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三百二十六章 林府之中,谈婚论嫁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林如海这话里,其实多多少少暗藏了那么一丝……没错,就是酸味儿。只是这丝酸味儿隐蔽的很,再加上他平日的为人谦和有礼。所以就连在对面的女婿冯一博,一时也没往这方面想。当然,以林如海的格局和为人。自然不是在酸冯一博这个女婿升官。但要说起来,又和他升官的事脱不开关系。因为,林如海是为了黛玉这个林家的掌上明珠而酸。本来女婿科举中了探花,注定是个文官。即使再怎么升官,也就只有一房能获封诰命。那这个诰命自然顺理成章的,就归明媒正娶的大房正妇。成为他女儿黛玉的掌中之物。然而事实上,却是二房那边后来居上。先是靠着宫里娘娘的恩赏,二房那边有了个请封诰命的可能。再后来,冯一博又立下滔天之功。破例以文官之身,给了个上轻车都尉的勋位。等到宫里赐封的时候,这个诰命就和勋位挂靠上了。也是在那时,冯家初步定下了规矩:大房诰命从文,二房诰命同勋。可是谁又能想到,事情竟一再反转。这个女婿,文官之职升快不说。勋位更是出人意料的,升得更快了几分。黛玉还没过门,他勋位就是三品上轻车都尉,和三品侍郎平齐。本来,这就已经殊为不易了。若正常来说,这样散阶勋位很难在意有提升的机会。可这次高丽告急,他持节奉诏督军东海。爵位先降再升,出发前就到了从二品。最为关键的,他携大胜还朝。勋位不仅又升一级,成为二等镇海将军。前面还加了“世袭”二字。林家祖上四世列侯,对这些东西最为熟悉不过。这一下,即使林如海这般谦谦君子。心中也难免为女儿不平了。众所周知,勋爵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授终身,另一种则可以世袭。虽然不论世袭与否,都会颁发诰券。但这含金量可就大不一样了!黛玉将来嫁过去,虽然也是诰命。却已经在品级上低了二房一头。不仅如此。除非皇帝开恩,再给恩荫。不然文官的诰命,是影响不到下一代的。而世袭的勋爵,却能延及子孙。即使按照降等袭爵的规矩,二等将军只能袭一代。就如贾珍,他的爵位是三等将军。将来贾蓉就无爵可袭了。但只一代也是世袭啊!二房那边只要生下儿子,就有爵可袭。长大后至少是个三等将军的命!这样的事,难免让人羡慕。更何况,冯一博现在才二十几岁。如果继续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谁又能说他将来不会封侯拜相,混个超品的爵位呢?这样的情况下,你让林如海如何能不为黛玉酸一酸?当然,这样的酸意也只是一闪即逝。就连对面的冯一博,都未能察觉分毫。他不仅没有察觉,闻言还忙摆手,毫不在意的谦虚道:“不过侥天之幸罢了。”常言道: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他今日的身份地位,早就已经强到用运气无法解释。文官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勋爵世袭二等镇海将军。无论哪一个,说“侥天之幸”都已经难以遮掩一二。文武百官之中,像他这样年纪轻轻,就官居要职的都不多、若是无祖宗福泽,靠自己打拼到这个位置的。整个大魏朝堂之中,也就只有他一人!林如海虽然因为女儿的原因,有那么一点酸了。但见女婿这样谦虚,还是欣慰的笑了笑。不过,他也没有真的纠缠这事。而是转而说起正事,道:“黛玉明年开春就要办笄礼了,前些日子我还和你恩师商议,想等春天一过,就让黛玉过门。”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正是仲春时节。也就是说,明年春天黛玉就成年了。林如海的意思,显然是宜早不宜迟。春天一过,大约四月份左右。距离现在刚好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若是想要成婚,现在也是时候定下日子了。只是,冯一博之前一直在东海。林如海只能和李守中会面,简单商议了一下。“你恩师的意思,这事还要听你自己的主意,这几日你又忙于议和条款的事,也不知你恩师可曾和你提及?”师徒俩秘谈之后,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外。冯一博也没再和李守中私下谈过什么。两人其实也都明白,师徒俩这一次的立场并不一致。因此在这个敏感时期,谁都不愿意先开口。免得因为政见不同,再生出什么嫌隙。那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所以两人都默契的选择,等这事风头过了再说。到时候,师徒俩肯定还要好好谈谈。李守中没来得及提这事,冯一博只能一脸的歉意的道:“这几日确实一心忙于朝堂的事,我和恩师相见,也只顾着问及朝堂形势,倒是还未曾提及。”林如海闻言,心中顿时一紧。就想转移一下话题,避免自己的尴尬。不过,他还没开口,就听冯一博又补充道:“不过这事我自然没有意见,婚姻大事两位长辈做主就好。”这话一说完,林如海的心中才微微一松。正常来说,婚事该由男方那边主动。只是,冯一博的父母走得早。他这才放下面子,先一步和李守中提起。若是冯一博还要拒绝,那林如海的面上多少有些过不去。好在,这话一出,显然就代表冯一博同意了。不然他就该说,回去再和恩师商量一下。林如海满意的点点头,不由开始畅想未来。“等黛玉过了门,我也该告老了,到时候堂前听雨,煎学烹茶,也能享享清福。”这样的话,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原本冯一博还以为,是他身子不大好的原因。可现在林家这三人的身体,都已经调养的不错了。