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二百二十章 词中大玄机,黛玉小心机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卜算子这个词牌,一共就这几句。稍懂一点的,就知这是最后一句了。所以这句一出,顿时叫好声此起彼伏。“天啊!这词真是妙绝!”“朗朗上口,别有一番滋味!”“我就说,还好是让姐夫压轴!”“不愧是探花之才,高我们太多!”众人纷纷夸赞,迎春却是一句都没听到。她只在一旁羞红着脸,原地发痴。湘云见此,也顾不得欣赏这词。只看着迎春,继续捂着肚子笑。黛玉一样没细琢磨,而是神色不满的盯着湘云。一副想上去撕她嘴的架势。宝钗面上不动声色,实则也没再往下听。而是想着该如何圆场。唯有宝玉忽地想到什么,高喊着:“不对!”众人闻言,都诧异看他。宝玉被众人一看,有些讪讪的道:“他……冯……姐夫没按七言,也没限韵……”原来他说的是这事。起社作诗都限了韵,定的也是七言律诗。宝玉其实也知道,这话说出来并不讨好。却还是硬着头皮点了出来。果然,这话一出,黛玉都顾不上湘云,直接将怒火发泄到他的身上。她学着湘云一样运用规则,一脸不满的道:“你有什么资格评价?”黛玉的意思是说,刚刚说好只有李纨这个社长才能品评。你宝玉多嘴多舌,该当受罚。李纨见他们几个如小孩子吵架一般,不由莞尔。轻轻摇了摇头,不慌不忙的接口道:“这个怪我,只让兰儿说了题目是‘咏梅’,却忘了告诉他律韵。”本来让冯一博做一首,也只是临时起意的事。确实没说那么细致。探春在旁似笑非笑,还开口补刀。可她像是对着宝玉,实则却看向迎春,道:“总之,这首词绝妙,不是吗?”黛玉这时得了空,才过来看了全词。看完之后,顿时眼中一亮,转而对身边妙玉、宝钗道:“这一阕,句句不提梅,却句句是咏梅!”在她心中,只这二人的才学能与她并提。因此才只对二人说了。妙玉此时正沉思着什么,闻言回过神来。她先点了点头,又笑着应道:“还不止于此呢,你们没发现,这阙词和放翁的那阙《咏梅》词是对应的嘛?”放翁是陆游的别号,众人自都知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探春也已经过来,正听到妙玉的话。此时不由喃喃的吟诵起那首《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一边说着,她就走到台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一句是整阕词最惊艳的一句,众人的目光也都聚在探春身上。只见她提起笔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待从头吟诵完了,探春才落笔誊在纸上。见众人都围过来,探春将两阙词才在一起。两相对比之下,宝钗顿时惊呼道:“果是反其义而用之!”众人本以为,冯一博这词好在用的拟人手法。读起来浅白易懂,还朗朗上口。没想到,不仅初见词好。原来内里还有这样的典故。黛玉这时也反应过来,惊喜道:“果然,对照着再看,越发有味道了!”史湘云闻言,也顾不得再笑迎春,连忙过来对比。这一看之下,顿觉惊惊艳。“天啊!姐夫这阙竟不逊放翁!”她轻呼一声,又连忙掩口。似乎觉得自己的评价有些高了。可再看几遍,越发觉得如此。甚至,觉得放翁那阙词。有些囿于一时一地,都是不能自拔的苦。其中凸显脆弱、可怜、颓丧,都是悲观色调!而新作这阙,则是梅花催春、迎春的俏。其中蕴含坚强、无畏、风流,全是乐观向上!不止湘云,这些姑娘都自幼饱读诗书。全都是眼高于顶的懂行之人。此时也各个眼中都闪过惊艳之色。黛玉更是反复咂摸着、品味着,想把其中精髓之处吃透。一时,在场众人各个都沉浸其中。尤其迎春,脸色酡红,犹似醉酒一样,喃喃读了几遍,道:“果真如此,真不负冯稼轩之名!”