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宋之旅 第一百七十章 赢官人
作者:妙妙的铲屎官的小说      更新:2023-10-03

  就在杨再兴率领三百背嵬军与完颜亮血战商桥的同时,金兵已经抵达颖昌城外。

  此次完颜宗弼亲率六忒母大军,其中有半数皆为骑兵。

  对于颖昌,他是志在必得。

  原定连夜攻城,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完颜宗弼不得不取消原定的计划。

  倒是给了镇守颖昌的王贵一些喘息之机。

  站在颖昌城头的王贵心情异常沉重,他是五天前从河南府赶来接防颖昌的。

  当时颖昌的守军是踏白军和游奕军。

  踏白军是全军,共七千人,而游奕军却只有一半,另一半在副统制马羽的率领下留在了蔡州。

  王贵自己的中军也只有一半,另一半在统领孙见的率领下,镇守刚刚收复的西京洛阳。

  加上连夜从郾城赶来增援的四千背嵬军,整个颖昌守军不过两万人。

  兵员少还不是王贵最担忧的,他最忧心的还是城防的薄弱。

  颖昌原本的守将是王伯龙,乃金军中的一员虎将,然而,就是这样一员虎将率领两万人镇守的颖昌,也仅仅是在张宪四万大军的攻击下坚持了半日。

  颖昌属于河南腹地,城墙低矮且单薄,既无护城河,也没有羊马墙。

  更要命的是,后护军一直都是攻城战,所有守城器械都没有携带,现在想临时赶制也来不及。

  而眼前的金兵显然是有备而来,砲车,撞车,弩车,云梯等等一应俱全。

  一直到大雨滂沱,王贵才走下城楼,召集众将商议战守之计,会议从一开始就非常沉闷。

  雨一直在下,雷声却比原先要小些,闪电一道紧接着一道,好似长鞭一般不停的抽打着窗棂。

  王贵那张黄脸此时浮现着一层黑气,依他的意思,在陈州的张宪没有率领大军抵达颖昌之前,应该退守郾城才是上上之选。

  但昨夜岳云带来了岳飞的命令,要他坚守颖昌,且时间不得少于三天。

  王贵当然清楚岳飞的意图,可问题是,颖昌这座破城,能坚守三天么?

  一旦城破,就意味着一场惨败,不仅仅是惨败,城外有着三万虏骑,那无异于一场屠杀。

  王贵用兵极稳,自从从军以来还没有败绩。

  “诸位都说说,颖昌该如何坚守?”王贵黑着脸问道。

  应该说,在座的将领都是身经百战,清楚眼下的形势。

  颖昌属于四战之地,易攻难守,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想要守住颖昌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如同顺昌的刘琦一般,出城,以攻为守,方有生机。

  中原战场,只有野战,没有守城,这也是当初朝廷不能接收河南的原因。

  若是一味守城,只有覆灭一条路。

  可是,方才众将在城楼上也看见了,此次进犯的金兵半数都是骑兵,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骑兵,失掉城池的依托,到城外与虏人决战,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踏白军统制董先缓缓开口,“岳相公命令自家们坚守颖昌,依末将看来,单是守城,决计是守不住的,若要守住颖昌,只有出战。”

  游奕军统制姚政认为,应该退守临颍或是郾城。

  如今两万人马坐守孤城,稍有不慎就是一个全军覆没。

  游奕军原本有五千多人,现又分出去一半,他手下只有两千多人马,手中没有兵马,人自然也就没有底气,开口附和道,“董太尉所言,当是至理,可城中仅有数千骑兵,如何与数万虏骑对战?”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城中的骑兵主要来自踏白军和岳云带来的背嵬军,背嵬军四千骑,踏白军还有三千多,加上游奕军和中军的部分战马,总计九千余,不满万数。

  以九千骑对阵近三万金人骑兵,劣势毋庸置疑。

  厅中气氛沉寂,突然,岳云大声道,“末将愿领一支骑兵出城与虏人交战。”

  岳云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宣抚司书写机宜,是背嵬军统制,更是岳飞的长子。

  王贵闻言连忙开口,“岳机宜还是留在城中,要出城交战也该是下官。”

  董先连忙制止,“不可,王提举乃是主帅,应该留在城中指挥。”

  踏白军副统制胡清道,“都别争了,末将愿领三千骑兵出战。”

  岳云的脸色微微一红,知道这些叔伯的顾虑,“末将以为,出城交战,兵不宜多,骑兵主力应留在城内,待城外战至午后,虏人疲乏之时,城内锐骑再乘势杀出。”

  众人眼睛一亮,敌众我寡之际,这绝对是一条上策。

  岳云面皮薄,也可能是亢奋,此时依旧红着脸,“所以,末将出城,只带八百骑!”

