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 第41章 第三十八章 留学留
作者:苏格1900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其实诸葛安然的表姐所读的大学正是现在圣安大学,所以对于未来她深有体会,表姐真心希望诸葛安然能够扩大视野,在海外锻炼思念再回国,必将是难得的人才。表姐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早已毕业三四年了,毕业后直接进了一家著名的外企,她还没有投简历,数家知名企业就竞相来抢她,他是名副其实的香饽饽。他从数家企业中选了最衷心的一家,现在职场步步高升,成为该企业在大陆的总监助理,工资待遇高,一年还有数次出国的机会,有次他经常鼓励诸葛安然好好学习,将来也像他一样在职场游刃有余,诸葛安然一直把表姐当做榜样,每当学习累了的时候,就像表姐给自己的鼓励,她甚至把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园景图贴在桌子上,是不是看上几眼,满眼的憧憬和向往,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向上。

  表姐回国把留学申请的资料都给他准备好了,表姐的意思是强烈希望诸葛安然能够去新加坡,并一再向诸葛安然灌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去外面见见世面很重要,有利于开阔视野,获得独特的人生经历。表姐语重心长地说,诸葛安然啊,自己有年轻的资本,可以行走四方,无所拘束,年轻,就要去闯荡,去经历,去感受,等到年老了,我么可以仔细回味自己走过的千山万水,这远比我们一个人长期只呆在一个小地方有价值多了,表姐说的头头是道,听的诸葛安然只有不断点头的分。这就是表姐对诸葛安然的希望,使诸葛安然对新加坡充满了向往,因为那是一个值得憧憬的地方,不了解所以值得期待,而且绝对比想象中好的多。如果以前不了解那还情有可原,但只要听标价添油加醋的一说,诸葛安然心动了,仿佛自己马上就能去那个日夜期盼的地方,那里是幸福的乐园,是学习的天堂。

  其实表姐的话非常有道理,诸葛安然的表姐当年在新加坡读书的时候,大量接触当地的风俗人情,广泛与各种人打交道,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眼界,还获得了大量的人缘,这为他现在事业的成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诸葛安然看到了表姐,就看到了榜样和希望。表姐永远是她学习的目标,是她仰慕的对象,当年表姐高考前两年一直成绩不好,到最后一年幡然醒悟,成绩突飞猛进,有五百多分直接进入六百多分,那段日子学姐五点半起**,凌晨一点睡觉,在这样刻苦努力下,终于超过当年重本线一百分进入圣安大学,那一年,学姐不支持了多少苦,期间的辛酸只有她自己能明白,诸葛安然从来都没有这么努力过,看到表姐的成就,诸葛安然还是自叹不如。

  其实表姐当年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比自己的成绩还差,为什么会这么发狠呢?

  是因为当年,她也深深地喜欢上了一个男生,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而那个男孩却对表姐没有一点感觉,牵着另一位女生的手在表姐面前大摇大摆地走过,表姐被激怒了,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无比优秀让他们都自行惭秽,她发疯似得努力,最终得到优厚的回报。

  “后来呢,那位男生怎样了?”,诸葛安然张大眼睛好奇地问表姐。

  他们两沉迷于爱情,最后只上了一个很差的二本,两个人高中毕业后就不在一起了。

  “他后面还你了吗?”

  “读大学的时候,他千方百计打听到我在圣安,于是打电话告诉我,那天我刚好下课,一个陌生的电话我一接就听出了是他的声音,他在电话里忙说着抱歉,对自己当年的事很是后悔,我去安慰他说,不管怎样,什么都回不来了,自己只能向前看,我还得多谢谢你的羞辱,才让我如此发奋努力,才让我变得如此优秀。最后祝福他能找到一个一生爱他的人,然后就挂断了电话。后面他多次打来都没有再接听。”

  最后表姐说,如果不是他当年跟别人谈恋爱而是选择和自己在一起,那么现在的表姐绝对不是这么出众的样子,所以在青春里爱情必须把握个度,什么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清楚,该放弃的就的放弃,在未来,去遇见更优秀的他和自己。

  诸葛安然彻底的释然了,原来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个人,也许曾经被他深深地伤害过,但是正是因为他的伤害,才让自己成长的这么快,这么优秀。

