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868.紫禁城(中秋快乐!)
作者:不是老狗的小说      更新:2024-05-05

  20号开始,丝路电影节进入最终审核阶段后,许鑫基本就切断了一切其他琐事的联系。13部片子,一共审了三轮。第一轮是评审自己点评,第二轮是大家就几个有矛盾的电影进行沟通。接着第三轮,也就是28号这天,大家一共看了五部影片。也就是讨论最激烈的那五部。今年丝路的奖项也依旧不变,包括评审团大奖在内,依旧是“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评审团大奖,以及最佳影片”。而丝路单元那边同样如此。丝绸之路电影节在奖项方面,并没有主动求变,打算先打造出来了这几个奖项的含金量,再徐徐图之。虽然去年已经有观众吐槽奖项太少,感觉其他优秀电影明明够拿奖的资格,却因为奖项少而不够分……可大家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物以稀为贵。不要那么复杂的奖项,先把每一座奖杯的含金量提上去,把权威性坐实了,到时候在考虑向外延伸,增加几个其他方面的奖项。诸如配乐、美术指导等等。而这种计划乍一看和其他分猪肉的奖项没什么区别,但其实本质上从一开始两边就已经泾渭分明了。电影节最重要的是知名度,是人们的簇拥与认可。或者说,它更像是一个大市场,只不过有的电影节是屎里淘金,有的电影节则是真金不怕火来炼。增加奖项是必然结果,纵观欧洲三大,其实走的也都是这条路。一开始,大家追求的都是专业性。但后来发现,不仅观众的需求在变大,电影人的需求也在变多。有的电影来了就不是为了拿奖的,人家就是想蹭一下电影节的热度,好让大家知道“我们影片进入了戛纳\/威尼斯\/柏林”,值得来看。但电影本身的高度并没有达到顶点……或者说,够不到天花板反而是常态。而有了这些需求后,三大电影节这才开放了诸如午夜展映,惊喜点映之类的环节,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作品。这是电影人的需求。而观众的需求也是在整个电影节之中看到丰富多彩的作品。两边一蹴而就。这也是诸如什么“人道主义奖”、“贡献奖”之类诞生的原因。需求决定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开设一些周边类奖项是必然的。在丝路电影节的计划里同样如此,先打造含金量,接着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让大家展示作品,接纳更多的观众。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构建属于“丝绸之路电影节”的交易市场。让更多的好剧本、好故事,吸引更多的投资商,为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电影。可以说,一切的准备,其实最后都是为了创投会的“交易额”而服务。这不,今年的丝绸之路电影节就拿出来了新的举措。在13部主竞赛单元,10部丝路单元的电影入围名单公布后,有了第一届电影节的经验,这次的xA市各大8厅规模以上的影院都已经接入“丝绸之路电影节”的场馆系统内。在电影节开启之中提供至少2到3个放映厅来播放展映电影。而同样配套的,是除了这23部电影之外,余下还有27部影片,以“展映单元”的形式,进入到了电影节公映的入围名单里面。这27部电影,两个评审团不掺和,完全是大众评审投票票选出来的,他们希望观众能看到,并且觉得很合口味的电影。而这27部影片里,要是找艺术性有多高,那可能是想瞎了心了。但……经过了几百号人交叉审核选出来的电影,一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好故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28号,五部电影看完,要是按照去年的节奏,当天就要开始投票了。但谢老爷子却叫停了投票。直接挥手,告诉大家:解散。