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二百五十八章 鳖苗入塘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的小说      更新:2022-12-24

  蒋非跟跳到床上来的两只猫咪大眼瞪小眼,瞌睡虫都被它们吓跑了。“你们俩啥意思?”“喵~”“想跟我睡一个窝?那不行,你们每天到处乱窜,又不洗澡的。”蒋非给了它们一个嫌弃的眼神。“喵!”“你们不想回家里睡也行,可以去客厅里跟球球一块睡。”“汪汪~”狗子听到喊自己的名字,从硬纸板上爬起,跑到蒋非的门口。“你们看,球球喊你们过去睡觉呢,快点出去。”他过去开门,把两只猫咪连哄带撵地赶到了客厅。看着三只在硬纸板上躺好,蒋非打了个哈欠,关了房门,躺回床上睡觉。客厅里,狗子很快进入了梦乡,打起了轻微的呼噜。两只猫咪嫌弃地看了它一眼,不约而同地往外挪了挪身子。月光从窗户倾洒进来,在地上映出明亮的光影。睡不着的两只在硬纸板上翻来翻去,一会抱着自个儿的尾巴玩,一会歪头看看同伴,自娱自乐。黑白猫翻身爬了起来,抬起一只前爪拍了下狸花猫的脑袋,飞快跑向窗户,跳起、跃下。一连串的动作发生在眨眼之间。被拍的狸花猫有点懵,过了几秒,它利落地翻出窗户。猫咪晚上不睡觉都在干什么?如果在家里,它们可能会突然在屋里乱跑,毫无征兆地开始在桌子、沙发来回跑酷。在山上,它们跑得更欢了,地方宽敞,还不用担心跑快了没刹住车而撞到茶壶、杯子什么的。两只从草地里打闹到树上,又从树上追逐到树下。它们还发现了同样晚上不睡觉的小动物。黑白猫的耳朵动了动,听到草丛里断断续续传来细微的声响。它循着声音找了过去。是一只刺猬在草丛里爬行觅食。刺猬一步一步往前爬,两只猫咪亦步亦趋地跟在它身后。刺猬在一棵松树下停了下来,黑白猫脚欠地伸爪碰了它一下。它立马把身体蜷缩成一团,包住头和四肢,浑身竖起钢刺般的棘刺,连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两只围着眼前的刺球转了几圈,发现它露出的身体都竖着刺,根本无从下脚。黑白猫抬起一只前爪,停在刺猬的上方左右挪动了几下。最后爪子轻轻落下,推了一下它的身体。“喵!”黑白猫缩回爪子,低头看着自己的肉垫。两只对视一眼,“喵喵喵”地一阵交流,转身跑进了树林里。月亮轻轻悄悄地挪移着,渐渐移到了正上方,再慢慢地隐入云层,又从云层里移了出来。黑白猫和狸花猫在山林里跑酷、追逐,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直玩到半夜三点,它们的精力耗尽。两只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小木屋,径直翻过窗户,爬进了蒋非的房间。蒋非下半夜睡得不是很好,梦一个接着一个。一会梦到自己大夏天坐在火炉边上烤火,一会梦到自己一步步向火焰山走去。早上六点多,早起的鸟儿已经在枝头放声高歌了。蒋非觉得自己睡在了火焰山里,被热醒了。他睁开蒙眬的睡眼,头一侧,看到黑白猫整只趴在他的手臂上。它睡得正香呢,嘴巴微张,吐着半截粉红色的舌头。他抽出手,黑白猫睡得沉,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坐起身,看到脚边还挨着一只狸花猫。蒋非:“……”难怪他梦里都在靠近火焰山,两只大火炉挨在身上,能不热嘛!蒋非爬了起来,洗漱完,进房间一看,两只猫咪呼吸均匀,肚皮一起一伏的。“嘿,猫咪们,该起来嗨了。”蒋非喊完,它们动都没动一下,他轻拍猫脑袋,问道:“你们昨晚摸鸡去了,还是偷狗去了?”“快点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晨跑去啊。”蒋非在它们身上一顿搓揉,两只被迫开机,迷迷湖湖地睁开眼睛:“喵?”“走,喊上球球一起去晨跑。”他捞起赖床的两只,直接抱出房间放在客厅。球球摇着尾巴凑了上来,它已经准备好了。“出发!”