  语毕,厅中一时间没人吭声了,包括勇冠三军的董先,看向岳云的目光中也尽是震惊和诧异。

  “祥祥啊。”岳云表字应祥,姚政叫着岳云的乳名,“军中无戏言那。”

  岳云豁然起身,“末将愿立军令状!”

  王贵摆摆手,“既如此,明日董太尉,胡太尉守城,下官和岳机宜,姚太尉领军出战。”

  次日,雨过天晴,万里无云。

  站在颖昌城头望去,延绵不绝的金兵看不见尽头。

  当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之时,金兵已经集结完毕。

  由于颖河流经颖昌城北,不适合大规模进攻,因此,金兵将进攻的重点摆在了西门。

  过了辰时,大队骑兵便拥过青泥河上的灞陵桥,直扑西门,紧随其后的是携带攻城器械的数万步兵。

  王贵叮嘱岳云道,“你带八百骑攻击虏人步卒,切记不能恋战,你从左侧杀进,再从右侧杀出,以捣毁虏人的攻城器械为要,我和姚太尉率五千步兵出西门阻击虏人骑兵。”

  岳云重重点头,“末将领命!”

  王贵又对董先,胡清道,“余下的所有骑兵由你二人统领,午时三刻分成两路,从西门,南门出击。”

  “遵命!”

  走下城楼,王贵再次叫住岳云,“祥祥啊,孤身入万军,切切不可大意!”

  岳云满脸坚毅,“伯父也一样,以少敌众,须得万分小心。”

  话罢,两人分手,岳云翻身上马,带着八百背嵬军由南门呼啸而出。

  昨日的一场暴雨,青泥河水势暴涨,所有攻城的金兵必须经过灞陵桥,岳云自南门出击时,金兵的步卒仍有一半还在青泥河对岸。

  背嵬军本就是军中精锐,岳云所带的八百骑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每人携一壶箭,一把砍刀,砍刀宽五寸,长三尺,出自青甸园的手艺,沉重且锋利。

  此时,渡过青泥河的金兵正在列阵,猝然间岳云就带着八百铁骑杀到了眼前,顿时阵脚大乱,翠绿的草滩上眨眼间就躺倒一大片金兵尸体。

  与此同时,王贵带着五千步卒也出城了。

  先抵达城下的金人骑兵已经布阵完毕,指挥三忒母骑兵的金将为突合速。

  老实说,突合速并没有将眼前的几千宋军放在眼里,他想等着数千宋军尽皆出城后,直接一网打尽。

  就在这时,指挥后面数万步兵的王伯龙派人来报,说还没列阵完毕,步兵就遭到了宋骑的攻击。

  在攻城战中,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城内出击,保护攻城的步兵。

  突合速当即调派三千铁骑奔往城南,却被王贵,姚政率领的五千步军用弓弩留在了城西。

  金人步兵多为签军,大部是两河之民,也就是俗称的二鬼子,此外便是归顺的奚人,辽人,渤海人。

  虽然将领多为女真人,又或是王伯龙这等宿将指挥,但整体战力与岳云率领的背嵬军相去甚远。

  岳云杀入金兵阵中后直奔灞陵桥。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据传,当年关二爷千里走单骑就在此桥与曹操分别,灞陵桥因此天下知名。