都回去冷静一下。睡一觉。让头脑清醒了,能保持中立冷静的思考之后,29号,咱们再来投这个票。这点在许鑫看来很棒。因为难免的,刚看完某部电影后就开始投票,会下意识的忽略掉其他电影优秀的地方,产生一些冲动。而29号上午10点。9位评委重新齐聚放映厅。本来还有工作人员在场要唱票的,但老爷子却直接挥手,把他们给撵了出去。犹如大家第一次吃饭时那样。这是属于评审团的聚会,外人不要在场干扰。而工作人员被撵走后,谢飞一招手:“小许,一会儿你来唱票。选出来的结果,直接封存,所有人保密,对家人都不能说。”许鑫点点头表示明白后,老爷子丝毫不拖泥带水的直接说道:“开始吧。”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他说道:“最佳编剧奖,请各位投出你们心目中实至名归的获奖作品!”片刻,9张字条堆放到了一处。谢飞没让许鑫唱票,而是继续说道:“接下来是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影片。”五个奖项全部选完,许鑫走到了黑板前。本来工作人员已经写好了13部电影的名字,他只需要在票数对应的电影下面写“正”就行。“那么,现在开始最佳编剧的唱票。”说着,他拿起了第一张字条,打开看了一眼,忽然嘴角一抽。“第一票,弃权。”“……”“……”“……”众人一愣。谢飞问道:“你自己写的票?”许鑫干笑了一声:“嗯,是。”他没明说原因,可从一开始对《烈日灼心》的态度来看,当许鑫写下了《弃权》这两个字时,那么就说明……他在心里,在这个奖项上,投了《烈日灼心》一票。只不过为了避嫌,他宁可不获奖,也不愿意让人觉得丝路电影节这个大家一起孵化出来的孩子身上有污点而已。而巧了的是……当《最佳编剧》的结果尘埃落定,选到了最佳女演员的时候,第二个弃权出现了。许鑫唱完了“弃权”的票,下意识的环视四周。最后目光锁定在了谢飞身上。老爷子呵呵一笑。这下,许鑫明白了他选的是谁。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颜柄燕吧?毕竟《万箭穿心》这部戏,老爷子是艺术总监呢。他心说咱俩可真默契。……奖项选完后,所有评审都对奖项的结果没有任何意见。可以说是高度统一的。而把六个信封锁在了保险箱里,许鑫亲自提着找到了田双河。看到许鑫进来,田双河便知道了怎么回事,问道:“选出来了?”“嗯,选出来了。您看下。”把保险箱捧到了田双河的桌子上,这箱子的密码只有田双河知道,甚至交到评审团时候都是打乱的。虽然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但形式感有时候更像是人心的一把锁。锁住了秘密,静待揭晓的时刻。拨对了密码,箱子打开,田双河一张一张信封的拿了出来。片刻,等在旁边的许鑫就听见他问了一句:“这个结果没有人有异议吧?”“没有,一致通过。”“好。”田双河点点头,目光落在了自己的玻璃展柜里放着的那三座奖杯上面。一金,一银,一水晶。熠熠生辉。这些电影,他也看了。而现在这个结果……只能说,每一个奖项都没有辱没它们。很好。……30号。许鑫回到了燕京。又是十天的出差,回家时,家人似乎都习以为常了。甚至连俩孩子都是如此。爸爸妈妈总是在忙,尤其是爸爸,经常好久不见人。然后每次晚上回来,明明睡觉之前还能看到爸爸和妈妈,但睡醒了一睁眼就发现自己在姥姥和姥爷的怀里。好奇怪喔~杨蜜还比较好奇这次的电影节奖项结果如何,奈何老公跟吃错药了一样。“打死我也不说!”一开始,她还以为老公要和自己玩新花样。行吧,你那小m的模样可真可爱~结果等伺候好了大爷,发现大爷还是不说,她就无语了。有种自己被白嫖了的既视感。气的她半夜睡醒,起床尿尿的时候,心里那股火还没散。一脚蹬在了许鑫的屁股上。迷迷糊糊的许鑫从床下面起身,茫然的看着四周,纳闷自己怎么掉床的时候,就听见亲媳妇那满是心疼的关怀:“哎呀,宝宝,你怎么掉床了?”“快快快,快上来。”“宝宝你没事吧?”“……宝宝来,我抱着你。抱紧点我~”“哎呀你怎么掉床了呢。好了好了,不怕不怕,快睡吧……”迷迷糊糊的许鑫贴着大蜜蜜蜜蜜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意识陷入黑暗前,他还在琢磨……这么多年,好像这是自己第一次掉床吧?