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二百三十八章 售卖鹌鹑蛋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张晓莉转发了招聘信息到“安石村一家亲”的群里。她一发完,群里立马热闹了起来。—晓莉,去养殖场干的活儿跟你一样吗?工资待遇也一样?—晓莉,上面写着有意者可以到白河村应聘,应聘要准备些什么?简历啥的,咱又不会整,也没什么可写的。—只招一个人啊,有多少人要去应聘,我看看竞争大不大。—我要去试试,打上面的电话?张晓莉一下子收到很多艾特和提问,她在群里统一回复。让大家认真看招聘信息上的内容,想应聘的就打上面的号码。回复完,张晓莉收起手机,继续干活。有了她的转发,蒋非很快接到了几个电话,都是应聘者打来的。他在电话里跟他们聊了一会,说了下工作的基本情况,也问了对方的基本情况,觉得合适的,才约了明天面谈。蒋非发出招聘信息的第二天就招到了人,是安石村的王桂月。王桂月跟张晓莉同龄,今年三十五岁。村里的同龄人大多外出打工了。张晓莉是为了两个孩子留在家里,王桂月是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妈妈。镇上、县城的就业机会少,王桂月时不时去超市、卖衣服、手机等的门店问,都说不需要招人。她待在家里快两年了,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平时会到镇上接一些计件的手工活,拿回家里去做。比如往衣服上手工缝制装饰物、剪线头、粘珠子……这些活儿做熟练了之后难度不大,就是收益太低了,一天忙活下来只有几十块钱。而且还不稳定,有时没单,十天半个月接不到活。王桂月来白河村应聘完,蒋非让她回家等消息,她以为没戏了。等晚一些接到蒋非的电话时,她高兴得差点话都答不利索了。王桂月跟张晓莉一样,会有一个月的实习期。蒋非都跟她说清楚明白了。张晓莉知道招的人是王桂月,她也很开心,以后上下班都有伴了。两人早上一块骑着电动车来到白河村。王桂月昨天过来应聘没有细看。今天骑着电动车慢悠悠地从村道上经过,她才发现白河村看起来跟安石村,跟镇上别的村子都不太一样了。早上七点半左右,有早起的游客沿着村道散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村道两边的好些人家端着碗坐在院子里、蹲在家门口吃早餐。路过两家农家乐,他们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正热热闹闹地吃着早餐。一群小孩子迎面跑来,又一下子跑远了,他们扬着笑脸,无忧无虑。看到这些,王桂月感叹道:“白河村比我们村子有活力多了。”“是啊,有活力,有朝气。”张晓莉赞同地点头。对于这一点,她也深深感受到了。白河村处于发展的阶段,因为看得到美好、光明的未来,村里人的精神面貌都比以前好了。整个村子看起来有一股蓬勃的朝气。正能量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一些工作累了的游客喜欢过来充充电。看看跟城市不一样的乡村风景,去农家乐吃一波美食。还喜欢在村里随意地转悠,看着村里人生活得怡然自得,又充满了干劲的样子。他们也觉得被正能量感染到了,身体上、精神上的疲累都少了一些。张晓莉带着王桂月把电动车停在蒋非家旁边的车棚里,两人说着话往山上走去。“这个小木屋,老板晚上会在这儿住,白天有时在,有时不在。”张晓莉把背包放在客厅的储物柜里,对身旁的人说道:“小木屋平时不关门的。”