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一次朝会,来自文武百官们的震惊……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李根没有去安慰,处默和处亮。因为此时此刻,李根找不到任何可以安慰的语言,去安慰两个悲伤不已的大男人。人,都是有感情的!人,都是有记忆的!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两日后,火车抵达长安城。秦王册封太子的消息,瞬间引爆了整座长安城。长孙府邸。长孙无忌,听完长孙冲的话。整个人宛如傻了一般。承乾留在了轮台城,管理西域之地。而,那位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秦王殿下,那位庶出皇长子。竟然被陛下册封为太子!多年的心血和努力,付诸一炬。长孙无忌知道,完了,这一次算是彻底玩完了。一旦没有了皇后娘娘的庇护,长孙一族,未来前景堪忧。让长孙无忌,没有想到的是。新任太子,第一次主持朝政。竟然传诏长孙无忌上朝。太极宫,显德殿。一身太子服饰,头戴太子冠冕的李根。踏足显德殿内。“臣等,参见太子殿下!”百官们的声音,从未有过的响亮。因为这百官里面,有超过半数以上的,都是太子殿下的学生。看到师长,端坐在龙椅之上。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没有师长,焉有他们的今日。没有师长,他们此生很难有读书的机会,踏足朝堂之上,不是他们能够想象的事情。“众卿,免礼平身!”李根环顾朝堂上下,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呈现在李根眼前。这一刻,李根成就感爆棚,骄傲感也爆棚。宰相马周,几度落泪。状元学院出身的众官员,不少人也是眼眶通红。“众卿,本宫今日起主持朝政。”“看到如今朝堂之上,尽是青年才俊,本宫心里真是高兴啊。”“今日朝会,本宫以为,还是应该将那些老臣请来,一起商议一番。”李根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为了照顾诸多老臣的颜面。同时,也为了表示对诸多老臣的尊重。毕竟,对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李根一直心存感激。随着李根一声令下,内侍总管李德禄,立即按照太子殿下的吩咐,开始派人传诏,各位老臣。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以及太子的岳父魏征,都在传诏之列。李世民原本打算,为太子保留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的。可是,李世民询问过房玄龄,杜如晦以后。二人尽皆摇头拒绝。“陛下,太子文治武功,天下无双。何需再让臣等教导?”一句话。让李世民放弃了打算。确实,这个世上,还真没有人,能胜任太子太师。长孙无忌,一路上心情坎坷不安。新任太子主持朝政,第一日,便宣诏自己。让长孙无忌,如何能心安。长孙无忌走到显德殿门口,仔细的整理整理衣襟,踏足显德殿的时候。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已经到了。而且房玄龄和杜如晦,竟然坐在了殿内。“来人,赐座!”李根对着长孙无忌,微笑着点点头。吩咐内侍赐座!“臣,多谢太子殿下赐座!”长孙无忌忐忑不安的,坐在了杜如晦身边。随后魏征等人,踏足显德殿,也都得到赐座。“来人,给诸位老臣上茶……”李根话音落地,长孙无忌心里咯噔一下。在他看来,此时上茶,绝对不是好的预兆。因为陛下登基多年,除了当年,眼前的太子炒制出了新茶,惹得陛下龙颜大悦。与群臣在显德殿痛饮一番以外,鲜有在朝堂之上饮茶的先例。事实证明,长孙无忌确实想多了。“众卿,诸位老臣……”“本宫,今日之所以传诏诸位老臣,前来显德殿,因为有几件要事,需要征询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诸位老臣,尽是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之辈,不少人当年随父皇南征北战。”“本宫年少时,曾经仰望诸位老臣,视尔等为英雄,为榜样。”“今日本宫能坐在这里,与诸位相聚一堂,本宫心里也是不胜欢喜……”李根这番话,听在众人耳中。