  诸葛安然终于可以来开这个地方了,四年的学习让诸葛安然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诸葛安然从一个小女生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女青年了,最美的四年,嫁给圣安大学,诸葛安然无怨无悔,虽然爱情不如意,但诸葛安然这四年过得踏实而有成就感。重要的是自己读了很多书,充实了自己的人生,这种感觉让她无比有意义。人生总是充满了无数的思考,有的人倾其一生想找到人生的答案,却始终没有答案,现实是一片茫茫的大雾,究竟何去何从?人最怕的是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目标,而这一切,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寻找答案,尽管各不相同,但至少支持自己度过愉快的一生,书籍里面应有尽有,关于种种人生的答案,前人给了自己无数的参考,书读得越多,对世界的答案便越明晰,这就是自己要多读书的道理。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就从这里可以体现吧,所谓的大学,终究不过多读很多书而已,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自己才能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已进入社会就不同了,那样子每天只是不停的劳累,哪会有很多时间看看书呢?所以在读书的时光,尽量不要玩耍,还是多读一点书吧。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也太抬举读书了,关键还得学以致用,只不过读书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为书记毕竟是万千的前人的思想的精华,只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证了人类在这个星球不断求索不断开拓的心路历程,还有什么比了解自己的心灵更具有**力呢?

  尽管研究生阶段充满了其他事物,各种繁忙扰乱了诸葛安然前进的心,他还是在一段时间的忙碌后又抽出一段宝贵的时间让自己多读点书,去认真领会其中的思想精髓,每每慨叹于作者的智慧竟是那样的高明,与他们比起来,自己如同孩童一般,所以,在任何人面前,即使你读的书再多,也千万不要自满,长江后浪推前浪,比自己高明的人大有人在啊。诸葛安然实在佩服之至。

  离开的感伤一直蔓延着整座校园,又到了离开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场景曾经经历了那么三次,现在该轮到自己了,离开吧,去拥抱你更大的梦想!这世界,那么大,你出现的时候,我错误的以为,你在的地方,整个世界都是发着光的。这世界,那么小,你离开的时候,我才看清楚,没有你的地方,世界依然发着光,是我自己熄灭了。不知道屏幕那端的你,用着怎样的表情,输入着你的快乐,我,默默看着,也挺好。心情不好,勿扰。

  正如黄丽玲的《离开的时候》。离开的时候,有太多的人想要告诉他们,有些话没有亲口说。很多的话总是欲言又止,不知道到了嘴边为什么又要咽了下去,难道是一个人怕别人知晓自己的秘密吗,好像又不是这样子,欲言又止见,夹杂了犹豫不决,这种犹豫不决归根到底是一种现实的因素造成的,也许自己还不够完美,心想自己还是不能让对方满意,所以才会那般的纠结于辞令,那就干脆不说吧,有时候沉默别人什么也不知道,不求功,先求无过就好了。

  更多的是,要告诉自己,自己大学就这样过完了,这四年间,波澜起伏,学习发奋,收获多多,只是唯有爱情这一块永远空缺着,一直到等那样的一个人,可是期待的人没有出现,期待的事情虽然在别人眼里是那样的完美但是自己仍然觉得做得不够好,还不够努力,我想读过大学的人,多多少少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满意吧,都希望自己的大学能够重来,可是却永远没有机会了,机会只有这一次,把握不住便永远不会再来了,我的大学,都说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可是如果过得不好也会成为自己最懒散的时光,诸葛安然只会给自己打一个中等偏下的分而已,因为她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安静的性格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我想说的是既然概不了那就不要改吧,因为为什么要改变呢,一个人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很多人都想改变自己,包括我在内,当年那么的发狠的驱使着结交任何一个人,无非是学着怎样的打交道,怎样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现在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发现很多的问题会自然而然的解决了,做不到那样的一直存在,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年龄的时候都会碰到问题,我想只有四个字足以解决它,那就是勇敢面对,加之以积极改正就好了,自己总是花在抱怨的时间上太多,而真正解决问题的时间太少,而这样又会导致恶性循环,为什么要这样子呢,哪怕自己每天抽出那么一个八小时的时间用来解决问题,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并不是那样子的强大,只怪自己一味的懒惰,一味的不想去面对,在大学表现得尤为如此,一旦自己的精神松懈下来了,什么事情便可以不管不顾了,休息一秒算一秒,不到最后关头绝不会做作业,不到最后关头绝不会去看书。这样的托尼奥斯维是绝对的要不得的,它只会坏人坏事。

  诸葛安然心想,既然是这样一种情况,积极面对吧,不要一味的让离别的情绪泛滥成灾,有时候喜欢文人,喜欢他们身上无比潇洒的才气,可是有时候又特别讨厌文人,因为一旦遇事的时候总是牢**满腹,不怪这个就是怪哪个我感觉没有事做的文人是最没用人,一下子居然还骂起皇帝老子来了,你丫的把你当做谁了,还心忧天下,这有个屁用啊,我一向主张实用主义,而对于其他的则不屑于顾,什么抱怨呐哭天抢地,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