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第二百四十章不要悲伤,你失去的任何东西,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回来
作者:笑看风云再起的小说      更新:2023-05-08

  上元节过后!第一次早朝,李根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大换血。任谁都没有想到,太子殿下,会先对宗室成员动手。河间郡王李孝恭不再兼任兵部尚书一职。取而代之的,是程咬金的长子程处默。程处默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升任为兵部尚书,比他老爹,当年都牛逼三分。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礼部尚书一职,也被京兆府尹房遗爱所取代。相比于程处默的一鸣惊人,房遗爱的晋升,可谓合情合理。毕竟,房遗爱在京兆府尹的位置上,做的非常之优秀。让长安城周边的治安秩序,得到根本的转变,犯桉率一年比一年低。杜荷,则继续担任吏部尚书。尉迟宝林,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秦怀道,则担任工部尚书。魏叔玉,则从国子监主薄,晋升为刑部尚书。而他原本的国子监主薄一职,由程处亮担任。…………一番大换血以后,文武百官们发现,太子曾经的结拜兄弟,除长孙冲以外,齐齐混到了尚书位。而,程咬金,程府,无疑是最大的赢家。程处默主掌兵权,程处亮主管文化。程咬金,一张大黑脸,笑的比菊花还要灿烂。尉迟恭,秦叔宝等人,自然也非常高兴。孩子们,能有今日之荣光,自然是因为,他们早早的便站好了队。在最为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其它文武官员,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调整。状元学院出身的那帮少年郎,现在确切的说,应该是青年才俊。全体得到晋升,年过半百的老臣,几乎被一网打尽。就连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等人,也彻底没有了实权。开府仪同三司,等正一品的虚名,尽数封给了老臣们。朝堂之上,尽是一张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面庞。别说是长安城的世家权贵,就算是李世民,也被太子的大刀阔斧给惊的不轻。“父皇,母后,儿臣需要,能够打造盛世王朝的得力干将,不需要朝堂像是养老院一样,给某些人养老……”李世民闻言,竟然无言以对。臭小子,这不是暗指自己去,以前把朝堂之上,当成养老院,给有些人养老了吗?看到父皇尴尬的表情,李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开口说道。“父皇,切莫误解,儿臣没有别的意思。”“其实,诸多老臣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如以前的房相,杜相和舅舅他们,如今要去督办炼钢厂。”【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安装最新版。】“接下来最要紧的事情,乃是大兴铁路,儿臣需要年轻有活力,敢于拼搏之人。”“有些老臣,确实不适宜,儿臣未来的要求和计划。”“眼下,只能暂且让他们先告老还乡了。”李世民闻言,嘴角使劲抽搐一下。告老还乡?你小子说的好听的很,朕,怎么听说,那些人,没有一个是告老还乡的。都是被你直接辞退或罢免的。“父皇,待到大唐盛世完成,儿臣会让他们颐养天年的。”“毕竟,他们或多或少,都曾为大唐付出过心血和努力。”李世民闻言,点点头。“如此也罢,若是有人来找朕,朕便如此回复。”让李世民安心的是,几日时间过去了,竟然无一人,为此事来像他哭诉。看来,自己的好大儿,背后下了不少功夫啊。狗日的小程咬金。一个儿子当上了尚书,一个儿子成了国子监主薄。现在抖的,跟二五八万似的。李世民心里苦啊,可是李世民还不能说。毕竟,现在还欠程咬金四十个亿。欠条还在程咬金手里。三日后,八大炼钢厂督办之人,开始纷纷启程。作为监国太子,李根逐一为其饯行。