十个人有十个不同的理解和揣测。“众卿,本宫之所以今日,如此大张旗鼓的兴师动众。”“因为,明日便是除岁夜,本宫初掌朝政,便擅自做主一次,明日除岁夜的早朝便免了,众卿好生陪陪家人。”“明晚,朱雀门口和朱雀大道上,本宫将会派人,燃放一个时辰以上的烟花,届时,众卿可携带家卷,前往观看,与民同乐……”“待正元节大朝会过后,正月初六,开始新一年朝会……”李根话音落地,群臣纷纷施礼高呼。“殿下圣明,殿下圣明!”这让长孙无忌脸色骤然大变。殿下圣明?莫非群臣都已经提前商量好了?圣明二字,只能用在陛下身上。以往承乾主持朝政的时候,群臣都是称之为,殿下英明。形势比人强。长孙无忌自然没有,在朝堂之上,对此提出异议。接下来,太子的话,让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一个个宛如打了鸡血一般,精神抖擞起来。“众卿,轮台城到长安城的火车,终于开通了,在座的诸位,基本上也坐上火车前往轮台城,然后又返回了长安城……”说这话的时候,李根的眼神,落在长孙无忌身上一扫而过,让长孙无忌浑身一紧。因为显德殿里,也只有他一人,没有坐上火车去轮台。“火车的速度和便利,众卿都已经感受和体会到了。”“本宫以为,大唐疆域辽阔,仅仅有这一条铁路线,是远远不够的……”“本宫初步设想,分三步走!”“第一步,修筑长安城到洛阳城的铁路,将长安城和洛阳城连接在一起,这第一步,也是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一步。”“第二步,以洛阳城为大唐铁路中转站,往东修筑到东海岸,往西修筑到荆州,往南修筑到扬州……”“第三步,铁轨必须继续北上和南下,务必东北到辽东,往南直达岭南以南……”李根话音落地。整个显德殿鸦雀无声。此时此刻,就连长孙无忌,都想高呼一声,殿下圣明了。因为如此规划下来,是头猪都能想到,未来大唐会变成何等模样。一旦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在座的诸位,畅游天下,畅游大唐各地,再也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已!看着满朝文武,一个个激动不已的表情。李根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殿下,如此大兴铁路固然甚好,可是,大唐的钢铁产量……”房玄龄,近乎颤抖着开口说道。房玄龄自然知道,一旦太子的设想成真,大唐各地将会紧紧连接在一起,什么八百里加急等等,一切都将会成为过往云烟。各种物质运送将会更加便利,若是一方有灾难,救援物资,将会第一时间送达灾区。太多太多的便利,根本不是三言两语,便能描述清楚的。“房伯伯,言之有理!”“眼下,要实现大唐铁路四通八达,钢铁产量确实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本宫,今日召集诸位老臣,前来显德殿的原因之一。”“本宫打算,在陈仓,,邯郸,洛阳,安东,涿郡,江城,太原和岭南,设立大唐八大炼钢厂……”“这八大炼钢厂,加上轮台城的炼钢厂,分居大唐东南西北,当然长安城周边也有陈仓和太原,一旦按照本宫的炼钢之法运转起来,足以支撑大唐铁路线的铁轨铸造。”“最重要的一点,本宫所选择的这八大炼钢厂之地,本地皆有炼钢所需矿石,而且还都身处铁路线要地,所产铁轨,可直接投入当地或附近使用,省去诸多运输所需周折和劳力……”“本宫已经,询问过户部尚书和两位户部侍郎,如今国库充盈,无论是钱财还是粮食,都足以支撑三五年有余!”“鉴于此,本宫打算,在本宫规划的铁路线范围之内,地方官员理应动员百姓,全民参与到铁路建设中来,当然,本宫不仅仅会免去,当地参与铁路建设百姓的赋税,而且还会适当给予工钱补助……”“………”李根侃侃而谈。整个显德殿,成了他一人的舞台。文武百官和诸多老臣,全部洗耳恭听。所有人,都被太子殿下的计划所折服。百官们算是明白了,难怪原本一片荒芜的西域之地,原本破败不堪的轮台城。能被太子殿下改造成人间天堂。高瞻远瞩,思虑周全。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有勇有谋,有胆识!有才有干,有魄力!“众卿,以为如何?”李根侃侃而谈良久,端起茶杯,浅饮一口,放下茶杯,微笑着开口说道。“臣等,谨遵殿下口谕。”这一次,即便是长孙无忌,都卯足了劲的,高呼出声。响亮的高呼声,让显德殿余音绕梁。