“我们中午可以在这里吃饭,吃完饭可以打开折叠床午休,一般一点五十分起床,两点开始工作。”王桂月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应上一声。她跟着放好背包,把饭盒放在储物柜旁边的桌子上。第一天过来上班,她带了中午的饭菜过来。张晓莉中午的饭菜是托蒋彬的妈妈做的,每个月付伙食费。如果她工作几天后能适应,到时也可以问问蒋彬的妈妈,方不方便多做一份。接着,张晓莉带着她去打开鹌鹑舍的门,盛了饲料去喂鹌鹑,一边干活一边告诉她一天的工作内容。两人干了几分钟的活,蒋彬和谢怡婉来上班了。王桂月跟他们简单认识了一下,各自忙活开来。喂完鹌鹑,他们跟往常一样打扫卫生,抽出笼子下面的垫板来清洗。还有它们的食盆和饮水盆,每隔几天要拿出来清洗一次。洗到一半,张晓莉把洗好的垫板放回笼子下面,对王桂月说道:“阿月,我们要先去捡鹌鹑蛋。”“今天是老板第一天出售鹌鹑蛋,下午会有老板们过来载,我们上午得捡一轮蛋,把它们装好。”蒋彬和谢怡婉也放下手中的活儿,去仓库搬了塑料筐和稻谷壳过来。按下一端的开关,蛋架子上的铁丝网稍微倾斜,鹌鹑蛋一颗颗滚了下来。他们站在中间的过道上,把蛋架子上的蛋,一捧一捧地放到塑料筐里。筐里铺满一层后,往表面撒上些稻谷壳,接着往上面装鹌鹑蛋。装好后,塑料筐要留出几厘米的高度,再撒上一层稻谷壳,放上一块硬纸板。稻谷壳是分袋包装的,每一袋的重量都是相同的。一个塑料筐里撒一包稻谷壳,不能多撒,不能少撒,才能保证称重时的准确。他们前两天凑在一起讨论过是先捡蛋再装筐,还是边捡蛋边装筐比较好。三人实际操作了一番,最后选择了边捡蛋边装筐,一步到位。装满鹌鹑蛋的塑料筐被他们搬到了外面的草地上,一筐叠着一筐。王桂月搬着筐子出来时,看到一群鹌鹑站在塑料筐里跳上跳下,还有几只在草地上走来走去。她下意识以为是里面的鹌鹑飞出来了,正想转身进去告诉张晓莉。刚好蒋彬也搬着筐出来。他看到这些鹌鹑,一点儿惊讶的表情都没有,径直把筐叠放在上面。蒋彬走近了,它们也不跑,他熟稔地对它们说道:“你们今天下蛋了没有?”王桂月震惊了几秒,然后才反应过来。这些鹌鹑不是里面飞出来的,而是老板养在另外一栋鹌鹑舍里的。王桂月默默把筐放好,多瞧了它们几眼。虽然早就知道蒋老板之前养的鹌鹑都是放养的,随便它们在山里飞和玩。但亲眼看到了,她还是觉得惊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坐在小木屋里吃午饭时,又有几只鹌鹑飞了进来。在屋里哒哒哒地遛了一圈,它们从窗户上飞了出去。王桂月又见着了它们,想起上午的问题,跟张晓莉三人闲聊时,她问了出来。怎么蒋老板后面养的十几万只鹌鹑不放出来了?“数量太多了,应该是训练起来太难了吧。”蒋彬猜测道。“我也觉得主要是数量太多了。”谢怡婉说道。“如果全部放出来,这几座山上能吃的会很快被它们吃完。”张晓莉说道:“那对在山上生活的其它鸟儿来说太不友好了。”“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觉得老板是一个爱护环境的人,做不出来侵占别的鸟儿生存空间的事。”“原来是这样。”王桂月边听边点头。“哈哈,月姐,我们只是猜的,真实原因就只有老板知道了。”蒋彬笑道。吃完午饭,坐着休息了十来分钟,张晓莉三人各自打开折叠床午休。王桂月没有折叠床,她坐着趴在桌子上闭了一会眼。她仿佛回到了读初中的时候,学校规定学生要一点前到校。到校后都得趴在桌子上午休,不可以写作业,不可以看书,不可以讲话。她每趴十几二十分钟,就要抬起头来吐气,总觉得肚子胀气难受。