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集 百年回眸:我爷爷的两张照片
作者:金长乐的小说      更新:2022-10-14

  我的爷爷叫金少山,谱名孝松,外号小刘子,别署小山、小先,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去见***了。所以,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只从我的奶奶、姑姑和父辈的口中大略了解了一些爷爷生前的事迹。

  解放后,爷爷在浦江潘宅以理发为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我的奶奶在2006年离开人世之前,曾跟我说过“你爷爷七岁没了父亲,十三岁时同你大爷爷两个人离开天台老家,先到宁波,没了盘缠,便就地找活糊口。你大爷爷在宁波学理发,你爷爷则跟着篾匠师傅学手艺。两个人呆了不到一年就去了上海,再从上海到杭州,租住在中山南路上仓桥头。你爷爷少年时期,卖过报,参加过罢工风潮。……日本鬼子入侵杭州时,我和你爷爷就挑了一担衣服和理发工具走路从杭州经过富阳、桐庐先到浦江城北买房暂住的。后来,你大爷爷出信过来说富阳也告危,也要来浦江,才在潘宅租下店屋,付了定金。结果,你大爷爷一家人到廿五都朱宅歇脚后,就居住在那里了。故此,我和你爷爷才卖掉城北的房子,搬到潘宅居住的。抗战期间,我通娘各爸的哥哥吴宝祯、吴宝文是国民政府的人,也是被日本佬打死的。……抗战胜利后,我大姐(方爱珍)、嫂嫂(方毛儿妻子)来叫我们回去,你爷爷不回去了。后来,他在解放战争中还受过伤的……解放后,谭震林也来过,你爷爷还是不回杭州。”奶奶说了一些往事,总是不停地叹息:“料不到,国民党败得这么快啦!”当时,我听了这段不平凡的岁月往事,总觉得有一些神秘的故事,但不知从何查起。

  当奶奶离世后,爷爷在解放前的事迹,知道的亲人就更少了,似乎将要成为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我也问过我大伯,他说:“你爷爷一直不肯说在杭州时的一些事,肯定是有故事的。”而我的二姑也不知道爷爷解放前在杭州的一些往事,只说:“你爷爷擅长骑马,每年二月廿七日潘宅交流会时,有马戏团来,他骑上马就能跑几圈。”至于我的父亲则说:“小时候,潘绍耐总是说烧潘氏祠堂的洋油,从你家拿的。”零零碎碎地一些只言片语,总是透露着爷爷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于是,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寻根溯源,着手调查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先是向潘西庆借了《金萧风云》了解抗战时期活跃在金、义、浦、兰地区的金萧支队第八大队的历史,但毫无所获。不过,潘西庆向我说起了一段烧祠堂的往事,他说:“民国三十一年(1942)八、九月份,浦江县城第三次沦陷,时有小股日本鬼子从戚村桥来犯,路过潘宅,金萧支队第八大队党组织撤出潘氏宗祠,疏散群众避难于桐青殿。当时,潘氏宗祠里的一些机密文件来不及搬移,是我和我的叔叔潘怀靗(即潘宅联络站长潘怀髋)到你家店屋敲门的,同你爷爷一起拿洋油去烧了祠堂的。”这表明我爷爷生前与金萧支队第八大队的活动有所关联,遂寻迹查访,但线索总是戛然而止。

  2015年10月份,家里的老房子——“金少山故居”原拆原建,在搬移一些旧物时,翻出了两张爷爷生前的旧照,一张是爷爷生前身着西装在杭州湖滨照的,一张是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并配有两枚纪念勋章的照片。这两张照片,直到与新四军金萧分会顾问韩李敏联系上后,经专家讨论,基本确定了拍摄年代。一张是1930年拍摄,一张是1949年5月拍摄,所配的勋章为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的纪念勋章。可以认定的轨迹是,1930年时爷爷在杭州;1942年他参与烧毁潘氏大宗祠及金萧活动;1948年被抽调入伍,秋季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初,又参加了渡江战役,并在战斗中负伤。

  2016年,我又在浦江县档案馆查到《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表(居民户)》的户档,在爷爷一栏写着1937年由天台迁来,而奶奶的一栏写着1937年由杭州迁来。其实,两人都是从杭州迁来的。

  那么,1937年以前,爷爷在杭州究竟做过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2021年,随着建党百年大型媒体采风活动的开展,杭州理发工人罢工风潮的历史走进视野。我到ZJ省档案馆、杭州工运历史陈列馆查阅大量档案,1921年5月24日在杭州爆发的理发工人罢工斗争的事迹以及吴宝文的照片被查到,这与爷爷的生活轨迹十分的契合,综合梳理了故事脉络誊录于下:

