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玉腰 第134章 羊非善类
作者:四斗米夫的小说      更新:2022-10-06

  中信所负责的市场区域,单就面积而言,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世界屋脊、纵马天山、古城楼兰、飞天敦煌、牧歌草原、大小安岭……尽皆收归他的囊中,无一不是情怀之地,稍嫌不足的,也就是地理位置、经济状况、观念延迟等先天条件,略逊于平均水准而已。

  在杨部长的帷帐运筹下,市场部全员擦枪磨刀,使用一种IP电话卡开始了全国摸排……

  中信甩了甩脑袋,换上饱满的情绪和淡淡的笑意,也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摸底工作:

  “喂,您好,114查号台吗?帮我查一下乌市医保中心的电话?”

  “抱歉,没有登记。”

  “哦,那麻烦查一下劳动局的电话,谢谢。”

  “……”

  “好的,谢谢!”

  放下电话,又开始拨号。

  “喂,您好,劳动局吗?请问一下,医保方面的咨询找哪位?”

  “我这里是总机,我给你转到办公室问吧。”

  音乐声从话筒传来,好一会儿,有人接听了。

  “喂,你找谁?”

  “您好,麻烦您找一下负责医保事宜的,谢谢您了。”

  “你重新打一下总机转医改办。”说完,直接挂断了。

  再一次地重复拨号,浓郁的烤羊味儿非常好客,再次将来自远方的问候送到了另一端的话筒。

  “喂,这是医改办,你找哪位?”

  “您好,我找咱们负责的领导,有些关于医改方面的政策,想向他请教。”

  “肖科长不在,你下午打来吧。”

  “好咧,谢谢您,请问您贵姓啊?”

  “不用问我,你直接找肖科长就行了。”

  “好的,谢谢您,再见!”

  ……

  “您好,我找肖科长。”

  “我就是,你哪位?”

  “您好,您好,我们是吴市的上市公司途远软件,我们已经在一些地市上线了我们的医保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想就这些问题取取经,互相交流一下,谢谢您了。”

  “呵呵,我们这儿很落后,哪有什么经可取啊,我们还想着向你们发达省市取取经呢!”

  “是啊,是啊,都是摸石头过河,我们吴省可能走得稍微早一些,这样,肖科长,您在解读和执行新的医改政策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我们交流交流啊,毕竟我们是做系统软件的,必须熟悉政策,一来可以让我们少走些弯路,二来,我们这边已有的经验也能印证一下。”

  “现在上面的政策已经出来了,可各地具体怎么搞,还真没有标准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现在就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

  “……”

  接下来的交流就变得轻松许多,通话大约进行了半个小时。

  “肖科长,您所提到的还有些问题,我找我们的专家再咨询咨询,回头我再给您去电话,耽误您这么久,很不好意思了,有机会,欢迎您来吴市考察,我们全程安排好。”

  “小顾啊,你太客气了,今天的交流很有成效,我得谢谢你,也欢迎你有机会来我们这儿啊。”

  “好的,肖科长,过两天我再给您打电话。谢谢了。”

  挂了电话,中信在本子上认真地记下:乌市,劳动局医改办,肖科长,系统未上,政策调研阶段,跟进解答疑问,20%……

  ----------------------------

  每周的例会,听大家汇报完各自的情况后,杨部长便开始点评:

  “……小顾,你的方向有些偏了,那些短期内不可能上系统的偏远地区,你不能投入太大的精力,打电话也一定要长话短说,不能闲聊,电话费也是要花成本的。另外,我跟你们讲,一定要按照我们的部署走,以最快的速度把各自负责的区域全部要过一遍,报上来后,由公司统一研究后,再确定重点市场。”

  说着,杨部长站了起来,双手一按会议桌,深邃的双眼盯着前方,说道:“时不我待,大家都要又紧迫感啊,回到你们的岗位去吧,散会!”

  顺着杨部长的目光看去,中信只看到了半人高的隔断,如少女般安静地伫立着,这大概就是高度决定格局吧,他站得高看得远,难怪自己看不到那远处的风情呢!

  一只苍蝇飞来,在隔断上落下,不停地搓着两只前手……

  “顾中信,走啊,吃饭去。”一只手拍在了中信的肩膀上,一个笑眯眯的慈祥面孔出现在他的身后。

  “啊,又到饭点了!”中信这才醒过神来,一上午他都在盯着记录本发呆,时间就这样流逝了。

  “走吧,老管他们已经过去了。”

  说话的叫王存,途远挖墙脚时,一起跟过来打酱油的,在那批牛人中找不到存在感,分配的市场区域也很偏远,喜欢跟中信几人一起混。

  “走吧。”

  中信站起身抬脚就走,王存紧跟其后前往吃饭的地方。

  吉庆茶餐厅,门头很气派,内部挖地三尺,改造成了两层,晚上的客人非常多,中午的生意就清淡了很多,途远公司的餐票可以通用。

  中信来过一次后便定点了,这儿虽然消费略高,但胜在小有情调,几个人凑在一块儿,也能点上几个菜,更有免费的茶水,可以一直闲聊到下午上班。

  靠着假二楼的栏杆,长条茶桌两侧已经分坐了3人,中信请王存入了正位,自己则拿过一把椅子,单独坐在了一旁。

  中信问道:“肚肺煲点了吗?”

  “肯定少不了的,都点好了。”

  答话的是一位黑瘦的戴眼镜青年,他叫肖骁,曾和王存一起效力于那家民企,性格比较沉静,也有些被边缘化了。

  “刚才在公司还愁眉苦脸的,到这儿了就惦记上肚肺煲了。”

  说话的人姓管,大约三十五六岁,成天高深莫测的样子,偏偏又沉不下去,喜欢高谈阔论,据说认识途远的董事长,被人特意请过来的。

  “天大的事儿也没有吃饭重要,只要看到饭菜,我的心情就特好。”中信微笑作答,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对,顾中信说得对,吃饱再说,喝好再讲。”一直没说话的老刘也插话进来了,他身材壮硕,国字脸,不说话自带威严,开口却很随和。

  “哎,小顾,甭搭理那只羊,在总部就没人喜欢他,天天一本正经的,没个屁本事,这才下放到软件公司的。”老管安慰着中信,似乎他知道什么内幕。

  老刘颇为骄傲地说道:“老管这次算是说了句正经话,顾中信,我跟你讲,别鸟那人,管他怎么分,只要你有关系,想做哪个城市就做哪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