蒋非话音一落,球球神采奕奕地冲在最前面,在外面撒欢地跑了起来。蒋非慢悠悠地跟上,要不是被两只猫咪挨着热醒,他没那么早起来。他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过早晨六点多的山林了。两只猫咪蔫蔫地走在最后。走着走着,它们落得越来越远。蒋非的身影走出了它们的视线,两只对视一眼,停了下来。左右一看,爬到一旁的松树上,找了个位置补觉。等蒋非发现身后少了两条小尾巴时,它们早进入梦乡了。他把注意力转回到身边的风景上。他在草叶的边缘看到了有趣的一幕,叶片的边缘有一粒粒小水珠绕着围了一圈,跟镶嵌在上面似的。这是植物的吐水现象,又叫做滴泌现象。经常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水蒸汽接近饱和且无风的夜晚。因为晚上叶片上的气孔一般是关闭的,水从叶片上散发的量减少。而土壤中湿度大,植物根系仍然强烈地吸水。这就造成了植物体内水分吸入量大于蒸发消耗量。过多的水分会从叶尖或叶子边缘的水孔排出,形成水珠。山上的几棵南酸枣树,树上的果实开始由青色向黄色转变。过上半个多月,它们就会从树上掉落下来了。蒋非仰头看着树上密密麻麻的果实,能做很多很多的酸枣糕。南酸枣树上站着二十来只喜鹊,叽叽喳喳地叫得欢快。山林里叫得最响亮的就属喜鹊了。它们成群觅食和活动,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完,结群飞走了。喜鹊飞行时整个身体和尾成一直线,尾巴稍微张开,两翅缓慢地鼓动着,姿势看起来很优美。但它们喜欢边飞边鸣叫,二十几只没有规律节奏地叫起来,声音听着嘈杂。出来时,蒋非是和狗子猫咪一起的。回去时,蒋非是自己一个人,球球早跑得没影了,两只猫咪也早开熘了。从猫咪晚上摸到小木屋来一次之后,蒋非便时常能在小木屋里看到它们。有时是晚上跟着他一块上山,有时是睡觉前还没看到,早上起来就看到它们了。还好的一点是,他不准它们爬到床上来。所以两只就算来了小木屋,不是睡在客厅,就是睡在他房间的地板上。最近家里的三只猫处于一种奇妙的状态和氛围中。黑猫回来得频繁了起来。因为陈小梅、蒋非和星星都对它很热情,两只小的好像感觉到了地位上的危机,变得更加黏人、爱撒娇。他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平衡三只猫咪的点。倒是球球好像一点都没感觉到家里的奇怪氛围,开开心心每一天。……鳖塘晾晒了四天后,蒋非在塘边挖了坑,倒入生石灰,加入少量水化成浆。然后泼洒到整个塘里,塘底多泼洒一点。泼洒后再用铁耙耙一遍,把淤泥和石灰浆混合,让消毒更彻底。消毒完毕,又晾晒了三天,蒋非开始往鳖塘里注水,水深半米。鳖种在放养初期水位不宜太深,30-50厘米就行。水浅有利于鳖种在水中减轻水压力,减轻鳖种体能消耗。随着鳖个体的逐步长大和水温的上升,鳖塘水位要逐步提高至1.2米。放水后,塘里还不能直接养鳖,得先进行育肥。中华鳖的放养要求肥水下塘,若塘中有一定的深度和绿色水质,可使鳖下塘后具有安全感。同时培育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可以控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生长。所以放养鳖苗切记先肥水后下塘。肥水标准要使水呈澹绿色或棕绿色为宜,透明度不超过30厘米,ph7~8。蒋非懒得自己配制肥水,直接买了腐熟的羊粪肥。用编织袋装着,挂在鳖塘的角落,以培养浮游生物、水蚯引等鳖的天然适口饵料。给塘水育了肥,万事俱备,只等着鳖苗下塘了。放养密度是影响鳖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密度过高,种群内个体对食物、生存空间等各种资源的竞争大,可能导致个体生长缓慢、疲劳多病甚至死亡。它们本身不是很温顺,所以经常会出现斗殴的情况。