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第二百一十四章李世民最终的决定?宰相岑文本的震惊……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李世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袁天罡。竟然还能知道今日之事。而且,还知道的如此详细。“陛下,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您的龙体已经无恙了。”“晋王和晋阳公主,也被秦王殿下留在了轮台城。”“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虽然天机不可泄露,可是,臣乃是将死之人,也不怕什么惩罚不惩罚了!”“若无秦王殿下,太上皇和皇后娘娘,将和臣同一年离开人世……”李世民,浑身颤抖的越发厉害了起来。一直以来,李世民都以为父皇言称,若不是自己的好大孙,自己早就没命了,不过是一句笑言。没曾想,这竟然是实打实的真的,就连观音婢,若不是自己的好大儿,如今已经离开自己两年有余了。眼泪开始在李世民眼眶里打转。李世民擦拭一把眼泪,继续低头看去。“陛下,既然秦王殿下留下晋王和晋阳公主,想必太子殿下的足疾,肯定也被秦王殿下根除了。”“相比于晋王而言,晋阳公主的顽疾,才是诸多皇子和公主之中最为严重的。”“有句话叫做天妒英才,若不是秦王殿下出手,晋阳公主活不到豆蔻年华……”豆大的眼泪,从李世民脸颊滚落下来。袁天罡已经去世两年有余了。这些话,和秦王所言的一般无二。而且在此之前,袁天罡除了假扮管家,陪自己去城南的庄园,暗中为秦王看过一次面相以外。二人再未曾,见过一次面。“都是真的……”“都是真的……”“根儿,父皇对不住你呀……”李世民颤抖着,泪如雨下,继续低头看去。“陛下,若无秦王殿下,您的诸多皇子和公主,几乎无一人,得以善终……”这句话,宛如一把利剑,直刺李世民的心口。“陛下,您也莫要太过难过,原本就是人各有命。只是秦王将所有人的命运,全部都改变了……”“长乐公主,晋阳公主,因为秦王殿下的出手相救,她们定能比常人活的更加幸福长久……”“吴王李恪,越王李贞,纪王李慎……他们也不会惨死……”“还有几位皇子,陛下,臣就不一一点名了,因为秦王殿下的出现,他们不会再走上造反的道路……”“否则,未来的李唐宗室,每隔一段时间,便是一场手足相残的人间悲剧……以至于王朝最终覆灭……”“…………”“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李世民掩面而泣,失声痛哭起来。他们兄弟之间,已经手足相残过一次了,难道还要代代相传吗?李淳风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御书房。此时此刻,还是暂且离开为好。李世民哭的那叫一个悲痛欲绝。以至于,御书房外的内侍总管李德禄,都跟着抽泣了起来。李德禄灵机一动,赶紧往立政殿而去。“皇后娘娘,您快点去看看吧。”“陛下,他……”长孙皇后闻言,立即站起身来。今日刚刚返回长安城,陛下刚刚还挺高兴的啊。“陛下,怎么了?”“皇后娘娘,陛下他一人在御书房,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欲绝啊……”内侍总管李德禄,眼泪汪汪的开口回答道。长孙皇后闻言,立即快步往御书房而去。距离御书房五十步之遥,李世民的悲戚声,便隐隐传来。长孙皇后心里咯噔一下,不由的加快了脚步。“二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世民哭泣的,跟个伤心欲绝的孩子一样。长孙皇后从未曾见过,李世民伤心成这番模样。一瞬间,整个人芳心大乱。“观音婢,你自己看看吧,这是袁天罡临终留下的书信……”长孙皇后在李世民身边坐下,悲痛欲绝的李世民,继续靠在长孙皇后身边悲戚不已。长孙皇后拿起桌子上的书信,只是看了一眼,整个人也是面色大变。未等将书信看完,长孙皇后便明白,李世民为何会如此悲痛了。豆大的眼泪,顺着长孙皇后的脸颊滚落下来。他们的孩子们,除了稚奴以外,竟然无一人能善终。做为母亲,长孙皇后一瞬间,心如刀割。“二郎,二郎……”“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观音婢,朕的心,都要碎了……”“二郎,臣妾的心,也都碎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内侍总管李德禄,慌了。慌的一批的慌。本来把皇后娘娘叫来,是来安慰陛下的。这家伙,不但没有起到安慰作用。怎么,两个人还抱头痛哭起来了呢?堂堂的大唐天子和皇后娘娘,如此悲痛欲绝的在御书房抱头痛哭。让内侍总管李德禄,一时间手足无措起来。怎么办?怎么办?李德禄突然快步往宫外走去。眼下也只能求助长乐公主了。