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 第五章 发现宝藏
作者:郑个小目标的小说      更新:2022-12-14

  来到胶施的第二天,郑经一早就外出溜达了起来。

  一边溜达,一边拿出手机拍摄着素材。

  昨天去的街道没有发现,今天他决定去另外一条街道。

  来到第二条街道。

  他发现这条街道上卖农用机械设备的比较多,郑经心里有种预感,宝藏不会在这里。

  逛完整条街道,郑经果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要说有,也就是大红塔。

  大红塔是胶施很有名的一个建筑。

  因为在缅甸的佛塔都是鎏金,或者真金。

  但是这个佛塔居然是红色,看起来比较特别。

  所以,郑经专门留了一个心思,决定等到这里没人了在过来。

  记下这个地方,他又来到第三条街道。

  这条街道店铺很多,大多数都是小卖铺、水果店、蔬菜米面之类的。

  这条街道上行人比较多,让他拍了很多有用的素材。

  郑经一边观察着街道两侧的建筑,然后一边对比藏宝图,看看这里有没有和藏宝图上一样的东西。

  可惜,他逛完整条街道都没有发现和藏宝图上面的图案有一样的。

  这么看来宝藏没有藏在小镇里面,现在最大的可能,就是宝藏在小镇外面。

  只是小镇外面的区域这么大,还真的不好找。

  没办法,在难找也要找,为了早日找到宝藏,郑经吃过中午饭就开车离开了小镇。

  来到小镇南面,这里有一片片农田,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农田中还是有很多人在忙。

  在路边的阴凉处,一头头白牛拉着板车站在路边吃着青草。

  在白牛附近还有几个小孩子在一旁玩耍。

  看到这个唯美的画面,郑经拿出手机把这个画面给拍了下来。

  看到在农田里面干活的人们,郑经把车停在路边准备把这个画面拍下来。

  拍完视频,回到车上,郑经下意识的打开了地图功能。

  “咦!”

  看到地图上出现的一个红点,郑经愣住了。

  这是什么?

  他刚才出城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怎么出了城以后地图上出现了一个红点?

  想到以前看到的小说,郑经心里有了些许猜测。

  这个光点不会是宝藏所在的位置吧?

  他一想还真有可能,毕竟这个光点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他来到这里才出现,肯定是有问题。

  看了一下距离,发现距离不是很远,郑经决定开车去看看。

  从柏油路驶下一条黄土路,在这条路的前方,一个村子出现在视野中。

  看到前方的村子,打开地图,发现光点所在的位置在村子外边。

  也不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为了不引人注意,郑经把车停在了村子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

  看的周围没人,郑经把防身的狗腿刀、金属探测器和折叠兵工铲拿了出来。

  这个时间正好是一天之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村子外边也没有什么人,就是有人看到也是远远的看他一眼就离开了。

  他紧张的来到光点所在的地方。

  这里是一个干枯的小河,不知道这条河是什么时候干枯的,河床已经晒的干裂。

  来到光点所在的地方,郑经打开金属探测器在这里探测起来。

  “滴滴滴滴!”

  刚把金属探测器放在光点所在的位置,金属探测器就滴滴的响了起来。

  听到这个声音,郑经心里不禁狂喜。

  这下面果然有东西。

  虽然不知道下面是什么,但是大概率是宝藏。

  现在天色明亮,太显眼,郑经决定天黑过来。

  记下位置,他一路小跑回到车上。

  把东西都放进空间,然后发动车辆离开这里。

  郑经决定晚上在过来。

  回到胶施镇上,他打开地图看了一下,发现光点已经消失。

  看了一下距离,难道是因为距离过远的原因?

  只有距离宝藏近了才会出现?

  郑经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是不是,等以后多试几次就知道了。

  看了一下时间,离天黑还早,现在他一时也不知道做什么了。

  “咚咚锵!”

  在去往旅馆的路上,郑经忽然看到前方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

  看到前方很多车都停下来,郑经也忍不住好奇从车上下来。

  等他看清楚是什么时,郑经高兴的不行。

  “看来今天是我的幸运日啊。居然碰到了这样的仪式。”

  郑经一脸激动的拿着手机,准备把这个画面给拍摄下来。

  在前方,是一队即将举行剃度的小孩子。

  在缅甸,小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要去寺庙做一周,两周或者几个月或者更久的小沙弥。

  从队伍的人数来看,这次剃度仪式应该是学校或者街道更或者是几个村子一起举办的。

  缅甸人给小男孩做剃度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单独一家一户做剃度。

  第二种是几家联合起来给孩子做剃度。

  第三种是以街道、学校为单位集体做剃度。

  第三种形式既省钱又有气派,是最多人用的。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他头上戴着王冠,身上穿着王服,肩挎彩色绶带,骑在高头大马上。

  马的缰绳有人牵着,并且还有人给他们剃度的孩子撑着金伞。

  这完全是一副古代王子出巡的气派。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人数很多,在一旁还有很多人看热闹。

  走在游行队伍前面的是一队打着佛教旗帜,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姑娘。

  接着是载有吉庆大鼓的车,刚才他听到的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

  在后面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顶盖金伞的三藏经保护神,他手拿伞、钵、凉席等僧用八法器,

  在后面是剃度小孩的父母、亲戚好友和手持槟榔盒和花盒的姑娘。

  游行队伍配有乐队奏乐,气氛非常热烈。

  在这个队伍中还有跳舞队,由十几个小孩边走边跳,这种舞蹈就叫王子舞。

  看到游行队伍远去,郑经这才知道这个国家对佛教有多信仰。

  前面说过,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可以说是全民信佛。

  所以,在缅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业后继有人,这也被认为是一件积德的事情。

  而且对剃度的孩子来说,从此可以“成人”,受到社会的尊重,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对这些即将剃度的孩子来说,他们从寺庙回来以后就是成年人了,以后可以结婚生子了。

  游街完毕后,到晚上的时候,这些孩子的父母还要请剧团唱戏,通宵达旦地演出。

  而前来看戏的人铺着草席坐在地上,可以看一会儿睡一会儿。

  正式举行剃度的当天上午,乘坐专用的小汽车在鼓乐的伴奏下在当地的佛塔绕一圈后进寺院给孩子削发、穿袈裟、听戒规,然后布施斋饭。

  从当晚起,这些孩子们就住在寺庙里过小沙弥生活。

  第三天,家长们还要集合在一起,请法师在临时搭的彩棚里诵经。

  家长们把杯子里的水倒入平盘里,这叫分福。

  意思是自己给孩子做了剃度积了功德,这种功德不可自己独得,要分享给大家。

  分福以后,剃度仪式就算完全结束了。

  缅甸人认为给孩子做剃度可以积德。

  办好这件事,自己来世才能摆脱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进入天堂。

  所以在缅甸,家里有男孩的人家,父母无论如何也一定要给孩子做剃度。

  那些自己没有男孩的人家,常常出资为别人家的孩子做剃度。

  所以,缅甸人看到这些剃度前的游行都会上前祈祷祝福。

  等到剃度队伍远去,郑经才回到车上准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