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宋之旅 第六十七章 “偷”灯
作者:妙妙的铲屎官的小说      更新:2023-10-03

  狗东西,眼睛不好使,腿脚倒是利索。

  白野追了一条街也没追上。

  俗话说的好,有了第一次,就表示还有无数次,全TM毁了。

  长街之上,白野突然看到两道小小的,又极为熟悉的身影。

  正是刚下学回来的赵汾和白榆。

  赵汾张大嘴,愣愣的看着白野,扯了扯白榆的袖子,压低嗓音道,“白榆,白榆!我是不是读书太用功,眼花啦?”

  白榆也是揉揉眼睛,蹑手蹑脚的往前挪步,待到近前,想伸手戳一戳,却又怕只是个梦,一张小脸皱在一起,泪水不住的往外涌。

  白野笑着揉了揉白榆的脑袋,“咱们回家?”

  “吸!”白榆施法将两条青虫收回,“嗯!”带着重重的鼻音,用力的点点头。

  见赵汾依旧没有反应,白野抬腿一脚踢在他屁股上,“傻站着干什么?明日检查你的课业。”

  赵汾一个趔趄,旋即又是大喜,“嘿嘿,想不到,兄长出了一趟远门,竟习得一身好武艺,厉害,厉害。”

  白野又是一个头皮,笑骂道,“这些时日都学了些什么东西?”

  一路上,白榆细细碎碎的述说着庄子上的琐事,李家的大朗成立亲,张家媳妇生了孩子,卖肥皂配方的时候,赵家姐姐的沉稳大气。

  “郎君,郎君,婢子和你说哦,当时赵家姐姐眼神就这样,就这样一瞥,那些贵人们都不敢说话哩。”白榆学的有模有样。

  白野放声而笑,“那白榆就多学着些,再过几年,郎君替你寻一户好人家,你也这样,这样!哈哈。”

  白榆微微皱起疏淡的两条眉毛,并未说话,若是嫁了人,以后就没办法服侍郎君了呢。

  忽然赵汾弱弱的说道,“兄长,你看我怎么样?”

  白野疑惑,“什么你怎么样?”

  赵汾突然扭捏起来,“我觉着白榆挺不错,既聪明,又会照顾人,不如兄长将白榆许配给我啊?”

  白野指了指赵汾,才多大一点,就想着娶媳妇了,“你...哈哈...那得看白榆是什么意思啦!”

  白榆急的直跺脚。

  “有郎君在,放心,打他。”白野在一旁怂恿。

  一行人打打闹闹回到县衙,用过晚饭后,赵颖和白野二人上街,这还是相识一年以来第一次单独“约会”。

  自唐代开始,上元灯节便连开三日。

  皓月之下,长街上结锦绮搭竹棚,朱门华屋,出奇炫华。

  赵颖有些年没在上元出门了,新奇的左瞧瞧,右看看。

  不多大一会,白野手中已经拿满了各式的小玩意。

  夜放火树,纵游人观灯,远近百里毕集。

  再穷苦的百姓,也会想着逛一逛上元灯节,那是对于美好的向往。

  白野边走,边隐晦的往地上扔着铜钱。

  因为四更以后,会有且走且停的“扫街人”。

  所谓的扫街自然不是打扫或清理,而是寻找游人丢失的有价值的东西。

  白野丢的不多,拢共也就几百文,真正的扶贫,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当然,喜庆的日子,也并不介意添些彩头,能给人带去欢乐,总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忽然,赵颖在一户人家门前停下了脚步,似有些犹豫。

  白野好奇的抬头看看,上写“刘家”二字,应是本地富商,并无出奇之处。

  “颖儿这是怎了?可是遗落的什么?”

  赵颖摇摇头,左右前后打量了好一会,仿佛下定决心似的,抓起一个摆在门前的灯盏,提起裙摆便跑。

  白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忙追上去。

  待两人跑到一处无人的小巷,赵颖当即吃起了灯盏,灵动的眼眸还四下张望,生怕有人看见似的。

  白野这才反应过来,眼神充满戏谑。

  民俗认为,上元节的灯盏可以使人生子,若夫妇同去偷了人家的灯盏,当月就能怀孕。

  有民谣云,偷了刘家的灯,当年吃了当年生,有了女孩叫灯哥,有了男孩叫灯成。

  而这些放在门前的灯,多是用面捏成,或是用萝卜雕刻而成。

  偷灯还有个讲究,一般要偷刘家或是戴家。

  寓意留住孩子,或是带上孩子。

  而这两个姓氏的人家,往往都会特意多做一些灯放在门前。

  自家的灯被偷,那是一种吉利,偷与被偷皆大欢喜。

  若是当年真的怀上孩子,还要正式上门还灯呢。

  往往都是铜制的灯盏,待孩子出生,还要认人家干亲。

  白野曾和裴氏商议,等复了皇命,秋日成亲。

  这才有了赵颖偷灯的一幕。

  赵颖吃完,掏出一方锦帕,细细的将手嘴擦拭干净,典型的清理作案现场嘛。

  待迎上白野调笑的目光,忙低下头,满面羞红,好一会见白野还在看他,越加羞恼,轻轻拍打一下白野的胳膊,“哎呀,别看啦!”

  白野打趣道,“自家娘子,怎就看不得了?”

  赵颖一跺脚,“哎呀,就是不许看,我...我要恼了啊!我...我乏了,回吧。”

  “那走吧,哈哈哈。”

  赵颖咬着银牙,轻轻的在白野小腿上踢了一脚。

  “哈哈哈。”

  到了县衙,赵颖头也不回的就钻进自己的房间。

  白野傻乐,回屋没有睡意,拿起岳飞赠与的《武经总要》翻看起来。

  当第一次看的时候,白野差点给跪了。

  密密麻麻的笔记,以及岳飞的心得,字迹工整刚硬。

  武经总要在历史上虽然远远不如孙子兵法,三略,六韬等经典著作。

  但是,放在宋代的背景下,其作用同样非比寻常。

  其上事无巨细的记载了一切与军事有关的内容。

  从选兵择将,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行军线路,再到各种战斗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一一举例,详实记载。

  就类似于现代的填鸭式教育,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一个人识字,读完武经总要,便可成为一方将领。

  即便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能达到岳飞那样的高度。

  换个角度来说,像岳飞这样的军事天才,从古至今又能挑出几个。

  白野翻到了记载火药的篇目。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奇思妙想。

  除了硫,硝,炭,还加入了桐油,松脂,细麻等各种易燃物质制成最早的燃烧弹。

  加巴豆,草乌头,砒霜做毒气弹。

  只是以现在的“工业”基础,研制火器的意义不算太大。

  况且,周期也长,如今的白野必须保持活跃,持续的坚定赵构北伐的决心。

  待翻到军粮篇,白野有了些许想法。

  压缩军粮并不稀奇,重点是这个时代的军粮都是碳水。

  白野仅是翻阅,都能想象的到做出来的军粮会是什么味道。

  肉的问题已经在着手解决。

  还有最关键的糖,也是提升士卒战力的必需品。

  如今的糖虽然称不上是奢侈品,但也并不便宜,若是供军需,全国的糖加起来都不够。

  白野推窗看看月色,叹道,“真不想挣钱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