  民国九年(一九二〇)五月,爷爷兄弟二人离开宁波,辗转至上海西郊,始与共产党先进组织接触,深受影响,即转为地下共产党收集情报。寻下杭州,于上仓桥头落脚,临近国民保安司令部监狱,以理发为业。恰在省一师任教的宣中华正为国家“救亡图存”,而四处奔走呐喊,广泛接触各业工人,爷爷亦受鼓舞,秘密散发《曲江工潮》。六月九日,参加杭州总商会斗争,上仓桥、清河坊、三元坊等处相继响应。民国十年(一九二一)五月中旬,在早期共产党人宣中华等组织下,杭州一千余名理发工人(包括爷爷兄弟二人),趁二百八十七名雇主在祖师庙开会之际,派代表前去提出改善待遇的要求。雇主们非但拒不接受,反而在庙里毒打工人代表,并将四名受伤而无力逃脱的工人交给警察关押。次日,被激怒的全市理发业工人相约聚集祖师庙,进步学生也前去演讲,并与前去驱赶的军警和高官卫队辩论。工人们提出了给受伤工人疗伤和改善待遇等五项条件,表示雇主如不接受,就一律停工。但是雇主们再次拒绝了工人们的要求,而且又有工人遭到殴打,当局还逮捕了三四十名工人。五月二十四日,杭州理发工人率先实行同盟总罢工,上街游行示威,掀起杭州近代工运的高潮。同月二十八日向市民散发了《杭州理发工人全体泣告书》,文中写道:“人们生在世上,不是谁都有生存权吗?我们却是例外!——没有生存权!——也许我们不是人吧!资本和强权,高高压在我们头上!”并声称一天不答应要求,不释放被捕工人,一天不上工。随后,工人们以十至十五人一组沿街招揽生意,以维持生计,价格比店方规定还便宜一半。罢工斗争持续八天,经工人不懈的斗争和社会舆论的声援下,当局被迫释放被捕工人,雇主被迫接受工人的条件,唆使打人的雇主亦被拘留四天。由此,理发工人的罢工取得了胜利。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一〇六号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指派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共十三人。王烬美负责会场安全情报联络。而爷爷兄弟二人则为建党大业提供情报,一大后返回杭州。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宣中华与俞秀松等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组织,爷爷跟着哥哥响应,在杭州中山南路凤山门内上仓桥头以理发店为掩护,从事地下党组织活动,与胡庆余堂联络点来往密切。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四月十二日,“四·一二”政变事发,期间宣中华不幸於上海龙华被捕,壮烈牺牲。唐文恭继任中共杭州地高官。宣中华牺牲后,凤山门内上仓桥及胡庆余堂接头点改为西湖白堤。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六月四日,朱家骅在杭州上仓桥创办国民省警官学校,兼任校长,其于校内设军官训练班,以临海人周至柔为队长,队员皆为黄浦军校毕业生,常光顾爷爷的理发店。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六月六日午后二时,爷爷兄弟二人一起参观了西湖博览会。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七月,浙东水患,萧山夹山堤倒,兰溪田禾淹没,街市可行舟,龙游、浦江、汤溪、建德、桐庐、寿昌、衢县等地农作物悉被冲毁,中国银行浙江分行行长金润泉一向急公好义与爷爷等人联合发起成立“水灾筹赈会”,邀请名角梅兰芳、金仲义等至杭博览会大礼堂义演,所筹款项悉数赈济灾区。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二次过草地,时任班长。同年九月二十五日,随红军北上再入AH。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二月三日,红二一八团鄂东北独立团合并,第三次重建红二十八军,隶属红四方面军山东野战军,为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由***亲自指挥鄂豫皖游击战争,高敬亭任军政委。从此,红二十八军活动于皖西的潜山、太湖、舒城、霍山等地,与皖南的休宁、开化、淳安等地游击战争遥相呼应,对国民党的封锁、清剿进行斗争,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直到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十三日红二十八军到达AH省岳西县南田村,与中共皖鄂边区特高官何耀榜会合,根据国内形势,积极准备与国民党进行停战谈判,共同抗日。八月,红二十八军进入岳西县头陀镇与日军相持,爷爷於战斗中负伤,滞留于刘家寨养伤,愈后折返杭州。

  “七·七”卢沟桥事变拉开全国抗战序幕。十二月十六日,爷爷接到上级组织有关日军将向杭州进犯的情报,于是携眷撤离杭州,过临安,经富阳,入浦江。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日军分三路进攻杭州,杭州沦陷,全市近四十万居民外逃避难。爷爷的姻亲吴宝祯、吴宝文于抗战中阵亡。

  这就是我爷爷在杭州时的活动轨迹,也是我一直要追寻的真相。

  然而,今年年初,我在山东英烈网上又发现有我爷爷的名字,“金少山烈士”,没有具体籍贯和生卒年月等详细信息,经过多方打听,在山东的一个陵园里确有“金少山烈士墓”,据说是根据老兵回忆上报的,大概也是一个报了烈士却还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