咋回事呢?不过……还是媳妇好。真香。真软。……31号在家歇了一天。1号的时候,他带着四辆商务车,抵达了燕京机场的出口。《电话铃声》一行人,加上助理,十来个人抵达了燕京。“哈哈,许~”杰丝敏上来就给了许鑫一个大大的拥抱。“cIAo,杰西。”然后就是例行公事的贴面礼。和一圈人打完了招呼,许鑫看的出来,他们似乎都很兴奋。尤其是爱德华多,他今天还特地选了一件短袖唐装,露出了一胳膊的黑毛。看着那叫一个粗犷。而打了招呼后,许鑫便招呼着他们上车。连行李带人的,四辆商务车装的满满登登,直接朝着燕京市里进发。许鑫亲自开车,拉着几个演员们。一路上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聊燕京这座城市。这次他们到来的行程是先在燕京玩个两三天,许鑫打算带他们逛逛紫禁城、长城等地方,游玩之后,大家一起去西安。西安玩的地方一点也不比燕京少。足够这群“老外”走到腿软了。同时,他也向几个人表达了刘一菲的歉意。毕竟神仙姐姐在剧组拍戏,来不了,还真挺遗憾的。而到这边的第一站,就是全球知名的pekingduck,全聚德。杨蜜已经在包厢等候了。杰丝敏看到了杨蜜后,眼眸就亮了起来。毕竟,大家的缘分是真的不浅。当年那段戛纳上面引用罗曼罗兰的发言,杰丝敏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眼前这位天朝的演员像全世界袒露出了优秀的个人素养。还引得法国人自己吐槽自己家的翻译没文化。成为了当年的一桩趣事。而现在再次重逢,她结婚了,对方也嫁为人妇。看起来更漂亮了。于是,一个大大的贴面礼是少不了的。而其他人看到许鑫有着这么漂亮的一位妻子,虽然不至于牛头,但贴贴肯定同样少不了。最后,十几号人坐在包厢里闲聊天。从电影聊到去玩的地方,从历史聊到了人文。而当两位厨师推着烤鸭进来时,聊天的气氛迅速被推向了第一波高潮。“哇哦!”“贝利西莫。”“bRAVo!!”看着那两只被师傅精湛的刀工飞快处理的烤鸭,一群人拿着相机,手机,跟没见过世面的下里巴人一样,一边惊叹,一边拍摄。最后,当一卷鸭肉卷饼吃进嘴里时,所有人都开始称颂上帝之名。烤鸭。红酒。各种充满了天朝特色的食物。就这一顿午饭的功夫,这些人就干掉了十来瓶红酒,8只烤鸭。其他的菜更是吃的干干净净。这饭量确实也是没谁了。而确定大家都不怎么累之后,许鑫当场拍板:“走,咱们逛故宫去。”当年奥运会的时候,无论是太庙的演出,还是一些涉及一些建筑美学文化元素参考等等,他都没少和故宫里的各位领导打招呼。并且,杨蜜这么多年,始终也在经营者老公的人脉。四时八节太夸张,但逢年过节的时候,礼物礼数从来都没落下过。于是,许鑫一个电话,故宫那边的领导直接就派了俩专门负责对外接待的工作人员,以及4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研究生帮忙拎包拎设备……其实这多多少少也算有点公车私用的意思,但有时候这个社会便是如此。关系,人情是一张逃不开的网。躲不开,逃不掉。不过话又说回来,许鑫好歹是个导演。并且《舌尖》现在的评分在豆瓣上都9.3了。纵观全国,只要他想去的地方,哪怕不是为了电影,只要想去玩,那么提前和当地的相关部门打个招呼,接待规格也一定是礼宾级的待遇。如张掖对老头。如厦门对他。到了故宫的时候,他也提着一台单反下了车。杨蜜倒没去。她嫌累。和老公从谈对象开始,俩人其实就逛过一次故宫,还是许鑫央求着她来的。作为燕京本地人,对故宫还真谈不上新鲜。尤其是现在的故宫。甚至她还和许鑫说过,小时候她还进过金銮殿里,那时候金銮殿还是对外开放的,当时谁家要是和管理的人认识,还能凑到龙椅前呢。不过坐肯定是没人敢坐的。迷信。生怕自己压不住。对此,许鑫嗤之以鼻,觉得媳妇在吹牛。杨蜜也不解释。爱信不信。这就跟白云观一样。当年清明祭祀婆婆,您老人家不是还去里面磕过头烧过香?可你现在再去,你就只能在门口的蒲团上拜拜了。白云观的正殿已经不让进了。所以,紫禁城对她而言,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致。