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宋之旅 第一百六十二章 顺昌保卫战(一)
作者:妙妙的铲屎官的小说      更新:2023-10-03

  寿州的刘锜最先得到消息。

  当即果断下令拔营,命亲眷转移至后方庐州,再领本部一万八千人火速赶往顺昌。

  从得到消息,收拢军备,刘琦仅用了三天就从寿州赶到顺昌。

  要知道,这一军近两万人,战马还不足三千之数,全靠两条腿在赶路。

  等到刘琦的人马全数进城,已经是午夜时分。

  陈规亲自将刘琦迎入城中。

  两人虽未曾谋面,又是一文一武,却是神交已久。

  一个是因镇守德安,从而令天下皆知。

  另一个成名更早,是昔日威震西夏的刘都护,即便是现在,刘都护之名在西夏依旧可以止孩童夜啼。

  陈规领着刘琦连夜察看城防。

  顺昌城虽说人口不少,但城池并不算大,城高仅有丈余。

  陈规站在城楼上指着城外的绵延的火把,“杨通判和龙卫军的李参议正带人抢筑工事,龙卫军统制官白野如今依旧在外奔走,迁百姓入城,许太尉镇守八十里外的太和县,为顺昌争取时间。”

  即便是出身将门的刘锜,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厉害。

  哪怕是由他亲自布置,也不一定能做到更好,更完善。

  回到府衙,刘锜开门见山的问道,“三千后护军,两千龙卫军,加上自家带来的一万八千人,总计两万六千人,顺昌的粮草能坚持多久?”

  陈规有些傲然,如实答道,“经过估算,即便是算上周遭百姓,顺昌之粮也能支撑半年。”

  刘琦叫了声好,“只要有粮,即便有十万虏骑也不怕他。”

  当即开始分派任务,东门的守备留给还在太和县的后军统制许清。

  中军统制钟彦把守西门,人数最多的左军统制杜杞守北门。

  最后把相对最安全的南门留给三千后护军以及龙卫军。

  陈规一挥手,立时有人抱着干柴置于府衙各处,“若顺昌不守,先焚我陈规,誓与顺昌共存亡!”

  刘琦以及一众统制官们见这文人都这般尿性,顿时热血沸腾,一个个表示定要与虏人决一死战。

  消息传回建康,赵构将早已准备好的御札分派给众太尉。

  川蜀的吴璘也好,淮东的韩世忠也好,收到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

  只有六个字,“朕不从中御也。”

  从布防到反攻,政事堂与众太尉已经协调商议了快一年了。

  往来的骏马跑死,跑废上千匹。

  既然无法做到统一指挥调度,那就干脆不指挥了。

  这不单单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更多的还有通讯的迟滞。

  即便现在的战线在淮水一线,最近的淮东,消息往返也得四五日,都足够一场大战的时间了。

  战线再往北移,这个时间还会继续拉长,想象一下,朝廷得到前线的战报是十天半个月前的,哪怕商议决策不需要时间,再将指令送到前线,已经一个月过去了,那还打个什么仗。

  大家各打各的,谁先到燕京城下,便是头功。

  至于北上期间众太尉之间的协调互助,那就要看平时众人之间的关系有多铁了。

  时间来到五月下旬,顺昌城外的村镇已无人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所有木柱房梁,或是被砸断,或是被烧毁。

  整个顺昌府的百姓几乎都被迁入城中。

  顺昌城北是颍河,清河,小汝河以及白龙沟的交汇之处,偏西便是“小西湖”,往东二十里则是新渡。

  城中两万多宋军以及数十万百姓,就仿佛是电影2012中的方舟,正日夜准备着末日洪水的第一波冲击。

  金国先行一步的龙虎大王突合速才到陈州,当即命守将阿鲁补领五千人马为先锋,进逼顺昌。

  阿鲁补也是久经沙场,渡过颍水之后并没有立刻进攻,而是派出探子勘察地形。

  北门不远,水脉发达,并不适合骑兵的大规模作战,东门,南门脱离补给,不适合扎营。

  因此,阿鲁补将扎营之地选在了顺昌西北三十里左右的白沙窝。

  第二日,阿鲁补命两名千夫长率领本部人马,准备攻打西门,探一探顺昌守军的虚实。

  由于城外现成的木材全被白野毁了,金兵做不得大型的攻城器械。

  两名千夫长就这么率领两千步军傻夫夫的慢慢迫近西门。

  也不能说他们傻,只是顺风仗打多了,自然而然的习惯使然。

  离西门约莫还有三百米,千夫长阿鲁已经能清楚的看到鹿角木以及拒马枪。

  当即嗤笑一声,宋人的战法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知变通。

  谁知,从城外羊马墙后突然绕出来两千弓弩手。

  阿鲁以及另一名千夫长阿赫慌忙下令举盾结阵。

  紧接着就听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弓弦之声。

  两千金兵顿时人仰马翻。

  阿鲁被射杀当场,他到死都不明白,宋军的弓弩何时能够透盾伤人了?

  神臂弩本就以威力著称,用坚韧的山桑木为弩弓,又用坚实的檀木作弩身,射二百余步,可入榆木半箭。

  而这两千具神臂弩之中,有五百具是青甸园出品,弩弓为钢制,必须脚踏才能开弩,所发弩箭也比常规的要重三成。

  这种重弩并不适合行军作战,但是用来守城却是利器。

  因此,金人的木盾在它面前,就和纸糊的一般。

  几波箭雨过后,西门守将钟彦率领三千八字军出城扫尾。

  仅仅是十多分钟,另一名千夫长阿赫伤重被俘。

  城头上观战的陈规,刘锜等人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

  这就结束了?

  白野更是纳闷,与李孟博面面相觑,疯了吧,就这战斗力,自己是不是太小心了?

  又赶紧摇摇头,将这个可怕的念头甩出脑海,轻敌是兵家大忌。

  直到钟彦将残存的金兵押解至城下,刘锜才出声道,“多亏了白学士的钢弩啊。”

  这倒是实话,若是仅靠神臂弩,顶多是打乱虏人的阵形,正是因为钢弩破了前排的刀盾兵,才有如今的战果。

  总而言之,首战告捷,总是一件值得让人高兴的事,白野笑了笑,“取巧罢了,如今首要是要摸清虏人前锋的虚实。”

  “不错。”陈规同样笑着说道,“信叔,下去看看?”

  刘琦稍稍谦让,“陈龙图请。”

  陈规抓着刘锜的手腕,“诶,如今大战,就无需客套了,一起。”

  被俘的金兵大约还有七八百人,一问得知,白沙窝还有三千人马。

  白野目光烁烁,“刘太尉,派我去吧。”

  刘锜一时有些犹豫,要吃下那三千金兵是易如反掌,只是眼前之人可从未上过战场啊。

  还是许清从旁开口,“官人,龙卫军需要见血。”

  “好。”刘锜当即拍板,“白统制听令!”

  白野抱拳,“末将在。”

  “今夜子时,龙卫军突袭白沙窝。”

  “喏!”

  得了军令,白野当即回去准备。

  刘锜看着白野的背影再次开口,“许清,你领后军前去接应。”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