  岳云其勇丝毫不逊于二爷,一对铁锥枪沿途不知打碎了多少砲车,撞车,杀到桥头后,岳云又率军回转。

  铁骑所过,只见刀枪闪闪,金兵人仰马翻,尸首狼藉。

  与岳云相比,城西王贵的处境就要艰难许多。

  突合速见区区几千宋军居然敢阻挡大金铁骑,不由大怒,一边命令金兵继续正面进攻,一边迅速展开队形,开始从两侧包抄。

  王贵见状,赶紧分出两千应付两翼。

  但宋军的兵力毕竟有限,由于抽调了两千迎击两翼骑兵,正面力量严重削弱,加之虏骑往来迅速,很快就有一部分骑兵突入阵中。

  王贵又急命姚政率一千游奕军,将突入阵中的虏骑赶出去。

  正面刚刚稳定下来,左侧已被金兵突破。

  防卫左翼的是中军第五正将石磊,从左侧进攻的金兵约莫两千骑,石磊亲自操弓连发三箭,当即就有三名金兵落马,不知生死。

  可第四箭还没来得及射出,虏骑已经杀到阵前。

  石磊大呼一声,操刀欲砍,却被一名跃马而来的金将劈为两段。

  立在阵中的王贵见左翼有失,亲自带领五百中军赶来,人人手持长刀,既砍马腿,又砍马背上的金兵。

  两千虏骑宛如湍急洪流遇上岩石,顿时一阵纷乱。

  然而,总体形势依旧还在恶化,虏人铁骑一次次突入阵中,若再不退回城内,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虏骑分割围歼。

  王贵一边指挥全军向城边转移,一边紧急传令岳云退守城内。

  岳云看到牙旗传递的讯息大为惊愕。

  如果此时退守城内,刚才的搏杀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岳云抬头看了一眼日头,当即传令,“不退!”

  旋即脱离金军步卒,率领背嵬军杀向西门。

  在阵外,岳云观察了一下形势,发现左翼最为紧要,提起铁锥枪一指,八百骑如利箭一般杀向左翼。

  进攻左翼的金兵已经增至三千,猝然间一支宋军骑兵斜地里杀出,不由大吃一惊,进攻势头顿时大减。

  岳云一马当先,两支铁锥枪接连刺死七八个金兵,一员金将生的高大威猛,见状拍马朝岳云奔来。

  战马交错,仅一个回合,这名金将便被岳云刺穿喉咙,栽于马下。

  王贵见岳云到来,高喊道,“敌众我寡,当退入城中拒守。”

  岳云回道,“此时退守城中,虏人就会顺势攻城,到那时,情形会更加危急。”

  “此时不退,我军将会被虏骑分割。”

  “即便分割,也当各自为战!”

  王贵急了,“岳机宜,不是自家怯战,自家是为剩下的将士着想!”

  岳云也急,“颖昌的生死存亡就在此一举,请伯父莫再迟疑!”

  说话间,金人的骑兵再次蜂拥而上。

  岳云一夹马腹,挥动铁锥枪迎着虏骑冲杀过去。

  立在城上的董先和胡清看的真切,大半的虏骑已经扑向宋军。

  五千宋军尽管顽强抗击,却仍然遭到虏骑的分割。

  索性岳云率领的八百骑杀到,一会儿杀向东,一会杀向西,所到之处,风卷残云。

  正是岳云在战场中的活跃,遭到分割的宋军才勉强没被歼灭。

  经历无数血战的董先不由感叹,“赢官人乃当世虎将,怕是只有当年的吕布方能相比。”

  胡清扯了扯嘴角,“莫要骂人啊,吕布反复小人,咱们赢官人是何等憨实。”

  岳云带着背嵬军来回冲杀了十余趟,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到了约定的午时三刻,颖昌府西门和南门同时打开,董先和胡清率领剩下的八千骑兵一齐杀出。

  突合速见状长叹一声,金兵已经人困马乏,又如何能挡住这股生力军,不带任何犹豫,当即传令各部,边打边退。

  宋军没有深入追击,战后打扫战场,此战宋军以阵亡三千步卒,四百骑兵的代价,斩杀金兵八千。

  光是死在岳云手下的金将就有万夫长一人,千夫长五人。

  突合速隐隐有种又回到顺昌战场的感觉。

  也是当初被白野偷袭怕了,同样是小股骑兵,同样的剽悍,于是一口气后撤了二十里。

  扎下营盘后还不忘立即开挖壕沟,设置拒马。

  而后才开始清点兵马,方才一战竟折损近万,最要命的是,攻城器械几乎全部损毁。

  鉴于青泥河水势太大,全军只能从灞陵桥过河,极亦遭到宋军突袭,也不利于快速进攻。

  突合速当即让王伯龙领一万人马,连夜于青泥河上,依托灞陵桥再搭建浮桥。

  誓要,一雪前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