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道传 第二章:人心如鬼魅,符经显神威
作者:山野画匠的小说      更新:2023-01-05

  浑身浴血的龙,羽翼残断的凤,碎裂的擎天大剑,暗淡无光的琉璃塔,倒插地面的金龙大殿。

  许多光怪陆离的事物在陈白脑内浮现。

  忽然,画面如同泡沫幻影一般,渐渐出现一名双目失明的老者,带着一名黝黑小伙,从林中一闪而过。

  陈白大吃一惊,这是......这是过去的画面?

  此时,画面中有一伙人闯入森林,成群的黑乌鸦出现,一名带着阎王面具的修士,立即施展法术轰杀而去,黑乌鸦们受到攻击,一哄而散。

  刹那间,无数黑影闪现出来,只在一瞬间,那伙人都被切割成数块尸体,残肢断臂到处都是,鲜血洒在地上。

  时间加速流动,直到一名道人进入森林。

  是那老道!陈白顿时打起精神,仔细地观察着道人的一举一动。

  许久过后,陈白长吁一口气,原来这些槐树,是保护来人的,那些乌鸦,传递来人信息的信使。

  槐树接到信息后,便会将来人保护起来,以免遭遇黑影的击杀。

  而黑影是如何出现,陈白观察到,每当有人运转灵气时,黑影便会出现,将运转灵气之人击杀。

  看来这老道是十分清楚这里的情况,难怪当初不让我使用灵气,可能是怕牵连到他吧。

  只见老道在槐树的保护里,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还有自言自语的那些话语,全部被陈白尽收眼底,这也让陈白心生杀意。

  他收起画面,将行囊丢在一处槐树较多的地方,掏出一柄小匕首,将手臂划伤,鲜血抹到行囊上。

  回忆着黑影出现时,众人的反应,陈白猛地抬头,娴熟地四周埋下雷霆符阵,与此同时,寒风吹来,陈白意识到黑影将至,他急忙往身上种下绝灵符。

  然而此时,数道黑影闪到陈白面前,却只因绝灵符的作用,黑影失去了目标。

  黑影漫无目的地游走着,却是无意间将陈白包围了起来,就在即将碰到陈白时,一条树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陈白捆住。

  陈白眉头一挑,立即添上几张重力符,以图万无一失。

  黑影瞬间动了起来,但却因重力符的原因,行动延缓了几分,树藤便将陈白带走了。

  黑影在完全失去目标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此时,老道走来,发现陈白不见,眉头一挑,觉得事有蹊跷时,转眼看见行囊,内心一颤,眼神逐渐露出疯狂之色。

  他欣喜若狂地走过去,就在要踏入符阵范围时,老道忽然停下了脚步。

  他退后数步,仔细地观察着四周,约莫半晌过后,这才放心地走入符阵范围。

  看着眼前的行囊,老道缓缓蹲下,眼神瞪大,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唇齿有些许颤抖。

  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行囊,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名扬天下的画面。

  一本写着《凝绝拳》的功法露出来,老道内心狂喜,却未来得及笑出声,只见雷光闪过,无数的雷霆之力没入老道身体。

  “呃!”老道哑喊一声,瘫倒在地,但凭老道的身体素质,这点雷霆之力还不足以让他起不来,可陈白埋下的重力符阵此时生效了。

  无数的重力压制下,老道眉头却是一挑,这是符阵!好小子,竟被你算计了。

  此时,陈白吊着树藤缓缓下来,一脚踩在老道的头上,不禁笑道:“害人终害己啊。”

  老道阴恻恻道:“小子,老夫乃道家外山长老,若是死在你手上,恐怕你走出荒妖之森,就要落得身死。”

  说到此处,老道沉声道:“你若是放开老道,与老道我共享资源,兴许你还能活着。”

  陈白神色冷漠,用力一脚踢在老道的肚子上,老道痛喝一声。

  “你还敢威胁我?”陈白拎起地上的行囊,无意间掉落一本书籍。

  “御灵契符经。”老道嘴里喃喃道,看见此书,眼神便爆射出炙热的光芒。

  符术经书!若是得到此书,岂不是能一窥灵符之道?放眼整个春秋王朝,也就两名灵符师,一位在王朝做客卿供奉,一位隐居三大禁区之一的神隐谷,加上元魏王朝那位国师与符宗宗主,全天下也就这四位,能称得上灵符师。

  陈白见老道如此神色,眼神微微眯起,嘴角露出些许微笑,蹲下身慢慢捡起经书。

  他将书拿到老道面前,笑言道:“怎么,对晚辈宗门的普通功法,都这么感兴趣?”

