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四百零六章 王子腾的考验
作者:迷糊又无奈的小说      更新:2023-08-18

  此言一出,百官之中不少人都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在这幅模样背后,还暗藏着无数冷意。

  当下便有人站出来,朝丹陛一拜,反驳道:

  冯一博这几日都在府中守着宝钗,没到部里坐班。

  就连和他住在一个府里的恩师李守中,都好几天没见面了。

  更何况其他人都知道冯府香火不旺,自然也没人会拿这样的事烦他。

  而对于边地的事,他也有几分心理准备。

  可即使如此,冯一博心中也难免有几分苦涩。

  王子腾这次巡边,本就在他和陈勤之的敲打下,带着立下不世之功的决心去的。

  想要立功,哪能毫无动作?

  冯一博早就在等王子腾的消息,却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形式得知。

  刚刚听了侍班官员的宣读朝会议题,他就明白了。

  王子腾这是准备来个大的!

  成了,他就是大魏的李靖。

  不仅能拿回王家的荣耀,还有大笔的奖赏等着他。

  这都是自己当初答应他的,还有陈勤之在场见证。

  败了,自己也得想办法在朝中给他擦屁股。

  因为这次启复,正是自己一力举荐的。

  可一旦王子腾失败,反对新政的人很可能以此攻讦自己。

  到时候太后和内阁都会力保自己,他们就可以借机延伸到朝廷稳定层面,最终提出自己真正的诉求:

  取消摊丁入亩。

  政治,很多时候就是权衡和妥协。

  到了那个时候,就不能什么都要。

  否则,很多人就会狗急跳墙。

  以此为借口,影响夏粮的征收。

  冯一博自然明白这样的利害关系!

  可此时,他和王子腾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王子腾也已经出兵,就算他想阻止也已经来不及了。

  而他此时能做的,就是尽快为出兵鞑靼找到合理的借口。

  王子腾之所以完全不给冯一博拒绝的机会,直接就来了一招先斩后奏。

  很显然,这也是在对他此前的敲打和逼迫表达不满。

  毕竟到了王子腾这个位置的人,不是能够轻易拿捏的。

  此时的冯一博,就吃到了苦果。

  同时,这也是在考验冯一博,是否真的有这个能力,给予他想要的。

  如果能摆平这次的事,至少说明冯一博有资格在朝中做他的后台。

  或者更恰当的说,是有资格和他合作。

  如果连这件事都摆不平,那王子腾还不如趁早回去养老。

  不然最后不过是白忙一场。

  冯一博提起的入寇,正是景顺帝在铁网山秋狝途中遭遇的那次。

  也就是冯一博和元春春风一度的那次。

  所以元春听到这里,脸腾的就红了。

  好在她整个人隐藏在珠帘之后,并没有人看到。

  大魏对鞑靼各部并不是一无所知。

  作为大魏防备最多的敌人,不管是龙鳞卫,还是兵部,都搜集了很多他们的信息。

  鞑靼各部寇边,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就是冒出一个强大的部落,胁迫其他部落一起过来抢掠。

  另一种,就是天气原因,逼得他们活不下去,只能通过来南面抢掠获得生活物资。

  说到此处,冯一博微微转头,斜睨百官道:

  可惜的是,他的理论并没有说服群臣,他的眼神也并没有吓退别人。

  见他痛陈利弊,说的都是鞑靼人的危害,那人又冷笑道:

  一连几问,都是抓住王子腾先斩后奏不放。

  不等冯一博回应,又有人跳出来道:

  两人都是生面孔,但只看衣着和站位就知道是武将。

  可冯一博闻言,却不屑一笑,问道:

