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骸纪元 第249章 大秦铁骑对战执戟士
作者:告白第七章的小说      更新:2023-07-27

  一场血战之后,刘大有率亲兵前来,向林暮寒禀报东营的局面已经被基本控制住了。

  渔琼和一干诸将基本被一网打尽,尽数被擒在中军大帐等待发落。

  “走!看看去。”林暮寒纵马进了中军大帐,见到满大帐的美酒佳肴,再看看垂头丧气的晋军将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自己冒雨急行军,这晋军反而在雨中逍遥快活。

  “这肉烤的确实不错!我叫天灾,是秦军统帅,你们中谁说话最管用呀?”林暮寒拿起小刀,割了一块炭火烤的焦黄流油的羊腿肉塞进嘴里,肉香满嘴,直入胸腹,忍不住夸了一句好手艺。

  “你是少卿大人?我是大晋东营统帅渔琼!”渔琼赶快站了起来。

  林暮寒微微一怔,自己这么有名气吗?此时外面仍然厮杀声不断,还有晋军在抵抗,于是道:“是我!叫你的人停止没意义的抵抗吧!放下兵器,我保证他们的安全。”

  渔琼沉默片刻,道:“好!你们秦军的话我不相信,但是少卿大人的话我渔琼相信。”

  林暮寒摆摆手,刘大有解开渔琼身上的部分封印,并递上了晋军虎符。

  渔琼手握虎符,一只高达百丈的金色虎头浮现在中军大帐上空,巨虎口吐人言,传遍了整座东营。

  “传我将令,所有人放弃抵抗,听凭少卿大人发落。”

  将令传出,东营内的抵抗逐渐平息下来。

  黑暗之中,那位劝谏过渔琼,名为楚实的将领眼见大势已去,偷偷逃走,孤身直奔镇水城而去。

  做完这一切,从惊惧、愤怒和颓丧中逐渐平复过来的渔琼平静交还了虎符,叹道:“早就听闻了少卿大人在小仙门的无敌风采,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大人带军也很有谋略,我们败的不冤,这次王都督算是遇到对手了。”

  林暮寒问道:“你们家王都督叫什么呀?上次打败我三万秦军,确实是位难得帅才。”

  “王明明!”

  “那我期待早日和他在战场上相遇。你们先委屈一段时间,等我平定了这边,你们就可以回晋国了。”林暮寒摆手将晋军将领都押了下去。

  对这些领兵在外的世家贵族来说,将帅只是一份职业罢了,败了就败了吧。

  中军帐只剩下了刘大有、王信、多阵等将领,这个时候,一名晋军将领从帐外走了进来,对着林暮寒行了一礼。

  王信道:“白止将军,这么多年辛苦你了,陛下和徐阁老没有忘记你,等这次任务完成,你就能升为牙将了。”

  “谢陛下恩典,谢徐阁老栽培!”

  屋外风雨交加,账内的烛光在吹进来的风中摇曳不止。

  “各位将军,那就按照计划进行吧!”

  林暮寒揉了揉手腕,望着帐外的寒风冷雨,估摸着这雨等待夜尽天明,也就该停了。

  ……

  雨停。

  整个晋军东营重新恢复了安静。

  留守的五百秦军铁骑维持好东营的秩序,开始有序登记释放被俘虏的晋军士兵。

  愿意留下为秦军效力的士兵可以加入秦军,不愿意效力的则发放一百块灵玉,放其返乡。

  林暮寒这一破天荒的举动让仅仅五百名秦军就迅速稳定住了两万余人的晋军败军。

  给了晋军败军一条生路,也就暂时绝了有人鼓动发动叛乱的可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经过昨夜血战,两万名晋军战死或者逃散,秦军也有近千人伤亡,失去了战斗力,所以林暮寒手中实际可以调用兵力只剩下了八千多点。

  如果将此战目标仅仅定为晋军东营,无疑是大获全胜,可以率军凯旋而归。但林暮寒此战的目标是镇水城。

  从渔琼诸将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城中尚有四千名晋军执戟士,根本不是之前预料的最多千余守城兵力,野战秦军自然无敌,但是如果走到攻城这一步,他手中这点兵力就实在是有点捉襟见肘了。

  没有五倍对方的兵力,镇水城真拿不下。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的,晋军东营内众多的军械物资极大缓解了秦军的后勤压力,尤其是两万匹战马的补充让秦军终于实现了战马自由。

  秦军战力之所以冠绝诸国,全仰赖精锐的铁骑。

  ……

  白止与三名亲兵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了镇水城。

  镇水城山环水绕,四周群山巍峨险峻,三十余丈高的城墙宽阔坚固,城中有百万居民,大多为镇水城下辖百城中最有身份、地位和财富的人家。

  白止看着白日突然紧闭的城门,知道自己还是来晚了一步。一定有人抢先入城,将晋军东营受袭的事情告诉了镇水城的太守。

  他心中叹了口气,还是纵马过了桥,在城门下通报了自己身份,匆忙入了城,便直入镇水城中的太守府。

  同在东营为将的楚实已经先他一步见到了太守,白止直接呈上渔琼手中虎符,开门见山道:“太守大人,我军东营被秦军偷袭,作战不利,渔琼将军率军撤退,却被秦军围困西泉山。请大人速速派兵救援!”

