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宋之旅 第四十四章 宝宝委屈
作者:妙妙的铲屎官的小说      更新:2023-10-03

  白野近些时日根本没心思关心国家大事。

  先是愁教材,上天垂怜,送来一个李清照。

  现在又是税法。

  熬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掉,吓得白榆偷偷跑去找来赵颖。

  看着黑眼圈更重了的白野,赵颖是又气又心疼。

  白野坐在床上,颇为无奈的说道,“颖儿啊,我在陛下面前立了军令状的,一年内若是拿不出成绩,便是个死。”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赵颖更气了,伸手扯住白野的耳朵,“又非身在行伍,你立哪门子军令状!怎的不想想我...阿爹,务观,还有白榆陈六他们?”

  白野叫饶,“哎呀...疼疼!这不是没顾得上想么。”却没说撒手,距离近,角度太好,痛并快乐着...

  白榆此时端着一个餐盘进来,小心翼翼的偷瞄一眼,没看到,没看到,白榆什么也没看到。

  赵颖这才恨恨的松手,胸前一阵起伏,“先吃些东西,然后上床休息,今日你哪儿也别想去。”

  这就不太符合建康规律了吧,而且,现在才到午时,可看着余怒未消,美眸含嗔的注视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耷拉着脑袋。

  来到白榆身边,低声道,“晚些时候再收拾你!”

  哪知这小东西半点不怕,转头就对赵颖脆生生的说道,“赵家姐姐,郎君要罚我!”

  “嗯?!”

  白野连忙赔笑,“怎么可能,没有的事!我家白榆最是乖巧,我怎么可能罚她。”

  “那就赶紧吃!”

  “诶诶,我吃。”像极了前世,老妈凶完之后,又叫自己去吃饭。

  三分矜持,三分委屈,三分尴尬,还有一分的愤怒,算了,没有愤怒。

  “光刨饭做什么?吃菜呀!”

  “知...知道了。”呜呜呜...

  原本想吧,吃了饭,赵颖也该走了,谁曾想,她竟然搬了条椅子,手里拿着白野近几日的手稿,就这么在床边守着。

  白野无奈,认命的闭上眼,脑海中却还在思索着税法的对策。

  税法,根本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善的了的。

  而且,白野前世也不是文科生,现代税法都弄不明白,这会儿琢磨宋代税法。

  宋代的两税法是一种,纯粹以土地田亩作为征收依据,俗称田赋。

  而对于田赋,白野能想到的就是三个方面的因素。

  土地登记,税额的确定以及征收过程。

  毫无疑问,完整的土地资料对于田赋税收制度来说至关重要。

  田赋税额的确定必须根据土地的面积,产量,租金,种类等等,如果不完整,不准确的土地资料,带来的也必是虚假的税收。

  很容易就造成不同户等纳税的不公平。

  而这三个因素,都太容易被当地官吏插手。

  按理说,正确执行两税法,资产多则税多,资产少则税少。

  但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豪富,田多而税少,贫弱,地薄而税重。

  就好比一个地主,明明有一千亩地,贿赂当地官府胥吏,只上报一百亩,甚至更少。

  而一个普通农户,本就只有几亩劣田,却被要求按良田的税额交付,同时还要满斗,或是满斛,也就是冒尖。

  富的越来越富,穷的更是连糊口都困难。

  宋代还是按定额收税,丰年还好说,多是灾年,农户为了交上税款,便只能卖地。

  故此,土地兼并也就愈演愈烈。

  丈量方式也是千奇百怪,主要沿用仁宗时期的千步方田法。

  这是什么好人想出来的,不同的人的步距都有差距,千步,误差能达到几十米,乃至上百米。

  这里也很好的体现了标准计量单位的重要性。

  之前的包拯,王安石都曾主张丈量全国田亩,却都因为重重阻力,而不了了之。

  几年前,赵鼎的丈量算是最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战乱,人都跑完了。

  即便如此,数据的真实性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目前,白野只敢清算官田,私田连动都不敢动。

  杀性极大的清政府,推行摊丁入亩也花了足足十三年。

  为什么整个宋朝300余年,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便高达400余起,想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如今,有了新的计量单位,土地登记和征收过程都可以完美解决。