  这两人的朝服都带着虎头,显然是四品的武官。

  敢质疑冯一博,肯定不是新贵。

  不问可知,应该就是开国一脉的人。

  四品的武官,在开国一脉算得上中层,按理说是有机会带兵的。

  可这两人的羸弱气质却出卖了他们。

  细皮嫩肉不说,一个个还眼圈发黑。

  一看就知道没上过战场,倒是经常去夜场。

  正如冯一博所料,两人闻言都微微一窒。

  没上过战场的武官,说起话来自然不硬气。

  作为上过战场的上官,冯一博决定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两人对视一眼,正不知如何开口,又有一人出列朝丹陛一拜,道:

  这人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似乎对上冯一博有些底气不足。

  这人冯一博也认识,便笑着道:

  原来此人正是镇国公牛清之孙,一等伯牛继宗。

  此时,牛继宗的心中有些惶恐。

  他不想和冯一博为敌,但又不得不为开国一脉的利益站出来。

  所以他即使反对,也尽量保持笑脸。

  只是皮笑肉不笑的难度也不小,脸笑得都有些僵了。

  听到冯一博的话,他便点

  头道:

  冯一博留下这么大的漏洞,就是等着他们发问。

  此时他微微一顿,便道出了原因:

  王子腾去了边地后不久,倭国赔款就到了。

  但赔款变成奖励可不是一天的事。

  再加上经过户部库房走一圈,又运到北地的时候,就已经快要入冬了。

  冯一博一脸的感慨!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王子腾是犹豫再三,才能做出这样艰难的决定。

  可实际上,王子腾早有打算,就等奖励到位好发动战争。

  他就是要将内部的矛盾,通过战争进行转移!

  说起来,这也是冯一博执意将奖赏发到每个将士手中造成的。

  正如王子腾担忧的那样,奖赏发放方式的改变,引起了边地将领的不满。

  很多人私下开始上缴奖励,以中饱私囊。

  可这样做的后果,自然就是军心不稳。

  王子腾选择立刻出兵,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内部消耗!

  冯一博一脸微笑的看着牛继宗,又问道:

  牛继宗讪讪的不敢说话,最先站出来那人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冷哼一声,满脸不屑的道:

  冯一博闻言,没急着回应,而且先笑眯眯的看了牛继宗一眼。

  显然,他是不得不站出来反对。

  但从态度之中就能看出,他不知什么原因,心中并不坚决。

  对于这样的开国一脉,倒是可以尝试发展一下。

  都不知道?」

  【鉴于大环境如此,

  冯一博又看向第一个出来的那人,紧接着一招杀人诛心。

  这样的举措,文官倒是无所谓了。

  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就该如此。

  可满朝武官听了,却无不变色。

  没有任何一个无关希望带兵的时候,有这样的限制!

  这就是拿整个军队的性命,给朝堂大老们当战棋玩弄!

  说到这里,冯一博还似笑非笑的补了一句:

  率先出来那人虽然没带过兵,却也知道这样的帽子不能随便扣上。

  他忙朝丹陛一拜,高声道:

  冯一博本以为这家伙只是个炮灰,没想到还真有两下子。

  能和他有来有往,在开国一脉之中也是个人才了吧?

  可惜,他却不懂良禽择木而栖。

  即使有点能耐,一旦站错了队,早晚也要落得无处栖身的下场。

  贾雨村从兵部入阁,对于这种事必须发表一下看法。

  听到元春的话,他便上前一步,拜道:

  内阁各负责一块,所以贾雨村的发言基本就可以代表内阁对兵事的意见。

  不过元春为了服众,又问道:

  陈勤之这样的人精,又参与了对王子腾的敲打,自然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

  他含笑看向冯一博,似乎在说:

  你这小子整天算计别人,这回终于碰上硬茬了吧?

  冯一博见此,只能对他苦笑一下。

  两人的无声交流结束,陈勤之才点头道:

  元春见此,便按照冯一博早前的交代道:

  说到这里,众人顿时感觉有些不对了。

  虽然结论是战后再论,可前面怎么和楚国侯说的一样?

  果然,就听她微微一顿,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