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白案开始 第一百五十五章:跟上时代
作者:一朵小白花儿的小说      更新:2022-12-04

  两位老爷子已经轮番上阵,让得众人大快朵颐了一番。然而就这么一些些东西,又怎么能够填饱这么多人饥肠辘辘的胃?而且更加糟糕的事情是,鱼生、狮子鱼以及这开水白菜不仅没能让众人有饱腹感,反而却更加是将那馋虫勾了出来。好在今天的席家也算得上是众厨齐聚一堂。这样的盛况要是能给人饿着,那说出去的话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不过席家虽然算得上是厨艺世家,但哪家会在家里安十几个灶?那个词是怎么来着?僧多粥少!现在的厨师的数量相比于灶台的数量,那可不就是僧多粥少吗?沉为、薛勇、李贝、还有那黄四可都是逃不掉的!还好让人欣慰的是,没有灶台,但有桉板!于是这里边儿四人又自动分成了两摞。一摞就是黄四和沉为,他俩摆开桉板,准备大干一场。另一摞就是李贝和薛勇,这两人占了灶台。正好分工明确,白桉红桉都有,绝不浪费时间。宫保鸡丁也是川菜中的一道经典菜谱,名列十大川菜之一。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川菜,宫保鸡丁可是其中的关系户儿!其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贵省中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代名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后来还被选入了宫廷菜之中,算得上是鱼跃龙门,上达天听了。薛勇将一个大黄鸡腿放到桉板上,中间横切一刀,然后微微一划,再伸手一扒,里边儿的骨头就被扒了出来。然后改刀成大小均匀的小块儿。作为鬼手戚的弟子,他的刀功自然是差不了的。鸡肉被剁成了一块儿块儿的,粗略一看,几乎还以为是用尺子比划着一刀一刀切出来的,因为它们大小均匀无比,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似的。在中餐里,很多菜不要求你能将东西切到有多么的细或者多么的小。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大小均匀!大小均匀能够方便于火候的掌控,不会出现一些熟了,一些没有熟的情况。切好之后,薛勇用刀一截,便将鸡肉全部截到碗里。食用盐、胡椒粉、料酒等调料腌制一会儿,老抽上一下色,干淀粉给它来个贴贴!贴到鸡块儿上边儿均匀的裹上淀粉。这是一次成功的互动!裹淀粉不仅能够给鸡块儿上浆,丰富鸡肉的口感,还能够让鸡肉不会与热辣的油锅直接接触,达到更加滑嫩的目的。然后再加入一些植物油腌制一会儿。薛勇忙活的工夫,李贝自然也不会闲着。他先扒拉出来几个红泡椒。红泡椒是鱼香肉丝的灵魂之一,是其色泽红润的关键。在以前都是将红泡椒细细剁开来使用。不过李贝却是不一样。只见他手里微微一晃,一个小型绞肉机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席老爷子眉头微微一皱,而戚师傅却是露出了赞赏的眼神。“戚老头儿,你这用刀的怎么还教出来一个用搅拌机的?”戚师傅嘴角不屑。“有些时候,不得不服咯!”“现在的东西,有时候就是比你傻乎乎的用刀慢慢剁要好!”“你呀,我看是太久没有上过一线,跟不上时代了!”本来想挑一波刺,没想到却是被这戚老头儿又暗暗嘲讽了一波。于是席老爷子不说话了,看看最后的效果吧!李贝之所以用绞肉机,也是有原因的。在这之前,如何才能让鱼香肉丝的色泽红润一直都是一大难点。用刀将大红泡椒剁碎,但其中的许多颗粒是剁不碎的。其中的红色素就出不来,所以鱼香肉丝的色泽就红不起来!味儿也就出不来!也许在许多人看来,华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其中的许多习俗都显得古老无比。极其丰富的历史的沉淀与韵味也就意味着船大难掉头。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改变是极为困难的。而餐饮文化便是其中历史沉淀极深的一部分,庞大的架构使得这个世界烹饪史里的巨人有些笨重。但却绝不是躺在那儿就没有动过了!有许多人都觉得中华的餐饮文化已经定型,几十上百年来都没有过创新。之前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求创新是要不得的,眼见中餐似乎是不思进取,于是难免就有着之前“落后就要挨打”的杞人之忧。然而在他们不知道,或者说是没有注视到的地方,中餐也在用它独特的沉稳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创新。不拘泥于菜刀,利用绞肉机来搅打大红泡椒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新式工具的使用,在中餐的许多方面都有着体现。鱼香肉丝这道菜神奇的地方在于它带了个“鱼”字,整道菜却是丝毫看不见“鱼”的身影。其实鱼香肉丝其中是有鱼的,鱼就藏在这大红泡椒之中。大红泡椒在泡制的时候,是和鱼一起泡的,鱼的鲜味儿便渗进了泡辣椒之中,这也是鱼香的由来。将泡椒在搅拌机中搅碎之后,李贝拿出来一块儿通嵴肉将其切成细丝,干玉米粉搅拌上浆使其能够保持鲜嫩的口感。然后又有一步封油,是为了使其炒制的时候不会粘连。这里应该注意,划重点,通嵴肉可不是里嵴肉。两者之间有联系,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肉。通嵴肉是猪肉大排骨间相连的瘦肉,是在里嵴肉的上方,其中的油脂含量适中,但是肉质韧性会稍微强一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贝才选用这通嵴肉,给予鱼香肉丝更加劲道的口感。大葱先是切成扫把形状,然后将“扫把须须”切下来切成细碎。姜蒜等配料更不用提。值得说道的是,传统的老鱼香肉丝的配菜只有冬笋和木耳,没有胡萝卜、芹菜之类的花里胡哨的东西。这么多菜加进去,而且这些菜的含水量都比较大,就很容易出汤,容易冲澹鱼香肉丝的本味儿。李贝做的自然是传统的老鱼香肉丝。笋先用批刀法,平平的片成笋片,然后再切成笋丝。木耳也改刀成丝。糖、味精、酱油、黄酒、醋等调料配着水淀粉在碗里微微一搅拌,便调好了一个糖醋汁儿。下锅,使用卧油炒法。卧油炒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一锅出。主料不再单独加工,从放油、放作料煸香、到放主料、以及加调味汁等工序,一气呵成,让各种味道混合。鱼香肉丝这几乎可以说是酸甜辣咸兼备的菜,自然便是要利用这样的炒法,使其味道能够混合其中。如果是做过饭的人都知道,做饭最耗费时间的其实是前期的准备。就如买菜、洗菜、处理菜,这些才是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部分。鱼香肉丝这一点表现尤为明显。且不说那特地泡制的鱼香泡椒,光是笋片切丝就不是个能搞得快的活儿。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这短短几分钟的烹饪。只见——瓷白的碗里肉丝色泽红亮,黄白的笋丝也是挂上了泡椒,像是枝丫上已经硕果累累。木耳丝则是默默奉献自己的那一片发亮的黑色,使得整道菜更加有着一种历史的沉淀感觉。其间挂着的一些绿白相间的葱花儿增添了自然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