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不想做首富 第四十三章 出书
作者:洋葱遇上炒肉的小说      更新:2022-11-30

  直接进攻日本国本土?这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但石星转念一想,又发现许多实际问题,首先,大明禁海多年,无论是海船建设能力还是建设规模都远逊于太祖成祖时期。

  其次,大明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曾经的俞大猷俞大帅提过建立庞大海军的构想,但这个想法刚提出就被朝廷给否决了。

  “这个办法虽是治本之效,可是我大明没有海军护航,军队根本无法登陆日本国”

  方华点了点头,老朱建国之初,就默认了自己是一个内陆国家,出于对海洋莫名的恐惧,甚至发布了对于日本琉球等海外诸国永不征讨的诏书。

  不能克服这种官方对于海洋的恐惧,就无从提起建立海军,也就不用说保护本国在海外的合法甚至不合法的权益了。

  方华顿了顿,他本来也没想过石星会认同这个主意,接着说道:

  “那小子的中策就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大明立刻挑选精锐将领和部队进驻朝鲜国,朝鲜小朝廷,党同伐异,国政糜烂,军队战斗力极其底下,

  以大明的这些精锐将领和部队为核心,重新训练李朝的军队,巩固沿海防卫,在日寇进攻之时,就给予其迎头痛击。”

  这样的主意其实也不是方华独创,后世的辫子朝实际运作过这个方案。

  可惜晚晴军队腐坏严重,空有人数和武器优势的淮军,在日军小股部队的袭扰下,竟全线崩溃,一夜就逃过了鸭绿江。

  但大明不是大清,现在的日军也不是四百年后的日军。

  石星思考着方华的方案,觉得这个计划是更符合实际,也更为经济,大明只需要动用少量的精锐军队就可以完成目标,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这是一个纯军事计划,没有考虑到现实政治。

  李氏王朝虽被称为小朝廷,但这个朝廷跟他的国民性一样,虽不堪一击,但自尊心极强。

  别看他现在发国书向大明求援,但那要的只是物质上面的支持,不到最后一刻,这个小朝廷是不会允许大明的一兵一卒踏入他的国土。

  石星叹了一口气说道:“石博士此计虽好,却不知那李氏朝廷虽是大明藩属,却自尊心极强,不会同意大明派兵入驻的。”

  好吧,宇宙国的尿性方华还是知道,开始提出自己的下策,说道:

  “那小子就只剩下策了,从现在开始,大明要开始动员军队物质,驻扎在东北边境,一旦朝鲜国有崩溃的趋势,便立刻挥军踏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在日寇站稳脚跟之前,给予他们迎头痛击,把他们都赶下海里喂鱼。”

  “只是此方案,对国力耗损巨大,一旦国内出现其他动乱,朝廷可能应接不暇。”

  方华想提醒石星万历三大征,抗日援朝只是其中的一场。

  但石星显然更中意方华这最后一条方案,迫不及待鼓掌说道:

  “博士此计虽称为下策,但供辰看来是却是最符合实际,也是内阁中枢们最能认同的方案,我这就把这几条方案写成条陈,一并带到北京,供陛下御览。”

  这样又说了几句题外话,石星便要回去准备条陈,正要走时,忽的想起了什么,从腰上摘下一块金色镶边的腰牌,递给了方华,

  “为感谢方博士救下小儿性命,供辰的这块腰牌就送给你了。”

  “这是?”方华接过那块巴掌大的腰牌,放在手心里一片温润。

  “这是供辰的一块私人腰牌,南京的大小将官都识得此牌。如果方博士以后遇见什么麻烦,只要差人拿着这块腰牌去兵部,兵部的人自会帮你。”

  什么麻烦都行?方华感觉手里的这块不是腰牌,而是石部长给他颁的免死金牌,顿时感觉重若千斤。

  “石枢院,小子只是个小小的国子监博士,这不合适吧,”

  “博士不必见外,”石星又把腰牌推了回去,说道:

  “供辰不日就要进京了,这是我能为博士做的最后一件事。再说博士的老师是内阁大学士,想必也没人敢说什么。”

  原来还有这么个关节,照顾弟子,也就等同于拍老师的马屁,方华暗叹石星功力深厚,也就不再推辞,收下了腰牌。

  “那就先预祝石枢院,上京一路顺风。”

  “山水有相逢,博士有卧龙凤雏之才,来日上京,必将大显光彩,供辰随时相候。”

  卧龙凤雏....这应该不是贬义词吧。

  ......