此时听林如海还坚持要告老,冯一博难免有几分怅然。“寒窗苦读数十载,就这么放弃了仕途,叔父不觉有些可惜吗?”翁婿两人都是探花及第,他对于寒窗之苦自然也深有体会。想到林如海正当壮年就提前养老,冯一博不由为他感到可惜。“我们一家,尤其是黛玉她娘的仇,也都已经报了。”甄家的下场,冯一博已经和林如海说过了。尤其是甄应嘉死在狱中的事,林如海当时还小小庆祝了一下。并且带着冯一博和黛玉,给贾敏上香祷祭。这时提及贾敏,林如海不自觉的苦笑了一下,才道:“我在官场上走了一遭,没得到什么好不说,还烙下一身的病,如今虽已大好,却也感觉身心俱疲。”若非有妻子的仇,还有为女儿撑着些门面。林如海早就像要告老还乡了。他的性子正直谦和,并不适合官场。感觉身心俱疲也是应有之意。“叔父鼎盛之年,我只是怕您荒废之后,难免有后悔之时。”毕竟告老之后,一身功名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冯一博有些替他惋惜。不过,他也尊重林如海的选择。闻言点了点头,很快就恢复了常态,笑着道:“既然叔父有了决定,我也不再多说什么,就如之前所言,等您告老之后,就搬到我府里,我给您和林姑姑养老。”冯一博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早在冯府刚修建的时候,他就已经给两人规划出了别院和庵堂。这两处都和大房正院有夹道通着,往来十分方便。“等黛玉过了门,我就别无所求,到时候你姑姑去你那边,我想趁着还能动,寄情山水间,养身怡性,过过神仙日子。”林如海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说完又似感觉有些愧疚,苦笑着道:“我和你婶娘只黛玉这一个女儿,也没有子嗣,如今你的成就也已超过我太多,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了。”说到这些,他难免有些失落。毕竟女婿超过自己太多,他早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就连给贾敏报仇,也是借女婿之手才得偿所愿。不然,就像冯一博担心的那样。说不定什么时候皇帝心情好,甄应嘉就被赦免了。可忽地,他又想到了什么,忙补充道:“若是我这把老骨头你还有用得着的地方,那我就再多等几年。”这自然是想到了刚刚两人的对话。可林如海显然会错了意。他这是以为,冯一博刚刚的惋惜,是他这个官职还有些用处。可冯一博闻言,却忙摆手道:“我这边没什么需要帮忙的,朝堂上有我和恩师就足以支撑家里了。”兰台寺大夫的官职不大,但其实职权不小。只是,这和冯一博想做的事都没什么太大关系。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一脸真诚的继续道:“都是一家人,若是真有求叔父,我也一定直言。”“叔父既然决定了告老,那就寄情山水几年,等回来再让我和黛玉在膝下承欢,给您养老!”原来刚刚的惋惜,只是怕自己告老之后无所适从。林如海这才明白对方的意思,心中更感欣慰。“我只是唠叨两句,这个倒也不急,到时候再看看朝堂形势而定。”他斟酌一下,最终也没把话说死,而是留了些余地。说完,又笑着补充道:“或许等黛玉有了孩子,我再告老,在家给你们带带孩子,到时候含饴弄孙,也一样坐享神仙清福。”这边翁婿二人初步达成一致,将婚事定在了半年之后。只等冯一博回了李守中,再找钦天监相熟的人卜算一下,择定一个吉日出来。另一边,宝钗和妙玉陪着林姑姑说了会子话。黛玉见林姑姑有些乏了,就带着两人到了三间小厅。她让晴雯和雪雁,去拿了些零嘴给莺儿等几个丫鬟。又叮嘱她们在外间守着。三人就在厅中素手煮茶,说起了私密话。“……剩下这些日子,咱们多起几社,也好让她尽兴。”宝钗正说着诗社的事,就见黛玉捧着茶有些走神。她和妙玉两个不由相视一笑。两人自都明白黛玉走神的原因,定然应在冯一博的身上。“哎呀!”宝钗一时起了玩笑之意,就先惊呼一声让黛玉还魂。黛玉自是被吓了一跳,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她。宝钞这时忍着笑,正色道:“说起来,咱们姊妹中,明年就有人要成婚了呢!”这话显是意有所指。黛玉刚刚又正自想着,明年自己就要及笄。父亲前些日子还和姑姑提起她的婚事。两相联想之下,黛玉的脸上顿时涨红,还羞恼道:“姐姐你发什么疯?”“我怎疯了?”宝钗掩嘴轻笑两声,便道:“荣府的三妹妹明年及笄之后,就要远嫁海外,到时候和咱们天各一方了,我说说怎么就成发疯了呢?”刚正说着诗社的事,就是在说探春出海前多开几社。宝钗也顺着这话,才用探春来试探黛玉。“哼!”黛玉自然反应过来,宝钗是故意逗弄她,顿时噘嘴道:“探丫头大婚你在我这说什么?冯大哥不是和东海郡王最是熟悉,你问问他不就好了?”林如海的醋意隐藏的很好,可黛玉的醋意就快把屋子都熏酸了。好在这里是三间厅通风良好。宝钗闻言,顿时又笑道:“妹妹明年就要过门,到时候你自己问问不就好了?”李守中没来得及和冯一博提起,却已经和李孟氏说过了。宝钗在后宅之中,自然也听到了风声。此时又没外人,她也不在遮掩。直接拿出来逗弄黛玉。黛玉一听,就知道对方真的听说了。她红着脸,忙转移话题。可她心心念念的都是冯一博,话一出口又不免带着丝丝缕缕的酸意,道:“说来,冯大哥这次回来又升官了,我还未曾恭喜姐姐。”说着,她还以茶代酒,朝宝钗举了举茶盏,笑道:“姐姐好福气,如今已经是二品诰命,将来生了儿子,也有了着落。”宝钗早知她的性子,闻言也不生气,还继续玩笑道:“等你过门了,自己先生一个,到时候让大爷给他挣个恩荫不就好了?”正这时,就听晴雯在外有些欣喜的道:“呀!冯大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