她一会儿确定一下给老公的这几个外国友人居住的酒店没什么毛病后,就回家休息去了。且说许鑫这边。几台商务车停车的位置,是故宫外面的内部停车场。本来领导说给他们安排直接开进故宫的,但许鑫考虑到这种事情太高调,不值当。并且,他对这些文化古迹同样有着保护和敬畏之心,便拒绝了。车到内部停车场的时候,接待的人员已经等在那了。看到许鑫他们下车便迎了上来,喊了声“许导”。许鑫礼貌的打招呼,苏萌则飞快的给所有人递过去了车载冰箱里冰冰凉的矿泉水。红包倒是没拿。还不到时候。一会儿出来的时候,这些人肯定得送。送走的时候再把红包交过去,表达感谢更合适一些。而许鑫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这些老外后,接待人员也没多问,带着大家就一起往故宫的方向走。虽然入口都一样,但他们不用跟游客挤,可以直接走礼宾通道。而一边走,两个接待人员还用英文如数家珍一般,介绍着故宫的一切。说老实话,这比当年杨蜜陪着许鑫来的时候,花五十请那个黑导游可特么专业多了。各种典故,诸如午门的三个大门都是干什么用的,平常谁来走之类的,人家给解释的倍儿清楚。什么平常皇帝走,娶皇后入宫时,皇后能走一次。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后,能从中间的大门走出去一次等等“冷知识”,人家讲的那叫一个专业。本来一群喝了酒后还有点随性的老外们,包括最跳脱的爱德华多,在感受到了这些建筑所存在的历史底蕴后,神色都变得正式了许多。午门、太和殿广场。太和殿正殿本来游人是进不去的。但许鑫他们却可以。在游客们好奇的目光中,一堆人直接走了进去。其实太和殿里除了金丝楠木的柱子外,其他的东西都已经换成了替代品。所以不存在什么拍照的闪光灯会伤害文物这一说。逛,听讲解。唯一可惜的是想上手摸那些柱子,得带个手套。保护文物嘛。太和殿出来,就是中和殿、保和殿。同时,接待人员还送上了礼物。《故宫100》的全盖章图鉴。这玩意游客买的话,196一本。并且,整个故宫里有好多家都卖,但每家盖的印章不同。也不能说是你在这边买了一本后,去别家店盖章。可不得不承认,那些印章看着是真好看。一群老外捧着爱不释手,如获珍宝。接下来就是什么储秀宫、坤宁宫之类的在《甄嬛》里面经常出现的地方。同样也有印章图鉴来卖。一群老外逛了一圈,手里头就多了好几副“奉天承运”的印章。一个个嘴都笑歪了。而逛到了下午4点多,故宫要闭馆了。工作人员就带着他们转移到了故宫博物院的工作区域。实话。许鑫也是第一次来。而刚好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文物修复的地方。当他看着一个老师傅在那修一个……据说是乾隆的什么……水法钟的时候,眼睛就直了。那些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品,通过这些匠人的手复原的场景……尤其是他们到的时候,刚好是那个看起来跟个文弱书生一样的老师傅王津要进行修复操作的时候。并且这钟还是意大利人送的。一股奇特的缘分让大家都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大气儿都不敢喘的看着王师傅给这座巨大的铜钟上了发条,在齿轮的作用下,那些飞鸟、小人、高山、流水都开始有节奏的律动起来的场景……许鑫立刻就被这股奇特的美感给吸引住了。不仅仅是他,所有人都是如此。他们就这么看着一座至少有200年历史的古钟……而且还是自己国家的古董在如同山水画一般的“演绎”出了时间……怔怔出神。直到王师傅觉得差不多了,主动停止住了发条。然后跟大家说:“还有些小瑕疵,得微调。”众人这才回过神来。而回过神的杰丝敏第一反应,就是对许鑫说道:“xU,我觉得……你该拍一拍这些了不起的人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艺术家!”“……”许鑫先是一愣。看着那已经静止不动的铜钟一会儿……下意识的点点头:“你说的对,杰西。”他的目光一眨不眨,就这么看着在钟前忙碌的王师傅。“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