做为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嫡长公主。也许只有长乐公主,能够安慰眼下悲痛欲绝的陛下和皇后娘娘。“李总管,父皇和母后,为何不在立政殿?”长乐公主,听闻父皇和母后从轮台城回宫,立即带着新月一起进宫。去了立政殿,却不见父皇和母后的身影。却看到内侍总管李德禄,慌慌张张的欲要出宫。“公主殿下,您快去御书房,劝劝陛下和皇后娘娘吧。”长乐闻言,立即牵着新月的手,快步往御书房而去。还未靠近御书房,父皇和母后的悲戚声便隐隐传来。“父皇,母后……”“外公,外婆……您们这是怎么了?”“新月好想您们啊……”长乐带着新月踏足御书房内。小新月的声音,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立即停止了抽泣。“朕的小郡主,外公和外婆也很想新月。”“外公和外婆没事,来,给外公抱抱。”李世民擦拭一把眼泪,将向自己小跑而来的新月,一把抱在怀里。“外公,外祖母。您们怎么哭的如此伤心?”小新月乖巧的,伸手为外公和外祖母,擦拭眼泪。此举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倍感温暖。若是没有秦王的话,如此温馨的一幕,根本就无法上演。长乐公主看到桌子上的书信,想必这就是让父皇和母后,悲痛不已的原因所在。长乐伸手将书信拿在手中,低头查勘起来。“我那可怜的兕子妹妹啊……”长乐一手捂住嘴巴,泪水便夺眶而出。难怪父皇和母后会如此悲痛,原来所有的皇子和公主,尽皆身患顽疾。而且造反的造反,被陷害的陷害,除了稚奴以外,无一人得以善终。即便是青雀也是郁郁而终。还好有大哥。因为大哥的出现,这些事情,将不会重演。大哥,母后和长乐的性命,真的是你一己之力给挽救过来的。热泪从长乐脸颊滚落而下。书信后面的话,让长乐难掩喜悦之色。“父皇,母后。您肯定没有看完此信……”“袁天罡他坦言,若是大哥继承大统,父皇和母后不但能颐养天年,诸多皇子和公主,也尽数会有一个最为圆满的结局……”“最要紧的是,大唐将会开创一个前无古人的盛世大唐,远超秦皇汉武,福泽子孙后代不知多少世……”“大舅好厉害啊……”长乐话音落地,小新月率先欢呼起来。李世民伸手接过,长乐递来的书信。刚刚因为悲伤过度,自己确实没有看完。就连长孙皇后,也一样没有看完。李世民一口气将袁天罡留下的书信看完。深吸一口气后,将书信交给了长孙皇后。“观音婢,没曾想,你在轮台城的一席话,竟然一矢中的。”长孙皇后看完书信以后,自然知道李世民所言何意。当初在轮台城,那日兕子突发顽疾之夜。snew长孙皇后坦言,秦王更加适合继承大统。“二郎,一切都是天意。”“若不是二郎,当年有蓝田县一行,臣妾现在早就离二郎而去了。”“立秦王为太子吧!”“让青雀和诸皇子,早早断了夺嫡的念想。”“也早早避免手足相残的悲剧,在我们孩子们身上上演!”长孙皇后话音落地。长乐公主立即挽住被胳膊。“父皇,母后所言甚是,既然袁天罡已经勘破了天机,看来,大哥继承大统,乃是天命所归。”“诚如袁天罡所言,只有秦王登基,父皇和母后方可颐享天年,诸多皇子和公主,也能得以善终……”“父皇,大哥是什么样的人,长乐这些年最为清楚,父皇和母后心里也都跟明镜似的。”“父皇,母后说的对啊,早做决断,早早让诸皇子断了夺嫡的念想,才是上上之策……”就连还懵懂无知的小新月,都糯糯的开口说道。“外公,大舅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了。”“外祖母和母亲说的都对。”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好……”“说实话,即便是没有袁天罡这份遗书,朕,已经有立秦王为太子的打算了。”“只是没有想到,他为我们李唐宗室,竟然默默的付出了这么多……”“朕,若是再不立他为太子的话,朕,实在是愧对与他……”“父皇圣明!”“外公圣明!”长乐公主话音落地,小新月也跟着有样学样。“父皇,母后。您莫要再伤心难过了,既然大哥留下了稚奴和兕子。”“大哥就一定会,根治稚奴和兕子身上的顽疾的。”“以后稚奴和兕子不在,长乐每日里,会带着新月来看望父皇和母后的。”长乐的孝顺和贴心,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非常满意。真是没有白疼这个嫡长公主啊。长乐公主,安慰了一番父皇和母后之后,便带领小新月返回房府。长乐公主牵着新月的小手,母女二人踏足房府之内。“爷爷,爷爷……”“外公说,要立大舅为太子了……”小丫头,人小嘴挺快。直接把房玄龄给吓了一跳。“父亲,确实是这样的,母后也是一直坚持要让父皇立大哥为太子……”房玄龄闻言当场就惊呆了。“长乐,这……这怎么可能?”“父亲,您听长乐跟您仔细道来。”长乐将袁天罡遗书的内容,逐一娓娓道来。听得房玄龄,良久没有回过神来。“长乐,外面风大天冷,你先带新月回屋暖和暖和,为父出去一趟。”房玄龄直接就去了隔壁杜府,将此事告知了杜如晦。杜如晦闻言,也是良久没有回过神来。“克明,等下陛下可能会传诏你我,先让杜荷将此事告知玄成。”“好,甚好!”