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一百二十七章 如饥似渴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众人在金陵码头汇合,上船后一路直奔都中。

  白日里。

  两船齐头并进,尽收江边美景。

  冯一博和林家父女一船,方便随时伺候。

  黛玉在香菱的监督下,已经渐渐适应瑜伽。

  甚至几天不练,就觉得筋骨没有舒展。

  不过因为动作不雅,她倒是从没在冯一博面前练习过。

  都是躲在房间里,自己练习各种姿势。

  冯一博大多时候,都在陪着林如海说话。

  黛玉在旁安静倾听。

  翁婿二人都是探花及第,倒是有不少共同话题。

  林如海不时还会指点他一些为官之道。

  很多冯一博只一知半解的东西。

  到了林如海这边,都是举重若轻。

  很多在冯一博看来复杂的问题。

  到了林如海手里,也能迎刃而解。

  冯一博每每都觉受益良多。

  林家四世列侯,家学之渊源,不是冯一博这样的乡宦子弟能想象的。

  尤其对于官场的透彻,简直堪称是大魏官场活字典。

  这样的东西,其实也是大族和寒门最大的差别。

  大族子弟从小熏陶,很多东西都烂熟于心。

  而寒门出身,却只能依靠自己。

  很多时候,都是碰个头破血流,也许才能勉强明白那些。

  人家从小就习以为常的东西。

  冯一博虽有李守中教导,但学到的更多是学问。

  很多东西李守中也是明白的,却又与他自己的理念相悖。

  自然也不会教给弟子。

  如今林如海卸下巡盐的差事,难得有这样的闲暇。

  正好调教一下这个女婿,避免他走弯路。

  于是,一个有意指点,一个如饥似渴。

  虽不至于一蹴而就。

  却也让冯一博结合所知,对很多事的看法,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还有旁听的黛玉。

  听到精彩之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还频频点头。

  林如海看在眼里,暗自可惜自己没个儿子。

  好在看看冯一博,才勉强找到点慰藉。

  傍晚间。

  船停靠在码头,爷们都聚在贾琏那艘船上。

  让人把酒菜搬到甲板享用。

  或畅谈时政,或聊聊趣闻。

  林如海虽不能喝酒,也会过来凑个热闹。

  和贾雨村这个原来的门客,在一边喝茶闲聊。

  “雨村先生昔日屈居扬州时,我便知如潜龙在渊,必有起势腾跃之日。”

  林如海一边品味香茗,一边笑着和贾雨村叙旧。

  “今日再见,果如我所料。”

  原本,林如海和贾雨村彼此兄弟相称,

  但如今贾雨村和贾家连了宗,论起辈分来和贾琏是兄弟。

  却要叫林如海一声姑爷。

  所以,林如海没论辈分。

  只叫他的别号,还外加一声先生。

  这都是在示以尊敬。

  林如海是贾雨村的恩主,贾雨村在他面前本就低了一头。

  这样的称呼,让贾雨村少了些拘束,心中也多些亲近。

  他闻言就笑着,顺着话茬道:

  “若非昔日有老东家为我引荐,哪来这一番造化?”

  这一声东家,是两人关系的开始。

  如今再叫,避免了不同辈的尴尬。

  还能显示两人关系的亲近。

  其实从贾雨村出任应天府开始,就不是林如海的私人了。

  或者说,从贾雨村被引荐到贾府。

  就已经算脱离了林家。

  如今香火情还在,找他办事肯定没问题。

  但毕竟多了几个主子。

  若真有什么大事,他肯定要先问过贾府和王子腾那边。

  这是人之常情,林如海也不会纠结。

  “若非雨村先生大才,任凭我说破嘴也是无用。”

  林如海笑着摆了摆手,似乎他的举荐不值一提。

  又随口问道:“这次先生回都中补缺,定是要大用了,不知哪部哪司有这个荣幸?”

  贾雨村原本是应天府的府尊,官居正四品。

  这次被保举回京,也定然是升官。

  若是入寺听用,就是卿。

  若是能入六部,就是侍郎。

  “老东家玩笑,此次回京补缺,皆是东家老亲为我运筹,王家叔父为我累上荐本。”

  贾雨村嘴上说得客气,但也难免有些得意,最后才道:

  “若是侥幸得缺,大概是兵部吧。”

  林如海一听,微微惊讶,随即笑着道:

  “那要恭喜雨村先生荣登司马。”

  兵部尚书,雅称大司马。

  侍郎则可称小司马。

  林如海直接说司马,也是在捧着说。

  贾雨村也不否认,只拱了拱手,道:

  “都是托您的福。”

  这边两个老的喝着茶,说起话来却是滴水不漏。

  另一边两个小的,喝的是酒。

  说起话来嘛……

  却是一言难尽。

  本来冯一博不想和贾琏喝酒。

  可一来,经不得贾琏缠磨个没完。

  二来,也是白天和林如海学得太多。

  想要调节一下心情,换换脑子。

  “一博善于经营,不像哥哥我这样被人辖制,真是令人称羡啊!”

  才几杯酒下肚,贾琏的愁绪就上来了。

  “黛玉和宝钗两个,按说都是我妹妹,素来就知她们懂事,将来冯家定然后宅安宁……”

  从金陵一出发,贾琏就失去了笑容。

  这就是冯一博不想和他喝酒的原因。

  主要怕酒入愁肠,用不了几杯就要醉了。

  就现在这话,若是旁人听了,还以为这位是情敌。

  但冯一博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贾琏是真的在羡慕自己。

  不是羡慕两个妹妹有多美。

  只是羡慕两人相处如姐妹,羡慕冯一博有齐人之福。

  “琏二哥真准备把人带回府里?”

  冯一博知道他愁的是什么。

  随口一问直就指核心,说完又摇头笑道:

  “我来之前,琏二嫂子千叮万嘱,真真有负重托了。”

  贾琏闻言有些不悦,直接自己喝了一杯,才道:

  “放心,定不会令你为难!”

  这话说得豪爽。

  但说完整个人却又有些泄气,无力的道:

  “唉!可你嫂子那人你也知道,怕容不得娇兰伺候。”

  “那你……”

  冯一博给他倒了半杯,却被夺过酒壶,直接倒满。

  贾琏烦躁的一饮而尽,道:

  “不敢带回府去,只能先养在外面了。”

  说完就等着冯一博接口。

  可惜冯一博却不接茬,只自斟自饮了一杯。

  贾琏连忙陪了一杯,又挤出个笑脸,自己接着刚才的话道:

  “只是,难免要找人腾挪些银子,先赁个院子给她住。”

  “之后我缓过手来,就慢慢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