  说罢,陈白竟是在老道面前,将书本一页页翻开,老道目光炽热地看过去,似是走火入魔一般。

  他不禁呢喃道:“这究竟是何等品阶的功法,竟是如此浅显易懂。”

  陈白冷笑着将经书收好,言道:“如此功法,若是错失,恐怕就再也没有了。”

  就这一小会的功夫,老道对于符道已有些许明悟,面对有如此神效的秘籍,以及陈白的话语,老道一下子已经忘掉了黑影的存在,淡黄色的灵气骤然荡出。

  陈白得意一笑,黑影闪现而出。霎时间,只见一条绿影闪过,陈白被无数的树藤包裹着,悬在半空之中。

  老道勃然大怒,灵气狂涌而出,天地之间雷霆闪动,老道已然竭尽全力,紫色的雷电如同龙蛇交织向四面八方扩散。

  黑影行动虽然被延缓,但仍然交错在老道身边,其目眦尽裂,还未来得及发出声音,便化作数十块尸块掉落地面。

  陈白在树藤保护中,脑袋嗡嗡作响,满脸震惊地看着老道被击杀的那一幕。

  黑影的身形愈发清晰,奇形怪状的,有的双手是镰刀,有的双脚是马脚,有的伸着极长的蛇信子。

  在这些黑影离开时,陈白分明看到,它们那只有一点黑点的白色眼睛,忽然看向他,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陈白此时断然不敢出来,只得强做镇定的靠在树藤上,随着时间推移,没有灵气的滋养,陈白感觉到一股疲惫感袭来,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掌教!张师叔的命星落了!”

  龙虎山天师府内,狂暴的雷灵气震破云霄,一道声音传出:“传令上贺真人,上羽真人,带着凝丹期所有弟子,来山下集合。”

  次日,道家张清涯天师已然身死的消息传遍天下,人人都知道张清涯在荒妖之森失踪,却没有得到其身死的消息,都以为是在荒妖之森获得机缘,不舍出来,如今其身死的消息出来,人人都对这荒妖之森讳莫如深。

  至此荒妖之森也被列为禁地,与神隐谷,裂云间峡谷,黄海沙漠并列四大禁区,无人再敢涉足。

  林深不闻鸟兽语,稍有槐叶簌簌声。一抹红艳的温暖,落在陈白些许黝黑的脸庞,他耳朵便传来老槐树叶拍动传来的声音,缓缓睁开双眼,此时已在地面上。

  陈白看着地上老道的尸块,眉头一挑,这不就是那老道掏出东西的地方么,看看里面有什么。

  只见袖口处有一个绣着不知名符文的袋子,陈白掏手进去,却是什么都没有。

  他皱着眉,寻思片刻后,便将那个袋子割了下来,放进口袋,

  陈白十分清楚,若是用灵气实验,怕是招来那些黑影怪物。

  他将袋子塞入衣袍内之中,站起身抬头一瞧。却是被眼前绿叶铺成的弯曲小路,给吓了一跳,但稍想便知这是槐树的报恩,报答那长满老茧双手的恩情。

  陈白一路走着,心里也是明白,老瞎子给他的那本《始玄上泽心法》肯定与那人有着什么联系,搞不好就是那人修炼的功法。

  春秋王朝龙鹏城,有官府快马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眼见将要撞到一名正在吃糖葫芦的小女孩时,霎那间出现一只手将小女孩拉走,街上吵闹着。

  不耐烦的:“赶着去投胎呢。”

  阴沉的:“撞到人,你就该死。”

  娇叱的:“老爷可是礼部部长,别让老娘知道你是谁。”

  愤怒的:“他娘的,狗官仗势欺人。”

  哀嚎的:“唉哟,救命呐。”

  在吵闹声中,一名带着阎罗面具的青衣少年,目视着远去的快马,“监天院的人.....。”少年目光闪烁不定,片刻之后,他蹲下来,看着身旁惊魂未定的小女孩,伸出白皙的手轻轻的摸着她的脑袋,温声道:“小妹妹,不要怕。”

  听到少年温柔的声音,小女孩眼泪却在眼眶打转,兴许是害怕少年的面具,又或许是被快马惊吓到,但无论如何,此时的青衣少年都有些手足无措,直到顺着小女孩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串糖葫芦躺在地上,少年这才恍然大悟,他浅笑言道:“哥哥给你买糖葫芦,不要哭了好不好。”

  小女孩听闻,这才撅着小嘴,重重地点头。

  龙鹏城皇宫,门前两根雕龙白玉柱撑起的牌匾,便是皇门,往里走是一座雕梁画栋,丹楹刻桷的宫殿,门旁两侧立着栩栩如生的麒麟神兽。

  届时,一匹快马停在门前,从马上下来的那人与守卫交谈过后,便急急忙忙冲往皇宫内。

  “报,监天院来人!”

