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二百七十二章 谁也没资格提受害者说原谅!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两边终于作别,冯一博有惊无险的从小院出来。大平一脸担忧的等在外面,一见他出来就连忙去搬踏跺。也不等他搬下来,冯一博就一跃就上了马车。一到了车厢里,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吁~~!走吧,回府!”今天实在太刺激了!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他需要冷静一下,回去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尤其是,忠顺亲王发现他的隐藏身份。这事显然还不算完。虽然今天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但把柄就在他手中攥着。只要忠顺亲王想,随时都能以此为要挟。让自己为他们卖命。好在,对方似有更大的图谋。至少目前来看,不会轻易让自己为他们做什么。显然是想让自己在关键时刻,再发挥某些作用。只是话又说回来,忠顺亲王的图谋。到底是不是要造反啊?若真是如此,那到时候自己又该如何选择?是助他一臂之力,混个从龙之功。还是来把无间道,立个救驾之功。又或者……不管怎么样,现在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总而言之,不到万不得已。冯一博还是不想流亡海外。而且他也相信,只要自己安排得当。即使这两件事哪天被曝光了,他也有把握全身而退。到时候再去海外,也为时不晚。不过,话是这么说。可两件事混在一起,还是难免让他有些头疼。接下来几天,冯一博都紧绷着,思考起将来的安排。宝钗等妻妾见状,只以为他为朝中之事发愁。一时也不敢随便问询。他在书房里写写画画,也无人敢去打搅。不久后,狗子来都中复命。终于让他一直紧绷的神经,微微放松了一些。没等狗子汇报东海郡的情况,冯一博就先安排道:“狗子,你这次回去,就从流求军中选家中被倭寇祸害过的生面孔,让他们去趟金陵。”“好!”狗子先习惯性的应了一声,随后才疑惑道:“大爷,让他们回金陵做什么?”冯一博闻言,阴森一笑,道:“让他们将甄家各脉一网打尽,男女老少都给我押送到流求去!”该死的甄家,不仅勾结倭寇,荼毒江南。还贻害无穷,间接导致自己的身份曝光。忠顺亲王以为冯一博只是随口说说。却不知,他真的打算无差别报复!“到时候,在北港建一所妓馆,将甄家的人都送去那里,还能活跃一下经济,让往来商客有个放松的去处。”狗子闻言脑袋一抽,就脱口道:“男的也送去?”这个时候还能想到这种问题?冯一博闻言,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才道:“甄家的男丁,要么还在刑部大牢,被判斩监候,要么就流放实边,去了边地充军,哪还有几个男的?”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说道此处,又顿了顿,才幽幽道:“再说了,男的又为什么不能送去?”“嘶~!”狗子一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男的也要送去妓馆?他有些复杂的看着冯一博,还不由挠了挠有些发麻的头皮。好在,冯一博只随口一说。因为他马上又摆了摆手,不耐的道:“算了,流求不允许有这种风气。”想到甄家妇孺之中还是有男子的,冯一博又沉吟着道:“若是男的,八成也是年龄不大的孩子,就先贬为龟奴,等成人了,再送去伐木、挖矿就是。”倭寇劫掠杀人的时候,可不管年龄。甄家勾结倭寇,获得的利益,也都是甄家这些主子享受。那现在报复起来,就别怪自己心狠。无论男女老少,冯一博都不准备放过。之所将妓馆以放在新港,就是要给往来之人都提个醒。做什么不好,做汉奸?流求以前虽有俘虏,却没有贱民。现在正好用这些汉奸来填补一下空白!“是!”狗子听冯一博否决了男风,顿时松了口气。随后,听到甄家男丁都关押的关押,流放的流放。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犹豫道:“大爷,可甄家男丁都没了,剩下的岂不都是些妇孺……”狗子平时负责的多是商业上的事,难免少了些狠辣。若说让他对付甄家肯定没问题,可一听要对付一群妇孺。他多少还是有些不忍。“怎么?你可怜她们?”虽然怜惜弱者是人之常情。但冯一博闻言却是目光一凝。他斜睨着狗子,冷声问道:“你怜惜甄家倒是无妨,可那些因甄家勾结倭寇,被劫掠、被杀害、被祸害,导致家破人亡的江南百姓,又有谁来可怜?”狗子被他一眼就盯的后背发凉,又听到这话,连忙怂道:“是!大爷我明白了!”流求那边多是闽越移民,都对倭寇恨之入骨。狗子平日与他们接触,自然也知道倭寇可恨。但,他出身冯家庄。并没有真正受到过倭寇的侵害。对于这种事,也很难感同身受。此时也只是见冯一博目光冰冷,才不敢再争辩什么。“真的明白了?”虽然他改口的快,但冯一博知道他是心软了。狗子连连点头,又忙保证道:“您放心!为了那些受害的同乡,我也绝不会手软!”不管他是不是心软,对于这位爷的命令也不敢打折扣。刚刚只是下意识的不忍罢了。冯一博直勾勾的盯着他半晌,直到狗子有些发毛了,才沉声道:“我告诉你狗子,你给我记住了!”狗子忙作洗耳恭听状,等候冯一博的训诫。冯一博面露郑重,一字一句的对他忠告道:“你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身份,都没有资格替那些真正的受害者说原谅!”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狗子悚然一惊,这才明白自己错在哪了!他连忙摆正姿态,郑重应道:“是!