最后饯行的,乃是长孙无忌一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参加了饯行酒宴。此番长孙府,全府南下岭南之地。长孙皇后深知,再相见时,不知何月何年!酒宴上,李泰,李恪和李佑等人也来了。他们几位皇子,乃是要前往南大陆之人。稚奴和兕子以及长乐等人,则是来为舅舅送行的。第二日,天刚亮。李根率满朝文武,为李泰一行送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没有露面。该说的,该交代和叮嘱的,昨晚上已经尽数交代过了。青雀已经长大成人,而且此行有三百精兵,携带燧发枪和手雷等武器护送。吉祥,茹怡还有长安,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庇护。长孙无忌带着十二个儿子和家卷,也跟随李泰的队伍,直奔东海岸而去。一个月后,一只飞鸽,落在东宫之内。小黄和小黑它们,立即围绕在信鸽周围。主人还未下朝,它们要保护信鸽所携带的书信,不被他人取走。多年和主人一起生活,加上李根调教有方。当年的四只狗狗,已经都快成精了。唯一的遗憾,便是它们越发变的,力不从心起来。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如今已经无法完成了。再也不复当年之勇勐。小黑它们看到太子妃,直奔信鸽而来,立即欢喜的,让开一条道路。女主人温柔又漂亮,而且经常给它们,带着大块肥肉的骨头吃,深得四只狗狗的喜爱。李根下朝之后,返回东宫。太子妃将飞鸽传书,交到李根手中。“吉祥,茹怡还有长安,已经登船了,你这做父王的,真能狠下心来。”“让五个孩子,一起离开皇宫。”“而且,还让书琬,书琳和书立一起同去。”“就连陪父亲去邯郸之人,你都临时变更了。”当初李根是让,魏征的俩儿子,协助魏征前往邯郸的。后来,为了让他们跟吉祥和茹怡他们作伴,临时做了调整。为此事,太子妃现在心里还不痛快呢。“爱妃,莫要再生气了,气大伤身。”“你不是觉得现在身边冷清吗,本宫有一良策。”“何等良策?”魏芬芳,小嘴上扬,惹的李根心猿意马起来。“爱妃,良策就是,咱们抓紧时间造人…”“啊…这…”“大白天的。”太子妃有点慌!李根是个说干就干的人。行事,绝不拖泥带水。“爱妃,谁规定这种事,还得分时间的?”“晚上黑灯瞎火的,根本看不清楚…”一刻钟以后,李根神清气爽的,推门而出。发现小黑它们四个,都趴在门口偷听。李根给它们,都赏了一巴掌。狗东西,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越老越不正经!本宫的秘密,你们也敢偷听,真是胆子越来越肥了。小黑,小黄,小花和小白,心里苦啊,可是它们还不能说。若是能开口说话的话。四只狗狗一定会告诉主人。俺们不是偷听,是在给您把门呢。万一哪个不长眼的,突然闯进去,岂不是辣眼睛。东宫占地面积,比轮台城的都督府还要大上些许。刚刚一番勐烈冲刺的李根,在偌大的殿院里迈步。四只狗狗虽然刚刚被主人,各自赏了一巴掌。依然不离不弃的陪伴主人左右,还欢喜的摇晃着尾巴。一直信鸽出现在东宫上空,确定无误后,便径直降落下来。李根一看,这只信鸽乃是来自西域轮台城,自己留给裴行俭的信鸽。取下信鸽腿部的书信。李根拆开一看。好家伙,真是一个好家伙。承乾果然爱好不减。竟然把称心,接到都督府居住。继续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李根无奈的摇摇头。这样的事情,自己还真管不了。人各有志。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爱好和追求不同。对于承乾的爱好,李根也是无力阻止。好在,承乾只是让称心居住在都督府,学院的授课,依然每日里让称心,准时去授课。李根返回书房,奋笔疾书。叮嘱裴行俭,务必转告承乾,抓紧时间,修筑波斯和大食的铁路。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十年之期,便到了。若是波斯和大食有所异变,铁路就是直接摆平它们的交通运输工具。······且说,大唐东海岸。一艘从天而降的万吨邮轮,满载众人,直奔南海而去。吉祥茹怡,书琬,书琳和书立以及长安他们,在甲板上尽情的欢呼雀跃。毕竟这样的宝船,他们乃是生平仅见。李泰,李佑,李恪等人也是震撼不已。此万吨邮轮,果然和大哥所言的一模一样。李泰已经仔细去驾驶舱看过了。上面的每一个部位和操作系统,和大哥绘制的图纸,丝毫不差。这也让赵四和冯五,能够轻易便启动万吨邮轮。