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博物馆 第三百二十六章众人对集资建房的反应
作者:和光万物的小说      更新:2023-03-06

  “这是房子的设计图,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当然了,这只是效果图。具体的结构施工图,还得请专业人士来设计。”张俊平把自己画的工笔楼房效果图拿给大家。“哇!这房子漂亮,一眼看上去就敞亮。”“是啊!这房子,看着就舒服。”“多亏了经理,要不是经理来,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当初我跟着来艺术品公司的时候,还有人说我傻,现在看看。到底是谁傻!”一众人热烈的讨论着。“经理,咱们这房子是按照什么标准分?”廖不十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们在座的自然不用担心分不到房子,可是下面的职工呢?按什么标准分房子?廖不十的手下,都是他老部队出来的兵,自然比其他人对手下更关心一些。“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根据市里的意思,为了解决全市所有职工的住房问题。准备进行住房制度改革。鼓励各单位进行集资建房。同时,市里的领导也希望咱们公司能够成为试点单位之一。”“集资建房?”“经理,这从来都是国家给分房子。怎么到了咱们这儿,变成了集资建房?”“对啊!这不公平!”“凭什么人家单位都是公家给分房子,到了咱们这儿,要集资建房?”张俊平的话刚说话,办公室里就炸开了锅。张俊平也没有说话,静静的等着大家把情绪发泄出来。叶丽华也没有说话,她清楚知道,张俊平嘴里的市领导,指的是谁。甚至,能够猜到,这所谓的集资建房八成就是张俊平搞出来的。叶丽华对张俊平这个弟弟,太了解了。张俊平和许少民一家的关系,不是亲戚,胜似亲戚。比亲兄弟还要亲。等到大家发泄的差不多了,张俊平才开口说话。“各位,都说的差不多了,我说两句?”张俊平笑着问道。看众人静下来,张俊平才继续说道:“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同样都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在座的能够拿一百多的工资,那些干重体力活的,只能拿几十块钱,公平吗?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福利分房,在座的都能分到房子,可是下面那些普通职工呢?刚刚廖处长问按照什么标准分房。其实,大家想一下,按照什么标准分房,都会有人喊不公平。除非,能够保证每一名职工都分到房子。可,这是不可能的!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来给咱们所有职工都建一套楼房。所以,不要动不动就喊着不公平。你们也都是出过国,见过世面的人,应该明白,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公平?咱们国家虽然穷,但是国家对老百姓够好了,处处都在为老百姓着想。现在国家提出集资建房,又何尝不是在追求一种公平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行了。大话套话我就不说了。咱们说点实际的。第一,集资建房,国家出土地,职工个人出资金,集中起来修建房屋,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办理产权登记证,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第二,每个人都可以申请参加集资建房,以自愿为原则,不强求。集资建房不会限制房屋面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每套房子的面积,建的更大一些,更舒服一点。”张俊平的话很能打动人心。中国老百姓对房屋有种天然的向往和追求。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比福利房要好多了。要知道,之前的福利房虽然不用花钱,可是一旦你从原单位调走,那是要把房子收回去的。除非像张俊平和许少民这样的,高升。原单位给面子,不会直接提出收房,你可以装湖涂,大家默认你继续居住。但是,前提是你在其他单位没有福利分房,不然,原来的房子还是要还回去。不然,直接影响后面的福利分房。这一点,就算是上面的大领导,也不例外。正说着,张俊平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起来。张俊平起身拿起电话。“喂,我是张俊平!”“知道,平子,我听说你们公司的宿舍楼市里批下来来了。”