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之1627 第33章蓟镇总兵
作者:左右结构的小说      更新:2022-11-09

  “三万?”一向镇定的孙传庭,此刻听到这个数目,也不由吃了一惊。历史记载,崇祯九年三月,孙传庭主动请缨去陕甘任巡抚,招募兵马,训练一只秦军。这支秦军主力人数大约是在3万至5万左右,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他还只是刚刚启用的一个小官吏。此刻听到皇帝陛下说的数量,是真的吃了一惊。要知道皇帝封他为蓟镇总兵,却不驻扎在蓟镇,这是要做什么,难得要造反吗?孙传庭定了定神,“皇上,既然兵部只统计2000人,剩下的钱粮又该如何下发?”要知道一个卫所也不过5600人而已,三万人就将近六个卫所。兵部统计2000人,就只会下发2000人的钱粮,剩下的钱粮该如何补充,这才是一件大事。更何况,平谷是什么地方?虽然孙传庭心中疑惑,可是,毕竟是大明精英,只是稍微愕然,便立刻反应过来。平谷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皇帝又在此地练三万兵马。为什么?难道有什么重要的军事行动?想到这些,孙传庭只感觉心跳猛然加速,有一种被赋予重任的感觉。他几乎可以肯定,皇帝陛下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悄悄训练一只三万人的兵马。肯定是有大事发生!而他孙传庭在这件事情之中,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想明白这一点,孙传庭再不犹豫,立刻拱手。“臣遵旨。”朱由检看着孙传庭答应的如此爽快,笑着问道,“孙爱卿,兵部统计2000人,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至于剩下的钱粮,朕直接下发,不必经过兵部。”“臣遵旨。”孙传庭虽然应声,但是心中却更加疑惑了。皇帝直接下发粮饷,恐怕还真没有哪支部队有这个待遇。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孙传庭只感觉此时仿佛是一团迷雾,无论怎么去想,也想不通其中的缘由。朱由检看着孙传庭眼神中的疑惑,摆了摆手,“孙爱卿,你不必理会其他,只管练兵即可。另外,朕也可以提前告诉你,这支三万人的兵马,至少要有一万人装备火器,所以训练的时候,尽量挑选一批人训练火铳。”孙传庭听到这里,愣了一下,眉头忽然皱了起来,“火铳?”朱由检语气顿了顿,站起身来,挥了挥手。“孙爱卿,我们去火器局,朕让你看看即将要装备的火铳。”孙传庭随着皇帝出了皇宫,来到火器局,始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大明的火器什么样,他一清二楚,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让手下的士兵手拿刀枪,也不愿意去使用杀敌800,自损1000的火铳。朱由检来到火器局,毕懋康等人立刻前来迎接。“毕监正,去取一只燧发枪。”孙传庭听到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大明的火铳,什么时候改名字了?一行人来到靶场,没多久的功夫,唯一一只已经造好的燧发枪,被人送了过来。朱由检转过头看着孙传庭,“孙爱卿,这就是正准备让你装备的燧发枪,你还满意?”此刻的孙传庭正在看着燧发枪,心中奇怪的时候,听到皇上问话,急忙拱手。“不知威力如何?”朱由检摆了摆手,“毕监正,让孙传庭看看燧发枪的威力。”毕懋康急忙应了一声,随即指挥着士兵准备试枪。士兵应了一声,取出火药开始填装,他的动作很熟练,只是片刻的功夫便将火药填装完毕,随即压实,最后将燧发枪放在枪架上,准备发射。孙传庭瞪大了眼睛看着使用燧发枪的士兵,心中却在奇怪。以前他看到士兵发射枪支之前,要先点燃火绳,然后才可以发射。可是这名士兵只是把枪放在枪架上,并没有做出点燃火绳的动作。而且,孙传庭打量许久,也没有发现燧发枪上面放火绳的地方。怎么回事,难道不需要点燃火绳吗?这个念头刚刚在孙传庭的脑海中升起,便看到士兵的手指一动,已经勾住板机,随着啪的一声响,一股浓烟从枪管中喷出。“什么?”孙传庭见到这一幕,顿时惊呆了,反应过来之后,颤抖着声音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朱由检笑着问道,“孙爱卿,你是说火绳吗?”孙传庭急忙拱手,“陛下,臣以前看到发射火铳,都需要点燃火绳,可是,刚才臣并没有看到火绳啊,这是怎么做到的!”朱由检挥了挥手,正在试枪的士兵,急忙拿着燧发枪快步走过来。孙传庭上前观看,上下打量了一番,目光最后落在了打火装置上。“燧石?”孙传庭呆愣了片刻,突然大笑起来,“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只要利用燧石,就能点燃火药,哈哈。”毕懋康笑着说道,“不止如此,就算风雨的天气,燧发枪依然可以发射。”说到这里,毕懋康的语气顿了顿,但紧接着,他也不等孙传庭回答自己的话,便继续说道。“而且枪管经过工匠仔细打造,每一个枪管都可以安全的发射50发,而不会炸膛。而且经过加长枪管,最远距离可以达到150步破甲。”孙传庭已经完全被这番话惊呆了,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最担心的枪管炸膛的问题,已经没有了,而且还多了这许多好处。朱由检笑着点了点头,“孙爱卿,正准备给你的兵马装备一万支燧发枪。”孙传庭看了看士兵手里的燧发枪,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多谢陛下。”燧发枪虽然只是改装了发火装置,但是带来的好处,孙传庭却是一清二楚。几乎可以肯定,有了燧发枪以后,战斗力至少能增加三成。毕懋康突然对着朱由检拱了拱手,“皇上,上次你所说的三棱军刺,臣已经照作了一支。”听闻此言,朱由检顿时大喜,“立刻拿上来,让朕看一眼。”随着命令传达下去,很快,一名士兵拿着一个狭长的小布包,从远处快步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