李淳风抬头仰望天际。天罡兄,你看到了吗?若是你能看到此物,和淳风一起远航,那该多好啊。长孙无忌的心情,更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三日三夜之后,长孙无忌方才恢复如常,而这个时候,邮轮已经抵达南海岸。原本需要半年左右的漫长车马劳顿。不过几日时间,便将长孙无忌送到了南海岸。“舅舅,舅母,表哥···”“我们就送你们到这里吧。”李泰亲自下船,将长孙无忌一家,送到了岸边。“好,青雀呀,一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长孙无忌微笑着开口说道。如今李泰和李承乾,已经放弃了夺嫡之路。长孙无忌再偏爱承乾,李泰也是他的亲外甥。如今二人,都是王爷,承乾更是远在西域。长孙无忌,自然也就没有了对承乾的特意偏爱。“舅舅放心,此行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最多半年时间,我们便会现在此地靠岸。”“舅舅切记让人再次接取橡胶树,能否种植成活,全靠舅舅了。”“种植成活以后,便可以用其植苗,大面积移植起来。”“大哥言称,橡胶树的种植之法,已经给与了舅舅,青雀就不多言了。”长孙无忌微笑着点头答应下来。种好橡胶树,对长孙一族意义重大。长孙无忌自然不敢怠慢。李泰返回邮轮,邮轮继续开始远航。······阳春三月,春光烂漫的季节。大唐八大炼钢厂,齐齐传来好消息。这让李根的心情非常之好。再有不到半年时间,一旦八大炼钢厂开始正式启动生产。大兴铁路的计划,便可以开始大张旗鼓的施工了。而那个时候,青雀他们的首次南大路之旅,也应该顺利返回了。而这段时间,李根发现一个让他非常激动的事情。随着他开始监国。系统几乎每日都在给予他奖励。多日摸索之后,李根发现一个秘密。只要自己在政务上,有所成绩,系统就会给予奖励。八大炼钢厂的落成,给予了李根大量的物质和技术奖励。而这些奖励,对于以后的建设和发展,都是极其有用的。比如汽车,摩托车的生产和制造设备,李根现在已经全部都拥有了,甚至于坦克和装甲车的图标,也已经点亮了起来。一旦点亮,则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在下一次系统奖励的时候,直接升级成功,变成他李根的成果。这让李根,非常期待,一旦青雀他们从南大路带回橡胶树和橡胶,以及玉米,向日葵,咖啡豆等诸多物种以后。是不是会有更大的惊喜,在等待着自己。电。眼下,李根最为期待的,莫过于电了。正所谓,有了电真方便。问题是,直到现在,电力设施一栏,依然没有出现。也就没有点亮的可能。遥想当年,李根穿越在蓝田县李家庄。因此曾经深深悲伤过。告别了繁华的前世,来到这几乎一无所有的世界。如今,多年过去了。李根深有感悟。不要悲伤,你失去的任何东西,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回来。自己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曾经的痛苦和迷茫。曾经的无助和凄凉。经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终于,风雨过后见彩虹。这个世界我来过!我奋斗过!也努力过!这就足够了。更让李根为之骄傲的是,这个世界,他在改变着。改变着许多人和事!更改变着,未来的走向和结局。还有一件可喜的事情。那就是爷爷李渊的身体,竟然神奇的有所好转。李渊自认为,是好大孙的神药所致。李世民自然对此,深信不疑。这一日,春雨绵绵。都说春雨贵如油,实则,也是如此。喜降甘霖,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好光景。朝会上,李根重点叮嘱,做好今年的春耕播种事宜。如今,满堂文武百官,都是自己的人。李根只是吩咐下去就行。相比较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朝会时间,现在的早朝时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程处默,从程府步行到显德殿的功夫。朝会也就可以结束了。因为,朝会开始前,李根就把该交代的事宜,尽数写在纸上,只是当众宣读一遍而已。就在李根准备退朝的时候。外面响起禁卫军的声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