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二百一十章 蒋彬回来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人多干活快,在村支书的带动和监督下,大家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操场清理干净了。第二天上午,施工队到来,开始在操场上铺水泥。铺好后,再盖个顶,停车场就算建好了。同时,村支书让村委行动起来。按着上次开会商量出来的结果,对村委会的广场进行简单的建设,装上灯,砌一些石桌石凳,放几张乒乓球桌。蒋非待在家里,听妈妈说起停车场和广场在建设的事情。他在家里等蒋彬和他的老婆谢怡婉过来。两人昨天晚上回来了。今天早上给蒋非打了电话,约了时间见面。“小非,你在家等着小彬和他老婆过来,我去地里割些毛豆回来煮。”陈小梅对儿子说道。“嗯。”蒋非点了点头。陈小梅拿了镰刀,提了个大的菜篮子出门。到了地里,她伸手捏了捏豆荚,挑着嫩的豆荚枝子割了半篮子。毛豆是新鲜、还未成熟、没有去掉豆荚的黄豆。因为豆荚外表粗硬有毛,所以叫做毛豆。等它成熟老了之后,剥掉豆荚,就成了黄豆了。毛豆和黄豆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陈小梅种的这一片豆,长到可以吃了,她时不时过来割一小捆枝子,摘下毛豆,煮着吃、炒着吃、焖着吃。等过了鲜嫩的阶段,豆荚开始成熟变老,吃起来味道不够美味了,便让它们继续在地里生长。以后割下来晒干,用连枷敲打豆荚,把黄豆敲出来。晒干的黄豆,可以保存两三年,用来煲汤、焖猪脚、做酱黄豆等。……蒋彬和谢怡婉吃完早餐,收拾妥当,准备出门。“小彬,小婉,要不要我陪着你们过去?”蒋彬的爸爸站在门口问道。“爸,我今年是二十七岁,不是十七岁。”蒋彬无奈地说道:“要是去跟堂哥谈个工作的事情,还要带上你,非哥就该不敢要我们了。”“你想啊,这么大个人了,一点小事还要老爸陪,哪个老板敢要?”蒋彬爸爸说道:“我就是……”“别你就是,你就是了,快点进来帮忙,少给儿子儿媳添乱。”蒋彬妈妈在屋里喊道。她探出头来说道:“小彬,小婉,你们快去吧,爸妈在家等你们好消息,把工作确定下来,我们中午做大餐庆祝一下。”“好,爸妈,我们走了。”两人走在路上,谢怡婉问起蒋非的事情。蒋彬和谢怡婉是今年年初结的婚,回来匆匆办了酒席,又匆匆出门工作。蒋彬家的亲戚多,谢怡婉没记住几个。她倒是记得蒋非。因为蒋非在村里有名,大家提到的次数多,一说起来都是一大串不重样的夸赞。不过,谢怡婉有点理不清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比如蒋非的爷爷排行第几,蒋非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蒋非爷爷那一辈,有兄弟五个。蒋非的爷爷排行最大,现在还活着的只有二爷爷和五爷爷。他们兄弟五个都很能生。蒋非的爸爸那一辈,堂兄弟十六个,堂姐妹九个,这是养活了的。还有生下来夭折了的没算进去,实际生的孩子比这数量多。到了蒋非那一辈,他的堂兄弟姐妹就更多了。像蒋非的堂伯、堂叔们,大多生了两三个孩子,还有为了拼男孩生了五胎的。时间倒退三十多年,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在那时,生不下男孩的女人,会被大家嘲笑是不会下蛋的母鸡,在外面说话都没有底气。几十年过去,村里现在也还存在一些重男轻女的现象。老一辈的思想太难改变了。蒋彬和谢怡婉边走边聊,到了蒋非家门口。蒋非招呼两人进屋。他们在电话里已经聊得非常清楚了,这次过来,三人再细说了一下需要负责的工作和待遇福利问题。谈话进行得很顺利,三人都没有异议。山上的鹌鹑舍建造好了,蒋非这几天把里面的设施弄好,预计下个星期开始养殖。在准备期间,他还要再招一个人。蒋彬听到鹌鹑苗要下个星期才到来,提出他们两人可以先跟着蒋非喂养山上现有的鹌鹑,熟悉一下鹌鹑养殖日常。蒋非想了一下,婉拒了,让他们好好休息几天。山上的这批鹌鹑拥有灵智+1、飞行能力+1,而新养殖的鹌鹑没有。喂养的方式差别不大,但鹌鹑们在对待喂养人的反应上,应该有比较大的区别。既然蒋非这么说,蒋彬和谢怡婉乐得轻松。把工作确定下来后的假期,他们可以全身心都放松下来,好好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聊完,蒋彬和谢怡婉告辞离开。两人在村里随便走走,看到游客们在村里逛,还有村里开的农家乐、民宿,以及他们搞的养殖。蒋彬不禁感叹,村子的变化真大。两人一路走,一路跟遇到的村里人打招呼,停下来寒暄几句。看到蒋彬和谢怡婉的人,也忍不住感叹回村来的年轻人又多了两个。说不定以后会越来越多呢。蒋彬回到家很开心。远子说过一句话:回到老家之后,他才意识到都市生活是没有人情味的,可这正是它最大的魅力:无须承受他人的注视。蒋彬以前最烦村里的各种人际关系。尤其蒋姓是白河村的大姓,人数众多,到处是沾亲带故的亲戚,每每碰到七大姑八大姨都让他觉得烦。蒋彬恨不得永远待在大都市里,走出门谁也不认识谁,没人理自己,没人干涉自己。可在外工作多年,在大城市里买不起房子,年纪越长,越是缺乏一种归属感。他又怀念起村里的生活来,特别是当父母生病,而他远在外面只能干着急的时候。蒋彬这次回来,心态不一样了,他感受到了村里的人情温暖。一回到家,看到爸妈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午饭。他更加觉得,这次回来的决定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