  楚实道:“我军已败,渔琼已经向秦军主帅投降,何来率军败退一说……”

  白止打断楚实,怒道:“楚实,你不战而逃,如今见了太守,反而污蔑于我,对我军见死不救,是何居心?”

  太守仔细检查过兵符,一时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东营的音讯突然被截断,他也不知具体情况。

  楚实急道:“太守大人,这白止分明是秦军奸细,故意引我军出城,好趁机偷袭。我军东营已经崩溃,为今之计只有死守镇水城等待主力前来援救。末将认为秦军人数不过万,只要我军坚守,镇水城绝对安然无恙。”

  白止大声道:“大人,不要听他挑拨。秦军攻势甚猛,我军败退,大多没有着甲,真的撑不了多久了。请大人速速派兵救援啊!”

  太守没有阻止两人争吵,只是阴沉着脸,来回踱步,很难下决断。

  “大人,不能上当啊!先派兵调查清楚也不迟啊!”

  白止指着楚实道:“楚实,你究竟想做什么?对我军见死不救,你你你……我一定要上报陛下,将你军法从事!”

  心中盘算良久的太守终于下定了决心。

  虽然他更倾向于楚实所言,据城固守方为上策,但他权衡再三,反而不能做这个选择。

  丢城,自己顶多落个思虑不周、轻信他人的罪过,自己救人心切,陛下那边反而好解释,大不了回家养老就是了。

  见死不救,在陛下那边坐实了可就是死路一条啊。

  太守还有另外一层心思,镇水城中原本只有一千名执戟士,后来王都督不放心,又额外增加了三千名执戟士,这些增加的执戟士都是百战精锐,秦军不过万人,如果分兵迎战自己,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太守摆摆手,见两人不再争吵,才缓缓道:“两位将军不要吵了!渔琼将军深陷险境,我不能见死不救。楚实将军,你率八百精兵守城,我与白止将军率其他人前去救援。”

  “大人……”楚实还想再劝,却被太守打断了。

  “楚将军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

  镇水城太守亲率三千两百名执戟士,直奔西泉山。

  通往西泉山的直道必经之路有一处低矮的丘陵山区,太守谨慎的先派斥候探查一番,确认没有伏兵之后,才继续前行。

  过了这片危险的丘陵山区,前方到西泉山之间只有八百里平原,虽然还很泥泞,却没有可供伏兵隐身的地方,太守稍微放心一些。

  又走了一半路,很快太守就看到天边有一道黑线的颜色越来越明显,就像黑色的潮水一样滚滚而来。

  这道突然出现的黑色潮水反而让太守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在多阵的指挥下,三千秦军铁骑已经静候晋军多时。

  秦军没有埋伏,选择了正面列阵迎敌,其中固然有不打草惊蛇的原因,但更大原因还是对己方实力有绝对的自信——秦军铁骑野战无敌。

  也正因为这份自信,多阵才敢在少卿大人面前立下军令状,哪怕四千执戟士倾巢出动,他也能完全歼灭对方,不让偷袭镇水城的秦军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

  不出意料,白止已经失去了踪迹,回过味来的太守脸色一沉,随即指挥晋军三千大戟士开始就地列阵。

  平原面对铁骑,贸然撤退只会变成全军的失败溃退。执戟士训练相当有素,一千两百名重骑兵分布两翼,两千重步兵下马步战,列队在阵前,很快就组成了严密的防守阵型。

  除了滚滚马蹄声和飘扬的黑色旗帜,秦军安静的就像一尊尊铁铸的雕像。

  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样,在对方齐整的重步兵军团面前,单一的重骑兵实际没有很强的破阵能力。重骑兵的作用更多是在军团出现破绽时,发起最后的致命雷霆一击。

  于是在两军阵前,一千秦军选择下马步战,手持强弓硬弩、长矛铁盾,列成了铁刺猬一样的军阵。

  两千重骑分为六个战阵,护住了两翼。每一翼的三个重骑兵战阵轮流进攻,交替掩护。一旦中央的重步兵突破敌阵或者敌军侧后出现破绽,三个战阵的重骑兵就可以凿穿敌军防守的阵线,分割歼灭。

  平原之上三千对三千,双方都属于有准备的精锐兵团,甲胄、兵器和战马也都齐全,这一战狭路相逢,注定只有一方能活着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