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镇魔司 第107章 上船勘察
作者:羽扇纶巾32的小说      更新:2023-02-27

  唐初海军已成体系,装备的战舰种类繁多,性能也领先于全世界。

  而且为了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大唐海军还把所有战船按其用途分为若干类。

  据中国十典之一的《通典》记载,大唐海军的作战船只主要分为楼船、艨艟、斗舰、走舸、游艇与海鹘六类。

  而这其中,艨艟、走舸与游艇皆属于体型小,速度快的内河船只,不利于远海航行。

  楼船、斗舰与海鹘同样有所欠缺,虽相较而言已然足以劈波斩浪,但远行千里也需再做改进。

  比如楼船,早在西汉便有楼船将军,到了隋初更是繁盛一时。

  资治通鉴有云:“杨素在永安,造大舰,名曰‘五牙’。

  上起楼五层,高百馀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

  次曰‘黄龙’,置兵百人。

  自馀平乘、舴艋各有等差。”

  此五牙大船便楼船。

  大唐宰相杜佑在《通典》中亦有云:“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墻、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垒。

  忽遇暴风,人力莫能制,此亦非便于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成形势。”

  由此可见大唐楼船的强大,但在海上航行却任由不足。

  而斗舰,《通典》有云:“斗舰,船上设女墻,可高三尺,墻下开掣棹孔,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墻齐,棚上又建女墻,重列战敌,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此战船也。”

  足以见得斗舰亦是大唐海军主力舰只,海军将士以阶梯式迎敌,划船者则隐蔽于船内,通过棹孔划船,比之楼船更为适合远海航行。

  不过在这二者之上,还有一名为海鹘的战船。

  据《通典》记载:“海鹘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

  舷下左右置浮版,形如鹘翅翼,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免有倾侧。

  覆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此江海之中战船也。”

  仅凭“虽风涛涨天,免有倾侧”便可知,海鹘虽在吨位上不及楼船与斗舰,但其独特设计带来的稳定性,方才是大唐海军远航千里的不二神器。

  其船上所配备的浮板仿佛平衡装置,可使其在遇上大风大浪时保持平稳。

  即使在海上遇见恶劣天气,有此装置也可增强舰船的抗风浪性,使之不会像楼船那般被海浪拍碎。

  至于后世影视剧中频频露面的楼船,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若真有人敢以楼船出海,无需所谓的海族动手,一道细小的浪花便足以使其沉没。

  毕竟直到郑和下西洋之时,使用的也极有可能是平底船。

  不过能让平底船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海鹘也可算是镇国神器了!

  此时,李昊便意气风发的负手站在一艘海鹘船头,颇有几分挥斥方遒的畅快感。

  眼前数百船只往来穿梭,这万国来朝的盛况,无愧于世界中心的称号。

  “大王,这便是当初从海族手里侥幸逃回战船。

  据大食的船员交代,他们曾与海族在夹板上打斗,最终险胜一筹。”

  片刻之后。

  眼见李昊神采飞扬,不知在想些什么。

  宋建文踌躇稍许,小心翼翼的上前拜道。

  “打斗?”

  李昊闻言愣了一下,方才察觉整艘船上血迹斑斑,除了一些明显的刀剑痕迹,尚有形似野兽的三道抓痕。

  晃眼看去便如同真是人类与野兽大战一般。

  “砰砰~”

  “做得还挺逼真的!”

  李昊敲了敲厚实的船板,蔑然笑问道:“明月,以你如今的《九阴神爪》,可能抓破这等坚固的船板?”

  “嘭~”

  “咔嚓~”

  “哼,你以为呢?”

  一道白光闪过,足有十余厘米的船板应声而碎。

  虽然坚硬的实木船板并未断成两截,但却留下一个手掌大小的空洞。

  若是这样的空洞出现在船底,这艘船的结局不问可知。

  “你出了几分力?”

  李昊见状咂了咂嘴,看着小孔雀般的董明月皱眉问道。

  董明月闻言越发骄傲,仰着脖子傲然应道:“不到五分!

  本女侠虽尚未突破宗师,但实力已然可与差一些的宗师比肩。

  像这样的实木船板,本女侠随手一爪便可把它撕碎。”

  “宗师?”

  李昊摇了摇头,眯着眼追问道:“若是中三品武者,又未曾修炼道家真气,能否一抓洞穿这实木船板?”

  “当然不能!

  莫说中三品,便是上三品未曾修炼道家真气,也决然无法破开船板……

  咦~

  李郎,你是说海族皆是宗师高手?

  这怎么可能?!”

  董明月回过神来,动人美眸连连闪动。

  李昊翘起嘴角笑了笑,说道:“是啊,这怎么可能!

  海族若真有无数宗师高手,人类怕是早已沦为海族的奴隶。”

  “小郎君,那海族又是如何做到的?”

  众人闻言尽皆疑惑不解。

  陈婉莹嘟着嘴,好奇的问道。

  李昊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我倒是有无数法子可以破开船板,但这等法子所谓的海族定然不知。

  所以我也不知这些故弄玄虚的家伙,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看来方家应该是有高人辅助,至少是精通机关术的墨家弟子!”

  “墨家弟子?!”

  陈婉莹不由得露出一抹凝重之色。

  当年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墨家弟子可是威震天下的存在。

  若非董仲舒给刘彻献上独尊儒术,这个足以巩固皇权的绝世美人,似墨家这等流传千年的门派必定还在大放异彩。

  若方家之中真有墨家遗脉,李昊与之为敌还真不知有几分胜算。

  毕竟似这等上千年的门派,谁也不知其究竟留着多少底牌。

  “小郎君,要不您还是上报朝廷,把此事交给刑部与大理寺负责吧!”

  陈婉莹担心的劝道。

  宋建文等人亦是点头赞同。

  就连向来没心没肺的董明月,此时此刻也已收起目空一切的作态。

  李昊见状淡然一笑,揉了揉脚边一边“懵懂”的小武诩,自信言道:“这不过是我的推测,尚且做不得准。

  你们不必担心,若事不可为我肯定不会强出头。”

  “真的?”

  陈婉莹怀疑询问。

  李昊的性子她太了解,绝不会轻易服输。

  李昊见之笑了笑,郑重说道:“放心。

  若是事不可为,我自然会推给李承乾,绝不会……

  什么人!!!”

  “大胆!!!”

  “保护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