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成功守住街亭开始 第一百零七章突袭魏军
作者:码字小菜鸡的小说      更新:2022-09-29

  火焰无情的吞噬着房屋,也吞噬着这些士卒的内心,四周都是高墙,他们没有攻坚的武器,而且他们也没有远程攻击武器。换句话说,他们基本就是被困死在这个牢笼里面了,郭侃就算什么都不做,不出几日,他们都得饿死在这个地方。“诸位,若是敌军有敢上前者,直接射杀他们!”郭侃下令道。“诺!”弓箭手们挥舞着手中的弓箭,高声呐喊着。另一边,姜隐带着八千步卒正在行军的途中,他的心中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因为是急行军,所以他的手下处于人甲分离的状态。行军途中,绝大多数兵士是轻装徒步,不披甲胄。甲胄一般放在“车”中,临阵之前才会穿戴。一方面来自“甲胄的重量”与“体能的分配”,另一方面,就是减少对鞋袜的损耗。实际绝大多数兵士都是步卒,靠双腿支撑机动性,在恶劣的饮食供给下,体能本就存在问题。虽然三国汉季的“鞋”种类繁多,有木尺鞋、木底鞋、长筒鞋、丝麻鞋等,实际上述鞋款,都是贵族的专享。比如“靴”是官员的专利,而“舄”则是帝王的禁脔。真正能够量产并普及的,就是草鞋。一般称作“屦”或“屩”,南方则戏称为“粗”。以农业文明的生产力来看,普及草鞋已然不易,布袜就更别想了。在赤足的情况下,如果上半身负重过大,穿着盔甲的情况下,无疑会加速对草鞋的损耗,甚至有可能磨损脚掌、导致感染死亡甚至爆发瘟疫。更为不幸的是,在当时的生产力限制下,即使披甲,也不是每个士兵都能做到的。钢铁是古代的军用物资,手工打制的盔甲则更加稀缺;不可能浪费在“羸兵”或“弱卒”身上。绝大多数兵士,连负重的机会都不会有,就是穿一身粗麻编织的戎服,被送到前线当炮灰。棉花传入我国,在宋代以后。三国时代军民百姓的服装,就是麻制粗衣。春冬穿“夹衣”,夏秋穿“单衣”;凛冬来临之际,条件差的只能等死,条件好的裹个破羊裘,不仅硬如毡垫,防寒效果也乏善可陈。古代的步卒,本就先天不足,选拔标准低,再加上后天失调,饮食供应差,如果披甲行军,只怕撑不到前线便集体歇菜了。在地平线上,隐隐出现一支骑兵军队。“全军停止进军!”姜隐看着远方有骑兵冲来,对着手下的士卒下令道,现在军中的士卒都没有穿戴盔甲,手中只拿有一把武器,若是遇见了敌军的骑兵来袭,他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魏卒的脸上也是一股害怕的神情,运输盔甲的战车还在后面,这个时候遇见精锐的骑兵,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抵抗。“结阵!”姜隐下令道,当下也没有办法,只能先命令手下的士卒结成阵法。“将军,来将打的军旗是我军的军旗!”一个士卒见前方的大纛是魏军的军旗,欣喜道。“那就好,想必那应该是姜叙将军的手下,如果他们要是能将郭侃给斩杀的话,此番我军攻打天水,就太容易了。”姜隐的心一下子就松了下去,正在结阵的士卒也没有急于列阵,还是稀稀松松的回复了原来的位置。而远处的骑兵一直朝着他们冲过去,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情况有些不对劲!”姜隐感觉有些不对,按照道理来说,已经到这个距离了,他们没有理由不放松速度。只听见为首的一员大将朗声道:“本将乃是大汉将军马岱,尔等已经中了我家将军的计谋,姜叙已经战死了,还不快快下马投降!”“结阵,是敌军!”姜隐发出一声嘶吼,看着浩浩荡荡的几千骑兵,心里面已经是一种拔凉拔凉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