尤其是晒太阳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个好的位置而发生争斗。而且它们打架是比较凶的,一般会互相咬着不松口。密度大了,它们打架会频繁,容易受伤,有了伤口也容易感染各种病害。密度过低,会浪费养殖空间,导致水体太清,也不利于它们的生长。蒋非临时抱佛脚,看了几本关于中华鳖养殖的书,又从网上查了些资料,看了养殖户上传的养鳖视频。他发现很多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他们养鳖是有分稚鳖池、幼鳖池、成鳖池和亲鳖池。大家习惯上把养殖过程中的中华鳖分为四个阶段。体重低于50克的称为稚鳖,50~200克的成为幼鳖,200克以上为成鳖,亲鳖一般要求在400克以上。当养殖池中鳖的数量固定后,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鳖的体重增加,养殖池内的单位面积上的重量也增加。为了保持单个养鳖池的适宜密度,经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分池。蒋非就一个塘,后期也没有分塘的操作。他打算在塘里放养幼鳖,两亩左右的面积,放养个一千只。它们体积小,前期会浪费一些养殖空间,但等鳖长大了,塘就会显得有点拥挤了。看到塘里经过育肥的水呈现出澹绿色,蒋非到市里的中华鳖养殖场买了鳖苗。买鳖苗,要选裙边较厚实、平直的,软薄下垂则说明营养不良。还要看背腹及四肢腋窝处,要无白点或白斑,否则说明已染病菌。看到表面无伤残了,再看它们的行动和反应,选择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的。挑选时可将鳖苗腹部向上平放在地面上。它将伸出头顶在下面,一侧的两肢伸出勐蹬地面翻过来,迅速奔跑。当受到惊吓时,它将缩进头或奔跑。若翻不过来或翻过来后怎么也吓不跑,也不缩头,这基本可以认定是不健康的鳖苗了。蒋非买的鳖苗,每只的重量在80-100克,一只4元,他买了一千只,鳖苗总共花费4000元。他还买了鳖苗吃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指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生理要求、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人工养殖中华鳖,主要吃的是配合饲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一般选用鲜活的鱼、虾、蚯引及畜禽内脏等。植物性饲料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投喂动物性饲料或植物性饲料前都要先进行消毒处理。蒋非载着鳖苗和饲料回到家,妈妈马上从屋里走了出来。“小非,买鳖苗还顺利吗?”陈小梅上前帮忙把鳖苗搬了出来。“顺利,鳖苗质量看起来还不错。”蒋非点点头说道。鳖苗放养前要先消毒,出售鳖苗的养殖场已经给他准备好了消毒用的高锰酸钾。蒋非把鳖苗放进2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里浸泡2分钟,以杀灭鳖种体表的病原体。“好了,终于可以入塘了。”蒋非没有直接把它们倒进塘里,而是把装着鳖苗的筐轻轻放入水中。它们会自行爬出来,游入水中。陈小梅和蒋非蹲在塘边,看着它们一只一只地游了出来。“奶奶,爸爸,鳖到了吗?”“陈奶奶,蒋叔叔,听星星说,你们要在塘里养王八。”星星和一帮小伙伴飞奔而来。“嘘!小声点,它们胆子小,很怕吵的。”蒋非赶紧起身,对跑进来的一帮小朋友说道。中华鳖虽然打架凶勐,但它们本身胆子小,喜欢安静,怕外界的刺激干扰。如果频繁刺激到鳖苗,还会影响到它们的进食效率。小朋友们捂着嘴点点头,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