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玉腰 第010章 苦涩的傲
作者:四斗米夫的小说      更新:2022-10-06

  天近傍晚,斜阳照东墙。

  知昔和中智放学回来了,小院中顿时欢闹声四起……

  当西侧供销社的高屋,彻底遮挡了院里的阳光,中孝和老顾居然一起回来了。

  中孝倒了杯水端到老顾面前:“爸,你喝点水。”

  老顾看了看儿子,伸手接过置于桌上,掏出香烟,抽出一支来,划了根火柴点上,深吸一口后缓缓吐出,才说道:“去把灯打开。”

  中孝拽了一下从梁上垂下的开关拉绳,堂屋正中悬着的白炽灯,立刻发出了明黄的光,室内似乎也暖和了许多。

  一根烟抽完,老顾淡淡地问道:“说说吧,你是咋想的?”

  “我不想在翻砂车间干了,天天弄那些个东西,能有什么出息?我想出来。”中孝边说边观察着父亲的脸色。

  “出来?你能干什么?有多少人想进还进不去!跟我打铁,你不愿意,车铣刨磨,哪个工种你没干过,你就是太眼高手低。”

  老顾突然停了下来,他也意识到态度可能有些严厉了,遂缓了缓情绪,继续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哪门技术学好了都是可以有出息的。”

  “爸,我听说厂里要搞榨油车间,我想去那儿。”太了解父亲的中孝,并不在意父亲是否生气,而是满带讨好的笑意,央求道:“你就跟肖叔说说呗。”

  “肖叔,肖叔,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在厂里要喊肖厂长。”

  老顾明白儿子的小心思,当下看来,榨油确实比翻砂有前景的多,可该敲打还是要敲打的,他看向中礼的眼神是温和的,脸色却是严肃的:“这回能定下心,好好干了吗?”

  “爸,你放心吧,这回是我自己想干的。”

  “行吧,回头我找老肖问问。”

  说完,老顾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沉默了一会儿,终是叹息了一声:“中孝啊,别再耿耿于怀了,谁让你生在顾家呢,唉~”

  老顾不再言语,抽着闷烟。

  青烟袅袅,或浓或淡,变化着,飘忽着,明暗交替中,老顾陷入了回忆……

  那一年,他18岁,一个看似喜气洋洋的日子,顾家大院的门口,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白鹭公社的铁工厂正式成立了。

  他的父亲带着全家人,离开了那个生活多年的院子,住进了现在的这所房子,从此顾家也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曾经那个让人抬不起头的地主身份,似乎也可以淡化了。

  首任厂长姓肖,身世非常清白,祖祖辈辈的农民,耕田绝对是一把好手。

  新官上任封赏三军,顾老爷子被任命为全厂唯一的车间主任,那两个所谓的徒弟加上他都是技术骨干,其他学徒成了最早的一批工人。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厂子扩大了面积,扩充了车间,增加了机械设备,顾老爷子也光荣地退休了,他顺理成章地接任了新的车间主任。

  他是厂里唯一的八级钳工,拿着比厂长还多几块钱的工资,厂长还是肖厂长,不过换成了肖二代。

  在厂内,他少言寡语,一直埋头做事:研制插秧机他是总工,生产制造他是主任,街心的铁铺他又是掌柜的。

  在家里,他身教言传,恪守亦能变通:确保经济他是砥柱,教育子女他是先生,维护家人他是户主。

  大儿子中孝自幼聪颖,学业优秀,心性高远,奈何,不要五分加绵羊的时代,加之地主家身份,上大学是绝无可能了,为此,父子都是郁结于心。

  中孝十四岁便离开了学校,干了太多事儿,遭了太多罪,绕了一个大圈,最后还是进了工厂。

  然而,除了他的车间勉强维持着全厂的营收,哪个车间不是好高骛远地搞搞样子,反正进的是大集体,吃的是大锅饭。

  他知道,儿子的志向早就磨没了,只想做个踏实的事儿,能吃个心安的饭。而当地土法榨油效率不高,费时费力,引入机械榨油倒是个不错的事儿。

  为了儿子,他必须放下他的傲气、打破他的古板,求人办事了。

  可他也知道,只要他张口,老肖肯定不会,也不敢驳他的面子,可真的决定了,他却感到极度的纠结……

  月英进屋就感到气氛有些沉闷,忙对中孝说道:“这天都快黑了,中礼还没回来,你去找找。”

  “哦。”中孝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老顾,别吸烟了,该教小四新的生字了,纸卡我都已经剪好了。”

  月英很清楚,需要帮老顾转移一下情绪了。

  老顾欣然答应道:“吃了晚饭就写。”

  提起小四,这个聪明乖巧的小儿子,老顾颇为欣慰:

  三字经学完了,千字文差不多也学了大半,基本上不太难的字都会认了,再教下去,他也有些勉为其难了,毕竟他也是14岁就开始为生活奔忙了,太多年不看书了!

  “爸,妈,我回来了。”中礼跟在大哥身后,探头探脑地打了个招呼,就要溜去厨房。

  “等等,为什么回来这么晚?”老顾深知这个儿子的顽劣,脸色沉了下去。

  “我,我逮鱼去了。”

  中礼略微一滞后迅速如常,左手向前一伸,像变魔术一样,用柳条穿成一串的鱼,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中礼自豪地说道:“妈,你看,都是黑鱼和鲶鱼,没什么刺,个头还大。”

  知子莫若父,老顾追问道:“你真就逮鱼去了?你的书包呢?”

  “呃……”中礼一时语塞,求助的眼神看向了母亲。

  “吃饭,吃饭,吃完饭去拿书包。”

  月英显然是知晓其中的猫腻,自然是及时地解围,可随口一个‘拿’字,似乎在说明着什么。

  老顾扫了妻子一眼,暗叹一声:慈母多败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