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一百二十四章 意外顺利的海外发展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甄家吃了大亏,却连对手是谁都还没搞清楚。

  暗中主导的这件事的,自然是冯一博了。

  不论是在冯家庄,还是海外。

  甄家都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具体情况。

  他们想在冯家庄周围布控。

  冯一博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但位置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说十里八村,出现几个陌生人有多乍眼。

  就说庄子他经营多年,暗桩早就已经形成机制。

  凭甄家派来的人,如何能瞒过庄丁的眼睛?

  抓还是不抓,都在一念之间。

  当然,冯一博在冯家庄的选择。

  只是敲山震虎。

  而海外的策略,则是……

  一网打尽!

  冯一博早就想对甄家动手了!

  林如海被下毒,只是其中一个诱因。

  就算没有这事,

  从冯一博知道甄家和倭寇有勾结的那一天。

  他和甄家就必然有这一天。

  开玩笑,这里可是金陵!

  但凡冯一博有那个能力,就绝对容不得。

  在这里有人和倭寇勾结!

  不然百年之后。

  是不是还要在夏天举办淫祀?

  是不是还要在庙里供奉倭人?

  当然,若是之前的冯一博,也只能暂时选择隐忍。

  因为实力的差距太大。

  甄家一个手指,就能碾压他在江南这点基业。

  但现在冯一博却敢于这么做了。

  因为他在海外已经有了根基,也有了动手的底气。

  狗子在流求的发展,顺利到让冯一博觉得匪夷所思。

  抵达流求之初。

  狗子一切按照冯一博的计划。

  先是扫除了几股倭寇,用一些物资让当地的土著迁徙。

  顺利的占领了鸡笼山一带。

  按照冯一博说的,果然发现一处天然良港。

  原本这些都让狗子,对冯一博的计划有着十足的信心。

  但建好了水寨之后,就有几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寇,来袭击港口。

  于是,狗子没有急着往鸡笼山的盆地进发,而是先沿着海岸线清扫倭寇。

  这也算是因地制宜,避免后路被人斩断。

  没想到的是,这一稍稍脱离冯一博计划的举动。

  却引起了岛上一股隐藏势力的注意。

  准确的说,这股势力是原住民组成的一个准王国。

  之所以是准王国,是因为它只是由多个族群组成的松散联盟。

  这个联盟主要在流求中部和北部,与闽越移民有些交流。

  但不多。

  掌握这股势力的是一位女王,被闽越移民称为:

  “番仔王”

  这个联盟是由近百个部落村庄,数个不同族群的原住民组成。

  总人口约有十余万人。

  大多分布在流求中北部区域。

  他们之间也是一盘散沙,彼此偶尔也有些攻伐。

  但名义上,都尊奉同一位女王。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

  这位女王的丈夫,是个汉人。

  眼见北部海岸,经常侵扰他们的倭寇被一扫而空。

  很多原住民都见识到了,这些新来之人的战斗力。

  这位亲王,也就是女王的丈夫。

  得知后就知道来者不善。

  他们的选择怕只有两个。

  要么合作,要么战争。

  于是他代表女王,派人来和狗子沟通。

  双方在一处开阔地,进行了友好的会谈。

  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女王名下的部落,可以和狗子友好相处。

  并开放交易。

  但前提是,要和他们联姻。

  就像这位亲王一样。

  当然,这位亲王是被倭寇掳来的工匠。

  所以并不算什么联姻。

  倒像个赘婿。

  狗子铭记冯一博的教导,并没有一口回绝。

  而是亲回金陵,与冯一博沟通了这事。

  正如狗子所料,冯一博没有多想,立刻同意了合作。

  并提出两个要求。

  一是原计划中的土地,也就是北部盆地和北部小平原。

  这部分可耕种的土地,必须卖给他们!

  二是让他们可以在原住民中征兵,用以弥补他们弓箭手不足的缺陷。

  至于联姻的人,就定下了没回来的猛子。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

  等狗子带着猛子过去,对方却没看上。

  对方明确表示,条件好说。

  但联姻的,必须是读书人。

  这自然是那位亲王的主意。

  虽然他只是个工匠,但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给一个读书人。

  这可能就是一个汉人,最后的执念。

  最后只能是狗子这个探花的伴读,牺牲了美色。

  成功成为联姻的人选。

  猛子为此,还差点想兴兵把女王给灭了。

  借此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魅力。

  除了狗子在流求那边发展的极为顺利。

  成为在流求唯一可以,和几乎所有部落沟通的驸马。

  甚至将来在冯一博的支持下,可能还会成为这个小王国的亲王。

  还有就是……

  刘昭去了泉州。

  因为大鼻子岛的功劳分润给他一半,刘昭也官升两级。

  他从倭患被解决的江南,被调到目前倭寇侵扰最严重的闽越一代。

  出任泉州卫的指挥使一职。

  闽越的倭患,其实比江南还要早。

  但这边比起江南的武备松弛,卫所兵多少还有点战斗力。

  起码和倭寇能打得有来有往。

  不至于动不动就被倭寇击溃,甚至全歼。

  尤其是泉州水师,和澎湖宣慰司的水师互为犄角。

  让倭寇一直只有零星劫掠,不敢大规模进犯。

  不然,就要被包夹在流求海峡中间。

  倭寇的船又没有水师的快,很可能被歼灭于海上。

  冯一博回了都中不久,刘昭就去了泉州。

  狗子在流求站稳脚跟后,就得到消息。

  他第一时间就到泉州见了刘昭。

  两人也是旧识,很快达成共识。

  还是冯一博的老规矩。

  狗子带人清理倭寇,功劳归刘昭。

  而刘昭在官面上,为他们保驾护航。

  至于甄家的船队,为何能无声无息的消失。

  很大程度上,也与刘昭有关。

  狗子手下的人,多是新军的老兵。

  全都有制式装备。

  在得到冯一博动手的命令之后,狗子就让人挂着泉州水师的旗帜。

  对外说是在流求海峡巡海,以震慑倭寇。

  保护大量前往泉州的商队。

  实则就是找到挂着甄家旗帜的船队,接近后直接突袭。

  财货分了刘昭一成,其余运到流求。

  俘虏也被送到流求开荒。

  冯家在流求的地盘,主要是北部盆地。

  只要扼守住两条通道。

  这些俘虏,想跑都没处跑去。

  要么留下开荒。

  要么进山被野兽吃掉。

  或者被原住民捉住。

  运气好的话,可能称为奴隶。

  运气不好,碰见的是猎头族……

  那就只能把头骨借人家用用了。

  不知不觉,冯家的船队仅仅大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有了两百多艘船。

  其中福船就有八十多艘。

  从倭寇缴获的朱印船八十多艘。

  其他各类船只四十多艘。

  放眼在整个东海,也已经是首屈一指的船队。

  不过平时都是化整为零,只少数几次集体出动。

  为的是对付倭寇。

  知道的人不多。

  也只在少数人中流传着。

  东海龙王座下,黑狗王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