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个人解读系列:关于黛玉的性格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很多大佬对黛玉的形象,似乎都停留在一些固有的印象上。

  比如:有点尖酸刻薄,说话带刺,还有多愁善感,爱耍小性。

  可作者读了原著,觉得黛玉并非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

  相反,她的人物形象极为鲜活,性格也是分为多个阶段。

  以下是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第一阶段,父母都在。

  原著说,黛玉是“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也就是说,是当做男孩养的。

  所以才请贾雨村这样的进士做老师。

  教她四书五经,而不是女四书。

  这个阶段,作者认为,黛玉是林家掌上明珠。

  又是聪明绝顶,自尊自爱,也许还有几分男子气的。

  第二阶段,贾敏死后。

  原著里,黛玉入府的时候。

  因为林家门第不如贾府,第一次上门时候又十分拘谨。

  这个阶段,黛玉都是小心翼翼,学会了看人脸色。

  实际上,多少是有些自卑且敏感的。

  第三阶段,林如海死后。

  黛玉被贾琏接回来,开始寄人篱下。

  这個时候的黛玉,失去了双亲的依靠。

  身上开始长了刺一样,说话有点尖酸刻薄,怼人的次数较多。

  私下却只能悲春伤秋,顾影自怜。

  葬花,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个阶段的黛玉,应该是心如死灰,有点不管不顾了。

  第四个阶段,是将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

  贾府里,只有贾母和宝玉对她很好。

  而贾母年岁已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宝玉就成了她心中唯一的寄托。

  可惜的是,一颗心系在宝玉身上,注定是一场空。

  因为宝玉不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他会对人好,但没有担当。

  遇到问题只会逃避。

  所以这个阶段,黛玉又有希望又感绝望。

  整个人都非常拧巴。

  彻底变成了一个有点病娇的文青。

  这个时候写出了《葬花吟》。

  当然,我说的这几个阶段还是不全面。

  比如中间还有一段,她和宝钗交好。

  还管薛姨妈叫妈。

  这应该是她父母死后,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

  也是黛玉在父母双失的阴影里,唯一的一束光。

  作者也不是说,我把黛玉解说的有多全面。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

  作者认为,黛玉并非是一个,

  【成日怼天怼地,说话阴阳怪气】的脸谱化人设。

  她的性格,大多源于自身经历。

  本书里肯定还原了她调侃别人,拈酸吃醋的部分。

  但更多时候,在本书里。

  黛玉是个有点傲娇,有点敏感,但却也是聪慧、有诗书气的少女。

  这是因为,林如海没死,又有了主角这样的好夫婿。

  所以,顾影自怜会有,但不会多。

  拈酸吃醋也有,但不至于伤身。

  更不至于会为了什么要死要活。

  主角的存在,必然会让十二钗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原著里最让人心疼的黛玉。

  命运发生剧烈变化,性格难免也会有一点改变。

  正因如此,可能有人觉得我写的不像黛玉。

  【事实上,作者是想写一个:】

  【偶尔耍耍小性,但生活相对美满,适当吃点小醋,但身体健康的黛玉。】

  【而非那个让人心疼,泣血而亡的黛玉。】

  最后,如果哪里写的不好,欢迎大家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