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待的绚烂 满腹经纶
作者:叶虹2019的小说      更新:2023-08-08

  在我初入职场这个江湖的时候,我最感谢的还是我的师傅,像孔子一样的博学多才,但也有孔子身上的一些小古板。

  他从小在村子里就被称为“小天才”,中外书籍看得透透的,全古文《汉书》《史记》《资治通鉴》都能轻松驾驭。

  初入职场,我真的是个傻的不得了的孩子,但就是有一股愣劲,承蒙领导们对我也挺好的。

  我的师傅是我的小领导,我就叫他小蔡师傅,就比我大3岁,但过了几年,在“招贤选才”的时候很快就考上更高一个级别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有不懂的就跑去问他,他也从来不吝啬教我。他会和我讲讲一些历史故事,讲讲很多政治见的,也会教我一点为人处世。当初《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也是他推荐我看的。

  每次遇到不懂的我就想到问他。

  “我太偏科了怎么办?”

  “也讲天份的,实在不行就损不足而补有余。”

  -

  “师傅,我现在变聪明了~啥都会看……有啥好书推荐的?”

  “看入门级的《博弈论》。”

  唉……我就只能看入门级的。

  “冯诺依曼的难懂,让.梯若尔的还行。”

  后来我买了本王则柯的《博弈论》,但还没开看,书真的太多了,让我慢慢消化。

  -

  “我很喜欢黑塞的文字,黑塞的文字很深刻,但感觉他活得很辛苦。有想象力又切中生活。但有时候思维太丰富,“慧极必反”,还是得“化繁为简”。需要仁心简法。”

  他说:“文学的意义是思想性。文学与时代关切,魔幻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诞生是有原因的。”

  我:“那那么多哲理性的思想家,有谁的比较特别呢?”

  他:“当然是阿伦特了”

  我:“女的?”

  他:“《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阿伦特是20世纪绕不过的思想家。”

  我看了一下,很沉重,和我的小清新风格不同。

  他:“哲学与政治间只差一个海师。”

  “阿伦特是海德格尔的学生。”

  -

  我:“那心理学,荣格如何?”

  他:“荣格比弗洛伊德近人。弗洛伊德太离经叛道。”

  我:“弗洛伊德很孤独”

  他:“偏执也很真实。”

  我:“众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众人看不穿。”

  -

  我发了张书的图片给他。

  他的回答:“古斯塔夫庞统,对集体无意识的批判。”

  我:“批判集体是个什么概念?”

  他:“人在集体状态下无意识地被他人思想左右。”

  我:“为什么有思想的人总会去创造思想?”

  他:“但更多人没有自己的思想。”

  我:“是呀。所以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我阿姨有一次说我的写作手法和她认识的一些大师不一样。我回答她说:你好好看我写的书,前后衔接是连贯的。有些东西另类的写作手法,也是一种创新,是我自己的思路。

  人不是非得要和别人一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与众不同。

  特别是在文艺天赋上,有特色更好。)

  我继续问到:“这种思想可以写成一本书,有那么多话可说吗?很枯燥的感觉。”

  他:“看过才知道,经典是有原因的。”

  我也知道国外很多哲理性的书籍比我看的古文还枯燥。我知道我对外国的文化知识很欠缺,所以就多问问。

  -

  我:“论戈磔,争夸典午,人擅韭花兼趸尾”——这句啥意思?”

  他:“好像是说某人的书法厉害。”

  -

  我:“刘邦和刘秀的功绩对比。”

  他:“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昔时民族国家,混而为一,人因以一朝之号,为我全族之名。自兹以还,虽朝屡改,而族名无改。”

  我:“这是汉人可以为汉的正名。”

  他:“动多阔疏。”

  我:“但好像不够褒义。”

  他:“诸葛是说光武天心。”

  ……

  小蔡师傅是我觉得我们小玉环年轻一辈最知识渊博的,但性格局限,我觉得他当我的师傅是绰绰有余的,哈哈。

  他可以像孔子一样寓教于人,有教无类。但其实孔子的内心也还是希望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