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洪武当咸鱼 第五百七十九章 原来朝廷的仁义只是喊着玩的?
作者:火红的鸡枞的小说      更新:2023-09-30

  杨士奇一行人一边赶路,一边有人源源不断的加入其中。

  有穿着大明官服的各级文官,有穿着铠甲的武将,还有一身异域风格的蒙元骑兵。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在发生叛乱的阿拉善盟。

  于彦昭很快就察觉出不对劲了,说是去镇压叛乱,可队伍里的人咋一多半都是文官?

  而且有很多文官还是自己同学,并且是跟自己一起来的归化城。

  “杨大人,靠咱们这些书生能平乱吗?”

  杨士奇闻言笑了笑。

  “你说呢?”

  于彦昭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这群人除了写写算算,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材料。

  “大人,咱们还是请求衡王殿下,等衡王殿下派军平乱吧!”

  “你怕了?”

  “卑职虽然胆小,但以身报国之心还是有的,卑职只是怕影响皇太孙殿下的大计,致使叛乱蔓延……”

  “放心吧,以咱们这些人足够了。”

  “足够了?”

  杨士奇说的自信满满,于彦昭听得却是一阵头大。

  同样头大的还有其他人,那些跟着于彦昭一起来到归化城,打算投身于大明边疆事业的年轻人。

  他们不怕死,但他们怕死的不值得。

  杨士奇一行人赶了五天路,终于赶到阿拉善盟,于彦昭等人也第一次见识到归化第一大盟的风采。

  总的来说让他们有点失望,阿拉善盟竟然只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土围子,还只有一南一北两个城门。

  “大人,这土城也太矮小了吧?”

  “小点好,等明天攻城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叛军占据着城门,看到杨士奇等人赶来赶忙放箭。

  不过距离太远,箭支只射出一半距离就歪歪斜斜的插在地上了。

  于彦昭看了看城墙上,见对方只有百十人,一颗心总算放下几分。

  虽说他们来的人也不多,但真打起来好像也不落下风?

  然而,杨士奇并未打算攻城,或者没打算现在攻城,而是发布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命令。

  “你们每人带一个军士,前往各地召集牧民过来平乱!”

  “啊?”

  众人听到这话一阵诧异。

  “大人,叛乱的不就是牧民么,咱们召集牧民来平乱,牧民会搭理咱们?”

  “你们只管去就行,来不来是他们的事!”

  “诺!”

  众人将信将疑,各自带着军士前往附近的牧民家里招人,出乎他们预料的是,附近的牧民听说要平乱,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带着弓箭,骑着战马就颠颠的跑来了。

  不到一天时间,他们就在附近召集了三千多牧民。

  不过,也有一些人推三阻四不愿意来,或者说家中活多走不开之类的。

  于彦昭等一众新来的文官心里生气,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悻悻的带着人回来。

  杨士奇一边拿着阿拉善盟的名册,一边清点前来平乱的牧民人数,每来一个人就在名册上画一笔,直至天黑后关闭营门,再也不接受匆匆赶来的牧民。

  然而,让于彦昭等人感到奇怪的是,杨士奇关闭营门后,那些没来得及进入营地的牧民却跟疯了似的,跪在营地外苦苦哀求。

  这让于彦昭非常纳闷,难道这里有啥说法?

  虽然于彦昭非常好奇,但他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没有急着去问杨士奇。

  第二天,天边刚放亮,杨士奇就命人埋锅造饭,在众人吃完后,他先是命人去土围子边上劝降一番,见对方不为所动,他也懒得再劝,直接命人推出来一尊火炮,朝着土围子随便开了一炮,当即将土围子炸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这突如其来的一炮,不仅炸蒙了营地内外的牧民,也将城内的叛军给炸蒙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眼中的坚城,在大明人手中撑不过一息!

  杨士奇见火炮轰开土城,当即朝着于彦昭微微一笑。

  “这回知道为啥不修建大城了吧,修建大城费钱费力不说,真发生叛乱还不好平乱,哈哈哈!”

  于彦昭听到这话,只能硬着头皮拍了个马屁。

  “大人英明!”

  杨士奇闻言哈哈一笑,随即命令手下的几十个骑兵带队,带着在此地召集的牧民入城平乱。

  “多留几个活口!”