  问题难就难在税率之上。

  如今的两税,收的还是以实物为主,,绢,布,棉,粮,乱七八糟,即便能有个精确的标准,但是对于收税来说却过于庞杂。

  时下又很难像一条鞭法那样折算银两,如今,大宋钱荒,铜钱都不够,又如何能够直接收取铜钱。

  并且没有统一的纸质货币。

  以目前宋朝每年几十万两的白银产量,根本不足以发行银票,金的产量就更少了。

  因此,金银本位根本行不通,哎,真想扶桑岛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啊。

  至于信用货币,没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基础,根本就玩不转,废了的会子,就是因为朝廷的疯狂印钱给玩崩的,这条路也堵死了。

  况且,以现钱折实物,当地胥吏便可以压低物价,又是一个克拿卡要的机会。

  白野又开始薅头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赵颖看在眼里,却也无可奈何。

  所有与人,地有关的税种加起来,将近能够占到亩产的三成。

  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杂税,自耕农能勉强度日已是极为不易。

  白野都不知道该怎么定税额了,和理想的税率差距太大。

  想一想,造反可能还更容易一些...

  我国历史上,大大小的农民起义数以千计。

  最后也只有汉高祖刘邦,以及明太祖朱元璋走上皇位。

  余下的99.99%,要么身死族灭,要么被招安,要么功亏一篑。

  即便是有中彩票的运气,那不还是照样得重建么,又何必多那一个麻烦的步骤。

  问题就是问题,不解决就永远都在。

  白野突然有种去当兵的冲动,省脑子...

  无烟火药自己没办法,但是米涅弹,火绳枪,燧发枪,膛线,还是有办法弄出来的。

  再配上排队枪毙的战术,管你是什么金人铁浮屠,还是西夏铁鹞子,都得跪下叫爸爸...

  哪里还用得着自己在这里费这些脑细胞。

  一个帝国,养军要钱,打仗要钱,农田水利建设,赈灾救济要钱,兴学要钱,外交要钱,统统都要钱。

  故此,税收制度才显得举足轻重,收高了,百姓没活路,低了,朝廷又不够用...

  “颖儿啊,你说,两税法的税率定多少合适啊?”白野眼神空洞,其实也并不是想要个回答,只是类似于发泄。

  赵颖随口说道,“你去问问农户不就是了。”

  “问农户?”白野恍然,一拍脑门,又钻了死胡同,自己想的是朝廷收多少合适,倒过来,若要百姓支持,最应该考虑的是百姓需要多少。

  猛然从床上起来,直接赤足准备去书案测算。

  赵颖伸手推住白野胸膛,“说了,今日不许下床,便是如厕,也得在床上!”

  “哎呀...”白野直接伸手揽住赵颖的腰肢,就这么直直的抱了起来。

  “嘤咛...”赵颖还从未与男子这般亲近,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任由白野抱着走到书案旁。

  白野放下赵颖,提笔,嘴里念叨着,“每户算5人,十亩中田,亩产3石,年产30石,一人平均每日耗粮食1斤,一年近15石。

  假设收税两成,余9石,米价3贯每石,折钱27贯,月进账两贯有余。”

  至于以后粮食价格下跌的问题,那也是之后才要考虑的事。

  白野看着纸上的数字,按新式的耕作之法,劣田也能达到亩产3石,若是刨去所有杂税,仅收两成田赋,百姓绝对会慢慢富足。

  况且,占城稻引入已有百余年,江南诸路每年两熟,年产还要翻一倍。

  若是官田,地租加上两税,收三成,山阴县能收上来超过50万石粮食。

  而绍兴府下辖8县,理想状态下能到400万石。

  要知道,去岁,整个两浙东路也就750万石。

  而在详细的土地登记,以及新式的征收方式应用之后,其中不必要的损耗也将大大缩减,朝廷收到的只会比预计的更多。

  “成了...农税成了!”白野喃喃,兴奋的抓住赵颖的肩膀摇了摇,又一把抱住,在其脸上亲了一口。

  赵颖瞬间回过神来,双颊绯红,眸中带泪,推开白野,扬手就给了白野一个耳光,“放...放肆!你当我赵颖是什么人?任由你轻薄?”

  白野歪着头,好一阵才出了口气,垮下肩膀。

  一时间有些得意忘形,忘了这已经不是现代社会,即便如今关系紧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亲亲抱抱举高高的。

  青楼的风尘女子尚且不行,更何况是家教极好的赵颖。

  白野低下头,两分委屈,八分愧疚,拱手施礼,“对...对不起,是长风失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