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在灵气复苏 第二章:烦恼事
作者:作家0RE4ur的小说      更新:2022-10-08

  之前说了,陈福生的身世有点问题。

  虽然从小就被他师父收养,可小陈道长还真不是个孤儿。

  他是三岁时就被拐卖到竹山镇这边的!

  那时社会风气不咋滴,各种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拐卖儿童、妇女,乃至于成年男性这种事,都不算稀罕,甚至还有彻底堕落,专门做这缺德生意的。

  加上公家提倡“只生一个好”,让一些没有足够开放的乡村更是渴求有个男孩子来传宗接代。

  毕竟谁也保证不了自己能一胎得男。

  于是本应该生长在富贵家庭里的陈福生,就在被保姆抱出去买菜的路上,让歹人给当街抢走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愣是没能抓到人。

  一路辗转,陈福生就到了竹山镇边上的村子里,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然后又遇到了命运开的玩笑——

  才买到手没多久,买家就怀孕,并且成功躲开公家监管,偷偷生了个男孩出来。

  有了亲生的,谁还要买来的野种?

  买家夫妇本想把陈福生再次转卖回点本,却是让从云山观过来,到这边山村收药材的老道士给遇上了。

  老道长见这小孩长的机灵可爱,身世可怜,就放弃了收的药材,拿钱换了孩子回去,还取名“福生”,希望之后人能有福气一点,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由此,陈福生脱离苦海了。

  老道长带小孩回去,倒也没想着收人为徒。

  即便他俩有点缘分,可老道长惦记着小孩是被拐来的,父母那边肯定找的急,于是第一时间找公家报了案,抓了那对买家。

  可惜那时候科技较为落后,身份管理不够严谨,陈福生也就三岁,根本说不清自家具体位置,于是就一直耽搁。

  拖了几年没能把孩子送回去,老道长这才点头,认了陈福生当徒弟。

  不过老道长也没放弃给陈福生寻亲这事,想着哪天孩子就回家了,因此没给陈福生受箓,还想办法送人上学,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还读了个高中。

  除了吃住在道观里,偶尔会跟着师父打坐念经外,倒是跟其他小孩没差别。

  去年,陈福生参加完高考,上了个不错的大学,却赶上他师父身体不行了。

  老道长修行多年,虽然练过两手,但没能练出来真法力,还因为年轻时经历过人道洪流冲刷,留下了不少暗伤,年纪一大,就病来如山倒了。

  陈福生当机立断,大学也不上了,先把预备好的学费拿去给师父救命,再计划仗着自己的高考分数,在镇上弄个小补习班,带几个中小学生,挣点钱给师父续着命。

  不管违不违规,对陈福生来说,钱还是要挣,也得挤时间照顾病重的老人家,自己不能不孝顺。

  然后,一个据说是他叔叔的人就找上了门。

  且说自打孩子被抢后,陈福生的家人也的确寻找过他。

  但还是那些原因——科技不够,有钱没用。

  更何况当时他家正好遇上了点生意难题,忙活了一阵,好不容易闲下来,女主人又怀上了一个。

  新的,取代了旧的。

  对于陈福生的父母来说,孩子还能继续生,罚款他们家是不怕的,而且赚钱比孩子更重要。

  毕竟要真疼孩子,也不至于天天扔给保姆。

  那个时代,可遍地是黄金,放肆捞钱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只是碍于良心,他们还去公家那儿登基了一下信息,看有没有缘分再遇上。

  感觉自己做的够多了,他那对亲爹妈就毫无负担的专心事业去了。

  直到陈福生快十八了,公家终于通知了双方,说是信息核对有消息了,可以去做下基因检测,母子团圆。

  陈福生只当是短信诈骗,还是他师父念念不忘,让徒弟去配合了一把。

  结果就是招来了个陌生中年男,还不是他亲爹。

  根据他叔所说,他们家发了大财以后,陈福生爹妈就感情破裂了,离了婚,各玩各的去了,连陈福生那个未曾蒙面的妹妹都不想要,踢来踢去当成个拖油瓶,最后还是他叔看不下去,把人留在身边,亲生父母平时只负责打点生活费。

  对陈福生这个打小儿就没养在身边的,更加没感情了。

  确定这是亲生的后,还只是委托弟弟过来瞧瞧,自己身为爹妈则是忙着移民,转移诺大家产去国外过好日子呢。

  陈福生也从没对自己那所谓的亲人抱有过期待,天生在亲缘方面缺少情感,听了他叔一讲,更觉得不错了。

  不是不想扯上关系吗?

  给点钱就成了,他正缺钱呢!

  于是他叔给他师父交了医药费,又联系兄嫂,给陈福生分了点钱,希望他以后别来瞎掺和,分走豪门家产,对外也别说自己是谁家的公子。

  陈福生果断点头。

  可即便如此,还是没能给他师父续个几年。

  听说徒弟亲人找来后,老道长自觉放下了一块重担,小徒弟日后有了新的依靠,心气一松,人就没了。

  到了眼下,陈福生不是孤儿,却胜似孤儿,除了师父留下来的乡下三间屋子的小道观,还有豪门父母打过来的一大笔钱,啥都没有。

  而那些钱也不是全然够花的。

  陈福生算了下,以后要真修出成果了,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平日里能省就得省。

  吃饭这种小事,他自己可以负担。

  可要成为公家登记在册的有道之士,除了要有点钱,还得有门路。

  陈福生可听说了,一些道观寺庙招聘出家人,都得要硕士学位起步!

  他一个区区高中学历的21世纪文盲,又何德何能,走正规路线入伍?

  只能靠他叔了。

  谁让他亲爸亲妈已经移民走人了呢。

  “反正先把云山观守住,不然对不起师父。”陈福生想着。

  他现在虽然接收了明尘子的经验,可说到底,还是人生头一回真正修行。

  能修仙,这意味着灵气复苏了,没多少疑问。

  毕竟以明尘子和古代修行者的推断,到两宋之时,修行界就彻底扑街了,残存的灵气不可能延续到21世纪还能用。

  可问题在于,这灵气复苏的程度如何?

  这灵气是单在竹山镇周边复苏,还是其他地方都有呢?范围再扩大一点,国内外又是否同步发生变化?

  以眼下的情况,又能支撑陈福生在修行路上走多远?

  他获得机缘不过两个月,可灵气复苏又有多久了?

  这世间还有没有其他修士?他们的水平又如何?

  ……

  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所以陈福生决定修出点能耐后,就出去转转,争取把上述的疑惑弄明白几个,免得自己窝在镇子上闭门造车,不识天下英雄好汉。

  再者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修行要长远,还是要出去游历,开拓见识的。

  所以陈福生计划,要在出走之前把云山观的归属定下来,避免自己一出去,就有别的道士来把房子给抢了,或者直接被公家开发成个“旅游景点”。

  对比前者,后者的可能性还更大。

  毕竟竹山镇属于山区,交通不便,经济一般,不至于让有正经文凭和证件的道士高人来这儿抢座老道观。

  可当地公家就很有搞事的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