房玄龄离开杜府没多久,杜荷便乘坐马车,直奔魏府而去。魏府之内。魏征和魏叔玉父子,听闻杜荷的话,也都是齐齐瞪大了眼睛。这个袁天罡,也真是一位神人也!“圣旨到:陛下口谕,传诏魏太保入宫觐见!”正如房玄龄所言。李世民真的传诏了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而且河间郡王李孝恭,江夏郡王李道宗,宰相马周和岑文本,尽在传诏之列。众人抵达御书房内。突然发现,竟然连长孙皇后,也坐在李世民身侧。已经知道真相的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自然没有感到奇怪。倒是让李孝恭,李道宗等人,心里颇感疑惑。再加上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面色,不是很好,御书房的气氛有些压抑。马周和岑文本,是最晚来到御书房的。“众卿,朕和皇后,今日刚刚返回长安城,便急诏尔等,因为有件事情,朕和皇后,决定先告知你们一下。”“太子承乾,自从足疾痊愈以来,在监国的这近一年时间里,将朝堂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朕心甚慰……”“可是,朕和皇后多番商议过后,还是觉得秦王,更能胜任太子,无论是文治武功,承乾还是要略逊一筹……”李世民一开口,就让御书房鸦雀无声。众人眼睛全部瞪的溜圆。就连知道真相的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三人,一个比一个眼睛瞪的都大。此时此刻,假装震惊,也要装的像样一点。“臣,赞成……”“臣,反对……”李世民双眼如炬,直奔马周和岑文本而去。新任宰相马周赞成。新任宰相岑文本竟然反对。“岑相,有何异议?”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开口询问道。“回陛下的话,太子乃是一国储君,另立太子非同小可。”“若是真要另立太子的话,臣以为,也应该是魏王殿下,才更加合乎礼制……”李世民注视着岑文本,开口说道。“岑相的意思是立嫡不立庶……”“即便是他秦王,文治武功天下无双,胸怀天下,心装百姓,也不成?”李世民的话,让岑文本一时语塞。毫无疑问,陛下所言没有任何问题。秦王的文治武功,确实是天下无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格言,已经盛誉满天下。“岑相,你可知道,朕之所以让你为相?乃是何人举荐?”“岑相不会以为是魏王举荐的你吧?”“实不相瞒,让你为相,是秦王的举荐……”“若不然……”李世民话音落地,不仅仅是岑文本,震撼的无以复加。御书房内,所有人都惊呆了。“陛下,可是,臣和秦王素无交集,秦王殿下,为何要举荐臣为相?”岑文本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震撼的心情,开口询问道。“秦王坦言,你岑文本,胸怀坦荡,为人正直,是个可堪大任的人才。”“没曾想,就是他看重的,胸怀坦荡,可堪大任的人才,要阻止他的太子之路啊……”李世民的话,让岑文本深吸一口气,低下头去。“众卿,嫡庶有别,古来有之!”“可是,朕和皇后以为,文治武功,人品,胸襟和为人处世之道,更是一国太子的重中之重……”“玄龄,克明,玄成……”“身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你们三人有何异议?”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尽皆没有言语。三人此时,出乎意料的保持着沉默。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三人不敢保证,李世民在御书房说的这些话,是否是真心话。因为,李世民并没有尽数召集,三省六部主政官员前来。也就是说,这里所决定的一切,最后都可能是浮云。说了也等于白说。至于李世民泄露给长乐的话,是不是故意而为之,现在很难确定。虽然这样的几率很小,但是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三人以为,还是稳妥为上。能不让李世民对他们起疑,绝对不能光明正大的支持秦王。“玄龄,克明,玄成……”李世民加重了语气,再次点名。“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坐镇东宫,秦王殿下镇守西域,这样挺好的。”魏征抬起头来,开口回答道。“玄成所言甚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齐声开口附和道。“皇兄和承范,意下如何?”李世民见房玄龄和杜如晦,魏征那里,实在给不出实质性的答复。于是转头看向了,李孝恭和李道宗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