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九十五章 刀斩乱麻,姐妹同纳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冯一博的话一出,尤家娘仨神色各异。

  尤老娘愣在当场,嘴长得大大的。

  心中却快速盘算得失。

  一个女儿跟了冯一博就能沾光。

  若两个都跟了他,岂不成了赔本的买卖?

  尤二姐也是一脸吃惊,显然没想到冯一博会这么做。

  要知道,刚刚他还指摘妹妹。

  明显不喜她的做派。

  怎么转眼就要一起纳了?

  她甚至忘了害羞,就瞪着大眼睛愣愣的看着冯一博。

  似乎想要把眼前的人看透。

  可惜。

  以她的头脑,这辈子是别想了。

  尤三姐天生脾气,和人异样诡僻。

  她模样儿风流标致,又偏爱把自己打扮的更出色。

  总在私下搞些另式另样。

  做出一些,自觉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

  虽从未在外人面前展露,但她一直对此十分自信。

  甚至是自负。

  她觉得,就算是铁石心肠的。

  只要是个男子,也不能对她毫不动心。

  可今日初次尝试,就在冯一博面前吃了憋。

  甚至被揭了面皮。

  她自然不甘,想要解释。

  没想到,这事还没解释清楚。

  又被误会了别的。

  她虽不甘。

  却也只是想问个清楚,说个明白。

  从没想着真的就和姐姐抢回冯一博。

  不对,不是抢回来。

  是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冯家哥哥我不是那个意思……”

  尤三姐一脸急色。

  冯一博却直接摆了摆手,没让她再继续说下去。

  原本他还有些犹豫。

  但刚刚听了尤三姐的话,顿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本还以为两方叙亲,是要谈感情的呢!

  搞了半天,你们只想要生活富足。

  早说啊!

  我又不缺钱。

  这不就好办了嘛!

  想通的冯一博直接开大,使出一招:

  “两位妹妹每人先五百两下定,过门后,每人再给五百两压箱。”

  快刀斩乱麻,直接用钱砸。

  “其余一应日常开销,由我府中另出,老娘也由府中安排养老。”

  说完,他又看着尤老娘,笑吟吟问道:“老娘觉得如何?”

  冯一博说的下定自然不是下聘,而是算纳妾的定金。

  但这个时候谁会计较这个?

  张口就是两千两,直接把尤老娘都砸懵了。

  “啊?”

  尤老娘还没闭上的嘴巴再次长大。

  她本还在斟酌用词,想着想着如何拒绝。

  可听了这个价钱,拒绝的话如何也说不出口了。

  就算是做正妻,也没几家能给出这个价码了吧?

  公侯门第的庶子娶正妻,能花个两、三千两就算不错了。

  何况那两、三千两还不全是聘礼。

  而是加上婚礼的所有开销。

  若是普通人家,别说千两。

  就是有个百两都是大价!

  很显然,这才是个开始。

  大头还在后面呢!

  以冯家的人丁单薄,若是生个一儿半女,她不也跟着借光?

  何况,就算后续没有其他。

  对方还答应给她养老呢?

  能给丈母娘养劳的姑爷都不好找,何况只是一个妾室的母亲?

  此时她若拒绝了,怕是再没处找这样的好事。

  “啊哟哟!一博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娘仨是为了钱似的。”

  尤老娘一拍大腿,嗔怪道:

  “我可是看中一博你人品出众,这才想把女儿托付给你。”

  这一刻,冯一博真想直接掏钱砸过去。

  但那样就太不给脸了。

  他只能笑着拱手:“多谢老娘的信任,一博定然不会让老娘失望。”

  尤老娘的嘴都快合不拢了,闻言笑道:

  “既然你有心两个都纳,那我便做主许给你了就是!”

  “妈!”

  尤三姐大急。

  她还没解释清楚,怎么就成了姐妹同纳?

  “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尤老娘一瞪眼。

  怕尤三姐又乱说话,再出了什么别的岔头。

  虽然平时尤三姐没少母亲吵架。

  但在外人面前,还是不敢违逆母亲。

  她一脸不情愿,却也只说出个“我……”

  就再没了动静。

  尤老娘这才再次露出笑脸,对冯一博摆手道:

  “让一博见笑了,以后就要你自己管教,我是管不了她了。”

  冯一博笑着回道:“三姐儿的真性情,亦是极难得的。”

  “你别以为……”

  尤三姐闻言就要反驳,手臂却被尤二姐拉住。

  “妹妹,你不要再说了。”

  “姐姐~!我!”

  尤三姐都要急哭了。

  不是一人做妾,全家沾光吗?

  她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此事既然定下来了,我明日便叫人来下定。”

  天色已黯,冯一博还要回去。

  “我在象山除了军营也没别的去处,到时候我让人把这边收拾一下,就在这院里办吧。”

  又不是正妻,也就是请顿饭的事。

  尤家母女自然不会反对。

  冯一博便也不再啰嗦,直接告辞。

  等他走了,尤三姐也渐渐冷静下来。

  觉得好像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她们娘仨可以一直在一起,不必分开了。

  而且,冯渊前程远大,年少多金。

  长得也俊俏。

  冯家又是家大也大,人丁单薄。

  不管是她,还是姐姐。

  将来只要能生个一儿半女。

  也不怕没有倚靠。

  尤三姐想通了,尤二姐适应的更快。

  或者说她本就逆来顺受惯了。

  母亲定下的,她也没别的主意。

  尤老娘自然欢天喜地,觉得自己招到了金龟。

  虽是妾室,却也不是一般人家可比。

  毕竟这个姑爷出手阔绰,远超她的预料。

  不对,是大爷。

  她一个妾室的娘,只能叫大爷。

  等将来冯一博成亲,也可以称老爷。

  不管叫什么,总之有人给她养老就行。

  第二天,冯一博就如约让狗子过来下定。

  除了带了千两汇票,还带了一车价值不菲的礼物。

  尤其是各式料子,怕是把象山最好的都买空了。

  为显重视,冯一博还找了个道士。

  算了良辰,挑选吉日。

  时间就定在七日后的傍晚。

  尤老娘这几日,带人把小院收拾的妥妥当当。

  从上到下透着喜气。

  想到箱底的一千两银子,更是欢喜的合不拢嘴。

  尤二姐则不时自己红着脸偷笑。

  一眼可见面目含春,一副待嫁模样。

  尤三姐却和往常不同,像是变了个人样儿。

  每日一副贤淑模样,再无一点放浪。

  说话都学着姐姐慢声细语,不似之前泼辣爽利。

  不知道的,怕要以为是哪家闺秀。

  这边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只等冯一博来入了洞房,就算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