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巨星从被影校开除开始 第十一章两极反转
作者:赵生如故的小说      更新:2022-10-02

  当电影放到三十分钟之后。观众们发现出片尾名单了。“搞什么东西?”“这就完事了?”“没头没尾的。”“......”纷纷起身就要走。紧接着发现电影画面突然一转,回到了拍摄电影之前。饰演导演的冯盛是导演界的耻辱。刚导完千万投资,两万票房的电影,前途可以说是一片黑暗。之后呢冯盛无意中结识了刚被燕影开除的苏哲,苏哲有剧本,还有投资。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拍一部能能震惊全国的电影。而这个电影有两个最大的看点,一是一镜到底,二是现场直播。之后呢演员无理取闹,耍大牌。拍摄之前还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好像挺有意思的。”“原来拍电影这么难啊。”“确实这些演员们真是太气人了吧,拿着那么高的片酬耍大牌,他们要脸吗?”“对,尤其是这个女主角。”“导演太幸苦的,我出去一定给这部电影打个五星好评。”“..........”放映厅里的气氛来个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时不时还传来了观众们的笑声。“你们听,评价变好了吧。”“虽然他们在夸这部电影,可我的心里怎么这么不得劲呢。”林湘之可能有点小委屈吧,毕竟她一分钱的片酬都没拿到手。苏哲摆摆手说道。“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演技入木三分啊,已经得到了观众们的共鸣了。”“这是好事啊。”很快来到了电影最后的三十分钟。为了能让第三部分的戏剧冲突更强烈,这才设置了一些细节上的缺陷。比如因为摄影师贪酒,所以拍摄出来的镜头老是晃动。收音师因为拉肚子,所以他紧张地不行。......前半段在观众眼里是吐槽点的地方竟然都被巧妙的圆回来了。“怪不得那个收音师执意要出门,原来是憋不住要蹲大号。”“我就说,女主角哭喊的那段戏特别的尬,原来是为了处理突发的情况。”“有点意思。”“连续的场景的切换,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电影真的很棒。”“.........”当王智文老师和张教授出现在了大荧幕上。突然引起了全场的轰动。虽然现在的王智文老师的影响已经不敌当年了。但依旧是一代人的回忆。“没想到,这部电影里还真有王老师,当年他饰演的《天涯》,绝对火爆全国。”“对啊,对啊。”“王老师,不愧是老戏骨,这表演,完全看不出来是演的。”“对啊,对啊。”“王老师旁边的那个老头是谁啊。”“woc旁边的那个好像是张广文,张教授。”“我去,这导演什么身份啊,连多年未拍戏的王老师,和从未拍过戏的张教授都能弄来。”“怪不得,能拍出这种电影呢,果然不简单啊。”“这次真是没白来,也不枉费我大半夜得来一趟。”“.......”直到放映结束,赞扬声也没有停止。华国的电影从来就没有这么拍的,这绝对会是颠覆整个华国影视的一部神作。不,或许不只是华国,也有可能是全世界。这是张小北对《摄影机,不要停!》这部电影的评价。张小北本人是一名职业的影评人。平时就喜欢看看一些比较小众的恐怖片。刚开始的三十分钟之内,他其实并不太看好这部片子。只是单独觉得这部片子的点子不错,戏中戏。戏内拍摄丧尸片,接过戏外还真就来丧尸了。这才让他有了往下看下去的欲望。不过浮夸的演技,粗制滥造的道具......直接让这部电影在他心里的评价直接降到了最低。而三十分钟之后的剧情,直接让他一改之前的态度。让他明白了,原来这部电影的重点不是丧尸,而是拍摄电影的主要的过程。当他看到,受人群嘲的冯盛落魄的走在大街上....遇到了同样落魄,刚被燕影开除的苏哲....两人怀揣着梦想....两人怀揣着希望....因为热爱,拍了这部电影。他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同样,怀揣着梦想。也是因为热爱,这才选择做了一名影评人。虽然,这部电影的道具很简单,演员的演技也很浮夸。但是他看到的确实不一样的东西。他看到的是一群普通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作出的努力。最后,他默默的离开了电影院。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令他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在华国,绝对不会埋没任何一部好电影。即使这部电影并没有做任何宣传,甚至是半夜播放。首映之后。知名影评人张小北在豆花瓣网上写出了自己对《摄影机,不要停!》这部电影的看法。“看前半小时的时候,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真是烂透了,毫无逻辑的剧情,粗制滥造的道具,还有演员们浮夸的演技贯穿了整个前三十分钟,强忍着看了三十分钟之后,我发现是真香啊。”“原来后来“正片”之后的“花絮”才是重点,视点不同的互文揭示低成本电影是如何拍成的——一个状况百出的团队,艺术要求不高的资方,在捉襟见肘的人手调动下,发挥种种即兴表演和临场应对的能力,大家通力合作完成拍摄。“揭秘”过程令人爆笑,又不无艰辛,之前对“正片”中出现的第三方摄影机机位存疑,此刻才恍然。形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以及充分利用电视台媒介的功能,都让人耳目一新。”此影评一出立刻在豆花瓣网上,引起了对这部电影的热议。播出48小时之后有网友表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真的是令我大吃一惊,我无法想象,电影竟然能拍的这么烂,对,就是烂,特别的烂,无以复加的烂,不可替代的烂,但是却烂的特别。”“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我说的是真的,我建议大家都来见识见识。”“我的评价是满分!”......从此烂的特别成为了《摄影机,不要停!》的代名词。