电话里传来许少民的声音。“班长,您这消息可是够灵通的,现在估计正式的批复文件还没下发到新闻出版局的吧?”张俊平笑了起来。“别和我嬉皮笑脸的,还不都是你闹出来的官司。”“咋了?”“市里,区里十几个领导找我,想要承接你那八座大楼。可是,只有八座楼,我给谁不给谁啊!”许少民烦恼的说道。“那还不简单,在谁辖区里,就给谁。多出来的交给市里的建筑公司,至于其他辖区的那些个领导,你搭理他们干什么?”张俊平衣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轻松的说道。“你小子,说的轻松,既然能找上门,都是能说的上话,没办法拒绝的关系。至于那些个关系不到的,我自然不会搭理他们。”许少民幽怨的说道。早知道不拦着个烂摊子了,这个张俊平,这算盘打的真响。许少民此时算是明白,张俊平为什么那么大方的直接把八座大楼都仍给自己。【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班长,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宿舍楼的事情,出现一些变化。估计市里还得开会讨论一下,要下个星期四五的才能出结果。你先把八座大楼的施工单位定下来,让他们抓紧时间找我和周大山签合同。抓紧时间进场施工。其他的,等宿舍楼定下来,我还是交给你,让你去处理这些关系,这总可以了吧?”张俊平自然听出了许少民打这个电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八座楼不够分的,所以听说艺术品公司要建宿舍楼,就想着把宿舍楼拿过去,一块给大家分蛋糕。“行!那就这样吧!”许少民满意的挂了电话。“刚刚我说的,大家都听明白了吧?还感觉不公平?其实,这件事还只是一个提议,也许市里根本不同意这个方案。我呢,也只是提前和大家通通气。就算这一次不搞集资建房,未来必然也会搞集资建房。大家回去把这个消息和你们的下属通通风,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参加集资建房。做个统计出来。如果真是所有人都同意集资建房,我可以单独向市里申请,作为一个特例来进行集资建房。好了,关于集资建房的事,就说到这里。咱们接下来说说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国庆节献礼的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奖赛,现在进展情况。陆总,楼总,这件事是你们杂志社负责的,你们说说吧。进展怎么样,有什么困难需要公司协调的。”“经理,中国印象传统工艺美术大奖赛,我们已经给全国各地的文联,工艺协会发出了邀请函,也在报纸杂志和电视上发布了消息。目前来说,反响还是很好的。已经收到数百件参加大奖赛的作品。”“嗯!有什么困难吗?”“困难暂时没有,就是咱们的评委团是不是该公布了?”“评委团,我认为不要急着公布。等到报名时间截止之后,咱们再公平评委,进行第一次的预选赛。为了保证公平,预选赛的评委,不再担任复赛评委,同样,复赛评委不担任决赛评委。这一点,可以在预选赛评审的时候,公布出去。”张俊平后世参加过太多的类似的大赛。对这里面的门道了解的太多。所以,他想要搞一个相对公平一些的大赛。是的,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平。就像他说的,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绝对的公平就意味着绝对的不公平。“好的,经理。我明白了!”“现在杂志的订阅量怎么样了?”“目前bj画店的订阅量有两千多本,另外每个月在报摊上还有三千多的销量。海外版本,目前繁体版在香江那边大约有三百多的销量,英文版海外销量大约有一千多本。”“《中国印象》中文版的销量和《bj画店》差不多,英文版和繁体版稍微好一点,繁体版有七八百的销量,英文版的销量大约在三千左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继续该增送的继续赠送,严抓质量,一定要保证趣味性和艺术性。回头你们想办法,把自己的杂志放到全世界各个机场上去。做增刊还是让机场订阅,这个看你们的能力。加油吧!相信,未来咱们的杂志会越来越好。”接着张俊平又就各个部门存在的问题说了一下。“最后,宣布一件事情,咱们公司又买了三辆轿车。以后,我原来的那辆吉普车,交给安保处使用,书记的车交给办公室,大家以后需要用车,找办公室申请。三辆车,我、书记、叶经理一人一辆。大家加油,我希望明年的时候,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能配上小轿车。”最后张俊平宣布了三辆轿车的归属,顺手又画了一张饼。画饼,他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