要靠雨水滋润膨胀,平常在晴朗的天气,根本看不到它的踪影。

  蒋非很快在背阴的草地里看到了一小团地皮菜。

  雨天的时候,它们长得飞快,只要看到了一小团,那就可以在它的周围去寻找了,因为它一般一长就是一大片。

  蒋非带着星星找了过去,果然在旁边找到了一大片的地皮菜。

  “这就是了。”蒋非指着它说道。

  地皮菜贴地生长,一坨坨胶质、半透明状,茶褐色的,跟木耳相似。

  星星伸手摸了摸:“软软的,滑滑的,爸爸,我把它拉起来吗?”

  蒋非点了点头。

  星星便捏着地皮菜往上提,轻轻一拿,它就脱离了地面,落入手中。

  放在手心里看了一会,星星把它扔进小桶里,跃跃欲试:“我学会了,我去捡了。”

  “嗯。”蒋非应了一声,跟着捡了起来。

  捡地皮菜是比较简单的,不到一个小时,两人捡了小半桶。

  “星星,可以了,我们回去咯。”

  “草地里还有这么多,我们多捡一些回去好不好?”

  星星还没有捡过瘾,看着草地里的,想继续捡。

  “地皮菜捡起来容易,清洗起来难,我们还要回家慢慢洗干净它们。”蒋非解释道。

  “好吧,那我们回去了。”星星说道。

  提着地皮菜回到家,蒋非把它们倒进盆里,放水、加盐浸泡。

  用淡盐水浸泡上二十来分钟,再捞出来用清水洗。

  清洗地皮菜也是个费时费力的工作,它是贴在草地上生长的,上面有很多沙子和杂质,非常的脏,清洗起来很费劲,需要一遍又一遍过水才能洗干净。

  陈小梅、蒋非和星星搬了凳子,围坐在盆边,细细地清洗。

  三人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捡回来的地皮菜洗干净了。

  “吃一顿地皮菜可太难了。”蒋非看着三人的劳动成果感叹道。

  “就是,太难收拾了。”陈小梅赞同道。

  连星星都跟着点了点头,经过这一次,她也体会到了。

  还好没有多捡一点,要不然中午都不能吃上了。

  清洗干净的地皮菜,中午跟鸡蛋一块炒了。

  地皮菜滑嫩爽口,入口即化,嫩黄色的鸡蛋软弹适口,香味浓郁。

  地皮菜炒鸡蛋,吃起来很美味,对得起他们的这一番折腾。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更新,第一百三十一章笋粄、地皮菜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