趴着睡,胃里的气体无法排出来,王桂月每次抬头排气,都得留意着有没有值日生进来。被值日生看到了,会被认为她不认真午休,会扣班级分,影响班里领流动红旗。王桂月小睡了一会,觉得胃里胀气,她索性起来了。瞧了瞧睡得正香的三人,她轻手轻脚地出了小木屋,在附近随便走了走。……蒋非上次跟老板们说的是下午四点到六点这个时间段过来。结果他们一个个不到三点就到了。蒋非:“……”老板们来得比约定时间早,他还没来得及把鹌鹑蛋从山上运下来。蒋非招呼他们到家里喝茶,自己骑着三轮摩托车上山,来回几趟,把鹌鹑蛋全部运了下来。“这一筐大概有五十斤,蒋老板,我先拿个四筐行不?”孙洪朗掂量了下重量说道。“那肯定不行啊,孙老板,我们有十七个人,鹌鹑蛋不到五十筐,你拿个三筐差不多了。”“不是这么算的,不能平均分,有些店铺可能要的少一点。”孙洪朗没说出来店铺的名字,但他眼神瞧了瞧麻辣烫店和火锅店的老板。镇上和县城的麻辣烫店、火锅店,生意基本不行,食客少得可怜。孙洪朗觉得他们的店消耗不了那么多鹌鹑蛋,没必要一开始拿多。“行,我就要三筐吧。”孙洪朗又忽然说道。他想通了,现在没必要争这一筐半筐的。鹌鹑每天都下蛋,拿回去销售完了,明天、后天再来拿不就行了。蒋非上次也跟他们说过了,前期的鹌鹑蛋供应可能还不稳定。因为没有存货,他们一次能拿的量少,往这跑的次数会多一些。等双方都稳定下来,下一批鹌鹑也该下蛋了。到时蒋非会根据他们需要的重量做出安排,错开拿货时间,可以一个星期或者十天半个月来拿一次。蒋非见他们在说今天拿多拿少的问题,又把这事拿出来说了一遍,让老板们别着急。“哈哈,蒋老板说的对,那我先要个三筐。”朱宇笑道。“蒋老板,我也要三筐。”宋思雨跟着说道。三筐有一百五十多斤了,她觉得很多了,不知道自己的私房菜馆要几天才能卖完。“行。”蒋非一一应道,给他们过秤,收钱。前期的鹌鹑蛋售卖,都是把钱现场结清。后面稳定了,才会考虑一月一结。院子里的鹌鹑蛋,一筐一筐被搬了出去,很快空了。老板们拿了鹌鹑蛋,没有多待。朱宇看着现在才四点多一点,回到饭店还不到五点钟,晚饭能把鹌鹑蛋给安排上。回到店里,他果断安排上,拿出新的菜单换上,让厨师开始准备。厨师看着菜单想了一会,拿了大概四斤的量放到锅里煮熟,捞出来剥了壳备用。五点半一过,两位老熟客走了进来。他们都是旁边客运站的司机,单身汉,基本不在宿舍开火,下班了就在外面吃饱了再回去。“咦,换了新菜单,让我来瞧瞧菜色有没有变化。”“有变化,最上面不就是了,多了几道鹌鹑蛋的菜。”“对,其它没变,还是老样子。”“鸡脚烧鹌鹑蛋,一盘40元,咋的这么贵?”“啊?我刚才没看价格,真是一盘40元!”朱宇饭店里的菜都是比较平价的那种,带着肉的炒菜大多只需要二三十一盘。“鹌鹑蛋板栗烧鸡,一盘45元。”“鹌鹑蛋烧排骨,一盘45元。”“怎么带鹌鹑蛋的菜都这么贵?”这几道鹌鹑蛋的菜在菜单上的一众菜里就显得突出了。两人点了一盘鸡脚烧鹌鹑蛋。他们是吃晚饭的第一波食客,鸡脚烧鹌鹑蛋很快被端了上来。卖相不错,就是量比他们想象中少了很多,感觉不值这个价。“就这么一小盘,朱老板居然好意思卖40块,他是不是打错价钱了。”“先尝尝。”两人都先夹了鹌鹑蛋,吃下一个,他们收回刚才的话。这钱花得值。别看只有这么一小盘,但鹌鹑蛋真的很好吃啊,连带着鸡脚吃起来都美味了一点。两人一下子吃完了,感觉还不过瘾,有再来一盘的冲动。但他们按压住了,对他们来说,40元一盘的菜不便宜,得控制。呃……至少得等明天吧。看到他们吃完了,一直在里面暗中留意的朱宇走了出来,笑问吃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