  “知道了。”

  一道不咸不淡的声音响起,作为一朝皇帝,其所住的地方不说极其富丽堂皇,想必也得朱甍碧瓦般精巧,但春秋王朝这位现任皇帝卫韶,却是住在一小亩大的檀木房间。

  “陛下,还请过去紫薇殿为好,毕竟现在几位王爷也在殿外等候”

  门外尖细声道,一身着白素锦衣的高大男子走出来,男子便是现任皇帝卫韶。

  卫韶瞥了眼一旁躬身红服的男人,男人皮肤白皙,眉眼低顺,嘴巴带着笑容,却是非常的僵硬,似乎长期都是如此,他见这位皇帝终于出来了,言道:

  “陛下,这衣袍是不......。”

  然而这位皇帝,未待他说完,便是冷哼一声,自顾自地走了。那男子看着皇帝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便是急急忙忙地,追了上去,却是因为躬身的原因,跑起来一晃一晃的,显得极为滑稽。

  紫薇殿,位于整个皇城的左上方,是议事所用宫殿,此时紫薇殿门前,已站着有数十人。卫韶看见几位弟弟都在,眯了眯眼,丝毫不给几人面子,径直从他们身边走过,而这三位王爷只能干瞪着眼。

  卫韶靠躺在龙椅上,提不起丝毫兴致。三位王爷互相看了眼,一并进入。作为王爷里年长,最有份量的渊谦王,他自然要第一个开口,只见他清了清嗓子,正要张口说话,卫韶便言辞犀利道:“朕是听说监天院有事禀报,监天院人死哪了。”

  这位渊谦王吃个闭口羹,只能退后一步,眼神阴狠的看着卫韶。

  监天院来人见此情形,显得有些左右为难,卫韶微微抬眼,忽然猛拍龙椅,将在场众人都吓了一大跳,更有小王爷摔倒地上,不知所措。

  卫韶站起,对着场下怒吼道:“都当朕很闲是吗,当成是奴仆一样呼来喝去不成!”

  此声如雷,监天院来人急忙跪着挪过去,大呼道:“微臣,微臣,有要事禀报。”

  卫韶眼神冰冷,环视几人,缓缓坐下来,冷哼道:“朕不希望,再有不经禀报就擅自来朝的。”

  话落,拿起一旁的文墨奏折,挥洒一通,随意丢在地上,喊道:“来人,通传律令。”

  众人见卫韶此举有些不明所以,先前去通传卫韶的太监便走了过来,捡起奏折,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就在朝上宣读:“春秋二三零七年,新律...。”

  “不妥,新律应当早朝......。”

  渊谦王立即喝道。

  “此律就从今日开始!”

  卫韶大喝。

  “从先皇开始便在早朝颁令。”

  “往往念及旧礼便会故步自封。”

  “唯有谨记先皇教诲方能走向昌盛。”

  “革旧创新才是如今春秋的将来。”

  “你这是大逆不道!”

  “尔以下犯上才是大逆不道!”

  渊谦王涨红着脸,一字一句道:“卫韶!你根本不配做皇帝!”

  卫韶也不甘示弱道:“配不配不是你说了算!”

  “皇甫韫那件事情究竟如何,你心里清楚。”

  “卫紫荆,你以什么身份跟朕说话!”

  “律令暂且不说,先皇以武立国”

  “重武便失德。”

  “如今却崇尚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天下安稳无外患,则文以治内,安天下规矩也。”

  “重文则国弱。”

  “无需多言!今日新颁律令”

  “先皇所创必定毁于你手!”

  “快马一日便可传达到每个地方。”

  “不尊旧礼汝坐不上这张龙椅!”

  “若事事遵守旧礼,必定于那明朝一般无二!”

  “你若执意如此先皇将死不瞑目!”

  “朕现在是皇帝,拿先皇来说,压不住朕!”

  “你这是数典忘祖。”

  “朕现在就可以把你脑袋砍下来!”

  言罢,卫韶瞥了渊谦王一眼,嘴角带着不屑,似乎在说,你又能如何?

  渊谦王深吸一口气,胸口不断起伏,身躯有些许颤抖,半晌,他缓缓开口道:“陛下,臣有事禀报。”

  然而卫韶却说道:“宣读律令。”

  那太监便是宣读道:“春秋二三零七年,新律,凡不禀报,无传召,擅自入朝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