湘云这时似乎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她指着冯一博的咏梅道:“你们发现没有,虽是咏梅,却带了四个春字,这岂非是暗合……”她刚刚一直打趣迎春,此时不由顺着这个思路深想。可话到一半,却又不敢再往下说。众人闻言都是一愣,细想之下却觉得有理。除了第二个春点明是迎春,其余也各自暗合三春。凡事就怕脑补和深度解读。现在她们带着这个想法重新一读,顿觉:第一个春“风雨送春归”,说的正是元春在风雨飘摇中,被冯一博护送回来。第三个春“俏也不争春”,说的不也正是俏丽庶女,无法与嫡女相争的探春?【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那第四个春“只把春来报”,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从东府抱过来养的惜春?这样一想,岂非四个全都合上了?!难道……“住口!”李纨虽然喝了些酒,却是没醉。此时听到湘云的话,顿时就是一个激灵。那点酒意全都消散无踪。她打断史湘云的话,又低声训斥道:“史大姑娘你闹够了没?你家亦是勋贵,你又饱读诗书,如何不知断章取义之害?”言外之意,史家也是勋亲贵戚。自该知道些轻重。自古虽都说不以言获罪,但也不能涉及皇家!若是这样解读,岂不是涉及宫闱?众人顿时也都是恍然。元春已是皇妃,又有了子嗣。即使这词里没有不敬,可毕竟涉及宫闱……若万一被有心人拿来攻讦的话,岂不是要给冯贾两家惹麻烦的?众人不由都露出后怕之色,却唯有迎春有些失落。她本以为这是自己专属,现在却是四春皆有。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对。她觉得,不论有没有三个姐妹都不重要。因为,只有自己是明确了的!可又一想,是不是也说明其他姐妹各有各的好处。只有自己没什么特色,才只能明写。迎春在那里患得患失,不提。湘云听到李纨训斥,顿时一脸后怕,有些怯懦道:“珠大嫂子,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好了好了!”李纨见众人噤若寒蝉,知道自己刚刚语气有些重了。于是她摆了摆手,又安抚道:“以后莫要断章取义,一博这阙词虽好,却也浅白易懂,没那么多深意。”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只是经过此事,诸人兴致以尽。各自用了些酒果之后,李纨便宣布道:“今日一社到此结束,各回各家之后,也莫要胡诌!”众人再连忙应是。湘云也跟着用力点头,同时暗暗松了口气。至此,冬藏社的第一次活动结束。整体还算圆满。众人约好初二再聚,李纨便打发了人去前面通报。听闻后面结束,贾琏、薛蟠这边也已经差不多。当下让人备车,贾府一众女卷回府。冯一博也备车送黛玉回去。到了林府,往后院的路上,黛玉小心翼翼道:“冯大哥,你那《咏梅》可是有些深意?”这话问的冯一博一愣。他只是借着酒意,随手挥就。当然,是抄了他心中伟大偶像的词。这首词,虽与其他咏梅词不一样。不提忍苦耐寒,只说乐观向上。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皇图霸业的气象啊?至少不是《沁园春·雪》那样霸气外露。但他在心中再一琢磨,却也想到了四春。尤其是还有迎春二字。冯一博微微有些恍然,心中顿觉自己有些唐突了。但此时黛玉既然问起,他面上不动声色,笑着回道:“并无别意,只是说起《咏梅》就想到了放翁的那首咏梅,遂用了同调同题,但反其义而作。”黛玉听了,当下便放下心来,还赞道:“果然如此,我就说这词一反咏梅词的常态,少了寒苦,立意向上。”见黛玉一脸兴奋之色,冯一博便含笑又道:“我虽自幼寒窗苦读,却主要是为了举业,其实对诗词并不擅长,因此只能借前人的诗词修改润色罢了。”