  辞别了石星,方华又回到了惠民药堂,林允儿和利玛窦还留在那里等他,只是不见了李时珍和孟氏父子。

  林允儿看见方华回来了,立刻喜上眉梢的迎了上来,雀跃道:

  “师父,刚才张大使说了,这次医士大会的魁首,太医院将颁给咱们庆余堂。”

  张大使陪着笑脸在旁边说道:“这是都是贵堂应得的,应得的。”

  然后他抹过脸,面脸堆笑的看着方华,低声问道:

  “院判大人让我来问公子,公子跟那石枢院是什么关系呀?呵呵。”

  方华没去管一脸殷勤的张大使,向林允儿问道:

  “允儿,李太医呢?你没跟他说咱们庆余堂要帮他出书的事?”

  “说了,”林允儿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只是李太医说,孟氏药行先前已经答应帮他出书了,他不好一书两出。”

  “孟氏要帮他出?”方华略略皱眉,但很快又詹眉一笑,说道:

  “没事,出书的事没李太医想的那么简单,你这两天就在家候着,我想他很快就会亲自上门的。”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从张大使那里领了一块所谓魁首的牌匾,便告辞回去。

  方华扫了一眼牌匾上‘国医圣手,济世救民’几个大字,把它交给了林允儿,现在他心中已经有了更好的主意,自然是看不上这些虚名。

  先送回了林允儿,方华和利玛窦再乘车回去,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李时珍亲自上门。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林允儿便又来了方府,告知方华李太医亲自登门了。

  林卫堂一脸悻悻的看着坐在对面,誉满江南的李时珍。

  女儿告诉自己,一定要留住李太医,因为李太医将给庆余堂带来一笔天大的好处。

  但是林卫堂抓破脑袋也没想明白,这天大的好处究竟是什么?

  林卫堂和李时珍面面相对,扯闲篇的话已经说完了,便有点冷场。

  “李太医可要加水?”这是林卫堂第五次想给李时珍加水。

  “哦,好的,谢谢。”这是李时珍第五次感谢。

  这样没营养的话又来回扯了几遍,林卫堂感觉自己尴尬的都要把鞋底抠破,林允儿终于带着方华来了。

  “李太医,”方华人没到声音倒是先到了。

  “方公子,”李时珍看见方华也是面上一喜,起身拱了拱手。

  “方大公子!”林卫堂把方华拉到了一边,让林允儿先招呼李太医一会儿。

  林卫堂挤眉弄眼看着方华,埋怨道:“我的方大公子,你搞的什么玄虚。说什么天大的好处,害的我心里坠坠了一天。”

  方华微微一笑,安抚道:“林大夫稍安勿躁,李太医就是那天大的好处。”

  说着他避开林卫堂,提起茶壶来到李时珍身旁.

  “李太医可要加水?”

  李时珍“......”

  呵呵,方华收回了手里的茶壶,不再客套,直奔主题。

  “李太医,孟氏父子是不是出尔反尔,不愿帮你出版你的书了?”

  李时珍一下子被人戳中心事,面色不霁,叹了一口气道:

  “唉,明明是谈好的事情,他们却临了变了卦。”

  方华对这个结果到不意外,孟氏父子愿意出一大笔银子帮李时珍出书,条件是李时珍代表孟氏出场。

  而其中一个双方心照不宣的隐藏条件是,李太医要代表孟氏夺得大赛的优胜。

  但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孟氏输了,让庆余堂成了大赢家,孟氏父子心中恼火,自然便拿着此作为毁约的借口。

  “李太医也不必心焦,他们不愿意出钱,是他们有眼不识真金,孟氏不愿意,我们庆余堂愿意出钱帮李太医出书。”

  帮李太医出书!林卫堂在旁边听到这句话差点背过气去。

  好你个败家子!你知道出一部书得话多少银子吗?你是打量着庆余堂刚恢复了点元气,就要把它败光是吧!

  明代雕版书虽较前代有了长足进步,但其成本依旧高昂。

  雕版费工费时费料,虽然完工后可以反复使用,但维护又是一笔很大的成本,防虫防蛀,每年还要进行维修和更换一部分。完成后还很占地方。

  至于活字印刷,除了紫禁城里哪位贵人心血来潮试着搞了几个外,一般书行是根本用不起的。

  南京书行里一本普通点校的短篇话本至少都需要一两银子,更别提像《本草纲目》这样近两百万字的大部头。

  所以书商对于这些冷门、专业的工具书都热情不高,即使给钱也不愿意刻印。

  前世《本草纲目》出版便是这样一波三折。李时珍虽然得到文坛巨子王世贞和南京藏书家胡承龙的大力支持,但在他的有生之年也只看到刻板。

  正式出版还要得到他去世后六年,书籍出版时间跨度之长,花费之巨,是四百年后的人难以想象的。

  林卫堂的感觉自己心都在滴血,拼命对方华挤眉弄眼,但都被他故意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