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玉腰 第118章 叶公好龙
作者:四斗米夫的小说      更新:2022-10-06

  遥不可及的才是高雅的艺术,触手可及的只是现实的残酷,那么,感情呢?

  -----------------------------

  当朝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始,新的一年也再次拉开帷幕,返回吴市的人们继续按部就班,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微弱地奉献着。

  河岸的迎春花开了,暖暖的春意回归,陶吧的生意依旧不温不火,贴切地诠释着叶公好龙的寓意!

  为此,田冰颇为纳闷,难道遥不可及才是艺术,触手可及便不再艺术了?

  一位远道而来的记者,再次送来了信心,国家青年报以人物专访的形式,并同步海外版刊登:

  主标题--吴市烟雨渡畔,田冰创办陶吧;副标题--一位孤独的传播者。

  毕竟是国家级媒体,权威性和影响力巨大,省、市电视台也先后前来采访,播发了新闻,电台的邀请被田冰直接婉拒了,侃侃而谈不是她的强项。

  一系列的宣传,效果非常明显,少了看异类一样的眼光,多了欣赏赞叹的声音,生意好了许多,也稳定了许多。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专程找到陶吧,学习交流,寻求开店指导。

  面对虚心求教的人,田冰却是诲人不倦,丝毫没有藏私,只要愿意学的,她就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

  感受到田冰的热心、开心、信心,中信也乐得配合,就设备、工具、经验及教训等,全都无私地分享了出去,收获了一堆的好人头衔。

  转眼已是盛夏,这天店里来了两人,一位高大壮硕,却天生弥勒脸,未语先笑,开口酒窝必现;另一位略矮,身材匀称,稍显严肃,开口偏偏带点儿痞气。两人均来自中都,路过吴市,慕名特来烟雨渡转转。

  两个大男人既不看山,也不看水,更不看戏子红粉地,一路沿着大回廊走马观花,这便到了陶吧。

  两人驻足观看一会儿,居然进了屋,要了茶,边品茶边欣赏陶艺,还时不时说笑着,皆是关于陶瓷,不论专业度如何,其态度确是极其尊重与推崇。

  中信仿若遇见了知音,便主动上前搭话:“两位朋友好,我看二位也是好茶之人,我想请二位尝一泡好茶,如何?”

  “那感情好啊,请坐!”弥勒脸面色更喜,硕大的酒窝浮现。

  真空密封的小袋茶,被撕开包装倒在了茶展上,中信一手托着,一手虚扶,将茶盏送至二人面前,意即请赏干茶。

  弥勒佛接过,一观一闻,说了声,‘好茶,’又递给了同行之人。

  赏茶完毕,中信接过茶叶置于一旁,开始清理残茶,温壶、暖杯、投入新茶,悬壶高冲,洗茶……

  一系列流程完毕,斟好了茶,这才开口道:“我叫顾中信,那位教人做陶的是我夫人,还没请教二位怎么称呼?”

  “我叫何冬,冬天的冬,他叫周仓,给关二爷扛大刀的那个。”

  快人快语,交往起来就是舒服。

  “……”

  通过交流得知,周仓运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何冬生于大院长于大院,有一份清闲的工作,经常陪周仓四处走动。

  来到陶吧纯属偶遇,虽然来自中都,涉猎甚广,对陶吧亦是颇为新奇。尤其对于田冰与中信的超然与性情,深怀欣赏与感慨,觉得二人应该换个更大的舞台,譬如人文环境更佳的中都,相信一定可以开创一番事业,他们亦能提供些许资源支持。

  感觉这个东西很玄妙,get到了,几句话便能成为知己好友,无感,那只能是一辈子的泛泛之交。

  中信夫妇与何周二人相谈甚欢,一起用了晚餐后,又返回陶吧继续喝茶聊天,直至深夜方才尽兴而归。

  何周二人盛情相邀中信夫妇前往中都,考察之后再议。

  宿舍小屋内,桌上一杯刚沏的清茶,叶片尚未完全舒展,舞动着浮浮沉沉……

  中信躺在田冰的怀里,享受着清净舒缓地拍打,有些慵懒,二人世界时,他尤其喜欢被怀抱、被抚摸的感觉。

  田冰问道:“你说,咱们要不要去中都转转?”

  “去肯定是要去一趟的,咱们还没有一起旅游过,就当完成一个仪式也是值得的,顺便看看皇家的珍藏也不错嘛。”

  “旅游不旅游的,我没多大兴趣,他们的那个桃园,我倒是很想去看一看,如果做成私家陶艺会所,应该不错,毕竟那儿是都城,素质与层次都要高不少。”

  对于田冰的说法,中信颇为认同:“确实,现在的陶吧早就背离了我们的初衷,俨然成了游艺项目,成天闹哄哄的,客人觉得他付钱了就是大爷,就可以肆意践踏我们的付出,又有谁能静下心来学呢?恐怕连安安静静喝杯茶都不行。我们竭力营造的意境,却是无人消得静中闲,再这样下去,我甚至觉得,这是对陶艺的侮辱,更是对你的亵渎,反正,我很不爽。”

  中信的情绪渐趋激动,田冰赶忙抚摸着他的脑袋,柔声道:“好了,好了,不激动,不激动。你呀,就是太理想主义了,可人跟人能一样吗?你要改改你的脾气,气大伤身,知道吗?”

  “我是替你感得委屈啊,老婆!那些土人不值得你那么费心地传授,我早就想关门不干了。”

  “行,到时候再说吧。喝茶吗?”

  “嗯,我要你喂。”

  “……”

  悲壮也好,委屈也罢,陶吧这叶扁舟,终是没能行得更远一些。

  一年租约期满便不再续租,盘算下来,勉强平了萍姐的投资,一些设备和泥巴也都送给了她,留着她在家玩儿。

  之后,中信与田冰去了一趟中都,吃了烤鸭,涮了羊肉,尝了爆肚,游了皇宫,转了展馆,住了大观园,进了会所,泡了茶馆,最后去了郊区的桃园。

  一番考察下来,对于中都那旷达的气魄,咂舌的消费,浓郁的人文,厚重的历史,两人均是心生感慨,也对能否立足显得信心缺缺,终以大环境尚需等待为由,暂时搁置了此事。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一年前,平静、安逸,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了……

  静下来的田冰,总算能静下心做紫砂壶了,毕竟答应了人,也不好一直欠着。

  中信再次北上,快过年了,应处里要求,回笼在途资金,顺便联络一下感情,为下一个年度做好准备。

  在冰市呆了两天后,中信启程前往顾主任那儿。宛如回家一般,他下了火车,直接叫了个出租,急匆匆地赶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