他说的倒是有一半实话。这一半就是,他真的不擅诗词。以他的才学,若是做个应贴诗肯定没问题。但论风花雪月,就要差了不止一筹。别说做出这样的词,就算是黛玉偶有惊艳词句,也能轻松压他一头。至于另一半假话,自然就是作了文抄公。而并非只是借前人的诗词修改润色那么简单。黛玉闻言,也只当他在谦虚,眼中都是欣赏的道:“冯大哥莫要太过谦虚,你这《咏梅》我觉得不逊放翁原词呢。”在她看来,能写出这样的词,不说超过词最鼎盛的宋代。至少盖压当世没有问题!冯一博连连摆手,再次解释道:“不过运气罢了,当时喝了点酒,可能也助了些兴,算是偶得。”他知道,黛玉最喜诗词。若是现在就把期待拔得太高,将来可就没法应对了。冯一博前世所知的诗词,能抄可不多了。毕竟大多诗词都出自唐宋大家的手,而这个世界的历史又不是没有唐宋。想拿李白、苏仙哄弄都不行。算来算去,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伟大偶像和纳兰词。再加上零星一些别人所做。但伟大偶像的诗词,很多霸气外显。若是他抄了,很容易被人诟病。纳兰词他更只记得两三阙,而且记得不全不说,还多是闺怨词。除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生一代一双人”之类。其他只有一鳞半爪。都不适合他人生经历的词。黛玉哪知他的深浅,只觉自己的夫君天下无双。文能科举中探花,武能建功封勋位。文武双全不说,更是才华横溢。溢到能写出不逊放翁的词来。一时不由心中满满都是自豪。正在冯一博和林姑姑打过招呼,要走的时候。黛玉忽地又想起一事,连忙追了出去,道:“冯大哥,且慢。”冯一博有些疑惑,但停住脚步温和一笑。黛玉松了口气,腼腆一笑,道:“今日起社,我们都起了别号,不如冯大哥也起一个吧。”宝钗说要晚上问,这话一直横亘在黛玉心里。此时忍不住先一步提了出来。冯一博那知她这样的小心机,沉吟了一下,就笑着道:“你们的别号我都听了,各个风流雅致,我一时倒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他本来欲扬先抑,正要说一个。可黛玉闻言,自然不能放过。她跃跃欲试的道:“不如我送冯大哥一个。”冯一博心中其实有几个候选,但也想听听黛玉的意见,便道:“不妨说来听听。”“咯咯咯!”黛玉还没说就笑出了声,又连忙忍住,道:“冯府在城北的北山根,那里原本叫渣子坡,不如冯大哥就叫……咯咯咯!”冯一博有些莫名其妙,不知她再笑什么。这时就听黛玉止住笑声道:“不如就叫‘渣子坡主’如何?咯咯咯”她是想到了湘云的“渣子坡居士”,笑得不能自抑。冯一博摸了摸鼻子,点头道:“好,就叫‘北坡散人’!”“额?”黛玉的笑容一下被憋住,只留一脸的错愕。她不是没有好的,只是先来个玩笑。冯一博却自顾自的道:“正好我现在挂冠归隐,这个‘散人’最是恰当。”散人指的,或是平庸无用的人,或是不为世用的人,或是闲散自在的人。显然冯一博指的,是自己不为世用。“诗云:深惭白首恋微禄,不向青山为散人。”黛玉缓过气来,轻吟一句。这是借用了司马光的诗。意思是,头发白了还贪恋官场,而不敢去山中隐居,做个自在之人。“冯大哥挂冠而去,显然向了青山。”显然,黛玉是在说冯一博有这个勇气,并非贪恋官场之人。冯一博闻言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应。因为他还要回到朝中做官,怕是当不得这个评价。“多谢林妹妹赐号,为兄告辞喽!”冯一博当下再次拱手,告辞离开。黛玉看着他的背影,有些不舍。忽地又露出个调皮的笑容,在后面高喊道:“渣子坡主慢走!”前面的冯一博本来闲庭散步,却忽地身子一歪。差点崴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