大爷放心,我真的明白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自己实在是有些理所当然了!冯一博见此,才收敛冷意,继续道:“倭寇我们见一个宰一个,偶有俘虏也送去伐木或者挖矿,汉奸也不能让他们好活,要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最大程度的杜绝后来者。”说到此处,他沉吟了一下,叮嘱道:“北港的妓馆就叫警示馆吧!以后凡勾结倭寇等外敌,祸害我中原百姓者,皆从甄家例!”他就是要让人知道,做汉奸的下场!但愿这样做能给世人,还有后人一个警示吧。至于警示是什么,那自然就是……“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做娼!”这样可怕的惩罚,让狗子心中一凛。好在,他此时已经明白了冯一博的用意,自是连连点头。冯一博见他的态度有所转变,又继续叮嘱道:“除此之外,在新城营建一家养生堂,专门收留被倭寇祸害,无家可归的孩童。”这个养生堂,可不是做中药的。而是类似于后世福利院的地方。一般是由官方筹办,当地士绅捐资维持日常运转。意在收容“老弱孤寡”。如秦可卿,就是秦业从金陵养生堂领养的。“北港妓馆挣的钱,都用来供这些孩子吃穿读书,不够的部分,由黑龙府来补。”甄家不止一脉,北港又是流求最繁华之处。想来,赚得钱足够养活成百上千的孩子。狗子闻言松了口气,连忙奉上马屁,道:“大爷仁善!不仅为这些孩子报仇,让他们活命,还供他们读书,又给看甄家赎罪的机会,让她们……”冯一博微微皱眉,摆了摆手。止住狗子滔滔不绝的马屁,又道:“甄家的事你需要动动脑子,尽量别留下什么首尾。”狗子连忙收起一脸谄媚,干练的回应道:“明白!此事我亲自带人过去,一定把事办好!”经过这几年的历练,狗子早就不是那个普通的长随了。大多时候,他只需居中坐镇。可甄家这事,冯一博千叮万嘱的。他也怕那些“生面孔”没去过金陵,搞不好再把事办砸了。到时候冯一博怪罪下来,愤怒无处发泄。万一!哪怕只是万一!再把他扔到妓馆卖几天……怎么办?“好,你去了我也放心些,但你别露面,等到了金陵也要先打探清楚,再见机行事。”见狗子主动请缨,冯一博放心不少。不过该叮嘱的,还是一句也不能少。“甄家被抄,只剩祖宅和祭田,还有附近的庄园还在,所以住在城外的几率很大。”抄家可不是只把金银带走,而是连宅子田地一起归公。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只有祖坟和祭祀产业,才不再抄没的名单之上。即使甄家还有一些隐匿的财产,此时也不敢大张旗鼓。正是因此,冯一博料定他们不在城里,这才敢让人过去,将甄家都掳到流求。若真的在城内,就难免惊动官府。而在城外,大不了就是山贼水匪。即使被人撞见,等官差到了也无处寻觅。狗子闻言点点头,举一反三的道:“若是她们还在城里,我就想办法把人诓出城,再让人动手就是!”说到此处,他又想到刚刚自己心软,惹得这位大爷不快。因此狗子就想要弥补一下,便又问道:“用不用把甄家祖坟刨了?”这个提议,让冯一博有些哭笑不得。官府抄家都不动人祖坟!活着的人怎么处置都好说,也没人会提出异议。对于死人,还是留些体面吧!何况,挖人祖坟已经涉及这个宗族时代的伦理根基,这个先例,冯一博可不敢随便开。万一道德滑坡岂,那不是成了他的锅?沉吟了片刻,冯一博就坚决摇头道:“不行,缺德的事咱不能干。”狗子闻言,倒也没什么失望。他只是急于将功补过。或者说,更多的只是表态。现在态度传递到了,这位大爷明白自己不会心软就好。“甄家的事就这些,具体等你过去见机行事,最好能把汇聚祖地的甄家各脉,都给我一网打尽!”能汇聚在那里的,肯定都是被抄家的。冯一博当然不会手软。想了想,他还补了一句:“哦对了,还有!给我定死了!警示馆那边,不允许任何人赎身,汉奸就算死,也死在妓馆。”狗子不敢怠慢,忙应了一声:“是!”这边甄家的事交代完,狗子就准备汇报流求那边的工作。可没想到,他刚将背后包袱解下,东西还没拿出来呢。冯一博就又开始叮嘱下一件事了。“除了甄家的事,之前安排的紧急撤退方案也要更新一下。”无论东海郡王的身份暴露之事,还是忠顺亲王可能造反之事。尤其是这两件事混在一起,真是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甚至连一个能倾诉的对象的都没有。整个都中,除了忠顺亲王没人知道东海郡王的事。无论是林如海,还是李守中,他都没法透露。所以这些日子,冯一博就一直在想该如何安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后路。而他的后路,无非就是逃往海外。“津门那边留守的船只上,以后至少要配备五百兵力,定期进行轮换。”即使没有忠顺亲王的事,冯一博也早有应急方案。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一下。津门那边,一直有流求的船只停靠。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随时可以出海。但现在,冯一博又要求配备五百兵力。这不仅仅可以保证出海后的安全,还能在关键时刻登陆接应。狗子一听,就有了些不好的预感。忽然加强逃跑路线的强度,这八成是遇到了。他顿时有些担心的看着冯一博,为难道:“大爷,津门那边,过年期间有可能会冻,万一……”津门地处北方,可不是什么不冻港。遇到大冷的年头,很可能会结冰。这个年代,又没有破冰船。每到这个时候就只能封港一段时间。这个时间,长则月余,短则三五天。全看老天爷的心情。若是平日还好,可若冯一博真有麻烦事。想要紧急出海的却出不去。那一耽搁就可能要了命!见他一脸关切,冯一博心中微暖,笑着道:“我知道,过年期间应该问题不大,再说我也只是以防万一,你那本尽力做好准备就行。”对于封港的事,他这么多天自然想到了。所以,他还有另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