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笑傲开始 33:第二座木屋
作者:白色的宇宙的小说      更新:2022-11-20

  根据瑛姑木屋的情况,宁正知道从不从木门进去区别不大。

  加之左侧的木屋距离火堆的距离比之瑛姑木屋近了不少,所以他便没有选择从正面进入木门。

  来到木屋背面,宁正开始用匕首挥砍藤蔓。

  清理出一人高的区域后,宁正直接把匕首插进木墙里面。

  时间使得木墙变得异常脆弱,锋利的匕首轻易的划出一个能容人通过的口子。

  点燃火把将其往木屋内一伸,借着火把的光亮宁正看清了木屋内的情况。

  和瑛姑的木屋一样,这间木屋同样被分成了两间。

  缓步走进屋子,仔细的扫视了一圈。

  一看宁正便知晓了这座木屋的主人。

  屋子南面摆着一排书架,

  因为时间的缘故书架早已腐烂,而书架上的书也早已烂的不成样子。

  地上也有着不少从书架上掉落的书,其中一大部分都已经被花草穿透成为了花草的一部分。

  至于屋子的西面则摆放着一座一尺高的佛像,佛像虽然落了不知多少层灰,但依然能看出一点点淡黄。

  百花谷隐居的三人,瑛姑的木屋已经看过,剩下的两人一僧一道。

  道士不会闲着没事供养佛像,所以这座木屋的主人也就是身为僧人的一灯大师。

  作为一名得道高僧,一灯大师的屋子十分的简朴。

  书架不必多看,便知绝对会是一本本佛经,唯一不好确定的就是那些佛经会不会是一灯大师手写。

  除了书架、佛像、以及三个蒲团,整间屋子便再无外物。

  将第一间屋子看过后,走进了第二间屋子。

  刚一进屋子,宁正就被里面的情况搞的止住了脚步。

  这间屋子比刚刚看过的屋子还要简陋,唯一有点特别的便是屋子中间有一个呈葫芦型的缸状物。

  缸状物已经被灰尘完全覆盖完全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而在缸状物周围三步内竟诡异的没有生长一株花草。

  同样的木板,瑛姑的木屋和另一间屋地上满是破木而出的花草,而这间屋子起码三分之一的地方寸草不生。

  担心有问题的宁正蹲下身子,拿匕首一下插入地上的木板。

  虽然地上寸草不生,但木板却只是普通的木板。

  匕首与木板碰撞,木板的硬度要远远超过被宁正捅穿的木墙。

  寸草不生至少要保证干燥,而干燥的木板的硬度要远超已经散发出腐朽味道的木墙。

  不过木板虽然硬度足够,但在锋利的匕首面前还是不够看。

  划开一个豁口后,宁正闻到一股类似于石灰的味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间过得太久,使得这个味道闻起来并不重。

  明白木板下的东西大概是用来保持干燥的后,宁正就重新把那块木块填了回去。

  ‘究竟是什么东西需要这么奇怪的东西去装?’

  盯着造型古怪的缸状物,宁正有些怀疑这个东西的作用。

  好奇使得他渐渐靠近缸状物。

  出于担心缸状物内的东西,他并没有将火把靠的太近。

  挥动衣袖开始扫落缸状物上厚重的灰尘,缸状物渐渐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

  感觉屋内灰尘过重,宁正就挥动衣袖将尽可能多的灰尘笼入衣袖,然后快速冲出屋子将笼入衣袖的灰尘抖落。

  如此往返数次,才将屋内遍布的灰尘清理出去大半。

  而就在宁正清理灰尘大时候,山谷内恰好刮起了一阵阵微风,使得原本还存在不少的灰尘被风一点点带出了屋子。

  算了算进入屋子的时间,感觉火堆有可能已经开始减弱,宁正便退回到预定好的地点再次点燃新的火堆。

  第一个火堆已经熄灭,第二个火堆也到了火势减弱的时候,所以第三个火堆的亮起让那些靠的比较外的玉蜂们找到了新的目标。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些挤不进去的玉蜂们抱着这个想法飞扑向了第三个火堆。

  随着外圈的玉蜂们飞走,里圈的玉蜂们终于向外扩了扩圈子,而这个过程中又有一部分玉蜂被第三个火堆所吸引。

  有所发现的宁正点燃火堆后观察了一会,才施展轻功快速回到已经基本没了灰尘的屋子。

  使用匕首轻划那看着似缸,实则不确定是什么的棕色东西。

  力量用的并不大,但匕首却刮下了一层像蜡一样的东西。

  从上划到下,整个过程中确认了这一人高的东西确确实实就是缸。

  葫芦这个形状虽然奇怪了一点,但确实有人搞出了这样一个东西。

  整个葫芦缸分成三部分,

  分别是顶部的缸盖,中部是个类似倒扣着的花盆,但看样子是上下通透,而底部则是一个正常的棕色大缸。

  三部分紧密结合,看样子就知道是专门定做。

  尘土和蜡的剥落,使得棕色大缸上的绘画显露了出来。

  绘画的内容很多,几乎将整个葫芦缸画面。

  围着转了好几圈,他才将缸壁上画的全部看清。

  缸盖的位置画着一个衣着华美的青年从一个中年人手中接过一个高高冠冕,身旁皆是一堆穿着常服跪拜的男男女女,而在他们的周围则是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山川河流。

  其中最显眼的动物有两种,一种是一只白色的大象带领的象群,而另一种则是由一黑一白两只孔雀带领的孔雀群。

  河流则描绘的颇为复杂,不过至少能看出描绘的是个多河多水之地。

  山川则是最表现的最为奇怪,一部分山的山顶用白色,一部分用黑色。

  缸身的中部位置则画着一个统领军队的男人,原本身边跪拜着的男男女女则变成了一个个士兵,相关的画面也都是男人带领士兵打仗的各种场景。

  只有两个场景与其他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个场景是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之上,山峰上五个服饰各异的人在互相打斗比试武功,其中有一个就是打仗的男人;

  而第二个场景还是在山峰之上,其中五人中穿着道袍拿着长剑的中年人一手持剑一手握着一本书,其余四人则站在道士的身边的四个方向,打仗的男人站在南方。

  缸身的底部则画着一个中年人,中年人将头上那高高的冠冕交到一个青年的手中,随后画面变成一座寺庙,没了冠冕的中年人剃发受戒变成了一个和尚。

  再往后那座出现过的高高山峰再次出现,这次上面的人数变成了八个,分别是七男一女。

  看着缸壁上的壁画,想着这是谁的房间,宁正得出了这壁画画的应该是一灯大师的一生。

  想到一灯大师僧人的身份,缸身上涂抹封填的蜡,木板下那散发着和石灰一样气味的东西,他好像明白了这葫芦缸是用来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