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界仙神传 第十四章, 九黎真经
作者:紫因水银的小说      更新:2022-10-18

  第二篇,静心诀

  、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望我独神,心神合一,

  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

  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无弃,无为无我。

  静心诀要(静学指微)

  大道无多子,唯在清静一法门。

  故静字诀,乃为修道第一诀,一切法门,均从此一法门下手。

  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

  而一以心静为头脑。静则定,定则得。

  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

  薄滋味以养气,去瞋怒以养性,处卑小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

  故清静法门,实为三教圣人所共守。

  第三篇,清心决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幽篁独坐,长啸鸣琴。

  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

  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第四篇,养神决

  神为心所主,养神必先养心。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心为神所主,

  养心必先养神。神安则心静,心动则神疲。

  第五篇,宁神诀

  神,指心力、心劲。神是身体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

  要做到主动养精气,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

  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强抵抗力。

  第六篇问心诀

  心:‘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浓郁之味,

  不能生精;惟清淡之味,乃能补精也。万物皆有味,调和胜则真味衰矣。

  淡煮之得法,自有一段冲和恬澹之味,益人肠胃。故淡食可以养精,可以益寿。”

  “神静则心和,心和而神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神伤。

  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也。

  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志气者,五脏之使候也。耳目诱于声色,

  鼻口悦于芳菲,肌体舒于安适,则精神弛骛而不守;志卸縻于趋舍,

  则五脏滔荡而不安。嗜欲连绵于外,心脏壅塞于内,曼衍于荒淫之波,

  留连于是非之境,而不败德伤生者,盖亦寡矣,以劳形而伤神也。”

  第七篇德字诀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延年益寿,返老还童,不离常德,先人后己、厚人薄己,

  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自高,贬人自大,勿逞强术,

  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宜自食其力,

  自修自度。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

  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第八篇、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

  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

  ,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