也让立政殿里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带喜悦之色。大兴铁路,建造八大炼钢厂之事。昨晚上,李根已经跟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通过气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自然是欢喜之余,非常支持李根的工作。李世民甚至,当场表态,让李根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干,放心大胆的去传诏老臣来安排。若是有不听话的,李世民会亲自出马收拾他们。李根还有一个最大的秘密,暂时没有告诉父皇和母后。此事,还是等到上元节过后再说为好。“殿下,不知臣等,可否做些什么?”白发苍苍的房玄龄,再次站起身来,施礼说道。“房伯伯有心了,本宫确实需要房伯伯等人的鼎力相助。”“殿下,您尽管吩咐,老臣即便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房玄龄事先,对此事并不知情,此时此刻的房玄龄,被太子的雄心壮志,宏伟蓝图所折服。年迈的房玄龄,只是想,趁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尽可能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毕竟太子所言之事,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房伯伯,您请坐下,听本宫把话说完,再做决定。”房玄龄闻言,恭敬的施礼,坐了下来。“众卿,本宫所计划的这八大炼钢厂,对于未来铁路线的建设,以及大唐未来繁荣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八大炼钢厂,本宫需要绝对值得信赖,绝对可靠之人,前往八地督办,而且还要挂职各地炼钢厂,八大炼钢厂各需一位厂长,两位助手协助。”“而这八位炼钢厂的厂长,需要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之辈,本宫思虑良久,不得不将诸位老臣召集前来……”“殿下……老臣愿意前往一地……”房玄龄再次起身,开口说道。“房伯伯,您先坐下,听本宫把话说完。”李根微笑着开口说道。对于房玄龄三番两次,打断自己的话,李根自然不会介意和生气。毫无疑问,老房同志,绝对是支持自己工作的。“众卿,不管是谁前往八大炼钢之地督办,或者是协助督办,本宫绝不会亏待你们的。”“待大唐铁路线修筑完成以后,本宫会依据个人业绩,给予各地炼钢厂一定比例的股份。”李根并不是画大饼,而是内心实实在在的想法。当然,这个比例,必须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且,给诸人兑现的,肯定是金钱或爵位,毕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钢铁,都会是大唐的紧俏物资。“殿下,老臣愿意听从殿下调遣。”作为太子的岳父,魏征这个时候,再不起个带头作用,属实有点不像话了。八大炼钢厂之事,昨晚上,魏叔玉已经跟魏征提前通过气了,就连地方,也已经安排好了。【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岳父,您也愿意前去督办一处炼钢厂?”“殿下,老臣眼下,在长安城闲着也是闲着,趁着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尽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吧!”“若是此生能看到,殿下刚刚所言的一切,此生无憾也!”“善,大善……”“岳父有此想法,本宫甚是欣慰。”“岳父,您年事已高,本宫会派立,协助与您。”魏征微笑着点点头,带上俩儿子,自己可以敲着二郎腿,每日里悠哉悠哉的喝茶喽。不过,依照魏征的脾性,这样美滋滋的事情,他也是只在心里想想而已。“岳父,河北道您是最为熟悉的,本宫以为,您前方邯郸,可有事半功倍之效。”“臣,谨遵殿下口谕。”李根之所以,没有让岳父前往更近的陈仓和太原,自然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