  “属下明白!”

  三十个正规骑兵,各自带领百十个牧民,嗷嗷叫着冲入土城。

  土城内总共就不到两百的叛军,哪是这些人的对手?

  在大明精锐砍杀了几个叛军后,其他人当即跪地投降。

  只用了不到一炷香时间,杨士奇就平定了阿拉善盟的叛乱,将一个个叛军绑缚双手从土城里拖了出来,并且一字排开跪在城门前边。

  杨士奇率领一众文官登上城墙,对着下方的叛军和牧民训话。

  “此次平乱,人人有功!”

  “记功一次,奖顺民牌一块,持此牌可于草原各地供销社领艳二十斤,茶十饼。”

  杨士奇此言一出,城墙下方参与平乱的牧民欢声雷动,怪声怪调的喊着大明万岁之类的口号。

  那些没能在天黑之前赶到营地的牧民,一个个则如丧考妣,委顿的跪在地上。

  杨士奇见下方声音小了点,当即对那些没能及时赶到营地者的判决。

  “昨天迟到者,每人罚鞭刑五十,立即执行!”

  于彦昭听到杨士奇对蒙元牧民如此严苛,吓得脸色都白了。

  要知道周围可全是蒙元人,他们大明人只有不到一百人,还有六十多个只会写写算算的文官。

  如果将这些蒙元人逼急了,蒙元人能把他们剁成肉泥!

  然而,让于彦昭等人意外的是,那些被重罚了五十鞭子的牧民,非但没有愤怒,反而声泪俱下的磕头谢恩,齐声称赞杨士奇的仁德。

  “小于,你是不是有点好奇,好奇这些牧民为何会感激我?”

  “是!”

  “卑职确实很好奇,按理说蒙元人桀骜难驯,不该对大人如此畏惧啊!”

  杨士奇闻言冷哼一声道。

  “蒙元人桀骜难驯是真,但畏惧大明也是真。”

  “他们畏惧的不是我,而是我大明的无敌铁骑!”

  “事实上,本官对他们确实够仁慈了,要是按照朝廷制定的法度,地方叛乱,方圆五百里之内的牧民若不应召平乱者……”

  “斩!”

  “啊?”

  于彦昭听到这话心里一颤,背后更是升腾起一阵凉意。

  城墙下可是跪着几百个迟到的牧民呢,难道真能将他们全都斩了?

  “大人,这未免过于严苛了吧,秦法也不过如此啊……”

  杨士奇闻言冷笑道。

  “乱世当用重典!”

  “对待这些蛮夷之辈只能严酷,否则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王化!”

  “不过,今天本官确实心软了,事后还得向朝廷上书解释,请求朝廷宽宥本官的过失呢。”

  “这……”

  于彦昭在来归化城之前和来归化城之后,听得最多的就是皇太孙仁义,对草原百姓实行仁义之道。

  但是今天的所见所闻,有点颠覆了他的认知。

  只是迟到了一点,就要被砍头,这真的仁义吗?

  阿拉善盟只有三十个大明骑兵,根本就打不过来,因此只能将行刑的活交给其他牧民。

  其他牧民对待这些迟到的同胞没有丝毫怜悯,五个人一组,将迟到的牧民抽的满地打滚,皮开肉绽。

  要不是边上有大明骑兵负责监视,他们能将趴在地上的人抽死!

  他们之所以如此狠毒,这就不得不说张宗浚制定的第二条制度了。

  凡是因犯罪、违反军令而死掉的牧民,其妻女、牛羊、牧场皆在盟内均分。

  那些行刑的牧民就是基于这一条,恨不得多打死几个,然后让自家牧场变得更大,牛羊变得更多。

  上千人负责行刑,几百个迟到的牧民很快就被打了个半死。

  杨士奇见打的差不多了,当即叫停,然后开始审问叛军。

  “尔等为何要反?”

  “可是大明朝廷哪里对不住尔等,亏待了尔等?”

  杨士奇话音一落,城墙下方一个壮硕的汉子高声喊道。

  “大人,不是我等要反,实在是县令李思齐欺人太甚,非但克扣我等钱粮,还强迫我等每户每月多交两头羊!”

