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镇魔司 第二十二章 初现端倪
作者:羽扇纶巾32的小说      更新:2023-02-27

  “启禀大王,白家店外确有探子监视。

  只可惜末将不熟悉成都府的道路,虽已尽量小心跟踪,却还是在江桥边上被他给跑了。”

  半个时辰之后。

  席君买垂头丧气的独身而返。

  李昊闻言皱起眉头,挥手喊道:“韩峰,取成都府地图来!”

  “诺!”

  韩峰应声而去,片刻之后便拿着一副粗糙卷轴大步行来。

  李昊见状摊开这简单到极致的地图,摸着下巴默然沉思。

  适才当他知晓摩尼教早在半年前便已潜入成都府,瞬间便意识到这百骑司的所谓秘密据点,在明尊教眼里必定早已不是秘密。

  幕后主使若果真身在成都府,必然会派人严密监视此地。

  只可惜时间太短他来不及仔细布置,只得派遣善于潜伏的席君买独自跟踪。

  否则今日定可顺藤摸瓜,找到幕后主使的藏身之处。

  “你在何处跟丢探子?

  可是在江桥附近?”

  李昊思虑片刻猛然转头问道。

  席君买见之一怔,挠着头满心迷惑的应道:“是的,大王。

  那里的百姓实在太多,末将担心跟得太紧会被人发现,所以一不留神就让他给跑了。”

  “跑了?!

  或许未必如此!”

  李昊神秘一笑,点了点地图戏谑言道:“或许你并非跟丢了探子,而是此人正巧到家了!”

  “啊?!

  大王知道此人藏在何处?”

  席君买闻言大喜,一脸急切的看向李昊。

  一月之期已然过去十日,在场之中绝无一人比他更想破案。

  “本王若是知晓贼人在哪儿,还会在此与你磨牙?

  席二愣,你能不能动下脑子!”

  李昊瞥了眼一脸傻笑的席君买,再度点了下地图说道:“你且仔细看看,这江桥以北不足一里便是江桥门。

  穿过这道城门前行数里便是咸阳门,而在咸阳门正北便是赫赫有名的蜀汉皇宫。”

  “蜀汉皇宫?

  大王怀疑幕后主使藏在此处?”

  李同眸光一闪。

  李昊愣了一下,淡然轻笑道:“本王亦是猜测罢了。

  如今这蜀汉皇宫虽已废弃,但据闻附近居住者却非富即贵,显然有足够的实力左右剑南道大势……”

  “卑职这便召集百骑司密探,即刻围了这蜀汉皇宫。

  此人既然想要起兵造反,府里必然藏着死士与粮草军械。

  只要挨家挨户仔细搜查,定可找出此人的藏身之处。”

  “末将也去!”

  “小郎君,要传令镇魔司缇骑加速行军吗?”

  李昊尚未说完,李同三人便七嘴八舌的建议道。

  李昊闻言冷笑一声,看着李同轻声说道:“百骑司在大唐天下为非作歹,但也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

  你信不信今日你若敢率领百骑司密探包围蜀汉皇宫,你与成都府的百骑司密探皆活不过十日!

  你当真以为皇权不下县乃是笑话?

  还是以为这大唐天下皆由陛下一人说了算?

  愚蠢!!!”

  “卑职失言,请大王恕罪!”

  李同果断认错。

  席君买蠢蠢欲动的犹豫片刻,试探着提醒道:“大王。

  既然这蜀汉皇宫围不了,要不末将偷偷潜入……

  不妥,不妥。

  那人必定会在四周安排哨探巡视,末将若是贸然潜入定会打草惊蛇……”

  “还不算太蠢!”

  李昊满意的点了点头,方才捏着衣角,一脸失落的陈婉莹笑道:“我又没有怪你,你这般在意干嘛。

  再说了,我家莹儿最聪明,不如你再仔细看看,这江桥附近还有什么?”

  “小郎君~”

  陈婉莹眼中顿时水雾弥漫,哪儿还有心思仔细查看地图。

  席君买二人对视一眼,暗自悲伤的叹了口气。

  李昊对他二人毫不留情的鄙夷训斥,对待陈婉莹却是温柔相待,这差别待遇也实在太过明显了吧!

  李昊却无心计较这等小事,眼见众人皆是一脸迷惑,唯有无奈提醒道:“尔等不妨仔细想想,那幕后主使既然能布下这等惊天大局,又怎会选择如此明显的去处藏身?

  此番若是本王在幕后操控一切,定然会以蜀汉皇宫为饵,引诱尔等前去查探。

  到时候再顺势抛出些许线索让尔等追查,便可轻而易举掩盖本王的真实目的。

  待本王一切布置妥当东风就位,即使尔等查出端倪也必定为时晚矣!”

  “哼!

  小贼,你果然阴险至极!”

  “我……草!”

  这讨论案情呢,董明月又发什么疯!

  董明月突然满头黑线,冷笑出声。

  李昊见之一脸懵逼的无声大骂。

  待他看见董明月眼里的一丝嫉妒,方才恍然大悟的拍了拍额头。

  “行了,既然尔等皆猜不透,本王便直说了。”

  李昊急忙岔开话题,一本正经的说道:“你们看看,这江桥周边除了江桥门,往东还有赫赫有名的大慈寺,往南亦有水道繁密的万里桥与锦江,往西更有生员学子聚集之地——蜀州郡学。

  这三处地界无论哪儿一处,皆比蜀汉皇宫更为隐蔽。

  若让本王挑选……

  本王十之八九会选这里!”

  “郡学?!

  大王为何会选郡学?!”

  众人定睛看去,依旧一脸的茫然不解。

  李昊眯了眯双眼,悠然说道:“摩尼教与佛门皆是极为排外的教派,二者之间很难坐下来商讨大事。

  而水道繁密之地虽然便于隐藏脱身,但成都府水患严重又着实不太安全。

  唯有这蜀州郡学,不仅其内学子唯师命是从,决然不会打探先生之事,这里更是整个蜀州儒门的圣地之一。

  即使查案官员看出此地有何不妥,若无实证也必定不敢贸然闯入。

  且本爵爷听闻当初杨文干谋反,太上皇因此将王珪、韦挺、杜淹贬斥蜀州。

  陛下原本有意召三人回京,却因近来京城大事而被迫耽搁,如今这三人便在这郡学担任教习……”

  “大王之意是……”

  李同骤然大惊。

  李昊见状眯了眯眼,复又收起心思笑着说道:“三人之中王珪自不必说,他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氏,自然有足够的身份操控这等大案。

  而韦挺亦出自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虽不及太原王氏但也已然足矣。

  至于杜淹,他所在之京兆杜氏虽不及王珪与韦挺显赫,但他却有二人不可及之优势……”

  “蔡国公杜如晦!

  卑职曾看过杜尚书身份文案,这杜淹乃是杜尚书之叔父……

  难道大王怀疑这幕后主使乃是杜淹?

  这怎么可能?!”

  “谁告诉你本王怀疑杜淹是幕后主使?!”

  李昊不屑的撇了撇嘴。

  这一切皆不过是他的推理罢了,他又哪里知道谁是幕后主使。

  幸而如今已有明确的方向,接下来只需投放一些诱饵便可……

  比如大张旗鼓前往蜀汉皇宫,给幕后主使来一出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