  “尔等遭遇不公可以向上级反映,谁给你尔等杀官造反的胆子?”

  “我等反应了,但都被李思铁给拦下啦,他还威逼我们,说我们再敢反应就杀了我们全家,我们是不得不反!”

  “哼哼!”

  “谬论!”

  “李思铁之事本官会派人去查,但尔等违反大明草原临时管理条例,杀官造反,据城自守,拒不投降,犯了十恶不赦之死罪!”

  “来人,所有参与叛乱者及其家属斩!”

  “其牛羊、草场全部充公,由新任县令重新组织分配!”

  “诺!”

  “大人,我们冤枉呀……”

  “大人,你不能这样,求求你放我们一条生路吧,呜呜呜……”

  杨士奇对于下方的求饶之声不为所动,只是澹定的从人群中抽调刽子手。

  没多一会儿,他就从花名册里喊出两百个刽子手,让他们负责上前行刑。

  当第一个人头被砍下之时,城墙上的一众文官不忍的闭上眼。

  杨士奇见状当即怒喝道。

  “都把眼睛给本官瞪大!”

  “谁要是再敢闭眼,本官就命谁去行刑!”

  众人听到杨士奇这话,哪怕害怕的要死,也全都睁开了眼睛。

  但他们也不敢看砍头的血腥场面,而是将目光飘向了远方。

  可即使如此,城墙下方不时传上来的哭喊声,依然让他们破防。

  很多人当场伏在城墙上呕吐,即使没呕吐的人,也吓得两腿打颤,紧紧的闭上眼睛,不敢看下方的血腥场景。

  杨士奇见状并脸上露出坏笑,倒也不在逼迫他们必须睁眼看了。

  几百个人头很快就砍完了,只是因为来的时候带的刀不多,很多大刀都被砍的卷刃了。

  有几个倒霉鬼一刀没砍死,硬生生挨了好几刀才断气。

  杨士奇在平定了此地叛乱后,当场对剩下的人宣讲大明律法,并且委派了新的县令。

  “于彦昭,从今往后你就是阿拉善盟的县令,此地三千多户牧民归你管理!”

  “啊?”

  于彦昭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就当上县令。

  如果放在大明腹地,不是两榜进士都休想当县令!

  再不济也得是举人才有资格!

  然而,自己不过是一介秀才,竟然可以当县令了?

  “杨大人,卑职……”

  “你不要推辞,你的能力本官清楚,足以胜任此地县令一职!”

  “不是……”

  “大人,卑职……卑职害怕……”

  杨士奇闻言噗嗤一声笑出来。

  “怕啥?”

  “现在他们都被杀怕了,就算有人拿刀逼着他们都不敢反了,你就安心当此地县令,只要不对他们逼迫太甚,他们会乖乖当顺民的。”

  “这……”

  于彦昭听到这话心里一阵犹豫,说实话他对于县令一职还是有点心动的,只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足以压制这些蒙元牧民。

  但刚刚杨士奇的表现实在是太亮眼了,只带着他们一群弱鸡,外加三十几个骑兵就敢跑到千里之外平乱,可见此地百姓还是挺好管的嘛。

  “既然大人器重,那卑职就试试?”

  杨士奇闻言满意的点点头。

  “好!”

  “不枉我对你如此用心!”

  “你今后就在此地任职,替大明管理这里的百姓吧。”

  “对了!”

  “按照朝廷制度,该地会配备一台电报,等本官回到归化城就会派人送过来。”

  “等你有了电报,在想联系弟妹可就方便了,哈哈哈……”

  于彦昭看到一众同僚好奇的看向自己,羞愧的恨不得从城墙上一头栽下去。

  太丢人了!

  “大人,卑职都要负责些什么事物?”

  “你只需协调一下草场分配,物资调度,牧民纠纷,徭役征发,并协助军方征兵之类即可。”

  “哦哦……”

  杨士奇来的快,去的也快。

  在跟于彦昭简短的交代了下如何开展工作后,当天就带着一众人赶回归化城。

  于彦昭看着杨士奇一行人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的所见所闻带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彻底颠覆了他对于朝廷和皇太孙的认知。

  原来朝廷的仁义只是喊着玩的,真正治理异族靠的全是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